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6296发布日期:2019-06-29 01:5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层产品镀层重量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材料测试领域中,镀层重量是镀层产品最关键的检验指标。钢铁生产企业对于镀层产品的镀层重量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化学法,提升化学法的检验精准性可以更准确地开展仪器法监控和对标。化学法测试通常采用胶带对试样的非测试面进行封面,即先用胶带封闭试样的一面,再添加脱锌溶液,进行脱锌作业。

目前所采用的化学法的主要缺陷包括:

1、操作过程繁琐,检验周期长;

2、试样的边缘部分无法密封,脱锌过程中容易在边缘部位出现轻微腐蚀,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3、因胶带封面密封不严而导致漏液情况的发生,进而导致试验失败的发生,必须重新试验,不仅延长了检验周期,而且还影响了检测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过程繁琐、检验周期长、试样的边缘部分无法密封和胶带封面密封不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缩短检验周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包括:弹性筒状装置本体;所述弹性筒状装置本体的至少一个开口为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筒状装置本体的两端开口均为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筒状装置本体为圆筒。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筒状装置本体为沿轴向空心的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筒状装置本体的材质为耐酸碱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耐酸碱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带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的弹性筒状装置本体。在进行试样的脱锌作业时,将试样从开口放入弹性筒状装置本体,利用弹性筒状装置本体自身的弹性将试样的边部卡紧,即进行边部密封。再加入脱锌溶液即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粘贴胶带和裁剪胶带的操作,因而简化了操作过程、缩短了检验周期、对试样的边缘部分进行了密封、避免了胶带封面密封不严情况的发生,进而获得了简化操作过程、缩短检验周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弹性筒状装置本体,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过程繁琐、检验周期长、试样的边缘部分无法密封和胶带封面密封不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缩短检验周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一个带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的弹性筒状装置本体。在进行试样的脱锌作业时,将试样从开口放入弹性筒状装置本体,利用弹性筒状装置本体自身的弹性将试样的边部卡紧,即进行边部密封。再加入脱锌溶液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粘贴胶带和裁剪胶带的操作,因而简化了操作过程、缩短了检验周期、对试样的边缘部分进行了密封、避免了胶带封面密封不严情况的发生,进而获得了简化操作过程、缩短检验周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包括: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的至少一个开口2为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2。待溶解的试样放入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利用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自身的弹性将试样的边部卡紧。

为了便于试样的放入和取出,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的两端开口2均为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2,任意一端的开口都可以放样。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为圆筒或沿轴向空心的棱柱。其中,沿轴向空心的棱柱可以是直棱柱(如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或斜棱柱。

当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为圆筒时,作为一种实施例,圆筒的直径为49mm,圆筒的长度为80mm,开口2的最大直径为70mm、开口2的深度为20mm。当然,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也可以是其他规格,而不局限于上述尺寸。

对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的材质进行说明,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的材质为耐酸碱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耐酸碱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层产品的单面镀层溶解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描述:

将待溶解的试样放入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并卡紧,从而使测试面周围棱部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卡紧。在测试面添加脱锌溶液,试样与溶液接触的部位开始反应,即开始脱锌。在脱锌完毕后,将试样冲洗取出,从而实现了单面快速、准确的脱锌操作。由于省去了粘贴胶带和裁剪胶带的操作,因而避免了试样的边部发生反应或者胶带渗透的隐患,从而保证了镀层溶解区域的溶解效果。

【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一个带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2的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在进行试样的脱锌作业时,将试样从开口2放入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利用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自身的弹性将试样的边部卡紧,即进行边部密封。再加入脱锌溶液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粘贴胶带和裁剪胶带的操作,因而简化了操作过程、缩短了检验周期、对试样的边缘部分进行了密封、避免了胶带封面密封不严情况的发生,进而获得了简化操作过程、缩短检验周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2、将弹性筒状装置本体1的两端开口2均设计为外向扩散喇叭形开口2,任意一端的开口2都可以放样,因而便于试样的放入和取出。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