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升降器组装生产线中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2736发布日期:2019-09-13 22:0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玻璃升降器组装生产线中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升降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组装生产线中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升降器的组装一般包括几个步骤,1、线轮绕线以及涂油;2、将线轮安装在滑道上,然后再线轮上盖上线轮罩,将线轮罩铆接在滑道上,再将滑板和绳索安装在滑道上;3、将电机和加强板安装在门护板上;4、将组装好的滑道安装到门护板上,使线轮与电机联动;5、全部安装好后需要对升降功能进行检测,检测滑板能否正常运动从而带动玻璃升降。现有技术中,组装完成的升降器一般都是根据组装者的经验或通过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容易存在较大误差,具有生产效率低下、精度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效率高,精度高的玻璃升降器组装生产线中的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升降器组装生产线中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操作台、电机定位机构、门护板定位机构、电机通电机构和负载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需要检测时,将门护板固定在操作台上,然后让电机通电机构给升降器的电机通电,使其可以转动,然后给滑板加负载,模拟在滑板上装玻璃,检测滑板能否正常升降,提高效率和成品率。连接件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使其与滑板连接,这时连接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让滑板驱动连接件移动,这样就会产生阻力,即为负载,检测完成后,连接件与滑板脱离,操作台被输送至下料工位,检测精度高,保障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负载机构包括可与滑道上的滑板联动连接的连接件和驱动连接件移动至与滑板抵接位置的连接件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使其与滑板连接,这时连接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让滑板驱动连接件移动,这样就会产生阻力,即为负载,检测完成后,连接件与滑板脱离,操作台被输送至下料工位,检测精度高,保障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滑板的对应两侧分别构成抵接配合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连接件驱动机构为平移驱动机构,第一抵接部在平移驱动件的驱动下可移动至与滑板的一侧抵接的位置,第二抵接部上连接有升降驱动件,第二抵接部在升降驱动件的驱动下下降至与滑板的另一侧抵接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为滑板有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所以在两个方向上均需要负载,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中一个对应上升时的负载,一个对应下降时的负载,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可设置在一个移动架上,移动架与机架构成导向滑移配合,平移驱动机构可以是齿轮和转动带组成,移动架固定在转动带上,结构简单,移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朝向滑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第二抵接部上设置有可套设在第一抵接部上的连接孔,连接孔上与凹槽对应的内壁与凹槽的内壁围成夹持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抵接部上的凹槽与滑板对齐,经平移,第一抵接部位于滑板的移动路径上,所以滑板移动时会撞入凹槽,检测到滑板已经与第一抵接部抵接,然后第二抵接部下降套设在第一抵接部和滑板上,实现联动配合,能使连接件准确的负载在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机定位机构包括电机支撑座和电机插口定位座,电机插口定位座设置有对电机的插口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所述电机通电机构包括与电机的插口相适配的插头以及驱动所述插头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机插口定位座的定位凹槽的插头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时,将电机放置到电机支撑座上,然后将电机的插口定位在电机插口定位座的定位凹槽内,然后插口驱动机构驱动插头向插口方向移动使得插头插入插口内,从而方便的对汽车升降器的电机进行通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头位于操作台的下方,操作台上设置有供插头穿过的贯通孔,贯通孔与定位凹槽连通设置,操作台上设置有对电机的插口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通电机构设置在操作台的下方,避免干扰门护板的固定,线路布局也更方便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定位凹槽侧边做靠近或远离定位凹槽运动的锁定片,锁定片可移动至覆盖在定位凹槽的上方,电机插口定位座的侧边设置有驱动滑动挡片远离定位凹槽的解锁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插头是从下往上插,所以容易将插口顶起,连接不牢固,锁定片是设置是为了避免插口脱离定位凹槽,连接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插口定位座下方的解锁块以及驱动解锁块升降的驱动件,电机插口定位座上设置有供解锁块穿入的解锁通道,锁定片沿解锁块的径向穿过解锁通道,锁定片上设置有与解锁通道轴向连通的解锁孔,解锁块朝解锁孔的端部具有解锁块穿过解锁孔时将锁定片朝远离定位凹槽的方向推移的倾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解锁块上的斜面驱动锁定片移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显示检测组件和用于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的扫描组件,显示检测组件包括显示屏、电流检测机构和电压检测机构,所述扫描组件包括至少一组摄像机构和数据比对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显示屏用显示各个参数,更直观快捷,检测工位上,电流检测机构用于监测电机上的电流,电机检测机构用于监测电源电压,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监测,如滑板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检测所花的总时间和计数等参数,每个门护板上均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摄像机构扫描到二维码或条形码后,将其记录到数据库里,下次再扫到同样的数据时,就会提示,避免重复检测,提高效率,节省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检测工位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检测工位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机插口定位座、电机通电机构和解锁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检测工位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检测工位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下料工位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下料工位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组装工位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玻璃升降器组装生产线中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组装工位2、检测工位3、下料工位4以及连接各个工位的操作台传送组件5,所述操作台传送组件5包括操作台51以及将操作台51输送到各个工位的输送机构52,操作台51上设置有电机定位机构511和门护板定位机构512,所述组装工位2上设置有操作台限位机构53、操作台检测机构54和锁螺丝组件21,所述检测工位3上设置有电机通电机构31、所述的操作台限位机构53、所述的操作台检测机构54和负载机构32。下料工位4上设置有所述的操作台检测机构54和抓取机构。操作台51在输送机构52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组装工位2、检测工位3和下料工位4,无需搬动配件,电机定位机构511是用于固定玻璃升降器的电机,门护板定位机构512是用于固定门护板,避免门护板随意滑动,也有定位的作用,使电机与门护板的对应位置对齐,连接精度高,组装工位2用将电机、滑道和加强筋安装到门护板上,锁螺丝组件21用于将各种自攻螺丝拧紧,省时省力,操作台限位机构53是用于限制操作台51的位置,避免操作台51滑出工位,操作台检测机构54是用于检测操作台51的位置,判断操作台51是否就位,输送精度高,操作方便快捷,电机通电机构31是用于给升降器的电机供电,电机通电可驱动线轮转动,即实现滑板的升降,使用时,滑板上装有玻璃,玻璃的重量会影响流过电机的电流,所以负载机构32就是充当玻璃,当负载机构32与滑板联动时,就相当于滑板上有重量,即流过电机的电流会产生变化,以此判断滑板是否能正常的升降,抓取机构是用于将下料工位4上的门护板取下,合格的放置到一边,不合格的放置到另一边,提高成品率。

