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粘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7468发布日期:2019-09-06 19:4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运动粘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运动粘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运动粘度是油品的一个重要的理化指标。运动粘度对油品输送时的流量和压力降有重要的影响,是石油化工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粘度检测仪,其包括:

壳体;

控制单元,设置在壳体中;

多个检测单元,多个检测单元中的每个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检测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

加热单元,与壳体连接,并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检测单元提供恒温环境;以及

废料收集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收集来自检测单元的废料。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控制单元还包括温度控制子单元,以及

加热单元包括:

容器,用于容纳恒温液,检测单元设置在恒温液中;

温度测量装置,与温度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并用于测量恒温液的温度;

加热装置,与温度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温度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加热恒温液;

冷却装置,与温度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温度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使恒温液冷却;以及

搅拌装置,与温度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温度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搅拌恒温液。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控制单元还包括检测控制子单元,以及

多个检测单元中每个包括:

粘度管,用于测量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

检测装置,设置在粘度管上;以及

传输装置,设置在粘度管下方,并与粘度管连接,以在检测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传输来自粘度管的气体和液体中至少之一。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选择控制阀,第一选择控制阀与粘度管的出口部连接,并与检测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检测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选择性地使得粘度管的出口部与大气或废料收集单元连通。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粘度管包括折式粘度管,折式粘度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部、导流部、横向部、毛细管部和测量部,

检测装置包括位于测量部上侧的第一子检测装置和位于测量部下侧的第二子检测装置,以及

检测控制子单元还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子检测装置的信号和来自第二子检测装置的信号,以及基于来自第一子检测装置的信号和来自第二子检测装置的信号确定出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控制单元还包括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以及

废料收集单元包括:

液体容纳装置;

第二路径,用于连通传输装置和液体容纳装置;

保护装置,与液体容纳装置连通;

第三路径,用于将保护装置与液体容纳装置连通;

真空泵,与保护装置连接,并与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来自粘度管的液体和气体中至少之一抽取至液体容纳装置以及将气体从液体容纳装置抽取至保护装置并经真空泵排出;

过滤器,设置在第三路径中,用于过滤掉以下中至少之一:第三路径中的目标气体;以及混合在来自液体容纳装置的气体中的液体。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废料收集单元还包括第二选择控制阀组,第二选择控制阀组位于第二路径中,并与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选择性地使得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大气或液体容纳装置连通。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废料收集单元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液体液位是否高于预设液位。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控制单元还包括清洗控制子单元,

运动粘度检测仪还包括:清洗单元,

清洗单元包括:

清洗剂容纳装置,用于容纳用于清洗检测单元的清洗剂;以及

输送路径,与清洗剂容纳装置连接,并用于将清洗剂从清洗剂容纳

装置输送至检测单元,

输送路径包括输送装置和清洗剂排出部,

输送装置连接在清洗剂容纳装置与清洗剂排出部之间,并与清洗控制子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清洗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将清洗剂从清洗剂容纳装置输送至检测单元。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中,运动粘度检测仪还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指令,并将来自用户的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检测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折式粘度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废料收集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清洗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现有的用于检测运动粘度的仪器通常具有样品用量大、检测时间长、操作不方便等缺点。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粘度检测仪,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检测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与壳体连接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检测单元提供恒温环境;以及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废料收集单元,废料收集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收集来自检测单元的废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可实现液体样品运动粘度的自动检测,并且检测时间短,适用范围广,具有提高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易于操作。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清洗简便,清洗剂用量少。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 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100包括壳体110、控制单元120、检测单元130、加热单元140以及废料收集单元150。壳体110例如可通过金属、玻璃、塑料、高分子材料或其组合等形成。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0设置在壳体110外侧,并与壳体110的外侧壁连接。然而,应理解,加热单元140也可设置在壳体110内部并与壳体110的内侧壁或底面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加热单元140例如可通过焊接、粘合、铆接、螺钉-螺纹孔配合等方式与壳体110进行连接。在加热单元140 设置在壳体110外侧的情况下,便于对加热单元140中的恒温液进行更换。检测单元130设置在由加热单元140提供的恒温环境中,例如检测单元130 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加热单元140内部,并浸入加热单元140中的恒温液中。检测单元130例如可通过放置在加热单元140中的支架上而位于加热单元 140内部。再例如,检测单元130还可穿过加热单元140的上表面中的孔而设置在加热单元中,并且检测单元130可通过焊接、粘接、过盈配合等方式与加热单元140的上表面中的孔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0 设置在壳体110内部,例如控制单元120可焊接、粘合、铆接、螺钉-螺纹孔配合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10中。控制单元120与检测单元130、加热单元140、废料收集单元150信号连接,该信号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无线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无线直连(Wireless Direct)和红外线。示例性有线连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火线(FireWire)、雷电(Thunderbolt)或者需要物理电缆的任何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废料收集单元150设置在壳体110内部,例如废料收集单元150可焊接、粘合、铆接、螺钉-螺纹孔配合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10中。废料收集单元150还与检测单元130流体连通,以允许废料收集单元150收集来自检测单元130的废料。上述的来自检测单元130的废料例如可包括检测样品、清洗剂等。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加热单元140包括容器111、温度测量装置112、加热装置113、冷却装置114和搅拌装置115。为了便于描述起见,图2中还示出了检测单元130的部分。

