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063发布日期:2019-03-19 21:4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纸箱抗压试验机。



背景技术:

纸箱产品在储存及运输时,大批量的堆叠在一起,堆放在上层的产品因为自身重力,会对下层的产品产生压力。在产品的外层都设置有纸箱起到包装和保护的作用,纸箱作为保护产品的第一道防御,需要承受自身面积大小的压力方以有效的保护产品,若纸箱抗压强度不够,则不能够有效保护其内的产品。

因此,需要对每一个批次的成品纸箱进行压力检测,以保障每一个批次的成品纸箱的产品质量均能够达到企业的使用标准。

CN200820050356.6中公开了一种纸箱抗压试验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下压板2、上压板3、升降梁4、两根开设有凹槽的支撑梁5、两根内置有丝杆传动机构的立柱6、横梁8、压力传感器10和控制台7,两根立柱6分别固立在机座1两端,横梁8连接两根立柱5的顶端,升降梁4与两根立柱6丝杆连接,两根支撑梁5固接在升降梁4底部两端,支撑梁5的凹槽口与上压板3相对,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升降梁4和上压板3之间,下压板2位于上压板3正下方且固接在机座1上,所述控制台7驱动连接立柱6内置的丝杆传动机构,控制台7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0,所述两根支撑梁5通过在其四端设置的四个弹性连接组件9支撑连接上压板3。

当对纸箱进行常规的承压耐久性能测试时,将纸箱放置在下压板上,纸箱的四个端角正对弹性连接组件的底端,上压板下行对纸箱的四个端角加压至预置压力停止,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数据通过控制台的电子显示屏显示,此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测试纸箱在模拟包装仓储条件下的承压耐久性能。但是由于此装置的下压板为固定设置,其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在纸箱实际堆放时,相邻层纸箱容易产生错位,导致纸箱少部分悬空,上述纸箱抗压试验机只是针对纸箱码放整齐时的端角进行承压耐久性能测试,无法对错位堆放的纸箱进行性能测试。

第二、在纸箱实际运输过程中,由于相邻层纸箱有间隙,纸箱受到运输过程中路况影响,容易产生轻微抖动,上述纸箱抗压试验机同样无法测试纸箱在运输状态下的承压耐久性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纸箱抗压试验机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此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可以模拟测试纸箱在运输状态下的承压耐久性能,使得试验数据更符合纸箱的实际使用过程,帮助企业生产更高质量的纸箱产品。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下压板,机座和下压板间设置有平直保持架或重载直线导轨,下压板通过往复运动驱动件与机座或放置机座的基面连接,往复运动驱动件用于驱动下压板相对机座进行单方向的往复运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平直保持架或重载直线导轨为成对设置,平直保持架或重载直线导轨设置在机座的两端。

下压板设置在两对平直保持架上,保证了其在往复运动下的稳定性,减少了因下压板往复运动不稳定对试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平直保持架包括保持架本体和若干滚针,保持架本体与机座固定连接,滚针突出于保持架本体的顶面,下压板搁置在滚针上,滚针与下压板线接触,下压板的往复运动方向与滚针的轴向相垂直。

滚针可转动设置在保持架上,由于下压板搁置在滚针上,当往复运动驱动件进行驱动时,能够带动下压板在滚针上进行直线位移,即相对于机座的单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重载直线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和至少一个滑块,导轨本体与机座固定连接,下压板设置在滑块上,下压板的往复运动方向与导轨本体的轴向一致。

滑块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由于下压板与滑块固定连接,当往复运动驱动件进行驱动时,下压板能够带动滑块在导轨本体上进行直线位移,进而实现下压板相对于机座单方向的往复运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机座设置有容纳槽,往复运动驱动件设置在容纳槽中。

往复运动驱动件设置在容纳槽中,使得试验机的整体结构紧凑,用于驱动的往复运动驱动件无需突出于机座或基面设置,避免放置纸箱时误碰驱动件,造成纸箱的损坏,影响试验的进行。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往复运动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容纳槽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纸箱的棱边进行性能测试时,气缸的活塞杆顶出,通过连杆驱动下压板相对于机座直线滑动,下压板与上压板错位,纸箱的底面大部分位于下压板上,少部分悬空,此时压力传感器所测数据即为纸箱棱边的承压耐久试验数据;

当需要测试纸箱在模拟运输状态下的承压耐久性能,气缸的活塞杆不间断的顶出和回缩,通过连杆带动下压板进行直线微动,其作用是用来模拟运输状态下纸箱的抖动,此时压力传感器所测数据可以近似为纸箱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承压耐久试验数据。

