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传感装置和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443发布日期:2019-04-16 23:4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位置传感装置和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位置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置传感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位置传感装置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其中,还有很多人选择去户外探险,例如,去一些尚未开发的景区或者禁入的地区探险。而这些区域,每年都有很多探险者失踪甚至丧生。虽然相关部门或者专门的救险团队会在收到失踪报告的第一时间上山搜救,但是由于失踪区域的地势较为复杂,即便失踪者随身携带手机,即便手机有信号,也无法准确说明自己的位置,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搜救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

因此,本领域亟待出现一种能够在户外标定位置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公开。

解决本公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位置传感装置,其包括:

壳体、太阳能发电部件和位置传感器;

所述太阳能发电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为所述位置传感器供电;

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以检测地理位置。

本公开所述位置传感装置中,当位置传感器与附近的待救援用户所持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救援人员就可通过服务器获知该位置传感器附近有人求救,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搜救范围,提高了搜救效率。

可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对附近的移动终端进行扫描;

所述远程通讯模块还与服务器无线连接,进行远程通讯。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zigbee模块或WIFI 模块。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部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位置传感器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用于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壳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能够伸入至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用于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或所述第二壳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端能够抵在所述第二密封圈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螺纹底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能够抵在所述第三密封圈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多个上述位置传感装置,以及服务器,其中每个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均与所述服务器无线连接。

本公开中,由移动终端、合理数量的位置传感装置和服务器构成的定位系统可有效覆盖整个区域,一旦持有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遇到困难、需要救援,就可打开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搜索到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就可与其互联,然后救援人员就可根据服务器所显示的信息马上开展有效的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位置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区域A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第一壳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位置传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位置传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4提供的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壳体;111-环形凸台;112-通孔; 113-第一环形凹槽;114-第二环形凹槽;115-第一密封圈;116 -内螺纹;117-第二密封圈;12-第二壳体;121-外螺纹;122 -第三密封圈;2-太阳能发电部件;201-太阳能电池板;202-蓄电池;3-位置传感器;4-子装置;5-移动终端;6-服务器; 7-信号转发装置;8-位置传感装置;9-集合节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传感装置,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包括:壳体1、太阳能发电部件2和位置传感器3。其中,太阳能发电部件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01,太阳能电池板 201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为位置传感器3供电;位置传感器3 设置在壳体1内,与太阳能电池板201连接,以检测地理位置。

具体地,位置传感器3内可设置与其地理位置信息唯一对应的位置编号,用于在与附近的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直接发送给服务器6。

本实施例中,当位置传感器与附近的待救援用户所持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可将其位置编号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通过服务器获知该位置传感器附近有人求救,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搜救范围,提高了搜救效率。

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位置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成的腔体内。太阳能电池板201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当然,太阳能电池板201也可仅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或者仅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采用可拆卸地连接的分体式结构,一旦壳体1内部的位置传感器3出现故障,可以很方便地检修或更换。壳体1可以为图1所示的球状壳体,也可以为方形壳体,甚至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的壳体。

作为本实施例中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4所示,第一壳体11用于与第二壳体1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111,第二壳体12用于与第一壳体1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13,环形凸台111与第一环形凹槽113的位置相对应、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使得环形凸台111能够伸入至第一环形凹槽113中并与第一环形凹槽113卡接。

其中,环形凸台111和第一环形凹槽113的纵截面形状为矩形(如图4所示),当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或梯形。虽然图1示出了第一壳体11在上,第二壳体12在下的结构,在实际应用时,也可第一壳体11在下,第二壳体12在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为形状与尺寸相同的半球壳,第一壳体11上可设置至少两个通孔112,以固定整个壳体。当然,通孔112也可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12用于与第一壳体1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114,第二环形凹槽114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5。

其中,第一密封圈115处于自然状态时应高于第二环形凹槽 113的端面,则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后,第一壳体11 挤压第一密封圈115,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密封圈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密封,可避免壳体内部的位置传感器受到雨水或风沙等侵蚀而损坏,使得所述位置传感装置更适用于野外。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第二环形凹槽114还可设置在第一壳体 11用于与第二壳体1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则第一密封圈115 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的第二环形凹槽114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113与第二环形凹槽114可同轴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环形凹槽113的外径可小于第二环形凹槽114的内径,然而,本公开不限制于此,第一环形凹槽113的内径也可大于第二环形凹槽114的内径。

作为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第一壳体11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16,内螺纹11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17,第二壳体12开口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 121,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螺纹连接后,第二壳体12 的开口端能够抵在第二密封圈117上。

其中,内螺纹116的底部指的是攻丝时螺纹进给方向,该进给方向由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指向相对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第二密封圈,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后,第二密封圈能够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防止外部的雨水或风沙等进入到壳体内部,对壳体内部的位置传感器造成损害。

