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8729发布日期:2019-11-05 22:4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水池裂缝修复试验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水下混凝土建筑物较普遍的病害之一,水下混凝土由于长期处于水下,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一旦产生裂缝,会造成建筑物渗漏,对建筑物安全构成直接的危害,如不及时修补,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由于实际运行的情况,不少带裂缝的混凝土不能在无水环境下修补,必须在水下进行修补。

多年来国内外许许多多单位在水下混凝土裂缝修补方面做了很多卓越的工作,探索出水下混凝土裂缝嵌缝封堵技术,水下混凝土裂缝表面覆盖技术,水下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或封堵灌三者结合。从早发现,早修补的观点看,对水下裂缝浇筑,这几种方法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施工周期长,所用材料多。由于没有自然紧贴混凝土的防水隔离膜层,防水体系不完善。封堵材料与混凝土间的界面容易受到水介质的侵蚀,并进一步的遭到破坏。传统的水下修补工作,无法直观的了解修补效果,需要进行水下裂缝的修复试验来进行模拟,而现有的模拟装置,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施工周期长,所用材料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裂缝修补进行模拟的装置,特别是水下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效果,其具有方便安装,成本低廉和试验效果直观的优点。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墙板本体和模拟试块组;所述墙板本体上贯穿有过水开口,该过水开口上覆盖有所述模拟试块组,该模拟试块组与所述墙板本体之间设有防水结构,该模拟试块组上设有模拟裂缝。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在墙板本体上设置过水开口,将需要测试的混凝土试块设置在所述过水缺口上,两者连接处设置防水结构,然后对模拟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工作。

所述墙板本体竖向设置,所述墙板本体的上边缘处设有一个竖向延伸的矩形安装凹槽,所述矩形安装凹槽沿所述墙板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

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设有试块安装板,所述试块安装板竖向设置,所述试块安装板上边缘设有过水开口,所述过水开口沿所述试块安装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试块安装板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槽壁连接。

所述试块安装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墙板本体的厚度,所述模拟试块组位于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所述模拟试块组的边缘与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壁贴合,所述模拟试块组与所述试块安装板贴合。

所述试块安装板与所述墙板本体平行,所述试块安装板与所述墙板本体的任一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试块安装板上固定设有试块定位杆,所述试块定位杆垂直于所述试块安装板。

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底部设有横向安装斜面,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两个竖向内壁上设有两个竖向安装斜面;所述横向安装斜面上边缘靠近所述试块安装板,所述横向安装斜面下边缘远离所述试块安装板,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内边缘分别靠近所述试块安装板,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外边缘分别远离所述试块安装板;

所述横向安装斜面以及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上均设有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均匀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斜面以及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上;

所述横向安装斜面以及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与所述模拟试块组贴合。

所述模拟试块组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模拟试块组,所述模拟试块组固定在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所述试块定位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试块定位杆包括防水基座和固定杆,所述防水基座与所述固定杆均呈圆柱状,所述防水基座与所述固定杆均垂直于所述试块安装板,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试块安装板固定,所述防水基座围绕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试块安装板的连接处;

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防水基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防水基座为橡胶材质。

所述模拟试块组包括模具、固定支架和混凝土试块;

所述模具竖向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上边缘中心设有竖向延伸的浇筑凹槽,所述浇筑凹槽沿所述模具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浇筑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浇筑凹槽内;

所述浇筑凹槽内浇筑有所述混凝土试块,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内,所述混凝土试块中心设有竖向延伸的所述模拟裂缝,所述模拟裂缝沿所述混凝土试块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混凝土试块与所述浇筑凹槽紧密贴合;

围绕所述过水开口周围的所述试块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试块定位杆,围绕所述浇筑凹槽周围的所述模具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模具,所述试块定位杆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

所述安装孔包括盲孔和通孔,所述盲孔朝向所述试块安装板,所述盲孔的底部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模具,所述盲孔与所述通孔接通;

所述防水基座位于所述盲孔内,所述防水基座压紧所述盲孔孔底,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防水基座的一端穿出所述通孔。

所述模具包括第一组合模板、第二组合模板和第三组合模板,所述第一组合模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组合模板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设有所述第二组合模板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

所述第一组合模板的下边缘设有横向防水斜面,所述第二组合模板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的竖向外边缘均设有竖向防水斜面,所述横向防水斜面上边缘靠近所述盲孔所在的侧面,两个所述竖向防水斜面的内边缘靠近所述盲孔所在的侧面;

所述横向防水斜面与所述横向安装斜面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竖向防水斜面与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横向防水斜面与所述横向安装斜面上的所述防水胶层贴合形成所述防水结构,两个所述竖向防水斜面分别与对应两个竖向安装斜面上的所述防水胶层贴合形成所述防水结构;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支撑钢筋,所述第一组合模板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组合模板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根所述支撑钢筋;

所述第一组合模板、所述第二组合模板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模拟试块组通过试块定位杆与安装孔的配合安装在安装墙体上,模拟试块组与安装墙体之间的防水结构保证不会发生漏水的情况。

