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4687发布日期:2019-06-12 00:1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车辆荷载的高速、高频与高负荷冲击对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动态损伤效应越来越明显,对道路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混凝土虽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但其脆性明显、抗冲击性能差,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开裂破坏,因此开发出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的水泥混凝土材料对于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的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

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的高低是评价混凝土动态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准确有效的测试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引起了工程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试验方法来测试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常用的试验方法有落锤式试验、爆炸试验、子弹冲击试验、钟摆冲击试验等等。其中美国混凝土学会ACI提出的落锤式冲击试验法操作相对简单,对试验条件要求较低,能耗低等特点,可以快捷有效的评价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被广泛应用在试验室,工地等场所,然而传统冲击试验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冲击锤由人工手动定位,每次冲击高度很难精确控制不变,人为释放冲击锤时,会影响其初始速度和初始加速度,很难保证冲击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冲击锤的落点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测试装置控制不精确,测试精度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基,所述安装基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下端处通过安装件固定连接有施力块,所述基座上端面的中部通过支撑块安装有发生槽,所述发生槽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形成的空腔设置有传力球,所述转轴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平键,所述侧支撑杆上端面靠近安装基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的中部安装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弧形槽,所述发生槽内腔的下壁设置有一号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所述侧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厚度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杆的后端面中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发生槽滑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输出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限位板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接近开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通过侧支撑杆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基,安装基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通过输出轴与驱动装置连接,限位板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接近开关,当转动杆转动到凹槽内时,接近开关控制驱动装置反转,使得施力块每次达到的高度均一致,具有相同的初速度与加速度,达到精准控制施力块的目的。

(2)、该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通过基座上端面的中部通过支撑块安装有发生槽,发生槽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形成的空腔设置有传力球,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弧形槽,发生槽内腔的下壁设置有一号弧形槽,将待测试的混凝土板放置在发生槽内,传力球位于一号弧形槽与二号弧形槽的上方,保证了传力球准确的在定位板间运动,传力球在施力块的打击下,并将力传到待测试混凝土板的表面,达到了混凝土受冲击的位置相同,避免影响实验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支撑杆、2安装基、3转轴、4转动杆、5传力球、6定位板、7发生槽、8支撑块、9施力块、10基座、11肋板、12平键、13安装件、14一号弧形槽、15二号弧形槽、16轴承、17安装板、18限位板、19安装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1,所述侧支撑杆1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基2,所述安装基2的内腔通过轴承16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靠近下端处通过安装件13固定连接有施力块9,所述基座10上端面的中部通过支撑块8安装有发生槽7,所述发生槽7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定位板6,保证传力球5运动的稳定性,所述定位板6形成的空腔设置有传力球5,所述转轴3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平键12,所述侧支撑杆1上端面靠近安装基2处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梁19,所述安装梁19的中部安装有限位板18。

工作时,通过侧支撑杆1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基2,安装基2的内腔通过轴承16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一端通过输出轴与驱动装置连接,限位板18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接近开关,当转动杆4转动到凹槽内时,接近开关控制驱动装置反转,使得施力块9每次达到的高度均一致,具有相同的初速度与加速度,从而精准控制施力块9,将待测试的混凝土板放置在发生槽7内,传力球5位于一号弧形槽14与二号弧形槽15的上方,传力球5准确的在定位板6间运动,传力球5在施力块9的打击下,并将力传到待测试混凝土板的表面,达到了混凝土受冲击的位置相同,从而提高测试实验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