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锭检测的自动化探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4870发布日期:2019-03-02 02:5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硅锭检测的自动化探伤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锭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硅锭检测的自动化探伤仪。



背景技术:

硅锭是硅料定向凝固做成的产品,多为正方体;一般来说,硅料包括原生多晶硅料和单晶硅回用料,原生多晶硅一般称为正料,其纯度较高,价格亦不菲;单晶硅回用料如单晶硅棒头尾料、边皮料、埚底料、电池片经过清洗处理后得到的原料等等;将硅料在单晶炉中融化后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可生长成单晶硅棒子,对单晶硅棒子进行后续机加工,得到单晶硅锭,再使用切片机器对硅锭进行切片加工,则得到硅片。

为了得到完整的硅片需要对制成的硅锭进行红外探伤,确保内部无杂质、裂缝等,现有的探伤装置大多将硅锭置于工作台上进行探伤,在一面探伤完成后翻转到另一面进行,这种探伤方式效率低,耗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硅锭检测的自动化探伤仪,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用于硅锭检测的自动化探伤仪,包括输送部分和检测部分;所述输送部分包含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部固定托接机构,且所述输送带的侧部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含工作台,且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端部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工作台的的表面设有夹紧机构,且所述夹紧机构包含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部固定气动杆,且所述气动杆的侧部固定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安装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侧部固定夹板;所述检测部分包含外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的内部贯穿所述输送带,且所述外防护壳的内部顶端安装闪光灯;所述外防护壳的顶部安装红外热像仪,且所述红外热像仪、所述闪光灯均电性连接控制箱和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托接机构包含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输送带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底座,且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侧部连接主支撑杆,且所述主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转盘,为了便于硅锭的转动,实现多角度对硅锭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表面设有均匀的凸起,且所述转盘的侧部边缘处滑动连接两个长度不同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固定所述底座,为了避免硅锭下料。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采用“U”字形结构,且所述输送带插入到所述外防护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设有对称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夹紧机构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夹紧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上等距固定若干个所述托接机构,且所述输送带的中心处设有所述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硅锭置于可旋转的托接机构的顶部,可通过倾斜旋转的方式使硅锭的各个侧部均能暴露与红外热像仪的底部,同时利用特殊结构的输送带进行输送,使硅锭在翻转后再次通过红外热像仪,便于实现对硅锭的各个面进行全面的探伤,探伤全面、精准,同时可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计算机,2-外防护壳,3-托接机构,31-第一支杆,32-转盘,33-主支撑杆,34-第二支杆,35-底座,36-连接杆,37-第一电机,4-翻转机构,41-夹紧机构,411-挡板,412-气动杆,413-限位块,414-第二电机,415-夹板,42-红外发射器,43-工作台,44-红外接收器,5-输送带,6-闪光灯,7-红外热像仪,8-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硅锭检测的自动化探伤仪,包括输送部分和检测部分;输送部分包含输送带5,输送带5的顶部固定托接机构3,且输送带5的侧部设有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包含工作台43,且工作台43的两侧端部设有红外发射器42和红外接收器44;工作台43的的表面设有夹紧机构41,且夹紧机构41包含挡板411;挡板411的侧部固定气动杆412,且气动杆412的侧部固定限位块413;限位块413的内部安装第二电机414,且第二电机414的侧部固定夹板415;检测部分包含外防护壳2,外防护壳2的内部贯穿输送带5,且外防护壳2的内部顶端安装闪光灯6;外防护壳2的顶部安装红外热像仪7,且红外热像仪7、闪光灯6均电性连接控制箱8和计算机1。

在进行硅锭的探伤时,将硅锭置于所述转盘32的中心处,而后启动输送带5,利用通过输送带5带动托接机构3移动,同时打开第一电机37,通过第一电机37带动主支撑杆33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进而可实现带动硅锭旋转,同时在旋转时由于第一杆31和第二支杆34的限位,使转盘32在竖直方向上转动,处于倾斜状态,当放置硅锭的转盘32进入到外防护壳2的内部时红外热像仪7在闪光灯6的作用下对旋转的硅锭进行探伤,并且缓慢移动。

实施例二:

包括输送部分和检测部分;输送部分包含输送带5,输送带5的顶部固定托接机构3,且输送带5的侧部设有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包含工作台43,且工作台43的两侧端部设有红外发射器42和红外接收器44;工作台43的的表面设有夹紧机构41,且夹紧机构41包含挡板411;挡板411的侧部固定气动杆412,且气动杆412的侧部固定限位块413;限位块413的内部安装第二电机414,且第二电机414的侧部固定夹板415;检测部分包含外防护壳2,外防护壳2的内部贯穿输送带5,且外防护壳2的内部顶端安装闪光灯6;外防护壳2的顶部安装红外热像仪7,且红外热像仪7、闪光灯6均电性连接控制箱8和计算机1;托接机构3包含连接杆36,且连接杆36焊接固定于输送带5的顶部;连接杆36的顶部焊接固定底座35,且底座35的内部安装第一电机37;第一电机37的侧部连接主支撑杆33,且主支撑杆33的顶部转动连接转盘32;转盘32的顶表面设有均匀的凸起,且转盘32的侧部边缘处滑动连接两个长度不同的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4;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4的底端螺母固定底座35;输送带5采用“U”字形结构,且输送带5插入到外防护壳2的内部;夹紧机构41设有对称的两个,且两个夹紧机构41在一条水平线上;夹紧机构41位于输送带5的侧部;输送带5上等距固定若干个托接机构3,且输送带5的中心处设有翻转机构4。

移动到输送带5的中心处时,阻挡在红外发射器42与红外接收器44之间,导致红外接收器44无法接收到红外发射器42发射的信号,此时即可通过控制箱8控制打开气动杆412,利用气动杆412使夹板415与硅锭接触进行夹紧,并驱动打开第二电机414,使第二电机414带动夹板415旋转180°,实现对硅锭进行翻转后,再将硅锭置于转盘32表面,继续对硅锭进行输送,使之再次进入到外防护壳2的内部,对翻转的硅锭进行再次探伤。

其中所述红外接收器44、所述红外发射器42成对设置,其型号为HIR19-21C-l11TR8。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