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1170发布日期:2018-10-02 18:5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面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光伏面板的过程中,在光伏面板边框的生产过程中,光伏面板边框会开设多个安装孔、漏水孔、接地孔等,这些孔洞的开设要非常精确,不然在后期的安装或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不便,现有的检测往往通过人工检验,漏检率高,效率低,位置精度无法判断,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光伏面板的孔洞设计要十分精确才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包括运输装置、定位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运输装置上方的摆正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装置之间为检测区域,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检测区域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大量人力,精确度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摆正装置包括摆正驱动装置、伸缩杆和摆正爪,所述摆正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摆正爪。可以将光伏面板在输送带上位置摆正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测,这样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更精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摆正爪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横向爪和两纵向爪,所述横向爪和所述纵向爪均通过摆正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横向爪与所述纵向爪均为“L”型爪。结构简单,摆正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为探针,所述探针包括探针驱动装置、与所述探针驱动装置连接的探针伸缩杆和与所述探针伸缩杆连接的探头,所述探头包括外壳、弹簧、凸块和探点,所述外壳为单面开口筒状设置,所述凸块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探点设于所述外壳内周壁;当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探点与凸块之间有距离。通过探针能精确的探测到光伏面板上是否开设有孔洞,如果有孔洞,则探针穿过孔洞,如果孔洞开设位置偏差,则凸块向上顶起,触碰到探点引起报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装置为红外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成本低,定位精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的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包括运输装置1、定位装置2以及设于运输装置1上方的摆正装置3和检测装置4,摆正装置3用于将光伏面板在运输装置1上位置摆正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测,这样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更精确,检测装置4与运输装置1之间为检测区域,定位装置2位于检测区域处,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2为红外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成本低,定位精准,效果好,当定位装置2探测到光伏面板进入检测区域后,便与PLC控制器发送指令,停止运输装置1,开启摆正装置3和检测装置4进行摆正作业和检测作业。

摆正装置3用于将运输装置1上的光伏面板进行摆正,便于进行检测,摆正装置3包括摆正驱动装置31、伸缩杆32和摆正爪33,摆正驱动装置31为电机或伺服电机,摆正驱动装置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伸缩杆32,伸缩杆32连接摆正爪33,摆正爪3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横向爪331和两纵向爪332,横向爪331和纵向爪332均通过摆正驱动装置31同步驱动,横向爪331与纵向爪332均为“L”型爪,结构简单,摆正效果好,当光伏面板进入检测区域后,通过横向爪331和纵向爪332将光伏面板摆正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测,这样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更精确。

检测装置4为探针41,探针41包括探针驱动装置411、与探针驱动装置411连接的探针伸缩杆412和与探针伸缩杆412连接的探头413,探针驱动装置411为电机或伺服电机,如图2中所示,探头413包括外壳4131、弹簧4132、凸块4133和探点4134,外壳4131为单面开口筒状设置,凸块4133通过弹簧4132连接于外壳4131内,探点4134安装于外壳4131内周壁;当弹簧4132处于松弛状态时,探点4134与凸块4133之间有一定距离,当弹簧4132处于张紧状态时,则凸块4133会与探点4134触碰,本实施例中探点4134采用红外传感器;通过探针41能精确的探测到光伏面板上是否开设有孔洞,如果有孔洞,则探针41穿过孔洞,不引发报警,如果孔洞开设位置偏差,则凸块4133向上顶起,触碰到探点4134引起报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边框外形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大量人力,精确度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视为实用新型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