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2791发布日期:2019-06-19 02:0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对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的检测要求主要有:构件强度、构件厚度、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这些项目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为钻芯法、回弹法、钢筋扫描等方法。针对上述项目的检测,现有的检测仪只是单一的用于某一项目上的检测,例如,混凝土回弹仪或结构实体抽芯等均为用于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扫描仪则用于对结构实体内的钢筋进行探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一种检测仪能够同时地全方位地对建筑结构实体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因此,多功能检测仪应运而生。

以实用新型公开号为CN205561904U所示的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回弹器、超声探测器及CT扫描仪,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底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回弹器、超声探测器及CT扫描仪分别嵌入到所述固定槽中,所述检测仪本体的侧面设有数据传输端口,所述回弹器、超声探测器及CT扫描仪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传输端口连接。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检测时需要对同一建筑结构实体的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从而使得操作过于繁琐,另外,现有的多功能检测仪由于其体积较大,使得人工检测时需耗费较大力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手持检测仪并移动检测仪多次测量而产生的操作繁琐问题,大大的解放了人力,从而使得测量过程更加简便与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包括检测箱体、设置于检测箱体内的回弹器、超声波探测器和CT扫描仪,所述回弹器的弹击锤穿设检测箱体的长边侧壁,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和CT扫描仪分别设置于检测箱体的底部,所述检测箱体中回弹器的弹击锤所在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一,所述弹击锤通过通槽一间隙配合于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内且位于回弹器的下侧面固定间接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的下方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键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穿设检测箱体且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监测箱体外侧,所述齿轮与手柄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于转轴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检测箱体内部且其下端面固定连接于检测箱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回弹器设置为可在检测箱体内移动的装置,方便了上述多功能检测仪在不需要移动检测仪的情况下对于同一结构实体不同位置的多次检测过程,另外,只需要转动手柄,在齿轮与齿条的相互啮合的作用下就可以实现回弹器的直线运动,完成多次测量,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箱体沿其长边的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包括吸盘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为凹字形,所述检测箱体卡接于固定架的下凹部,所述吸盘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支腿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箱体上设置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利用吸盘的吸引力来将检测仪与结构实体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免于较长时间的手持且保持相同姿势,从而使得测量过程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箱体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于回弹器的上表面,所述条形槽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槽与对应条形槽两侧的刻度条的设置方便了在回弹器移动过程中对回弹器移动距离的观察过程,使得测量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更加精准,便于后期工作的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箱体的两个相对的短边侧面分别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和连杆,所述压板设置于检测箱体的外侧且抵紧结构实体,所述检测箱体的内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内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板,所述连杆设置于弹簧一远离压板的一端,所述连杆侧壁的下端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侧壁设置有贯穿于检测箱体的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连接有贯穿于检测箱体的U型槽,所述检测箱体的短边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连通导管卡槽,所述卡槽对应于U型槽且连通设置,所述凸块卡接于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箱体靠近结构实体的一侧设置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利用凸块在卡槽内的移动对弹簧一施加压力,进而使得压板抵紧结构实体,实现在测量过程中对产生颤动的薄壁或小构件的固定过程,进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箱体靠近通槽一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为圆盘状,所述定位板与检测箱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通槽一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定位板和检测箱体,所述定位板对应通槽一的位置设置有与通槽一大小相同的通槽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圆形定位板增大了定位装置在待检测结构实体上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定位板平行贴合于结构实体表面,定位装置的设置保证回弹器在使用时,弹击锤处于垂直于结构实体表面的状态,从而减小回弹器的检测误差。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靠近结构实体的一侧设置有粘连层,所述粘连层对应于通槽二的位置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待检测的结构实体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有疏松层等现象产生,利用设置的粘连层可以清除待检测结构实体表面的浮浆及残留的粉末或碎屑,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压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箱体;2、回弹器;3、超声波探测器;4、CT扫描仪;5、通槽一;6、齿条结构;7、齿轮;8、转轴;9、手柄;10、支撑座;11、固定装置;1101、吸盘;1102、固定架;12、条形槽;13、滑块;14、刻度条;15、压紧装置;1501、压板;1502、连杆;16、导管;17、弹簧一;18、弹簧二;19、凸块;20、推杆;21、卡槽;22、定位装置;23、支撑杆;24、通槽二;25、粘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图3,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包括检测箱体1、设置于检测箱体1内的回弹器2、超声波探测器3和CT扫描仪4,回弹器2的弹击锤穿设检测箱体1的长边侧壁,超声波探测器3和CT扫描仪4分别设置于检测箱体1的底部,检测箱体1中回弹器2的弹击锤所在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一5,弹击锤通过通槽一5间隙配合于检测箱体1;另外,检测箱体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槽12,条形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于回弹器2的上表面,条形槽12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条14,条形槽12与对应条形槽12两侧的刻度条14的设置方便了在回弹器2移动过程中对回弹器2移动距离的观察过程,使得测量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更加精准,便于后期工作的分析;其次,检测箱体1内且位于回弹器2的下侧面固定间接有齿条结构6,齿条结构6的下方啮合有齿轮7,齿轮7的中心键连接有转轴8,转轴8远离齿轮7的一端穿设检测箱体1且固定连接有手柄9,手柄9设置于监测箱体外侧,齿轮7与手柄9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于转轴8的支撑座10,支撑座10设置于检测箱体1内部且其下端面固定连接于检测箱体1,上述装置通过将回弹器2设置为可在检测箱体1内移动的装置,方便了上述多功能检测仪在不需要移动检测仪的情况下对于同一结构实体不同位置的多次检测过程,另外,只需要转动手柄9,在齿轮7与齿条的相互啮合的作用下就可以实现回弹器2的直线运动,完成多次测量,操作简单。