上述电机定位机构511包括电机支撑座5111和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设置有对电机的插口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5112a,所述电机通电机构31包括与电机的插口相适配的插头311以及驱动所述插头311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的定位凹槽5112a的插头驱动机构312。装配时,将电机放置到电机支撑座5111上,然后将电机的插口定位在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的定位凹槽5112a内,然后插口驱动机构驱动插头311向插口方向移动使得插头311插入插口内,从而方便的对汽车升降器的电机进行通电。

上述插头311位于操作台51的下方,操作台51上设置有供插头311穿过的贯通孔513,贯通孔513与定位凹槽5112a连通设置,操作台51上设置有对电机的插口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14。电机通电机构31设置在操作台51的下方,避免干扰门护板的固定,线路布局也更方便合理。

上述固定组件514包括设置在定位凹槽5112a侧边做靠近或远离定位凹槽5112a运动的锁定片5141,锁定片5141可移动至覆盖在定位凹槽5112a的上方,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的侧边设置有驱动滑动挡片远离定位凹槽5112a的解锁机构33。因插头311是从下往上插,所以容易将插口顶起,连接不牢固,锁定片5141是设置是为了避免插口脱离定位凹槽5112a,连接更稳定。

上述解锁机构33包括设置在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下方的解锁块331以及驱动解锁块331升降的驱动件332,电机插口定位座5112上设置有供解锁块331穿入的解锁通道5112b,锁定片5141沿解锁块331的径向穿过解锁通道5112b,锁定片5141上设置有与解锁通道5112b轴向连通的解锁孔5141a,解锁块331朝解锁孔5141a的端部具有解锁块331穿过解锁孔5141a时将锁定片5141朝远离定位凹槽5112a的方向推移的倾斜面3311。利用解锁块331上的斜面驱动锁定片5141移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上述门护板定位机构512包括设置在操作台51上的若干个螺纹孔5121以及连接在螺纹孔5121上的螺纹定位杆5122。门护板上会有一些安装孔,螺纹定位杆5122可穿过这些安装孔实现定位配合,操作台51上的螺纹孔5121的位置可设置成对应多种型号的,遇到不同型号时,将螺纹定位杆5122连接在相应的螺纹孔5121上,方便调节,应用范围广。

上述还包括等待工位6,所述输送机构52包括设置在组装工位2和检测工位3上的中间传输结构521和设置在等待工位6和下料工位4上的衔接传输结构522,中间传输结构521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传动链5211和下传动链5212以及分别供上传动链5211和下传动链5212安装的上导向板5213和下导向板5214,衔接传输结构522包括正反转传动链5221、供正反转传动链5221安装的支撑板522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5222下方的升降机构5223,升降机构5223可驱动正反转传动链5221与上传动链5211或下传动链5212对齐。操作台51在输送机构52上是循环移动,上传动链5211和下传动链5212的传动方向相反,当衔接传动链与上传动链5211对齐时,其传动方向与上传动链5211的传动方向一致,反之,与下传动链5212的传动方向一致,当操作板位于下料工位4时,完成下料后,升降机构5223驱动衔接传动链下降,因操作板假设在衔接传动链上,所以也会随之下降,下降过程中,衔接传动链停止工作,当衔接传动链与下传动链5212对齐时,衔接传动链工作,将操作台51输送到检测工位3上的下传动链5212上,依次传送,直至传送到等待工位6的衔接传动链上,然后升降机构5223驱动等待工位6上的衔接传动链上升,直至与组装工位2上的上传动链5211对齐,实现一个操作台51的循环输送,操作台51可以是多个,进一步提高效率。

