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012发布日期:2019-04-29 12:3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说,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大体分为对其中沉积物和矿物质的含量监测,其中,对于矿物质检测需要先将沉积物析出,需要使其快速沉淀,而快速沉淀需要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需要搅拌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合理,结合了供水搅拌,简化了设备构造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容器底部,所述循环泵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容器顶部,所述循环泵进口管道位于容器内一端和出口管道位于容器内一端均为封闭结构,所述循环泵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位于容器内一端均套有转动环,所述循环泵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与转动环对应位置开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转动环内壁开有环形通槽,所述转动环内壁至外壁开有若干喷水孔,所述若干喷水孔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若干喷水孔位于转动环内壁一侧与环形通槽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环上下两侧设有固定机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环向上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叶片。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凸环、紧固螺母,所述凸环位于转动环下侧且于管道一体设置,所述紧固螺母位于转动环上侧且与管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循环泵通过管道是容器内的水进行循环,管道可以将原水加入絮凝剂后供入容器内,原水将有管道经过透水孔进入转动环上的环形通槽进入喷水孔喷出,通过反作用力将转动环推动使其转动,进而形成涡流,对容器内的水进行搅拌,使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免除了另设搅拌设备,降低了企业的设备构成、降低生产成本;循环泵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均设置转动环,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位转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动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容器1、循环泵2、透水孔3,、转动环4、环形通槽5、喷水孔6、叶片7、凸环8、紧固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容器底部,所述循环泵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容器顶部,所述循环泵进口管道位于容器内一端和出口管道位于容器内一端均为封闭结构,所述循环泵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位于容器内一端均套有转动环,所述循环泵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与转动环对应位置开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转动环内壁开有环形通槽,所述转动环内壁至外壁开有若干喷水孔,所述若干喷水孔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若干喷水孔位于转动环内壁一侧与环形通槽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环上下两侧设有固定机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环向上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叶片。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凸环、紧固螺母,所述凸环位于转动环下侧且于管道一体设置,所述紧固螺母位于转动环上侧且与管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通过管道是容器内的水进行循环,管道可以将原水加入絮凝剂后供入容器内,原水将有管道经过透水孔进入转动环上的环形通槽进入喷水孔喷出,通过反作用力将转动环推动使其转动,进而形成涡流,对容器内的水进行搅拌,使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免除了另设搅拌设备,降低了企业的设备构成、降低生产成本;循环泵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均设置转动环,提高搅拌效果;设置叶片能够有效的提高搅拌强度提高混合效果;通过固定机构能够将转动环进行固定防止其上下位移,提高装置运行可靠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水水质采样预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