有益效果:设置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可将制作好的模拟混凝土裂缝安装在安装墙体上进行修复试验。在试验结束后,可拆卸下来更换其他模拟试块,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施工周期短,大大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A-A;

图3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B-B;

图4为模拟试块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C-C;

图6为图4的后视图;

图7为墙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8所示,一种水池裂缝修复试验模拟装置,包括试块安装板2、防水基座3a、固定杆3b、盲孔4a、通孔4b、横向安装斜面1a、竖向安装斜面 1b、防水胶层5、混凝土试块6、第一组合模板7a、第二组合模板7b、第三组合模板7c、横向防水斜面7d、竖向防水斜面7e、支撑钢筋8和模拟裂缝9、其中:

所述墙板本体上贯穿有过水开口,该过水开口上覆盖有所述模拟试块组,该模拟试块组与所述墙板本体之间设有防水结构,该模拟试块组上设有模拟裂缝9。

具体的:

所述墙板本体竖向设置,所述墙板本体的上边缘处设有一个竖向延伸的矩形安装凹槽,所述矩形安装凹槽沿所述墙板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

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设有试块安装板2,所述试块安装板2竖向设置,所述试块安装板2上边缘设有过水开口,所述过水开口沿所述试块安装板2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试块安装板2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槽壁连接。

所述试块安装板2的厚度小于所述墙板本体的厚度,所述模拟试块组位于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所述模拟试块组的边缘与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壁贴合,所述模拟试块组与所述试块安装板2贴合。

所述试块安装板2与所述墙板本体平行,所述试块安装板2与所述墙板本体的任一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试块安装板2上固定设有试块定位杆3,所述试块定位杆3垂直于所述试块安装板2。

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底部设有横向安装斜面1a,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两个竖向内壁上设有两个竖向安装斜面1b;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上边缘靠近所述试块安装板2,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下边缘远离所述试块安装板2,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1b内边缘分别靠近所述试块安装板2,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1b外边缘分别远离所述试块安装板2;

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以及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1b上均设有防水胶层5,所述防水胶层5均匀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以及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1b 上;

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以及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1b与所述模拟试块组贴合。

所述模拟试块组上设有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贯穿所述模拟试块组,所述模拟试块组固定在所述矩形安装凹槽内,所述试块定位杆3穿设在所述安装孔4 内;

所述试块定位杆3包括防水基座3a和固定杆3b,所述防水基座3a与所述固定杆3b均呈圆柱状,所述防水基座3a与所述固定杆3b均垂直于所述试块安装板2,所述固定杆3b一端与所述试块安装板2固定,所述防水基座3a围绕设置在所述固定杆3b与所述试块安装板2的连接处;

所述固定杆3b远离所述防水基座3a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孔4内,所述防水基座3a为橡胶材质。

所述模拟试块组包括模具、固定支架和混凝土试块6;

所述模具竖向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上边缘中心设有竖向延伸的浇筑凹槽,所述浇筑凹槽沿所述模具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浇筑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浇筑凹槽内;

所述浇筑凹槽内浇筑有所述混凝土试块6,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6内,所述混凝土试块6中心设有竖向延伸的所述模拟裂缝9,所述模拟裂缝 9沿所述混凝土试块6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混凝土试块6与所述浇筑凹槽紧密贴合;

围绕所述过水开口周围的所述试块安装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试块定位杆3,围绕所述浇筑凹槽周围的所述模具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贯穿所述模具,所述试块定位杆3与所述安装孔4一一对应。

所述安装孔4包括盲孔4a和通孔4b,所述盲孔4a朝向所述试块安装板2,所述盲孔4a的底部设有所述通孔4b,所述通孔4b贯穿所述模具,所述盲孔4a 与所述通孔4b接通;

所述防水基座3a位于所述盲孔4a内,所述防水基座3a压紧所述盲孔4a 孔底,所述固定杆3b远离所述防水基座3a的一端穿出所述通孔4b。

所述模具包括第一组合模板7a、第二组合模板7b和第三组合模板7c,所述第一组合模板7a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组合模板7a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设有所述第二组合模板7b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7c;

所述第一组合模板7a的下边缘设有横向防水斜面7d,所述第二组合模板 7b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7c的竖向外边缘均设有竖向防水斜面7e,所述横向防水斜面7d上边缘靠近所述盲孔4a所在的侧面,两个所述竖向防水斜面7e的内边缘靠近所述盲孔4a所在的侧面;

所述横向防水斜面7d与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竖向防水斜面7e与两个所述竖向安装斜面1b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横向防水斜面7d与所述横向安装斜面1a上的所述防水胶层5贴合形成所述防水结构,两个所述竖向防水斜面7e分别与对应两个竖向安装斜面1b 上的所述防水胶层5贴合形成所述防水结构;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支撑钢筋8,所述第一组合模板7a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组合模板7b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7c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根所述支撑钢筋8;

所述第一组合模板7a、所述第二组合模板7b和所述第三组合模板7c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4。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