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听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164发布日期:2019-02-01 20:13阅读:20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耳式听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听漏仪。



背景技术:

机械式听漏仪又称为听漏棒,主要是由探测棒与听筒两部分组成,在进行听漏时工作人员需要侧耳贴近听筒来进行听漏检测,听筒无法随意移动,使用很不舒服,而且探测棒的长度为固定的,在对设于地下较深的管道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蹲下听漏,在对较高的管道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攀爬一定高度进行检测,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入耳式听漏仪,将探测棒设计为可伸缩结构,能够根据检测位置来增加探测棒的长度,解决了现有探测棒长度固定、使用不便的问题,工作人员不需要下蹲或这攀爬管道来进行检测,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同时增加导管,能够将听头塞进耳朵进行听漏,解决了工作人员侧耳听漏,使用不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人员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听头塞进耳朵内能够降低周围噪音的影响,听的更加清楚、准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入耳式听漏仪,包括探测棒,所述探测棒包括伸缩套、伸缩棒,所述伸缩套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伸缩棒的上端设与伸缩套内,伸缩棒与伸缩套滑动连接,伸缩棒的下端设有测头,伸缩套的上端设有出声头,出声头与伸缩套的内部连通,出声头上套有导管,所述导管的端部设有听头。

所述测头为圆锥结构。

所述伸缩套的内壁靠近下端开口的一侧设有内螺纹,伸缩棒外侧壁的上侧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

所述伸缩套的外侧设有隔音护套,所述隔音护套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隔音护套的上端设有出声孔,伸缩套的外壁与隔音护套的内壁连接,所述出声头穿过出声孔设于隔音护套的外侧,所述隔音护套的下端开口边缘处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伸缩棒配合。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箍、活动卡箍,固定卡箍的外侧边缘设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螺丝与隔音护套连接,所述活动卡箍的一端与固定卡箍转动连接,活动卡箍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卡箍连接,伸缩棒设于固定卡箍与活动卡箍之间。

所述隔音护套的内壁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棒孔,棒孔内设有限位棒,所述限位棒与棒孔底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伸缩套的侧壁设有与棒孔位置对应的穿棒孔,限位棒穿过穿棒孔与伸缩棒的侧壁对接,所述伸缩棒的侧壁靠近上端位置处设有环状的限位槽,限位槽的上内壁为水平结构,限位槽的下内壁由下往上逐渐向内倾斜,限位棒的端部与限位槽配合。

所述限位棒与限位槽配合的端面为倾斜面或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探测棒设计为可伸缩结构,能够根据检测位置来增加探测棒的长度,解决了现有探测棒长度固定、使用不便的问题,工作人员不需要下蹲或这攀爬管道来进行检测,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同时增加导管,能够将听头塞进耳朵进行听漏,解决了工作人员侧耳听漏,使用不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人员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听头塞进耳朵内能够降低周围噪音的影响,听的更加清楚、准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将探测棒设置为空心结构,不仅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增强传音效果;将测头设置为实心的圆锥结构,能够便于探测棒深入到地下,节省力气。

3.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套与伸缩棒通过螺纹进行固定,固定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内螺纹与外螺纹起到阻挡作用,能够保证伸缩套与伸缩棒之间不会发生脱离,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设置隔音护套一方面能够保护伸缩套,避免连接头位置处发生弯折与断裂问题,同时能够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避免外界物品与伸缩套接触对检测造成干扰。

5.本实用新型设置限位棒,能够对伸缩棒的伸缩长度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伸缩棒与伸缩套发生脱离,保证使用的可靠性,伸缩棒通过弹簧,能够对伸缩棒进行自动限位,无需人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6.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与限位棒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对伸缩棒伸缩长度的限制,以及能够确保伸缩棒能够顺利缩回到伸缩套内,保证限位槽在限位棒位置处只能单向移动,确保使用的可靠性。