具体的,往复运动驱动件还可以为油缸。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连杆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通孔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活塞杆通过通孔与连杆固定连接,增加了连接的稳固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还包括上压板,上压板可升降设置在下压板的正上方,上压板用透明材料制的。

便于试验人员直接观察纸箱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

具体的,透明材料可以为有机玻璃、亚克力或聚碳酸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机座的底端设置有自锁脚轮。

通过自锁脚轮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移动试验机主体,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下压板和底座间设有平直保持架或重载直线导轨,实现下压板相对机座进行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往复运动驱动件的作用模拟纸箱的错位堆放状态或实际运输状态;

第二、平直保持架或重载直线导轨可以减少下压板的滑动摩擦,保证下压板在受压状态下仍然能够实现往复运动,使得下压板的直线位移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纸箱抗压试验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平直保持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的部分结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实施例3中重载直线导轨在机座上设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重载直线导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平直保持架;111、保持架本体;112、滚针;12、容纳槽;121、气缸;1211、缸体;1212、活塞杆;122、连杆;13、自锁脚轮;14、重载直线导轨;141、滑块;142、导轨本体;2、下压板;3、上压板;4、升降梁;5、支撑梁;6、立柱;7、控制台;8、横梁;9、弹性连接组件;1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3和图4所示,实施例1的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包括机座1、下压板2、上压板3、升降梁4、两根开设有凹槽的支撑梁5、两根内置有丝杆传动机构的立柱6、横梁8、压力传感器10和控制台7,两根立柱6分别固立在机座1两端,横梁8连接两根立柱6的顶端,升降梁4与两根立柱丝杆连接,两根支撑梁5固接在升降梁4底部两端,支撑梁4的凹槽口与上压板3相对,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升降梁4和上压板3之间,下压板2位于上压板3正下方且固接在机座1上,所述控制台7驱动连接立柱6内置的丝杆传动机构,控制台7电连接10压力传感器,两根支撑梁5通过在其四端设置的四个弹性连接组件9支撑连接上压板3;改进的纸箱抗压试验机还包括设置在机座1和下压板2间的平直保持架11,下压板2通过气缸121与机座1连接,气缸121用于驱动下压板2相对机座1进行单方向的往复运动。

当对纸箱进行常规的承压耐久性能测试时,将纸箱放置在下压板2上,纸箱的四个端角正对弹性连接组件9的底端,启动电源,控制台7驱动立柱6内置的丝杆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梁4和上压板3下行,上压板3对纸箱加压至预置压力时停止,压力传感器10传输测试数据,通过控制台7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弹性连接组件9可消除上压板3的重量影响,提高纸箱抗压试验机承压耐久性数据的准确性;

当需要模拟纸箱错位堆放的状态时,将纸箱放置在下压板2上,纸箱的四个端角正对弹性连接组件9的底端,启动电源,控制台7驱动立柱6内置的丝杆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梁4和上压板3下行,上压板3对纸箱加压至第一预置压力时停止,同时气缸121的活塞杆1211顶出,由于下压板2搁置在平直保持架11的滚针112上,保持架本体111固定连接在机座1上,故活塞杆1211的顶出可以通过连杆122驱动下压板2相对于机座1在平直保持架上直线滑动,下压板2与上压板3错位,纸箱的底面大部分位于下压板2上,少部分悬空,此时控制台7驱动上压板3对纸箱继续加压至第二预置压力时停止,压力传感器10传输测试数据,通过控制台7的电子显示屏显示;

当需要模拟纸箱实际运输状态时,将纸箱放置在下压板2上,纸箱的四个端角正对弹性连接组件9的底端,启动电源,控制台7驱动立柱6内置的丝杆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梁4和上压板3下行,上压板3对纸箱加压至预置压力时停止,同时气缸121的活塞杆1211不间断的顶出和回缩,用来模拟纸箱在运输过程中的抖动状态,压力传感器10传输测试数据,通过控制台7的电子显示屏显示;

具体的,控制台7还可连接微型打印机,将测试数据打印出来。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的机座设置有容纳槽12,气缸121的缸体1211固定设置在容纳槽中,实施例2中的连杆结构更简单,无需设置实施例1中的弯折结构,直接与下压板2连接;

其区别还在于,实施例2中的机座1的底端设置有自锁脚轮13,方便试验机的移动和搬运。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的平直保持架11等效替换成实施例3中的重载直线导轨14,重载直线导轨14包括滑块141和导轨本体142,导轨本体142与机座固定连接,滑块141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