地质勘查专用取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2609发布日期:2018-09-25 19:56阅读:1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地质勘查时水样的取样盒。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钻探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地质勘查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钻探取样,通过对所获得的一定深度内液体样品(即水样)进行分析,从而获取相应的地质资料与水文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取样盒是地质钻探取样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的大多取样盒只能取一种样品,如果需要多种取样,还需要配备多个取样盒,并且传统的取样盒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碰撞损坏。少量的可多种取样的取样盒,但结构复杂,密封性差,容易被再次污染,还需要配备电池或液压动力,不适合野外钻探取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多次取样,安全快速可靠,封闭性好,不受作业环境影响,并能有效防止再次污染的地质勘查专用的取样盒,主要用于液体取样。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质勘查专用取样盒,包括圆柱形的盒体,以及与盒体匹配的盒盖,所述盒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水平隔板,将盒体分割成主腔和副腔,在主腔内设置有载物盘、以及由丝杆和螺母构成的丝杆螺母机构,丝杆的上端固套有防脱端头,丝杆的下端伸入副腔内,并在水平隔板上设置有轴承支承,在丝杆的下端固套有转动端头,所述载物盘固套在螺母上,所述载物盘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导向筋,所述主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筋对应的导向槽,导向筋伸入导向槽内为载物盘的上下移动导向;

所述载物盘上设置有若干取样瓶放置盲孔用于放置取样瓶,且其中至少有两个取样瓶为棕色瓶,每个取样瓶放置盲孔的底部铺设有海绵垫,每个取样瓶放置盲孔内靠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放置有由两个半圆环拼成的橡胶套,取样瓶与取样瓶放置盲孔之间留有间隙,取样瓶与橡胶套过盈配合;

所述副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带锁具的外开门,所述副腔内放置有毛刷、扳手、手套和口罩。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开门为半圆板,半圆板的中部为平板用于设置所述锁具,所述外开门的下端通过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铰链与盒体底边铰接。采用半圆板的外开门,使取样盒整体协调紧凑,外开门采用下端铰接的方式,打开后正好与底面齐平,不占用空间,不影响操作扳手扳动丝杆转动。

进一步,所述载物盘上设置有三组呈环状分布的取样瓶放置盲孔,内环上的取样瓶放置盲孔共四个,中环上的取样瓶放置盲孔共六个,外环上的取样瓶放置盲孔共九个,所述内环上放置的取样瓶均为棕色瓶。优化载物盘上取样瓶放置盲孔的布置,提高取样瓶的放置数量。

更进一步,所述橡胶套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呈锯齿形,两个半圆环通过锯齿相互啮合在一起。方便安装橡胶套,并确保橡胶套将取样瓶箍紧,防止两个半圆环从环形槽内退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丝杆螺母机构并配备扳手,通过人工拧动扳手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载物盘随螺母一起上下移动实现载物盘的升降,通过导向筋和导向槽构成的升降导向机构确保载物盘的平稳升降,不受作业环境的限制,特别适合野外取样使用;多个取样瓶能满足多次取样的需要,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取样瓶放置盲孔内装有海绵垫和由两个半圆环拼成的橡胶套,避免在运输途中,取样瓶与取样瓶放置盲孔内壁接触碰撞而损坏而引起的再次污染,同时配备手套和口罩,避免取样过程中人为造成污染;配备至少两个棕色取样瓶,棕色取样瓶光透性差,用于某些具有挥发性的特殊样品的取样。该地质勘查专用取样盒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快速、可靠、方便,封闭性好,能防止再次污染,适用于各种地质勘查作业环境的多次取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外开门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5是由两个半圆环拼成的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载物盘与盒体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6所示的地质勘查专用取样盒,主要由盒体1、盒盖2、水平隔板3、载物盘6、丝杆7、螺母8、轴承9、海绵垫11、橡胶套12、外开门13、毛刷14、扳手15、铰链16、取样瓶17、手套和口罩组成。

盒体1呈圆柱形;盒盖2为圆形,与盒体1匹配。盒体1的中下部设置有水平隔板3,将盒体1分割成主腔4和副腔5。

在主腔4内设置有载物盘6、以及由丝杆7和螺母8构成的丝杆螺母机构;副腔5主要用于放置毛刷14、扳手15、手套和口罩等工具,以及腾出空间方便扳手15伸入拧动丝杆7的转动端头7b转动。

丝杆7的上端固套有防脱端头7a,防止丝杆7转动带动螺母8向上移动量过大时螺母8脱出。丝杆7的下端伸入副腔5内,并在水平隔板3上设置有轴承9支承,在丝杆7的下端固套有转动端头7b,方便使用扳手15扳动转动端头7b转动。

载物盘6固套在螺母8上,载物盘6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导向筋6a,但不限于两根。主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筋6a数量相等、位置对应的导向槽4a,导向筋6a伸入导向槽4a内为载物盘6的上下移动导向,确保载物盘6上下运动的平稳性。

载物盘6上设置有若干取样瓶放置盲孔10用于放置取样瓶17,且其中至少有两个取样瓶17为棕色瓶。每个取样瓶放置盲孔10的底部铺设有海绵垫11,每个取样瓶放置盲孔10内靠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放置有由两个半圆环拼成的橡胶套12,取样瓶17与取样瓶放置盲孔10之间留有间隙,取样瓶17与橡胶套12过盈配合。通过底部的海绵垫11和周向的橡胶套12,对取样瓶17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防止取样瓶17与取样瓶放置盲孔10接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碰撞而损坏。

最好是,橡胶套12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呈锯齿形,两个半圆环通过锯齿相互啮合在一起。

副腔5的侧壁上设置有带锁具的外开门13,副腔5内放置有毛刷14、扳手15、手套和口罩。打开外开门13,既能确保腾出足够的空间操作扳手15,又能使副腔5作为工具箱方便存取毛刷14、扳手15、手套和口罩,毛刷用于随时清洗取样瓶,手套和口罩也是取样时必要的装备。

最好是,外开门13为半圆板,与盒体的外形轮廓匹配,整体协调一致。半圆板的中部为平板用于设置锁具,外开门13的下端通过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铰链16与盒体1底边铰接。

另外,载物盘6上设置有三组呈环状分布的取样瓶放置盲孔10,内环上的取样瓶放置盲孔10共四个,中环上的取样瓶放置盲孔10共六个,外环上的取样瓶放置盲孔10共九个,内环上放置的取样瓶17均为棕色瓶。载物盘6上取样瓶放置盲孔10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