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为形状与尺寸相同的半球壳,第一壳体11上可设置至少两个通孔112,以固定整个壳体。当然,通孔112也可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壳体12的外螺纹121底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2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螺纹连接后,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能够抵在第三密封圈122上。

其中,外螺纹121的底部指的是攻丝时螺纹进给方向,该进给方向由第二壳体12的开口端指向相对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在已经设置了第二密封圈的基础上,又设置了第三密封圈,对壳体而言,起到了双重密封的作用,有效增加了壳体的密封性。

如图8所述,位置传感器3包括:处理器301,以及分别与处理器301电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302和远程通讯模块303。

其中,无线通讯模块302用于对附近的移动终端5进行扫描;远程通讯模块303还与服务器6无线连接,进行远程通讯。

具体地,处理器301内设置有与其地理位置信息唯一对应的位置编号,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段开启无线通讯模块302进行扫描;无线通讯模块302用于在扫描过程中被附近的移动终端5查找到时与其建立连接;处理器301还用于在无线通讯模块302与附近的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通过远程通讯模块303 发送给服务器6。

本实施例中,由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通讯模块构成的位置传感器在与附近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能够将其位置编号直接发送给服务器,信号传递准确,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普及。

作为本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无线通讯模块302与附近的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5 发送的求救信息并传输给处理器301;处理器301还用于将求救信息通过远程通讯模块303发送给服务器6。

其中,移动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可包括待救援人数、年龄、病史,以及待救援人员的当前身体状况等,则搜救人员通过服务器获取到这些求救信息后,可在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和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302可为蓝牙模块等近程通讯模块,也可以为zigbee模块或WIFI模块等中程通讯模块,当然,移动终端5中也需设置相应的无线通讯模块以实现无线连接,例如集成有蓝牙模块的智能手机。处理器301可采用现有的低功耗处理器。远程通讯模块303可采用现有的能够利用移动网络远程传递数据的设备。

如图8所示,太阳能发电部件2还包括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 201和位置传感器3电连接的蓄电池202,太阳能电池板201用于为蓄电池202充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蓄电池,可在阴天、傍晚等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的时段为位置传感器供电。

此外,处理器301还用于检测蓄电池202的状态,并在检测到蓄电池202的电量充满时,断开太阳能电池板201与蓄电池202 之间的充电电路,以防过度充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可用作野外的位置标定,通过采用合理数量的位置传感装置,可尽量覆盖尽可能大的区域,一旦持有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遇到困难、需要救援,就可打开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搜索到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就可与其互联,然后通过该位置传感装置的远程通讯模块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根据服务器所显示的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马上开展有效的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系统,如图9所示,所述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5、多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位置传感装置8,以及服务器6,其中每个位置传感装置8均与服务器6无线连接。

具体地,移动终端5用于查找附近的位置传感装置8,并在查找到位置传感装置8时与其建立连接;

位置传感装置8用于在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发送给服务器6;

服务器6内设置有全部位置传感装置8的位置地图,用于根据其接收到的位置编号在位置地图中标记出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的位置传感装置8的地理位置。

此外,移动终端与位置传感装置建立连接后,还可以通过位置传感装置向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搜救人员通过服务器获取到这些求救信息后,可在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和成功率。

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整个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传感器内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覆盖面积来确定位置传感装置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合理数量的位置传感装置和服务器构成的定位系统可有效覆盖整个区域,一旦持有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遇到困难、需要救援,就可打开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搜索到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就可与其互联,然后通过该位置传感装置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根据服务器所显示的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马上开展有效的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传感装置,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包括:壳体、太阳能发电部件和位置传感器。其中,太阳能发电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为位置传感器供电;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以检测地理位置。

具体地,位置传感器内可设置与其地理位置信息唯一对应的位置编号,用于在与附近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通过信号转发装置传递给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当位置传感器与附近的待救援用户所持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可将其位置编号通过信号转发装置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通过服务器获知该位置传感器附近有人求救,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搜救范围,提高了搜救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位置传感装置与实施例1所述位置传感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位置传感器的结构不同,因此下文中仅针对位置传感器的结构进行描述,而对于位置传感装置中的其他部分,如壳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等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故而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3包括:处理器301,以及与处理器301电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302。

其中,无线通讯模块302用于对附近的移动终端5进行扫描;无线通讯模块302还通过信号转发装置7与服务器6无线连接,进行远程通讯。

具体地,处理器302内设置有与其地理位置信息唯一对应的位置编号,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段开启无线通讯模块302进行扫描;无线通讯模块302用于在扫描过程中被附近的移动终端5查找到时与其建立连接;处理器301还用于在无线通讯模块302与附近的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02 发送给信号转发装置7,再由信号转发装置7传递给服务器6。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转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信号转发模块,信号转发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具有信号(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当位置传感器3与服务器6的距离较远时,可能需要数个信号转发模块依次传递信号才能实现位置传感器3与服务器6的连接,至于信号转发模块的具体数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由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构成的位置传感器在与附近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能够将其位置编号通过信号转发装置发送给服务器,相比于实施例1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成本更低。

