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8188发布日期:2019-01-08 20:5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有尾线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的治具。



背景技术:

车载摄像头模组在使用时往往安装在车子外围,摄像头如果气密性不良,模组经过长期淋雨会导致内部积累水汽,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摄像头起雾现象导致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拍摄视野模糊,从而容易发生事故。因此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设备应运而生,用于对车载模组的气密性进行检测。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检测车载模组的漏气量来评判车载模组的气密性,通常将车载模组放置于密封腔体内对车载模组进行漏气量的检测,但是由于车载摄像模组的产品种类繁多,有些模组还带有尾线,而且摄像模组的尾线圆度较差,在现有气密性治具对这类带有尾线的车载模组进行密封时,很难做到对摄像模组的尾线进行完全密封,密封性差,存在漏气的现象,从而会对车载模气密性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此外,现有的气密性治具,密封圈的定位难以保证,容易发生蠕动或窜动,也会影响对车载模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圈定位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还包括两个相同的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上;

所述密封圈设有定位块;

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相互配合的定位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密封圈包括:

内圈,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内圈上;

外圈,固定在所述内圈的外周壁上,邻近所述定位块位置设有开口;

所述内圈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圈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块包括沿相反方向设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内圈的内壁上沿着远离所述内圈内壁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内圈的外壁上沿着远离所述内圈外壁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部分包括:

第一定位部分,与所述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凸台;

第二定位部分,与所述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二定位凸台;

所述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块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块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密封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对称设有:

开口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开口环形凹槽的开口处向着所述开口环形凹槽内部延伸;

环形凹槽,位于所述开口环形凹槽内侧,低于所述开口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中设有型腔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型腔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开口环形凹槽上支承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开口环形凹槽开口相对应位置设有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两个所述固定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所述开口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模板的所述开口环形凹槽可拆卸连接;

两个所述固定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设有所述开口环形凹槽的侧面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安装有密封圈的侧面上相对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密封圈的高度高于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模板的型腔凸起中设有导气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设有与密封圈的定位块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检测治具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可以很好地对密封圈起到定位作用,能有有效保证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在扣合接触时,密封圈不会发生蠕动或窜动影响形成密封空间的气密性,有利于保证气密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上设有过线孔,用于密封尾线。而定位块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嵌入在两个第一定位凸台之间和两个第二定位凸台之间,当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扣合,密封圈发生形变时,两个第一定位凸台和两个定位凸台可以从定位块的左右两侧对过线孔产生挤压力,如此可以解决由于车载模组的尾线圆度较差,对尾线密封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定位块的过线孔上设有密封凸起,密封凸起沿着过线孔径向延伸,密封凸起的横截面积可以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方形等,优选为三角形。如此可以在对尾线进行密封时,将与尾线的面接触密封改为点接触密封,使得密封性更好,有利于保证气密性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设有开口环形凹槽,开口环形凹槽上支撑有固定压板,两个固定压板分别与第一模板的开口环形凹槽和第二模板的开口环形凹槽可拆卸地连接,如此可以通过固定压板在密封圈外周侧对密封圈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密封圈发生形变时不会发生蠕动或窜动的情况,同时使得密封圈的更换更为方便快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相对的设有限位凸起,并且限位凸起的高度低于密封圈的高度,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接触时,首先第一模板上的密封圈和第二模板上的密封圈先接触形变,形成密封空间,直到第一模板上的限位凸起和第二模板上的限位凸起接触,两个密封圈形变停止。从而保证了每次对车载模组检测时,密封圈的形变量是一致的,从而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第一模板结构示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第二模板结构示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的爆炸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示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未安装密封圈的示图。

附图中各标号代表含义如下:

