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7227发布日期:2019-10-13 02: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空调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检测多采用标准机模拟测试,将内机与外机连接进行模拟检测,这样因检测时间长和标准内机体型过大,造成标准检测台位过多,浪费作业场地,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检测系统,以达到减小空调检测占用的场地,准确的对空调外机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空调的标准外机,所述系统包括:恒温控制水箱、板式交换器和检测控制主机;

所述恒温控制水箱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板式交换器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所述板式交换器通过空调高压管和空调低压管与空调的标准外机连接,所述空调高压管和空调低压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检测控制主机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数据采集模块、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空调的标准外机连接,用于为标准外机供电;所述电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源模块为标准外机供电的信息;所述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水温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电源数据、水温数据和压力数据。

作为优选的,所述恒温控制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和水循环驱动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恒温控制水箱的水温;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水温对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进行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用于给恒温控制水箱内的水加热;所述制冷模块用于给恒温控制水箱内的水降温;所述水循环驱动模块用于使恒温控制水箱内的水循环流动,恒温水箱使水温保持恒定,利用水循环制热或制冷,提高空调外机的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板式交换器内设置有空调内机铜排和与空间内机铜排交错排布的循环水管,所述空调内机铜排通过空调高压管和空调低压管与空调的标准外机连接;所述循环水管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恒温控制水箱连接,板式交换器有效的替代空调内机进行模拟测试,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安装,并用水冷代替风冷,提高冷却效率,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为铜管,铜管可有效的传递温度,加热或冷却空调内机铜排。

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低压管的两端均设置有低压阀,所述空调高压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高压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检测控制主机还包括有数据比对模块,所述数据比对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源数据、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水温数据和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压力数据,并将电源数据、水温数据和压力数据与空调外机工作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发送至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比对模块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直观的将空调外机检测情况告知工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板式交换器代替空调内机进行模拟测试,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安装,节约检测费用,提高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恒温控制水箱,利用水循环代替传统的风扇制冷,便于为空调内机铜排加热或制冷,提高加热或制冷效率,从而提高了空调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标准机模拟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空调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恒温控制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板式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标准内机;2、标准外机;3、恒温控制水箱;4、板式交换器;5、检测控制主机;6、水温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电源模块;9、电源数据采集模块;10、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1、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2、数据显示模块;13、温度传感器;14、温度控制模块;15、加热模块;16、制冷模块;17、水循环驱动模块;18、低压阀;19、高压阀;20、数据比对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检测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板式交换器代替空调内机进行模拟测试,减小占地面积,通过恒温控制水箱,利用水循环代替传统的风扇制冷,便于为空调内机铜排加热或制冷,以达到减小空调检测占用的场地,准确的对空调外机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标准机模拟测试系统需要利用标准内机1来测试标准外机2。

如图2-图4所示,一种空调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空调的标准外机2,所述系统包括:恒温控制水箱3、板式交换器4和检测控制主机5;

所述恒温控制水箱3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板式交换器4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水温传感器6;

所述板式交换器4通过空调高压管和空调低压管与空调的标准外机2连接,所述空调高压管和空调低压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

所述检测控制主机5包括:电源模块8、电源数据采集模块9、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0、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1和数据显示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8通过导线与空调的标准外机2连接,用于为标准外机2供电;所述电源数据采集模块9,用于采集电源模块8为标准外机2供电的信息;所述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0通过导线与水温传感器6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1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7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12,用于显示电源数据、水温数据和压力数据。

其中,数据显示模块12为显示器。

其中,所述恒温控制水箱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模块14、加热模块15、制冷模块16和水循环驱动模块17,所述温度传感器13用于采集恒温控制水箱3的水温;所述温度控制模块14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13采集的水温对加热模块15和制冷模块16进行控制;所述加热模块15用于给恒温控制水箱3内的水加热;所述制冷模块16用于给恒温控制水箱3内的水降温;所述水循环驱动模块17用于使恒温控制水箱3内的水循环流动,恒温水箱使水温保持恒定,利用水循环制热或制冷,提高空调外机的检测效率。

其中,温度控制模块14为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温度传感器13采集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对加热模块15和制冷模块16进行控制,加热模块15为电炉丝,制冷模块16为制冷压缩机组,水循环驱动模块17为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通过手阀手动控制,当水箱内部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加热功能打开,当高于设定温度,制冷功能打开,可有效至保持水箱内部温度始终保持设定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1℃。

其中,水温控制水箱保证进水温度恒定,利用在制热/制冷过程产生的热能力对固定水流速的水产生的温度差,来反映和判断空调的制热/制冷能力的好坏。

其中,所述板式交换器4内设置有空调内机铜排和与空间内机铜排交错排布的循环水管,所述空调内机铜排通过空调高压管和空调低压管与空调的标准外机2连接;所述循环水管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恒温控制水箱3连接,板式交换器4有效的替代空调内机进行模拟测试,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安装,并用水冷代替风冷,提高冷却效率,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其中,所述循环水管为铜管,铜管可有效的传递温度,加热或冷却空调内机铜排。

其中,所述空调低压管的两端均设置有低压阀18,所述空调高压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高压阀19。

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主机5还包括有数据比对模块20,所述数据比对模块20用于接收电源数据采集模块9采集的电源数据、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0处理后的水温数据和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1处理后的压力数据,并将电源数据、水温数据和压力数据与空调外机工作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发送至数据显示模块12,数据比对模块20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直观的将空调外机检测情况告知工作人员。

标准外机2启动时,空调检测系统会按照要求进行开启制热/停机/制冷3种模式,每种模式切换时,空调检测系统通过内部程序实时获取空调的电压、电流、功率、管道高低压压力、进出口水温、频率、外机环温、外机吐气等设备工艺参数,其中电源数据采集模块9采集电压、电流数据,计算功率,水温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0采集进出口水温、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1采集管道高低压压力,通过获取实时参数与标准外机2正常机型的设定参数范围进行对比,在正常机型设定范围内的视为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当工作台标准外机2到达台位后,人工安装完高低阀后,依次打开高压低压阀18;制冷剂在管道内部循环后,用扫码枪扫描二维码或者人工点击开始,进入测试模式;自动测试模式默认为制热/停机/制冷3个模式,手工测试可以单独去测试制热或者制冷,测试时间可以内部设定,也可以设定为满足要求正常启动下一程序2种;当空调开启制热模式,测试系统进行采集制热模式下空调各参数的相关数据,并实时传入空调检测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计算、显示同时与内部设置数据进行对比判定合格或者不合格;制热模式测试结束后自动进入停机切换模式;停机时间到达后自动进入制冷模式,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测试系统进行采集制冷模式下,空调各参数的相关数据,并实时传入测试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计算、显示同时与内部设置数据进行对比判定合格或者不合格;制冷模式结束整个测试机台结束,当制热和制冷模式全部数据检测合格方认为此外机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空调检测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