作为本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无线通讯模块301与附近的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5 发送的求救信息并传输给处理器301;处理器301还用于将求救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01发送给信号转发装置7,再由信号转发装置7传递给服务器6。

其中,移动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可包括待救援人数、年龄、病史,以及待救援人员的当前身体状况等,则搜救人员通过服务器获取到这些求救信息后,可在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和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302可为蓝牙模块等近程通讯模块,也可以为zigbee模块或WIFI模块等中程通讯模块,当然,移动终端5中也需设置相应的无线通讯模块以实现无线连接,例如集成有蓝牙模块的智能手机。处理器301可采用现有的低功耗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可用作野外的位置标定,通过采用合理数量的位置传感装置,可尽量覆盖尽可能大的区域,一旦持有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遇到困难、需要救援,就可打开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搜索到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就可与其互联,然后通过该位置传感装置的无线通讯模块以及信号转发模块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根据服务器所显示的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马上开展有效的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系统,如图11所示,所述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5、多个如实施例3所述的位置传感装置8,以及服务器6。其中,每个位置传感装置8均通过对应的信号转发装置7 与服务器6无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转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信号转发模块,信号转发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具有信号(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当位置传感装置8与服务器6的距离较远时,可能需要数个信号转发模块依次传递信号才能实现位置传感装置8与服务器6的连接,至于信号转发模块的具体数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地,移动终端5用于查找附近的位置传感装置8,并在查找到位置传感装置8时与其建立连接;

位置传感装置8用于在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通过信号转发装置7发送给服务器6;

服务器6内设置有全部位置传感装置8的位置地图,用于根据其接收到的位置编号在位置地图中标记出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的位置传感装置8的地理位置。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位置传感装置建立连接后,还可以通过位置传感装置和信号转发装置向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搜救人员通过服务器获取到这些求救信息后,可在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和成功率。

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整个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传感器内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覆盖面积来确定位置传感装置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合理数量的位置传感装置和服务器构成的定位系统可有效覆盖整个区域,一旦持有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遇到困难、需要救援,就可打开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搜索到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就可与其互联,然后通过该位置传感装置和信号转发装置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根据服务器所显示的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马上开展有效的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系统,如图12所示,所述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5、多个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3所述的位置传感装置,以及服务器6。

实施例1所述位置传感装置与实施例3所述位置传感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所述位置传感装置中的位置传感器具有远程通讯模块,可直接与服务器连接;而实施例3所述位置传感装置中的位置传感器不具有远程通讯模块,需通过信号转发装置与服务器连接。为了降低成本,可将实施例1所述位置传感装置与实施例3所述位置传感装置进行组网。

为实现组网,可将具有远程通讯模块的位置传感装置作为集合节点装置9,以及将不具有远程通讯模块的位置传感装置作为子装置4,且每个集合节点装置9均直接与服务器6无线连接,每个子装置4均通过其他子装置4或者直接与任一集合节点装置9无线连接。其中,“其他子装置”并非限定为一个子装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至少一个子装置,例如,若某一子装置距其最近的集合节点装置仍较远,那么就需要中间的数个子装置依次传递信号至该集合节点装置。当然,如果某一子装置距其最近的集合节点装置较近,那么就不需要中间的子装置来传递信号,可以直接与该集合节点装置无线连接。

移动终端5用于查找附近的集合节点装置9和子装置4,并在查找到集合节点装置9或子装置4时与其建立连接;

子装置4用于在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发送给与其直接连接的或通过其他子装置连接的集合节点装置9;

集合节点装置9用于在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后,将其位置编号发送给服务器6,以及在接收到子装置4的位置编号后,将子装置4的位置编号发送给服务器6;

服务器6内设置有全部集合节点装置9和全部子装置4的位置地图,用于根据其接收到的位置编号在位置地图中标记出与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的集合节点装置9或子装置4的地理位置。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集合节点装置9或子装置4建立连接后,还可以通过它们向服务器6发送求救信息,搜救人员通过服务器6获取到这些求救信息后,可在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和成功率。

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整个区域的大小以及集合节点装置与子装置内无线通讯模块的信号覆盖面积来确定集合节点装置与子装置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合理数量的集合节点装置和子装置,以及服务器构成的定位系统可有效覆盖整个区域,一旦持有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遇到困难、需要救援,就可打开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搜索到集合节点装置或子装置,就可与其互联,然后通过它们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则救援人员就可根据服务器所显示的位置信息和求救信息马上开展有效的救援,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