容器111用于容纳恒温液,检测单元1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恒温液中。容器111例如可通过玻璃、塑料等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1的外部还可设置有隔热材料,以实现保温效果。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1的顶部和底部还可设置有隔热垫,以更好地实现保温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1包括由至少两层玻璃形成的壁。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1包括由双层中空玻璃形成的壁。容器111的容积例如为 7升、11升、15升等。上述的恒温液例如可包括:水、硅油、甘油、或硝酸铵溶液,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1中的恒温液距离容器111的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厘米,以防止恒温液在温度升高时,因体积膨胀而溢出。

容器111例如可通过焊接、粘合、铆接、螺钉-螺纹孔配合等方式与壳体 110进行连接。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1也可与壳体110一体形成,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温度测量装置112用于测量容器111内的恒温液的温度。在操作中,温度测量装置112例如可与上述的恒温液接触或者温度测量装置112可与上述的恒温液不接触,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例如,温度测量装置112 的至少一部分浸入上述的恒温液中。温度测量装置112例如可以是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温度测量装置112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装置112可与控制单元120中的温度控制子单元121信号连接,以将测量的恒温液的温度传输给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根据接收到的从温度测量装置112传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113工作以加热恒温液或控制冷却装置114工作以冷却恒温液。例如,温度控制子单元121在确定出从温度测量装置112传输的温度比预定温度高预定值(例如,0.01℃、0.03℃、0.05℃等)时,温度控制子单元121可控制加热装置113工作以加热恒温液;温度控制子单元121在确定出从温度测量装置112传输的温度比预定温度低预定值(例如,0.01℃、0.03 ℃、0.05℃等)时,温度控制子单元121可控制冷却装置114工作以冷却恒温液。温度测量装置112可实时或定时地将测量的恒温液的温度传输给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加热装置113设置在容器1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操作中,加热装置113的至少一部分与容器111中的恒温液接触,例如加热装置113的至少一部分浸入恒温液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操作中,加热装置113可不与容器111中的恒温液接触。加热装置113例如可以是电加热装置,其在温度控制子单元121的控制下加热恒温液,其中加热装置113可与温度控制子单元 121信号连接。加热装置113例如可以是电阻式加热装置、电磁式加热装置、红外线加热装置等。然而应理解,加热装置113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加热装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3可设置成与检测单元130临近,以便于为检测单元130提供恒温环境。加热装置113 例如可实现约5℃/分钟的加热速度。

冷却装置114设置在容器111中。类似于加热装置113,冷却装置114 可与容器111中的恒温液接触或不接触。冷却装置114例如可以是电冷却装置,其在温度控制子单元121的控制下冷却恒温液,其中冷却装置114可与温度控制子单元121信号连接。冷却装置114例如可以是水冷却器、风冷却器或其他任何适合的冷却装置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搅拌装置115设置在容器111中,并且搅拌装置115与温度控制子单元 121信号连接以在温度控制子单元121的控制下搅拌容器111中的恒温液。搅拌装置115例如可以是旋桨式搅拌装置、涡轮式搅拌装置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3还可与搅拌装置115形成为一体,即加热功能和搅拌功能由同一装置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0还可包括恒温液液位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容器111中恒温液的液位是否低于预设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恒温液液位检测装置判断出容器111中的液位低于预设高度时,恒温液液位检测装置控制加热装置113停止加热,并发出警报信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恒温液液位检测装置与温度控制子单元121信号连接,并在温度控制子单元 121根据来自恒温液液位检测装置的信号判断出容器111中的液位低于预设高度时,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控制加热装置113停止加热,并发出警报信号。恒温液液位检测装置可包括任何已知的液位传感器,如激光液位传感器、雷达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音叉振动液位传感器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0还可包括过热保护装置,其用于检测容器111中恒温液的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在过热保护装置判断出容器111 中恒温液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过热保护装置控制加热装置113停止加热,并可向报警装置(如蜂鸣器、信号灯等)发送信号,以使得该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检测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检测单元130包括粘度管131、检测装置132以及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粘度管下方,并与所述粘度管连接,以在所述检测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传输来自所述粘度管的气体和液体中至少之一。如图3所示,该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选择控制阀13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粘度管131为折式粘度管,稍后将对折式粘度管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检测装置132设置在粘度管131的下部。检测装置132可包括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沿粘度管131中的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控制单元120中的检测控制子单元122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的信号和来自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的信号,以及基于来自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的信号和来自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的信号确定出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