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密封圈。31、定位块。4、定位部分。3a、内圈。3b、外圈。311、第一凸起。312、第二凸起。4、定位部分。41、第一定位部分。42、第二定位部分。411、第一定位凸台。421、第二定位凸台。313、过线孔。313a、密封凸起。11、开口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3、型腔凸起。 5、固定压板。6、限位凸起。7、导气槽。8、定位销。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第一模板的结构示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第二模板的结构示图。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呈长方体状结构,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上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型腔凸起13。如图1所示,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上表面设有型腔凸起 13,当翻转第一模板1使设有型腔凸起13的侧面朝下扣合在第二模板2上表面时,第一模板1上的型腔凸起13和第二模板2上的型腔凸起13可形成密封空间。如此便可以将车载模组放置在第二模板2的型腔凸起13中,将第一模板1从第二模板2的上方进行扣合,从而形成的密封空间包围待检测车载模组,可以对车载模组进行气密性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为保证最终形成密封空间的气密性,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还安装有相同的密封圈3,由于第一模板1 和第二模板2上安装的密封圈3是相同的,以下以第一模板1上的密封圈3 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的爆炸示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示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未安装密封圈状态的示图。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3包括内圈3a和外圈3b。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3的内3a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矩形闭合圈结构,在矩形的四角处具有圆角。在内圈3a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边侧中心上设有定位块31,定位块31包括沿相反方向设置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其中第一凸起311在内圈3a的内壁上沿着远离内圈 3a内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凸起312在内圈3a的外壁上沿着远离内圈3a外壁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延伸长度相等。即定位块31可以看作密封圈3的内圈3a上的一部分的内侧和外侧做了加厚处理,即定位块31的第一凸起311超出内圈3a的内壁,第二凸起312超出了内圈3a的外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圈3b固定在内圈3a的外周壁上,外圈3b可以采用与内圈3a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制成。如图3、图4所示,由于内圈3a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起312,外圈3b在内圈3a外周壁邻近第二凸起 312处具有开口,即外圈3b为设有开口的矩形环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圈3b的高度小于内圈3a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密封圈3分别安装到第一模板1 和第二模板2上时,为了保证密封圈3不会发生蠕动或窜动,在第一模板1 和第二模板2上相应地设有定位部分对密封圈3进行定位,由于第一模板1 和第二模板2上的密封圈3是相同,所以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的定位部分也是相同的,以下以第一模板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部分包括第一定位部分41和第二定位部分42。其中第一定位部分41与定位块31的第一凸起311相互配合,第二定位部分42 与定位块31的第二凸起312相互配合。第一定位部分41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凸台411,第二定位部分42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二定位凸台421。

具体地,结合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模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环形凹槽11,开口环形凹槽11整体呈椭圆形环状结构,第二定位凸台421位于开口环形凹槽11的开口处向着开口环形凹槽11的内部延伸。在开口环形凹槽11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的高度低于开口环形凹槽11的高度,环形凹槽12的高度与开口环形凹槽11的底面平齐,在环形凹槽12的内侧设有型腔凸起13。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开口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2是完全对称的,第一模板1的型腔凸起13和第二模板2的型腔凸起13的外轮廓是相同,内部轮廓根据车载模组的不同具体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3的外圈3b外壁紧贴环形凹槽12的内壁,密封圈3的内圈3a内壁紧贴型腔凸起13的外壁,密封圈3以此种方式安装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凸台421位于开口环形凹槽11的开口处向着开口环形凹槽11的内部延伸,并且第二定位凸台421的延伸长度超出了环形凹槽12的内壁。如图3所示,第二定位凸台421包括水平限位和竖直限位,两个定位凸台421的竖直限位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块31第二凸起312的宽度,第二凸起312嵌入在两个竖直限位之间,保证密封圈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窜动。两个水平限位用于限定密封圈3不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窜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凸台411设置在型腔凸起13与第二定位凸起421相对的位置,两个第一定位凸台411之间的间距等于定位块31第一凸起311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凸台411和第二定位凸台421 的高度与第一模板1的上表面平齐,密封圈3的高度高于第一模板1的上表面。两个第一定位凸台411之间间距等于两个第二定位凸起421之间的间距。此外,第一定位凸台411和第一凸起311、第二定位凸台421与第二凸起312相互配合的形状不具有局限性,例如可以是方形、圆形、弧形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治具,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 上设有与密封圈3的定位块31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分41和第二定位部分 4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检测治具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部分4 和第二定位部分42可以很好地对密封圈3起到定位作用,能有效保证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在扣合接触时,密封圈3不会发生蠕动或窜动影响形成密封空间的气密性,有利于保证气密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板1的定位块31上表面设有过线孔313(半孔),即过线孔313贯穿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的上表面。同样地,第二模板 2的定位块31上也设有过线孔313(半孔),当第一模板1扣合到第二模板2 上时,第一模板1上的过线孔313(半孔)和第二模板2上的过线孔313(半孔)形成一个密封的过线孔,用于对车载模组的尾线进行密封。

