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取样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675发布日期:2019-07-24 08:4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新型取样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取样瓶。



背景技术:

粪便检测是医疗系统中的一种常规检测。目前,该项目逐渐由人工操作过渡到设备自动化操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5519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粪便样本瓶,该方案记载的粪便样本瓶包括外瓶体、卡紧配合在外瓶体内的内瓶体及取样搅拌器,内瓶体由加液腔、搅拌腔和盖体构成,在盖体上设置有滴液孔和搅拌孔,搅拌孔的内壁下部设置有凸起,取样搅拌器活动配合在搅拌孔内,加液腔和搅拌腔之间通过布满过滤孔的过滤板和在半部分布满过滤孔的过滤板隔开,在取样搅拌器的上部设置有与外围设备的搅拌头相配合的卡槽。但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此外,通过搅拌方式实现过滤,但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很难满足现有的快速检测的要求。另外,滴液孔的结构同样降低了操作效率,且加入的稀释液不能第一时间与样本接触,进一步降低了操作效率。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63464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样本瓶。但该方案的样本瓶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便,且很难满足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的新型取样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包括搅拌腔和取加样腔,所述搅拌腔配合有搅拌勺,所述取加样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加样腔、真空腔及过滤收集腔,所述加样腔与所述真空腔之间设置有硅胶堵头,在所述加样腔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的稀释液加样口,所述过滤收集腔通过第一过滤网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所述真空腔通过第二过滤网与所述过滤收集腔相连通。

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搅拌勺将样本添加入所述瓶体内,且搅拌勺可直接由外围的自动化设备驱动转动搅拌,其中的取加样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加样腔、真空腔及过滤收集腔,通过硅胶堵头将加样腔与真空腔分隔开,通过加样腔底部设置的稀释液加样口可直接向搅拌腔内加入稀释液,稀释液能第一时间与样本接触并起到有效的稀释作用,加快了作业效率;在完成搅拌后,利用硅胶堵头的设置,外围自动设备上的插针通过加样腔后,刺穿硅胶堵头进入真空腔中,插针向外抽吸,使的真空腔形成真空,搅拌腔内的搅拌液体向真空腔内加快流动,同时实现过滤,再通过插针刺破第二过滤网,即可快速收集粘附在滤网上的标本,从而快速实现采样,大大地提高了检测作业效率,且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也极易操作,满足自动化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加样腔的上部设置有薄胶盖片,外围的取加取样头穿透所述薄胶盖片进入所述加样腔内进行加样或取样。

上述方案可见,薄胶盖片的设置便于外围的自动化设备伸入插针,便于刺破,也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网为可破式过滤网。由此可见,采用可破式过滤网,便于外围自动化设备的插针插入并收集位于过滤网上的标本,提高了可操作性,实现完全自动化操作。

又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勺包括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搅拌端和位于所述瓶体上部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勺与所述瓶体转动配合,所述搅拌头上设置有与外围的自动设备的旋转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搅拌端设置有勺体。由此可见,搅拌端设置有勺体,通过搅拌端可快速地向搅拌腔内添加样本,且搅拌头便于外围自动化设备的驱动,实现自动化运作。

又再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上端与所述搅拌端相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由此可见,通过密封圈的设置,保证了搅拌腔内的搅拌液不会溅出,降低了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再又进一步地,在所述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定位凸棱。由此可见,凸棱的设置,主要是起到定位的作用,其主要是用于在将取样瓶安装于外围的自动检测设备时,保证取样瓶安装外围的自动检测设备的要求进行定位,以便于自动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拍照等动作。

此外,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端到所述瓶体的内底部存在一段距离。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在搅拌腔底部的一端阻挡,放置在外围的插针在真空腔内抽吸时将搅拌腔内的全部固体抽吸到第一过滤网上而造成过滤网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包括搅拌腔2和取加样腔3,所述搅拌腔2配合有搅拌勺4,所述搅拌勺4包括位于所述搅拌腔2内的搅拌端41和位于所述瓶体1上部的搅拌头42,所述搅拌勺4与所述瓶体1转动配合,所述搅拌头42上设置有与外围的自动设备的旋转杆相配合的卡槽421。所述搅拌端41设置有勺体411。所述取加样腔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加样腔5、真空腔6及过滤收集腔7,所述加样腔5与所述真空腔6之间设置有硅胶堵头8,在所述加样腔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2相连通的稀释液加样口9,所述过滤收集腔7通过第一过滤网10与所述搅拌腔2相连通,所述真空腔6通过第二过滤网11与所述过滤收集腔7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网11为可破式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10的下端到所述瓶体1的内底部存在一段距离。

所述加样腔5的上部设置有薄胶盖片12,外围的取加取样头穿透所述薄胶盖片12进入所述加样腔5内进行加样或取样。所述瓶体1的上端与所述搅拌端41相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13。在所述瓶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定位凸棱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通过外围的插针刺穿所述薄胶盖片12后,通过插针加入稀释液,稀释液经过所述稀释液加样口9加入到搅拌腔2内;所述搅拌腔2内的搅拌勺4对加入的样本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成后,插针向下运动并刺穿所述硅胶堵头8进入到真空腔6内;通过外围的抽真空机的抽吸作用,真空腔内的压强逐渐降低,此时真空腔内的压强低于搅拌腔内的压强,此时,搅拌腔内的搅拌液向过滤收集腔7内加速流动,经过第一过滤网10和第二过滤网11的双重过滤,搅拌液中的有用部分被粘附在第二过滤网上;插针继续向下运动,插针的头部刺穿第二过滤网后,吸取粘附在过滤网上的有用物质后,插针抽出,从而实现便捷的操作,大大地加快了过滤效率,整体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