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均可包括:用于朝向粘度管131出射检测信号的信号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传输经过粘度管131的检测信号的信号接收器,该信号发射器和该信号接收器设置在粘度管131的相对侧。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例如可包括一发光光纤和一接收光纤。该发光光纤为上述的信号发射器的示例,以及接收光纤为上述的信号接收器的示例。发光光纤和接收光纤相对地设置在粘度管131两侧。发光光纤不断发射光线例如红外光,透过粘度管和/或液体样品进入接收光纤。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根据接收光纤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并将该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120中的检测控制子单元122。当检测控制子单元122确定出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传输的检测信号小于预定值时,则检测控制子单元122就认为液体样品流经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 处。应理解,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来检测是否有液体样品流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可包括接触传感器,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可具有与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相同或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检测控制子单元122根据液体样品流经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的时间差即可获得该液体的运动粘度。例如,检测控制子单元122 将液体样品流经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的时间差乘以粘度管131的粘度管常数得到该液体的运动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0中还可设置有用于支承和固定检测装置 132的支架。粘度管131穿过该支架,并且上述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固定在该支架上,并位于粘度管131两侧。粘度管131与该支架柔性密封,从而可适应粘度管131外径的制造误差,降低粘度管的加工要求,降低成本。第一选择控制阀136与粘度管131的出口部相连接,并与检测控制子单元122 信号连接以在检测控制子单元122的控制下选择性地使得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大气或废料收集单元150(具体为第二路径154)连通。第一选择控制阀136与检测控制子单元122信号连接,以在检测控制子单元122的控制下使得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大气或第二路径154连通。第一选择控制阀136 例如可以是二位三通电磁阀,当该二位三通电磁阀未上电的情况下,允许粘度管131的出口部和大气连通,从而可进行检测;当该二位三通电磁阀上电的情况下,允许粘度管131的出口部和第二路径154连通,从而可进行排液或清洗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粘度检测仪100可包括多个检测单元130,例如两个检测单元130、三个检测单元130、四个检测单元130、五个检测单元 130等。每个检测单元130均可包括各自的第一选择控制阀136,以使得能够独立控制这些检测单元130。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折式粘度管400的结构示意图。折式粘度管400为上述的粘度管131的示例。折式粘度管400例如可通过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折式粘度管400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部401、导流部402、横向部403、毛细管部404、测量部405和出口部406。在操作中,操作者可使用移液器将液体样品(例如大于零且小于等于1毫升的液体样品,例如0.3毫升、0.5毫升、或1毫升的液体样品)从入口部401将液体样品注入折式粘度管400,液体样品经导流部402流入相对于基本水平的横向部403。由于横向部403基本水平,液体样品受重力影响小,因此液体样品在横向部403中流动速度慢,从而液体样品在横向部403中流动的过程中可达到恒温,而无需单独的恒温时间,从而减少了检测用时。液体样品在经过横向部403之后进入毛细管部404,并沿毛细管部404朝向测量部405流动。测量部405包括测量气泡,并且检测装置132的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 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沿液体样品的流动方向分别设置在测量气泡上方和下方。检测控制子单元122根据液体样品流经第一子检测装置1321和第二子检测装置1322的时间差即可获得该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部403的内径例如为3-5毫米,以及毛细管部404的内径例如为0-1 毫米。液体样品在经过测量部405之后,经由出口部406排出折式粘度管400。由于液体样品单次通过检测装置132,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折式粘度管400既可用于检测透明液体的运动粘度,也可用于检测半透明或不透明液体的运动粘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折式粘度管400例如可检测0.3-2000平方毫米/秒。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废料收集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废料收集单元150包括:液体容纳装置151、保护装置152、与保护装置152连接的真空泵153、用于连通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和液体容纳装置151的第二路径154、用于连通保护装置152与液体容纳装置151的第三路径155、以及设置在第三路径155中的过滤器156。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和液体容纳装置151均与第二路径154密封连接。保护装置152与液体容纳装置151均与第三路径155密封连接。