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块3的过线孔313上设有密封凸起313a,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凸起313a沿着过线孔313径向延伸,密封凸起313a设置为5个,5个密封凸起313a等间距的均匀排布。密封凸起311a 的横截面积可以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方形等,优选为三角形。如此可以在对摄像模组的尾线进行密封时,将与尾线的面接触密封改为点接触密封,使得密封性更好,有利于保证气密性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当然,密封凸起313a的设置数量不局限于五个,可以根据实际对于气密性的要求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密封凸起313a的设置数量。同样地,密封凸起313a的排布方式也可以是随机排布的,能够实现密封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31上设有过线孔313,用于密封尾线。而定位块31 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分别嵌入在两个第一定位凸台411之间和两个第二定位凸台421之间,当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扣合,密封圈3发生形变时,两个第一定位凸台411和两个定位凸台421可以从定位块31的左右两侧对过线孔313产生挤压力,如此可以解决由于车载模组的尾线圆度较差,对车载模组的尾线密封性差的问题。

结合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安装密封圈 3时,需要通过固定压板5对密封圈3进行固定。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的固定压板5是相同,以第一模板1上的固定压板5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5位环形结构,支承在开口环形凹槽11上,在与开口环形凹槽11的开口相对应位置设有缺口。固定压板5与开口环形凹槽11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扣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3外圈3b的外壁与环形凹槽12的内壁紧贴,外圈 3b的高度等于环形凹槽12的高度,与开口环形凹槽11的底面平齐。固定压板5的环宽度等于开口环形凹槽11的环宽度加上外圈3b的环宽,即固定压板 5压在开口环形凹槽11和外圈3b上,固定压板5的内壁与密封圈3内圈3a 的外壁紧贴。如此可以通固定压板5在密封圈3外周对密封圈3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密封圈3发生形变时不会发生蠕动或窜动的情况。同时使得密封圈 3的更换更为方便,只需将固定压板5拆下,更换新的密封圈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5的高度与第一模板1的上表面平齐,低于密封圈3内圈 3a的高度。

结合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板1上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 6,第二模板2上表面设有限位凸起6。第一模板1上的限位凸起6与第二模板2上的限位凸起6的位置相互对应,第一模板1上的限位凸起6的高度与第二模板2上的限位凸起6的高度一致,限位凸起6的高度低于密封圈3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6为圆柱形限位凸起,设置为四个(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设置四个),分别分布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四角位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接触时,首先第一模板1上的密封圈3和第二模板2上的密封圈3先接触形变,形成密封空间,直到第一模板1上的限位凸起6和第二模板2上的限位凸起6接触,两个密封圈3形变停止。如此保证每次对车载模组检测时,密封圈3的形变量是一致的,从而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只在第一模板1或第二模板2上设置限位凸起6,密封圈3的高度高于限位凸起6的高度,如此也可以保证每次检测时密封圈3的形变量一致。

如图1、图2所示,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8 和定位孔9,用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配合时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 进行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模板1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销8,在第二模板2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孔9,定位销8与定位孔9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匹配。此外,为了防止过定位的情况,将第一模板1上的两个定位销8分别设置为圆柱形定位销和菱形定位销。当然,用于定位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 的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在第一模板1上设有定位孔9,在第二模板 2上相应地设置定位销8。或者第一模板1上设置卡扣,第二模板2上相应地设置卡槽也可以实现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模板2的型腔凸起13中设置有导气槽7,气密性测试管路从导气槽7处引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3采用硅胶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硬度采用邵氏硬度(HA)40-50度。密封圈3的受压面积设置为1100mm2,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第二模板2可以固定支承在平台上,第一模板1与驱动气缸连接,由驱动气缸带动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进行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直径为 63mm的气缸,采用气源压强为0.6MPa即可满足密封气密性要求,根据公式推算:

P为密封圈所承受的压强,P0为气缸压强,r为气缸半径,S为密封圈的受力面积。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上述结构和硬度的密封圈条件下,在密封圈表面施加大于1.69MPa的压力,即可满足气密性的要求。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对车载模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方法如下:

首先将两个密封圈3分别安装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中,然后将待检测车载模组放入第二模板2的型腔凸起13中,车载模组的尾线放在密封圈3 的过线孔313上。然后将第一模板1设有密封圈3的一侧朝下扣合在第二模板 2上,使得第一模板1的型腔凸起13和第二模板2型腔凸起13形成包围车载模组的密封空间。为保证形成密封空间的密封性,尤其是过线孔313处对于模组尾线的密封性,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的两个密封圈3接触部分所受压力应不小于1.69MPa。然后从第二模板2的型腔凸起13的导气槽7处连接测试管路,测试管路的另一端与气密性检测仪连接,通过导气槽7对包围车载模组的密封空间进行通气,观察气密性检测仪对车载模组的气密性进行评定。由于本实用的治具对车载模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避免漏气对车载模组气密性检测的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对车载模组的气密性检测,可以使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