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696发布日期:2019-01-13 17:4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监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顶梁搭建的水平度至关重要,顶梁不处于水平状态,倾斜或者有凸起等,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极易发生塌陷,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威胁,房屋整体的结构较松散,混凝土的施工不均匀,因此,房屋在建好以后,需要检测房屋顶梁的水平度,对房屋的安全系数做参考。

一种顶梁水平度检测装置,公告号:CN206192342U,此新型说明书中记载“活塞杆竖直设置,其下端设置在缸体内,上端可向上延伸的伸出缸体外并固定连接有平板支撑座,平板支撑座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平板”,当活动杆推动平板向上移动时,因周围无辅助平板移动的结构,影响了平板在向顶梁靠近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电动液压杆、顶板和触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设置有承接架,所述承接架竖直板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承接隔板的上端,所述承接隔板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辅助推板,所述辅助推板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一端固定在承接架水平板体的上壁,所述承接隔板的上端侧壁焊接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连接板的底端侧壁,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承接板的内部,承接板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承接板,且承接板的一端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穿插在连接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侧壁通过螺柱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上端侧壁设置有两个触力传感器,触力传感器的型号选择为FSG15N1A。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两端侧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一端均连接在承接隔板的上端,并且顶板的上端侧壁高于连接架的上端侧壁。

优选的,所述辅助推板的上端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个承接隔板,且承接隔板的一端侧壁均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均对应的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滑槽均对应的开设在固定板的侧壁,固定板均对应的焊接固定在承接架竖直板体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承接架靠近电动液压杆的上壁设置有蓄电设备,且所述承接架靠近电动液压杆的上壁并列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蓄电设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电动推杆、承接架、电动液压杆、触力传感器、辅助推板和承接隔板等结构的设置,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电动液压杆推动顶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承接隔板、连接架、滑动块沿滑槽移动、连接板、承接板和固定架的组成的相互配合的支撑结构在,提高了顶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顶板带动触力传感器对顶梁水平度检测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电动推杆、承接架、电动液压杆、触力传感器、辅助推板和承接隔板等结构的设置,底座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型号选择为聚氨酯PU5寸万向轮,同时在承接架的一端侧壁设置了连接把手,可以推动活动把手带动检测装置,在万向轮的带动下向靠近顶梁的位置移动,使检测装置内的顶板置于顶梁的垂直正下方,然后将万向轮利用其自身性能对其做锁紧处理,保证检测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动推杆、3承接架、4电动液压杆、5滑动块、6滑槽、7固定板、8连接架、9顶板、10固定杆、11连接板、12触力传感器、13承接板、14固定架、15承接隔板、16辅助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底座1的上端侧壁设置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的一端设置有承接架3,承接架3竖直板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滑动块5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承接隔板15的上端,承接隔板15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辅助推板16,辅助推板16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电动液压杆4,电动液压杆4的一端固定在承接架3水平板体的上壁,承接隔板15的上端侧壁焊接设置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连接板11的底端侧壁,连接板11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一端延伸至承接板13的内部,承接板13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8的上端,辅助推板16的上端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个承接隔板15,且承接隔板15的一端侧壁均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均对应的滑动连接在滑槽6的内部,滑槽6均对应的开设在固定板7的侧壁,固定板7均对应的焊接固定在承接架3竖直板体的上端,承接架3靠近电动液压杆4的上壁设置有蓄电设备,且承接架3靠近电动液压杆4的上壁并列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蓄电设备电性连接,且蓄电装置与电动推杆2和电动液压杆4电性连接,连接架8的一端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承接板13,且承接板13的一端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穿插在连接板11的内部,连接板11的上端侧壁通过螺柱固定连接有顶板9,且顶板9的上端侧壁设置有两个触力传感器12,触力传感器12的型号选择为FSG15N1A,顶板9的两端侧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架8,且连接架8的一端均连接在承接隔板15的上端,并且顶板9的上端侧壁高于连接架8的上端侧壁。

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当需要使用检测装置对建筑物顶梁的水平度进行测量前,首先将检测触力传感器12与显示屏电性连接,且触力传感器12与蓄电设备电性连接,因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型号选择为聚氨酯PU5寸万向轮,同时在承接架3的一端侧壁设置了连接把手,可以推动活动把手带动检测装置,在万向轮的带动下向靠近顶梁的位置移动,使检测装置内的顶板9置于顶梁的垂直正下方,然后将万向轮利用其自身性能对其做锁紧处理,保证检测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然后首先将电动推杆2利用其上端的电线,电性连接在蓄电设备上,使电动推杆2做伸展运动,推动检测装置高度的增加,也起到对推板和连接推板的结构高度的一同增加,在电动推杆2推动检测装置高度增加的同时,工作人员目视对顶板9距离顶梁高度的进行判断,并在电动推杆2做伸展运动伸长至移动的长度后,将电动推杆2做断电处理,使电动推杆2对检测装置支撑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水平度检测装置,在电动推杆2调节稳定后,此时可以将电动液压杆4利用其上端的电线,电性连接在蓄电设备上,使电动液压杆4做伸展运动,在电动液压杆4做伸展运动时,将直接推动辅助推板16的移动,因辅助推板16的上端连接有承接隔板15、固定架14、连接板11和顶板9,且承接隔板15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块5,因此在电动液压杆4推动辅助推板16移动的同时,将连动滑动块5沿滑槽6做向上方向的移动,和带动连接架8配合承接隔板15连接的顶板9的移动,使顶板9向顶梁的底端壁位置移动,并使顶板9带动其上端设置的三个触力传感器12移动,使触力传感器12与顶梁端壁接触,在三个触力传感器12与顶梁端壁接触的同时,触力传感器12检测到的压力值将信号传输至显示屏内信号接收器,根据现有的信号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利用信号接收器对信号的接收和转换,使检测的压力数值显示在显示屏上,当三个触力传感器12检测的数值接近或相同时,表示对顶梁端壁测量处的水平度合格,反之当三个触力传感器12检测的数值相差较大时,表示对顶梁端壁测量处的水平度较差,此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电动液压杆4推动顶板9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承接隔板15、连接架8、滑动块5沿滑槽6移动、连接板11、承接板13和固定架14的组成的相互配合的支撑结构在,提高了顶板9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顶板9带动触力传感器12对顶梁水平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