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安装塔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723发布日期:2018-12-05 19:0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安装塔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安装非接触传感器的组装式安装塔架。



背景技术:

业内非接触传感器安装支架具有不少缺陷:首先,多为焊接单管制作,当横臂较长时,晃动非常大,十分不利于非接触传感器观测数据;其次,目前将横臂架高的塔身多为角钢焊接而成,当塔身较高时,运输极为不便;最后,目前业内对传感器维护以及其他仪器安装考虑不全面。因此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研制改进一款改进支架,需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的安装塔架,可组装、易运输,满足野外监测系统整体安装需求,且维护简便。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的安装塔架,包括塔身、安装在塔身顶端的避雷针和安装在塔身上方的横臂,所述避雷针通过塔身与预埋件及避雷地网连接,塔身和横臂通过旋转中轴连接,横臂上设置有仪器安装平台,横臂靠近塔身的一端连接有平衡装置,横臂远离塔身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安装装置,该端还通过斜拉索与避雷针相连。

进一步的,平衡装置和避雷针之间还连接有角钢,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增加整体强度。

优选的,旋转中轴采用专业高强度轴承,承载重量大,不易生锈。

进一步的,所述仪器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用于与传感器连接的采集设备及电源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仪器安装平台上安装有一体化机箱,采集设备和电源系统安装在机箱内。

优选的,斜拉索为两根,一端与避雷针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横臂远端中部和远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锁。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X轴旋转结构、连接在X轴旋转结构上的Z轴旋转结构,以及固定在Z轴旋转结构上的Y轴旋转结构,所述X轴旋转结构包括水平圆管、第一抱箍、第一固定板,第一抱箍两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其中部将水平圆管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Z轴旋转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通过两根螺丝与第一固定板连接,Z轴旋转结构上还设置有弧形滑槽,其中一颗螺丝能够在弧形滑槽中滑动;所述Y轴旋转结构包括垂直圆管、第二抱箍、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抱箍两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其中部将垂直圆管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垂直圆管焊接在第三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圆管顶端焊有连接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和镀锌工艺,坚固耐用,斜拉索和配重相配合,整体强度优异,稳定性强,适合在野外环境使用;采用可旋转的横臂结构,在安装和维护时将横臂转回岸边,操作方便快捷,使用轻便,一个成年人即可完成设备安装及维护工作;各部件采用镀锌角钢组装,体积较小,运输、组装方便;装置充分考虑野外各种使用情况,可接多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并留有其他仪器安装平台,另外还配有完备的避雷系统,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的安装塔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感器安装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X轴旋转结构正面图。

图4为X轴旋转结构反面图。

图5为Z轴旋转结构图。

图6为Y轴旋转结构正面图。

图7为Y轴旋转结构反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的安装塔架,包括塔身1、避雷针2和横臂3,塔身采用镀锌角钢组装,方便运输和组装。塔身设置有预埋件,用于加固塔身根基,塔身地下设有避雷地网,预埋件与避雷地网连接。考虑到塔身加高之后系统的避雷需求,避雷针2安装在塔身1顶端,通过塔身1与预埋件及避雷地网连接,当遭受雷击时能够及时将电流引入地下。

横臂3设置在塔身1上方,塔身1和横臂3通过旋转中轴4连接,横臂3上设置有仪器安装平台5,平台采用镀锌角钢组装而成,其上设置有采集设备及电源系统,采集设备用于与传感器连接采集数据,电源系统向采集设备和传感器供电。以旋转中轴4为分割点,横臂 3靠近塔身1的一端较短,而远离塔身1的一端较长。靠近塔身1的一端连接有平衡装置8,平衡装置5采用镀锌角钢组装,作为配重。横臂3远离塔身1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安装装置 6,该端还通过斜拉索7与避雷针2相连,斜拉索7与平衡装置5相配合,保持横臂稳定。斜拉索7的数量可以根据横臂长度、重量进行选择,图1中斜拉索为两根,分别连接在横臂远端中部和远端。

作为改进,平台上安装野外一体化机箱,将采集设备和电源系统安装在机箱内起到保护作用,机箱可采用常规的长方形,在图中未示出。

作为改进,平衡装置和避雷针之间还连接有角钢9,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增加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旋转中轴4采用专业高强度轴承,承载重量大,不易生锈。

作为改进,还包括卡锁,卡锁能够令横臂不再转动。卡锁可设置在横臂、塔架、或旋转中轴上,其为现有结构件,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详细描述。

搭建好本安装塔架后,将传感器安装完毕,如果平衡装置内的配置合理,可以轻松通过人力旋转横臂回岸边进行设备安装及维护;当横臂旋转至河道既定位置,采用卡锁固定横臂不再转动。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如图2所示,本例中传感器安装装置为全新设计的万向架,包括 X轴旋转结构、Z轴旋转结构和Y轴旋转结构。

如图3、4所示,其中X轴旋转结构包括水平圆管6-1、第一抱箍6-2、第一固定板6-3,第一抱箍6-2为两根,第一抱箍两端与第一固定板6-3连接,中部具有圆形空间,能够将水平圆管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水平圆管1还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实现第一固定板6-3在 X轴上360°旋转。

如图5所示,Z轴旋转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板6-4,第三固定板6-4通过两根螺丝6-6与第一固定板连接,Z轴旋转结构上还设置有弧形滑槽7,其中一颗螺丝设置在弧形滑槽6-7中并能够在弧形滑槽7中滑动,实现第三固定板在Z轴方向的约90°旋转。

如图6、7所示,Y轴旋转结构包括垂直圆管6-8、第二抱箍6-9、第二固定板6-10,第二抱箍6-9为两根,第二抱箍两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中部具有圆形空间,能够将垂直圆管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垂直圆管还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垂直圆管焊接在第三固定板上。第一、第二、第三固定板均为铁板。第二固定板为两块,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由于传感器本身的体积以及X轴上的铁板会限制Y轴旋转,Y轴旋转结构能够实现传感器在Y轴方向约120°的旋转。

作为改进,在水平圆管顶端焊有连接法兰6-11,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在不同装置或物体之上。

通过抱箍、圆管、弧形滑槽,可以实现雷达测流传感器三维方向旋转。由于雷达波的特性,Y轴旋转超过120°反而会使雷达传感器工作不正常,加之任何横臂前端的下垂角度也不会超过45°,因此该设计完全满足雷达传感器的对角度的安装要求。

本例中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