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848发布日期:2019-01-13 17: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温湿度交变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老化试验箱、盐雾箱、环境试验箱以及木炭烤炉面包烤箱等设备广泛使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温湿度交变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老化试验箱、盐雾箱和环境试验箱对于产品品质的把控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尤其是电子产品,更是离不开这类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少电子产品的老化或测试中需要对位于试验箱内的温湿度进行测量,特别是高低温试验设备或者老化设备在100度高温以上运行的时候被测试设备中的密封材料、油脂、塑料等会形成挥发性颗粒,但是作为测量装置终端的温湿度传感器是直接安装于试验箱的检测腔室内的,因此这些挥发性颗粒会附着在位于试验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膜片上,其中一些腐蚀性成份还会对温湿度传感器造成腐蚀,进而会造成测量装置的传感器的精度不可逆的降低或损坏而无法使用;同样木炭烤炉、面发酵房等设备也存在这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而造成传感器的损坏,导致这些领域测量装置的温湿度传感器经常损坏,需频繁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对温湿度传感器形有有效保护的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试验箱检测腔室内的并测量检测腔室内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上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套设在第二筒体上并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相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随着第二筒体的转动可使第二通孔和第一筒体上的第一通孔相互错开或者相互对准,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呈相互错开的常闭状态,所述保护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筒体在第一筒体内转动的驱动装置,由于将温湿度传感器置于相互配合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在使用时需要对检测腔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测量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筒体旋转并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对准,即可使得封闭于第二筒体内与检测腔室相连通,从而可以使封闭于于第二筒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进行相应的温湿度测量。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复位弹簧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电动式伸缩杆,所述第一杆体固定连接在靠近第一筒体开口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杆体固定在第二筒体的外壁上,且第一筒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杆体相互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相互垂直并沿第一筒体圆周方向延伸,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顶端部,所述伸缩杆位于第二杆体一侧,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呈夹角设置,在测量时伸缩杆推动第二杆体向第一杆体处移动,第二杆体并带动第二筒体转动,从而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相互对应以形成打开状态,当测量结束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互配合并带动第二筒体反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恢复常闭状态,以减少检测腔室内挥发性颗粒会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筒体上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还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孔,且法兰与第一筒体固定连接,有助于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将温湿度传感器置于相互配合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在使用时需要对检测腔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测量时在测量时伸缩杆推动第二杆体向第一杆体方向移动,第二杆体并带动第二筒体转动,从而使使得分别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对应以形成打开状态,即使得封闭于第二筒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直接面对检测腔室内的温湿度并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束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互配合并带动第二筒体反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恢复常闭状态,以减少检测腔室内挥发性颗粒会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的表面,由于避免了非测量时段将温湿度传感器直接置于检测腔内的环境内,因此有效减少了检测腔内的挥放性颗粒在温湿度传感器表面的附着量,即有效提高了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前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安装于试验箱内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安装于试验箱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附图1-5所示,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温湿度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试验箱检测腔室1内的并测量检测腔室1内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2,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的型号为EE99-

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上设置有保护装置3,所述保护装置3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一筒体31和第二筒体32,所述第一筒体31套设在第二筒体32上,所述第二筒体32可在第一筒体31内进行转动,且第一筒体31的内壁与第二筒体32的外壁紧贴合,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位于第二筒体32内,所述第二筒体32的直径大于温湿度传感器2的直径,且温湿度传感器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第二筒体32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筒体31和第二筒体32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相同的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且随着第二筒体32的转动可使第二通孔34和第一筒体31上的第一通孔33相互错开或者相互对准,当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相互错开时使得第二筒体32的内部空间对外处于密封状态,当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相互对准时,会使得筒体32的内部空间对于处于开放状态,所述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呈相互错开的常闭状态,所述保护装置3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筒体32在第一筒体31内转动的驱动装置4,由于将温湿度传感器2置于相互配合的第一筒体31和第二筒体32内,在使用时需要对检测腔室1内的温湿度进行测量时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第二筒体32旋转并使得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相互对准,即可使得封闭于第二筒体32内与检测腔室1相连通,从而可以使封闭于于第二筒体32内的温湿度传感器2进行相应的温湿度测量。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杆体41、第二杆体42、复位弹簧43和伸缩杆44,所述伸缩杆44为电动式伸缩杆,所述伸缩杆44的型号为YS-NZ50,所述第一杆体41通过螺杆或者焊接固定连接在靠近第一筒体31开口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杆体4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筒体32的外壁上,且第一筒体31上设置有与第二杆体42相互配合的第三通孔45,所述第三通孔45与第一通孔33相互垂直并沿第一筒体31圆周方向延伸,且第二杆体42从第三通孔45内伸出,所述复位弹簧4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杆体41和第二杆体42的顶端部,所述伸缩杆44位于第二杆体42一侧,所述第一杆体41和第二杆体42呈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41和第二杆体42的夹角呈40度设置,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以及通孔的大小选用不同的夹角,当试验箱内需要测量时伸缩杆44推动第二杆体42向第一杆体41处移动,第二杆体42并带动第二筒体32在第一筒体31内转动,从而使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的相互对应以形成打开状态,使得位于第二筒体32内的温湿度传感器2可以对试验箱检测腔室1内的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束后在复位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杆体41和第二杆体42的相互配合并带动第二筒体32反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恢复常闭状态,以减少检测腔室1内挥发性颗粒会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2的表面。所述第一筒体31上位于第一通孔33和第三通孔45之间还设置有法兰5,所述法兰5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孔51,且法兰5与第一筒体31通过焊接固定,有助于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安装固定,即第一筒体31的一端穿入到检测腔室内并固定后以形成固定点,才能使得固定于试验箱内的一侧的伸缩杆44在推动第二杆体42向第一杆体41运动时,第二筒体32能在第一筒体31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将温湿度传感器置于相互配合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在使用时需要对检测腔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测量时在测量时伸缩杆推动第二杆体向第一杆体方向移动,第二杆体并带动第二筒体转动,从而使使得分别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对应以形成打开状态,即使得封闭于第二筒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直接面对检测腔室内的温湿度并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束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互配合并带动第二筒体反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恢复常闭状态,以减少检测腔室内挥发性颗粒会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的表面,由于避免了非测量时段将温湿度传感器直接置于检测腔内的环境内,因此有效减少了检测腔内的挥放性颗粒在温湿度传感器表面的附着量,即有效提高了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