真空泵153例如可通过管道与保护装置152连接,然而,应理解真空泵 153还可设置在保护装置152中,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真空泵153 与控制单元120中的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信号连接以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的控制下将气体从液体容纳装置151抽取至保护装置152。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泵153例如可以是为落地式真空泵,从而可减小振动。

保护装置152用于进一步将液体和气体分离,防止液体进入真空泵153,从而防止真空泵153受到液体的损害。过滤器156可用于过滤掉第三路径155 中的目标气体(例如,有害气体、有机气体等),此外还可用于过滤掉混合在来自液体容纳装置中的气体中的液体。根据所要过滤掉的目标其他的成分,可确定过滤器156中过滤材料的类型。保护装置152中还可设置有干燥剂(如硫酸钙、硅胶等),以干燥从液体容纳装置151抽取的气体。

虽然在图5中仅示出了一个液体容纳装置151和一个保护装置152,然而应理解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废料收集单元还可包括更多个液体容纳装置和更多个保护装置。

在检测单元具有上述图3所示的检测单元130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操作中,在向粘度管131注入液体样品时,通过检测控制子单元122控制第一选择控制阀136以使得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大气连通,由于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大气连通,液体样品在粘度管131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样品从粘度管131的入口部到达检测装置中的第一子检测装置的时间例如为1-3分钟,以及液体样品从检测装置中的第一子检测装置流动到检测装置中的第二子检测装置的时间例如为小于2分钟,例如30-300 秒。

在检测单元具有上述图3所示的检测单元130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操作中,在完成检测后,通过检测控制子单元122控制第一选择控制阀136以使得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第二路径154连通,并通过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 控制真空泵153开启,从而使得粘度管131中的液体和气体混合物通过第二路径154进入液体容纳装置151,液体留在液体容纳装置151中,气体经过第三路径155进入保护装置152,并经过真空泵153被排出。

类似地,在检测单元具有上述图3所示的检测单元130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操作中,在清洗粘度管131时,可手动或自动地(例如通过清洗单元160) 从粘度管的入口部将清洗剂(例如,溶剂油、汽油、柴油、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注入粘度管131中,通过检测控制子单元122控制第一选择控制阀 136以使得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第二路径154连通,并通过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控制真空泵153开启,从而使得粘度管131中的包括清洗剂的液体和气体混合物通过第二路径154进入液体容纳装置151,液体留在液体容纳装置151中,气体经过第三路径155进入保护装置152,并经过真空泵153 被排出。每次清洗,注入的清洗剂可少于10毫升,例如,8毫升、6毫升、 3毫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检测的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设定真空泵153的工作时间,例如真空泵153的工作时间可设置为2分钟、1.5分钟、 1分钟等。此外,还可根据检测的液体样品的种类,进行多次清洗,例如可在第一次清洗时使用清洗效率高的清洗剂,诸如溶剂油、汽油、柴油等,在第二次清洗时使用挥发性高的清洗剂,诸如120#溶剂油、甲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料收集单元150还可包括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用于检测液体容纳装置151中的液体液位是否高于预设液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判断出液体容纳装置151 液体容纳装置151中的液体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可发出警报(如蜂鸣声、或信号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液位检测装置 157与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信号连接,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根据来自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的信号判断液体容纳装置151中的液体液位是否高于预设液位。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确定液体容纳装置151中的液体液位高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可向报警装置(如蜂鸣器、信号灯等)发送信号,以使得该报警装置发出警报。第一液位检测装置 157可包括任何已知的液位传感器,如激光液位传感器、雷达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音叉振动液位传感器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可根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的工作原理确定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57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料收集单元150还可包括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其设置在第二路径154中,位于液体容纳装置151与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之间。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与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相连接,并与控制单元120 中的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信号连接,以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的控制下选择性地使得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大气或液体容纳装置151连通。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与控制单元120中的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信号连接,以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的控制下使得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大气或液体容纳装置151连通。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例如可以包括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当该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未上电的情况下,允许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大气连通,从而可进行检测;当该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上电的情况下,允许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液体容纳装置151连通,从而可进行排液或清洗等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可以与真空泵153同步地上电或掉电,即在真空泵153开启的情况下,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操作使得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液体容纳装置151连通;以及在真空泵153关闭的情况下,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操作使得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与大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可与多个检测单元的传输装置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料收集单元150还可包括过滤器(未示出),其设置在真空泵153与保护装置152的连接路径。该过滤器可用于过滤掉真空泵 153与保护装置152的连接路径中的目标气体(例如,有害气体、有机气体等)以及混合在气体中的液体。