7.本使用新型设置固定装置,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伸缩棒的长度并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保证伸缩棒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伸缩套之间发生滑动,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便利性与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采用卡箍结构,一方面能够保证对伸缩棒的固定,另一方面卡箍形状与伸缩棒外形想配合,在固定的过程中不会对伸缩棒造成损伤,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伸缩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隔音护套的俯视图;

图6为隔音护套的仰视图。

图中,1-听头;2-导管;3-隔音护套;301-出声孔;302-棒孔;4-伸缩套;401-出声头;402-穿棒孔;403-内螺纹;5-限位棒;6-固定装置;601-固定块;602-固定卡箍;603-螺栓;604-活动卡箍;7-伸缩棒;701-测头;702-限位槽;703-外螺纹;704-限位槽上内壁;705-限位槽下内壁;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入耳式听漏仪,包括探测棒,所述探测棒包括伸缩套4、伸缩棒7,所述伸缩套4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伸缩棒7的上端设与伸缩套4内,伸缩棒7与伸缩套4滑动连接,伸缩棒7的下端设有测头701,所述测头701为圆锥结构,伸缩套4的上端设有出声头401,出声头401的数量为两个,出声头401与伸缩套4的内部连通,出声头401上套有导管2,所述导管2的端部设有听头1,两个耳朵内均设有听头1能够降低外界声音的干扰。

所述伸缩套4的内壁靠近下端开口的一侧设有内螺纹403,伸缩棒7外侧壁的上侧设有外螺纹703,内螺纹403与外螺纹703配合,外螺纹的下侧设有警示线,用来提醒使用者伸缩棒7的伸缩极限。

使用时,首先拉长伸缩棒7,将伸缩棒7与伸缩套4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固定,然后将测头701与检测的管道进行接触,然后戴上听头1进行听漏检测即可。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对比,增加了隔音护套3,同时伸缩棒7与伸缩套4之间的固定方式也不同。

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套4的外侧设有隔音护套3,所述隔音护套3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如图5所示,隔音护套3的上端设有出声孔301,伸缩套4的外壁与隔音护套3的内壁连接,两者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出声头401穿过出声孔301设于隔音护套3的外侧,所述隔音护套3的下端开口边缘处设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与伸缩棒7配合。

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固定的牢靠性又不对伸缩棒7造成损伤,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卡箍602、活动卡箍604,固定卡箍602的外侧边缘设有固定块601,固定块601通过螺丝与隔音护套3连接,拆卸更加方便,所述活动卡箍604的一端与固定卡箍60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活动卡箍60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603与固定卡箍602连接,伸缩棒7设于固定卡箍602与活动卡箍604之间。

如图2、图3所示,所述隔音护套3的内壁靠近下端开口处设有棒孔302,棒孔302内设有限位棒5,所述限位棒5与棒孔302底端之间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棒孔302底端固定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限位棒5的一端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伸缩套4的侧壁设有与棒孔302位置对应的穿棒孔402,限位棒5穿过穿棒孔402与伸缩棒7的侧壁对接,所述伸缩棒7的侧壁靠近上端位置处设有环状的限位槽702,限位槽702的上内壁为水平结构,能够对限位棒5进行阻挡,如图3所示,限位槽702的下内壁由下往上逐渐向内倾斜,拉动伸缩棒7时,限位棒5的端部与限位槽702配合。

所述限位棒5与限位槽702配合的端面为倾斜面或弧形面,且限位棒5与伸缩棒7接触部位为光滑的圆弧结构,避免对伸缩棒7造成划伤。

使用时,首先拉动伸缩棒7调整伸缩棒7的长度,当限位槽702与限位棒5配合时,伸缩棒7到达伸长极限,此时伸缩棒7无法继续拉长,调整好伸缩棒7的长度后,通过螺栓603将活动卡箍604与固定卡箍602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固定装置6将伸缩棒7进行位置固定,然后将测头701与检测管道进行接触,戴上听头1进行听漏检测。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