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768发布日期:2018-10-19 21:26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带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带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织带为经针织而成的纺织品,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或成品的美观性,在织带在出厂前,需对其耐磨性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通常需要通过固定工装固定织带的一端,先将织带放置于上夹件和下夹件之间,然后通过螺栓将上夹件和下夹件锁紧。现有的织带固定工装,拆装织带由于需要操作人员拆卸螺栓才能实现,操作不方便,不便于维护。同时,由于采用拆卸螺栓的方式,使得拆装织带的工作时间较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的固定机构,能够拆装织带方便,便于维护。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带的固定机构,包括:机架,下夹件,其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下夹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上夹件,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夹件,所述上夹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二凹槽;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成的容纳空间内;锁扣,所述锁扣包括用于固定织带的锁紧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锁紧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定位柱卡接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锁紧部包括把手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把手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织带至少一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限位组件,其与织带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分别挤压于织带的两面,且位于靠近所述把手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下夹件和所述上夹件相对的一面均为锯齿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抵压于所述定位柱上,另一侧抵压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或者第二凹槽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为框体结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把手分割的两部分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织带绕设于所述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锯齿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中心轴及均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挤压于织带的两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为针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下夹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夹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下夹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上夹件上对应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二凹槽,定位柱能够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的容纳空间内;锁扣的固定部和定位柱卡接于容纳空间内,实现了锁扣与上夹件和下夹件的固定;在把手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类似于书包背带,织带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实现对织带的固定,其中对于绕设的次数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适当调整;与现有技术上夹件和下夹件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相比,不需要打开上夹件和下夹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维护。同时,缩短了拆装织带的工作时间,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2)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与织带可拆卸连接,且限位组件分别抵压于织带的两面,进一步对织带限位和固定,增强了织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的固定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的固定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的固定机构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的固定机构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下夹件;3、上夹件;4、定位柱;5、锁扣;6、限位组件;7、螺栓;800、织带;

21、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

51、固定部;52、锁紧部;

521、把手;522、第一通孔;523、第二通孔;524、连接板;

61、中心轴;62、第一限位板;63、第二限位板;

621、限位槽;631、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织带的固定机构,如图1-3所示,该固定机构包括:机架1、下夹件2、上夹件3、定位柱4、锁扣5及限位组件6,其中下夹件2连接于机架1,下夹件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上夹件3可拆卸连接于下夹件2,上夹件3上对应第一凹槽21设置有第二凹槽22,定位柱4设置于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围成的容纳空间内。同时锁扣5包括用于固定织带800的锁紧部52和用于锁紧部52的固定部51和,固定部51通过定位柱4卡接于容纳空间内,锁紧部52包括把手521及间隔设置于把手521上的第一通孔522和第二通孔523,织带800至少一次穿过第一通孔522和第二通孔523。另外,限位组件6与织带800可拆卸连接,限位组件6分别抵压于织带800的两面,且位于靠近把手521的一侧。

通过下夹件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上夹件3上对应第一凹槽21设置有第二凹槽22,使得定位柱4能够放置于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围成的容纳空间内;通过设置锁扣5的固定部51和定位柱4卡接于容纳空间内,实现了锁扣5与上夹件3和下夹件2的固定;通过在把手521上设置第一通孔522和第二通孔523,类似于书包背带,织带800穿过第一通孔522和第二通孔523,实现了织带800的固定,其中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于绕设的次数适当调整;与现有技术上夹件3和下夹件2采用螺栓7安装的方式相比,不需要打开上夹件3和下夹件2,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维护。同时,缩短了拆装织带800的工作时间,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通过设置限位组件6与织带800可拆卸连接,且限位组件6分别挤压于织带800的两面,进一步对织带800限位和固定,增强了织带800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下夹件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上夹件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上夹件3和下夹件2通过螺栓7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如图1-2所示,锁扣5包括用于固定锁扣5的固定部51和用于固定织带800的锁紧部52,其中固定部51的一侧抵压于定位柱4上,另一侧抵压于第一凹槽21的内壁或者第二凹槽22的内壁。由于锁扣5的固定部51和定位柱4卡接于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围成的容纳空间内,为了增强了锁扣5与上夹件3和下夹件2的固定效果,将下夹件2和上夹件3相对的一面均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增强了下夹件2和上夹件3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锁扣5与下夹件2和上夹件3之间的稳固性。

锁紧部52包括把手521,把手521上设置有连接板524,连接板524将把手521分割的两部分为上述第一通孔522和上述第二通孔523,织带800绕设于连接板524。为了提高织带800和把手521的固定性能,连接板524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或者连接板524靠近第一通孔522和第二通孔523的两侧均设置有锯齿形结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织带800可以先从第一通孔522穿过,然后进入第二通孔523,再次进入第一通孔522,或者织带800可以先从第二通孔523穿过,然后进入第一通孔522,再次进入第二通孔523,织带800绕设的次数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并不作限定,以把手521将织带800固定为准。

如图3-4所示,限位组件6包括中心轴61及均与中心轴61转动设置的第一限位板62和第二限位板53,第一限位板62和第二限位板53分别挤压于织带800的两面。第一限位板62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621,第二限位板53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柱631,限位柱631卡接于限位槽621内。其中限位柱631优选为针状结构。

由于织带800的一端通过绕设把手521的连接板524而实现固定,则靠近把手521的一侧织带800有一部分为双层结构,如图3所示,因此限位组件6优先设置于此部分上,能够进一步对织带800限位和固定,增强了织带800的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