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615发布日期:2019-04-29 12:2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排水板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定仪。



背景技术:

塑料排水板别名塑料排水带,是一种常用的带状排水材料,有波浪型、口琴型等多种形状,是淤泥、淤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及杂填土运用排水固结法进行软基处理的良好垂直通道,大大缩短软土固结时间;塑料排水板的质量指标主要为复合体及其滤膜的抗拉强度和纵向通水量,因此需要经过严格检测才能够使用,其中,现有技术中,常用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定仪来测量塑料排水板的纵向通水。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8762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仪,由上游水位容器、加压通水容器、压力表、下游水位容器、水泵、箱体组成,上游水位容器、加压通水容器与下游水位容器管径相同,上游水位容器及下游水位容器与加压通水容器连成“U”形竖立在箱体中;箱体内放入水、水泵,水泵输水管接到上游水位容器缓流口内;加压通水容器两端的连接盘有带长方形槽的承压模块,承压模块外侧安装带长方形槽的加压模块;加压通水容器中有两片有孔平板,试样夹在两片有孔平板中间,加压通水容器加压口与压力表和加压气泵连接;上游水位容器的直管设缓流口和溢流口,下游水位容器的直管设排水口,排水口下方放置一个量筒。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其通过水泵将自来水送至上游水位容器内,然后利用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之间的液位差控制自来水的流动方向,最后测量在规定压力下与规定水位差作用下最终稳定的沿塑料排水板纵向在截面内的水流通过能力;但是,因为上游水位容器、加压通水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一般是采用不锈钢材制成,因此无法直接观察到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的水位,导致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之间的液位差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定仪,其具有便于控制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之间的液位差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上游水位容器、加压通水容器、压力表以及下游水位容器,还包括

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机架内,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水源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根软管与上游水位容器底部连通设置;

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有两件,两所述液位计均可拆卸安装于机架上,两所述液位计的下端分别与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的下端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件分别与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连通的液位计能够直接反应出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的内部水位高度,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测两件液位计的液位高度即可直接了解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的内部水位高度;当上游水位容器的水位偏低时,可以由工作人员调高水泵的功率以使得水泵增加对上游水位容器的供水量,从而达到提高上游水位容器内部水位高度的效果;当上游水位容器偏高时,可以由工作人员调低水泵的功率以降低对上游水位容器的供水量,使得上游水位容器内部的水量减少以达到降低上游水位容器内部水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位计为玻璃管液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管液位是一种直读式液位测量仪表,结构简单,测量准确,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玻璃管观察到水位的变化量,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挂板,所述挂板上固定有螺栓,所述液位计挂置在螺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液位计挂置在螺栓上能够简单的实现液位计的可拆卸连接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板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移槽,所述螺栓滑移连接于滑移槽内,所述液位计通过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固定在挂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螺母和滑移槽之间的配合能够调整螺栓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液位计的挂置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混凝土水槽,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混凝土水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来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差较大时,长时间的测试会导致水温不稳定,影响试验结果,将自来水存放于混凝土水槽内一段时间后能够使自来水的温水趋向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的上端均设置有溢流孔,各所述溢流孔均通过回水管与混凝土水槽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水管能够将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溢出的自来水直接回收至混凝土水槽内,避免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回水管均倾斜向下设置,各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分别与各道溢流孔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回水管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溢出的水能够直接沿着溢流管回流至混凝土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水槽内设置有养护池恒温控制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寒冷天气测量时,自来水的水温会过低,通过养护池恒温控制仪能够对混凝土水槽内的水进行升温,使得自来水的水温满足测试标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水槽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补充自来水的补水管和用于排放自来水的排水管,所述补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使用后,混凝土水槽内会沉降一些粉尘,导致混凝土水槽内的自来水受到污染,此时需要更换混凝土水槽内的自来水,利用排水管能够将受到污染的自来水排出,然后利用补水管补充干净的自来水,从而完成自来水的更换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下端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和调节地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测定机架更换工作位置,通过调节地脚使得机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也能够保持水平稳定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液位计和水泵之间配合便于工作人员了解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的内部水位并对上游水位容器和下游水位容器之间的水位差进行调整;

(2)通过混凝土水槽能够确保检测用的自来水的水温稳定,且便于对自来水的回收利用和更换工作,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液位计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混凝土水槽和上游水位容器、下游水位容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混凝土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万向轮;12、调节地脚;13、挂板;131、滑移槽;2、混凝土水槽;21、排水管;22、补水管;23、水阀;24、养护池恒温控制仪;3、加压通水容器;31、压力表;4、上游水位容器;41、溢流孔;42、回水管;5、下游水位容器;6、水泵;7、液位计;71、螺栓;72、螺母;73、刻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定仪,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一侧的混凝土水槽2、固定于机架1上端的加压通水容器3以及分别与加压通水容器3两端连通设置的上游水位容器4和下游水位容器5;其中,在机架1内设置有出水口与上游水位容器4下端连通设置且进水口与混凝土水槽2连通的水泵6,在加压通水容器3上设置有压力表31,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两件下端分别与上游水位容器4和下游水位容器5的下端连通设置的液位计7。

其中,在机架1下端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机架1更换工作位置的万向轮11和能够使机架1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保持水平稳定的工作状态的调节地脚12。

如图2所示,在机架1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挂板13,在挂板13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移槽131,在滑移槽131内插接有螺栓71,螺栓7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72,液位计7通过螺栓71和螺母72配合夹紧固定于挂板13上;其中,液位计7采用玻璃管液位计7,且两件液位计7共用一片刻度板73,螺栓穿设过刻度板73。

如图3所示,在上游水位容器4和下游水位容器5的上端均设置有溢流孔41,各道溢流孔41均通过倾斜设置且下端伸至混凝土水槽2内的回水管42与混凝土水槽2连通在一起。

如图4所示,在混凝土水槽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补充自来水的补水管22和用于排放自来水的排水管21,补水管22和排水管21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水管22或排水管21启闭的水阀23;其中,在混凝土水槽2内还设置有用于使混凝土水槽2内的自来水保持恒温状态的养护池恒温控制仪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塑料排水板安装于加压通水容器3内,然后控制水泵6向上游水位容器4内供水,观察两件液位计7上的液位变化,直至两件液位计7的检测结果稳定,然后根据两件液位计7之间的检测结果对比可以分析出上游水位容器4和下游水位容器5之间的液位差。

当上游水位容器4和下游水位容器5之间的液位差过小时需要提高上游水位容器4的内部水位,此时,只需要由工作人员调高水泵6的功率以使得水泵6增加对上游水位容器4的供水量即可提高上游水位容器4内部水位。

当上游水位容器4和下游水位容器5之间的液位差过大时需要降低上游水位容器4的内部水位,此时,只需要由工作人员调低水泵6的功率以使得水泵6减少对上游水位容器4的供水量即可降低上游水位容器4内部水位。

当需要对更换混凝土水槽2内的自来水时,只需要导通排水管21使得自来水能够自然排出,当混凝土水槽2内的旧水完全排出后关闭排水管21,然后导通补水管22以使得外界水源能够通过补水管22补充进混凝土水槽2内,最后关闭补水管22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