上述升降机构5223包括至少一组呈交叉铰接设置的两支撑杆5223a,支撑杆5223a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上连接块5223b和下连接块5223c,上连接块5223b与支撑板5222之间设置有构成导向滑移配合的上导轨5222a,下连接块5223c与机架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构成导向滑移配合的下导轨11,下连接块5223c上穿设有驱动两下连接块5223c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丝杆5223d,丝杆5223d连接有驱动电机5223e。当两下连接块5223c相互远离时,由于支撑板5222的下端是连接在机架1的底板上,所以高度不变,即支撑杆5223a的上端下降,因支撑板5222是连接在上端上,所以支撑板5222也会随之下降,两下连接块5223c可以是由两个丝杆5223d驱动,也可以是同一个丝杆5223d驱动,这样就要求丝杆5223d上具有两个方向的螺纹,更高效节能,同步性更好。

上述组装工位2和检测工位3上设置有举升机构55,举升机构55包括举升件551和驱动举升件551升降的举升驱动机构552,举升件551可将操作台51顶起实现操作台51的升降。当操作台51位于组装工位2和检测工位3时,因为工序需要时间,但输送机构52是一直运动的,所以将操作台51升起脱离输送机构52,不仅能避免输送机构52对操作台51的磨损,还能是操作台51更稳定,不会被输送机构52影响导致晃动,便于操作,提高安装效率和精度。

上述举升件551为顶块,顶块上设置有限位柱553,操作台51上设置有供限位柱553穿过的通孔515,限位柱553与通孔515构成定位设置。举升件551既有举升功能又有定位功能,限位柱553也可以不设置在顶块上,由另外的驱动结构驱动,合起来能节省部件,布局更合理,更高效节能。

上述检测工位3上还设置有显示检测组件34和用于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的扫描组件35,显示检测组件34包括显示屏341、电流检测机构和电压检测机构,所述扫描组件35包括至少一组摄像机构351和数据比对机构。显示屏341用显示各个参数,更直观快捷,检测工位3上,电流检测机构用于监测电机上的电流,电机检测机构用于监测电源电压,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监测,如滑板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检测所花的总时间和计数等参数,每个门护板上均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摄像机构351扫描到二维码或条形码后,将其记录到数据库里,下次再扫到同样的数据时,就会提示,避免重复检测,提高效率,节省资源。

上述负载机构32包括可与滑道上的滑板联动连接的连接件321和驱动连接件321移动至与滑板抵接位置的连接件驱动机构322。当需要检测时,连接件驱动机构322驱动连接件321使其与滑板连接,这时连接件驱动机构322停止工作,让滑板驱动连接件321移动,这样就会产生阻力,即为负载,检测完成后,连接件321与滑板脱离,操作台51被输送至下料工位4,检测精度高,保障产品质量。

上述连接件321包括与滑板的对应两侧分别构成抵接配合的第一抵接部3211和第二抵接部3212,连接件驱动机构322为平移驱动机构,第一抵接部3211在平移驱动件332的驱动下可移动至与滑板的一侧抵接的位置,第二抵接部3212上连接有升降驱动件332,第二抵接部3212在升降驱动件332的驱动下下降至与滑板的另一侧抵接的位置。因为滑板有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所以在两个方向上均需要负载,第一抵接部3211和第二抵接部3212中一个对应上升时的负载,一个对应下降时的负载,第一抵接部3211和第二抵接部3212可设置在一个移动架上,移动架与机架1构成导向滑移配合,平移驱动机构可以是齿轮和转动带组成,移动架固定在转动带上,结构简单,移动方便。

上述第一抵接部3211朝向滑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3211a,第二抵接部3212上设置有可套设在第一抵接部3211上的连接孔,连接孔上与凹槽3211a对应的内壁与凹槽3211a的内壁围成夹持腔。第一抵接部3211上的凹槽3211a与滑板对齐,经平移,第一抵接部3211位于滑板的移动路径上,所以滑板移动时会撞入凹槽3211a,检测到滑板已经与第一抵接部3211抵接,然后第二抵接部3212下降套设在第一抵接部3211和滑板上,实现联动配合,能使连接件321准确的负载在滑板上。

上述操作台限位机构53包括与操作台51构成限位配合的限位件531以及驱动限位件531升降的限位件驱动机构532,操作台检测机构54包括至少两个红外检测件。当工序完成后,按下开关按钮,限位件驱动机构532驱动限位件531下降解除与操作台51的限位配合,举升驱动机构552驱动举升件551下降,使操作台51重新落在输送机构52上,操作台51被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两个红外检测件均用于检测操作台51的位置,一个用于检测操作台51是否进入工位,另一个用于检测操作台51是否就位,即全部进入工位,当红外检测件检测到下一个操作台51进入该工位时,限位件驱动机构532重新驱动限位件531升起,当红外检测件检测到操作台51就位时,举升驱动机构552驱动举升件551将操作台51顶起,操作稳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