见图3,检测箱体1沿其长边的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11,包括吸盘1101和固定架1102,固定架1102设置为凹字形,检测箱体1卡接于固定架1102的下凹部,吸盘1101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102的支腿部,通过在检测箱体1上设置固定装置11,且固定装置11利用吸盘1101的吸引力来将检测仪与结构实体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免于较长时间的手持且保持相同姿势,从而使得测量过程更加方便。

见图4和图5,检测箱体1的两个相对的短边侧面分别设置有压紧装置15,其中,压紧装置15包括压板1501和连杆1502,压板1501设置于检测箱体1的外侧且抵紧结构实体,检测箱体1的内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导管16,导管16内设置有弹簧一17,弹簧一1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板1501,连杆1502设置于弹簧一17远离压板1501的一端,连杆1502侧壁的下端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弹簧二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9,凸块19的侧壁设置有贯穿于检测箱体1的推杆20,推杆20滑动连接有贯穿于检测箱体1的U型槽,检测箱体1的短边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连通导管16卡槽21,卡槽21对应于U型槽且连通设置,凸块19卡接于卡槽21,通过在检测箱体1靠近结构实体的一侧设置压紧装置15,且压紧装置15利用凸块19在卡槽21内的移动对弹簧施加压力,进而使得压板1501抵紧结构实体,实现在测量过程中对产生颤动的薄壁或小构件的固定过程,进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见图1和图4,检测箱体1靠近通槽一5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22,定位装置22包括定位板,定位板设置为圆盘状,定位板与检测箱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通槽一5的左右两侧,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定位板和检测箱体1,定位板对应通槽一5的位置设置有与通槽一5大小相同的通槽二24,由于待检测的结构实体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有疏松层等现象产生,因此,在定位板靠近结构实体的一侧设置有对应于通槽二24的粘连层25,可以清除待检测结构实体表面的浮浆及残留的粉末或碎屑,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精准度,上述装置通过设置的圆形定位板增大了定位装置22在待检测结构实体上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定位板平行贴合于结构实体表面,定位装置22的设置保证回弹器2在使用时,弹击锤处于垂直于结构实体表面的状态,从而减小回弹器2的检测误差。

在上述多功能检测仪中,操作工人预先选择要测量的结构实体平面,然后将检测仪带有粘连层25的一侧紧贴于结构实体,之后拿开检测仪,将附着于结构实体的粘连层25撕下,利用固定装置11将检测仪固定于结构实体表面,再移动压紧装置15中的凸块19使压板1501抵紧待检测的结构实体,最后手动转动手柄9使回弹器2在沿检测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观察滑块13在条形槽12内的移动可知回弹器2的移动距离,便于读取与记录检测数据,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手持检测仪并移动检测仪多次测量而产生的操作繁琐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