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610发布日期:2019-05-15 22:1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通信设备后备电源所采用的锂电池模组,在生产过程中均需焊接,而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空焊、虚焊和漏焊等现象,因此在电池包生成过程中需对焊接的效果可靠性进行测试,。

目前使用的焊接效果测试方法有拉力测试、X光测试、超声波探伤、涡电流探测、焊点温度观察等等,但这些测试方法均不能进行准确判断,容易造成各种问题。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锂电池模组焊接可靠性测试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焊接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关键点,随之,焊接焊点的可靠性检测也成为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另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工生产线逐步被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所取代,对高速与在线检验出不良的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测试针治具测得产品的电流、电压,再根据物理公式R=U/I计算出产品的电阻,将上述接触电阻R与预设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焊接点是否虚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测试,符合工业4.0要求,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焊接可靠性测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上方设置有测试针治具、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沿X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沿Y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沿Z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模块、测试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控制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分别与测试针治具、显示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内还设置有传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传料辊和用于驱动传料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测试平台设置于传料辊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滑动基座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本体与滑动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测试针治具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横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螺杆与滑动基座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纵向框架,所述纵向框架设置有第二螺杆和用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二螺杆与横向框架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针治具设置有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测试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针治具设置有CCD视觉模块,所述CCD视觉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上方设置有测试针治具、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沿X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沿Y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沿Z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模块、测试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控制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分别与测试针治具、显示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控制测试针治具移动,测试针治具测得产品的电流、电压,再根据物理公式R=U/I计算出产品的电阻,将上述接触电阻R与预设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焊接点是否虚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测试,符合工业4.0要求,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焊接可靠性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针治具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焊接点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测试平台1,所述测试平台1的上方设置有测试针治具2、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2沿X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2沿Y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和用于驱动测试针治具2沿Z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5,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模块、测试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和第三驱动机构5控制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分别与测试针治具2、显示模块电连接。

本实施例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和第三驱动机构5控制测试针治具2移动,测试针治具2测得产品的电流、电压,将电流、电压送至测试模块,测试模块再根据物理公式R=U/I计算出产品的电阻,并把该电阻值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测试模块将上述接触电阻R与预设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焊接点是否虚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测试,符合工业4.0要求,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焊接可靠性测试。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内还设置有传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传料辊61和用于驱动传料辊61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测试平台1设置于传料辊61的上端,将待测产品放置在测试平台1上,通过传料辊61传至测试针治具2下方进行检测,待检测完成后,通过传料辊61传出取料,提高自动化。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5包括滑动基座51和气缸52,所述气缸52的本体与滑动基座51固定连接,所述测试针治具2与气缸52的活塞杆连接,气缸52驱动测试针治具2下移,测试针治具2测得产品的电流、电压。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3构包括横向框架31,所述横向框架31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横向框架3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二电机32,所述第一螺杆与滑动基座51传动连接,第二电机32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滑动基座51(即测试针治具2)沿X轴位移,针对不同产品调节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框架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纵向框架41,所述纵向框架41设置有第二螺杆和用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42,所述第二螺杆与横向框架31传动连接,第三电机42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横向框架31(即测试针治具2)沿Y轴位移,针对不同产品调节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针治具2设置有两个,用于测得产品的电流、电压,将电流、电压送至测试模块,测试模块再根据物理公式R=U/I计算出产品的电阻,并把该电阻值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测试模块将上述接触电阻R与预设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焊接点是否虚焊。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测试模块电连接,在线实时监控焊接点情况,并及时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针治具设置有CCD视觉模块,所述CCD视觉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CCD视觉模块帮助测试针治具2精确定位产品的测试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