液体容纳装置151和保护装置152例如可通过玻璃、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液体容纳装置151例如可承受至少-75KPa的负压。第二路径154、第三路径155例如可通过玻璃、聚氨酯、金属等制成。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粘度检测仪100还包括清洗单元160。清洗单元160与控制单元120中的清洗控制子单元124信号连接。虽然在图 1中,清洗单元160与壳体110连接,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清洗单元160还可与加热单元140连接,或者清洗单元160也可不与运动粘度检测仪100的其他部分连接。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清洗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清洗单元160可包括清洗剂容纳装置161和输送路径,该输送路径可包括输送装置162和清洗剂排出部163。

清洗剂容纳装置161可容纳用于清洗检测单元的清洗剂,该清洗剂可以是上述的任一种清洗剂或其组合。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例如可通过玻璃、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

输送装置162在清洗控制子单元124的控制下使得清洗剂容纳装置161 中的清洗剂经由清洗剂排出部163进入检测单元的粘度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62例如可以是泵,其将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泵送至清洗剂排出部16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62例如可以是电磁阀,其在打开的情况下允许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流动至清洗剂排出部 163。在这种情况下,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清洗剂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可高于清洗剂排出部163的高度,以使得在该电磁阀打开的情况下,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清洗剂排出部163;或者,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气压可大于外部气压,以使得在该电磁阀打开的情况下,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能够在该气压差作用下流动至清洗剂排出部163,然而应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清洗剂排出部163用于将清洗剂输送至检测单元的粘度管中。例如,清洗剂排出部163可具有漏斗形形状。在一些实施例,清洗剂排出部163在竖直方向上可位于检测单元的粘度管的入口部正上方、斜上方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清洗剂容纳装置161、输送装置162和清洗剂排出部163 可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例如可通过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单元160中输送路径的数量可与检测单元中粘度计的数量相同,并且清洗单元160的输送路径可与检测单元的粘度计一一对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清洗单元160中多个输送路径可对应于检测单元中的一个粘度管,以可在检测单元检测不同液体样品的情况下向粘度管提供不同的清洗剂。

下面将以检测单元具有上述图3所示的检测单元130的结构为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粘度检测仪的清洗过程。在操作中,在清洗粘度管时,通过清洗控制子单元124控制输送装置162使得清洗剂容纳装置161 中的清洗剂经由清洗剂排出部163进入粘度管131的入口部;同时通过检测控制子单元122控制第一选择控制阀136以使得粘度管131的出口部与第二路径154连通,并通过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控制真空泵153开启并使第二选择控制阀组158上电,从而使得粘度管131中的包括清洗剂的液体和气体混合物通过第二路径154进入液体容纳装置151,液体留在液体容纳装置 151中,气体经过第三路径155进入保护装置152,并经过真空泵153被排出。该清洗过程的清洗时间可根据液体样品的种类、所检测的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清洗剂的种类、以及设定的难度系数等预先设置。该清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洗剂的种类也可根据液体样品的种类、所检测的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以及设定的难度系数等预先确定。例如,设定的难度系数越大,则清洗时间越长,清洗剂的清洁能力越强;所检测的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越大,则清洗时间越长,清洗剂的清洁能力越强等。

应理解,上述的清洗过程可在检测完成后(例如已计算得出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后预设时间(诸如10秒、30秒等)之后)自动执行,也可根据操作者的输入而进行,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单元160还可包括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用于检测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的液位是否高于预设液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判断出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的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可发出警报(如蜂鸣声、或信号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与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 信号连接,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根据来自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的信号判断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的液位是否高于预设液位。在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确定清洗剂容纳装置161中的清洗剂的液位低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可向报警装置(如蜂鸣器、信号灯等)发送信号,以使得该报警装置发出警报。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可包括任何已知的液位传感器,如激光液位传感器、雷达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音叉振动液位传感器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可根据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的工作原理确定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64的安装位置。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粘度检测仪100还包括输入装置170 和输出装置180。输入装置170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指令,并将来自用户的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120。输出装置180用于输出液体样品的运动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70可包括触摸式显示屏、触摸板、鼠标等,以及输出装置180可包括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USB端口、或无线通信模块等。

应理解,上述的控制单元120及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检测控制子单元 122、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清洗控制子单元124等可通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组合的形式来实施。上文已大体描述了这些单元的功能,该功能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及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条件。

例如可通过中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组合等来实现结合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上述控制单元120及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检测控制子单元122、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 123、清洗控制子单元124的功能。

此外,应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按照功能将控制单元120描述为包括温度控制子单元121、检测控制子单元122、废料收集控制子单元123、清洗控制子单元124,然而,这些子单元的功能可由同一逻辑单元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