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实时在线扬尘噪声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1436发布日期:2019-07-13 09:5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天实时在线扬尘噪声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噪声污染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天实时在线扬尘噪声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环保部监测数据,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最为严重。空气污染严重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其中,因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监控工地扬尘污染,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加大监管和治理已显的十分迫切和重要。传统人工监测结果大部分是以均值的形式体现,容易漏掉一些短时间的高污染,且不能全面反映实时污染。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天实时在线扬尘噪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部对周边环境全天实时检测,并通过显示屏将检测后的数据显示,达到反映实时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天实时在线扬尘噪声检测系统,包括支撑杆、连接于支撑杆的检测部、连接于支撑杆且通过导线耦接于检测部的显示屏、根据检测部读数控制显示屏显示数据的控制装置、耦接于控制装置的报警装置、对导线导向的导向机构、设于检测部上方的风向仪、与风向仪等高设置的风速仪,其中支撑杆中空位于控制装置上方的部分呈中空设置,控制装置与支撑杆连通导向机构包括保护导线并将导线导向的多个导向套。

通过检测部对施工场所进行多项污染指标实时检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实时得知污染情况,不仅节省了人力,还使得检测的效果更好,但是自动检测需要使用导线将检测部与控制装置连接,而导线在风量较大时很容易被吹散,导致检测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将支撑杆设为空心,并设置导向套对导线进行限位锁定,使得导线不仅连接牢固,还能规整的进行连接;

此外,当施工现场的扬尘超过施工规定的标准值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防止施工人员的身体受到损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部包括水平连接于支撑杆且中空设置的第一检测杆、连接于第一检测杆的噪声检测器、温度传感器、扬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检测杆上设置有导向套。

通过通过导向套对多种传感器的导线进行限位,并将导线沿第一检测杆导向入控制装置内,实现对导线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水平连接有中空设置的第二检测杆,所述风向仪、风速仪连接于第二检测杆,所述第二检测杆上设有导向套。

风向仪、风速仪一方面用以实时检测风的情况,并将风的情况显示到显示屏上,使场地的工作人员得知风况,对工作情况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对风的检测触发报警装置,使得远处的工作人员能够对风况进行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套包括座体、开设于座体且收纳导线的限位槽、封闭限位槽的封闭板。

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即为导线的延伸方向,导线连接于限位槽内,并通过封闭板对导线进行限位,使得导线能够方便牢固的锁定,并进入支撑杆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封闭板两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球。

通过卡球与卡槽的配合,使得封闭板能够方便的卡住,从而实现对导线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于风速仪上方设有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转动连接于支撑杆,所述显示屏向上倾斜设置。

通过摄像机构的设计,一方面能够通过观测显示屏记录下工地的实时环境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景观测;

同时,在检测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通过转动摄像机构进行远程检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通过导电线连接于泄流地网。

由于工地较为空旷,而且支撑杆上的电子元件很多,很容易引来雷击,因此设置避雷针,通过导电线将雷电引入地下的泄流地网中,实现预防雷击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无线报警机构、现场报警机构。

现场报警机构用于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他们能够在环境恶劣是得到提醒,从而保护身体健康;

无线报警机构用于对远程的监控人员进行提醒,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不必长时间看守监控,节约了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检测部对周边环境全天实时检测,并通过显示屏将检测后的数据显示,达到反映实时污染的目的;

其二,通过报警装置的设计,使得污染超过预设值后进行报警,从而达到提醒工作人员、提醒远程监控人员的目的;

其三,通过导线座的设计,使得导线能够方便的收纳、保护起来,而不会轻易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杆;11、支撑座;2、检测部;21、第一检测杆;22、第二检测杆;3、显示屏;4、控制装置;5、导向套;51、座体;52、封闭板;6、风向仪;7、风速仪;8、摄像机构;81、转动杆;82、转动段;9、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全天实时在线扬尘噪声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杆1、连接于支撑杆1的检测部2、连接于支撑杆1且通过导线耦接于检测部2的显示屏3、根据检测部2控制显示屏3显示数据的控制装置4、耦接于控制装置4的报警装置、对导线导向的导向机构,其中导向机构包括沿支撑杆1轴向设置的多个导向套5,报警装置包括无线报警机构、现场报警机构。无线报警机构将警报信号发送到远处监控人员处,现场报警机构使用闪光灯与扬声器,从而通过视觉与听觉的配合,在嘈杂的工地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检测部2包括水平连接于支撑杆1且中空设置的第一检测杆21、连接于第一检测杆21的噪声检测器、温度传感器、扬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部2与控制装置4通过导线连接。第一检测杆21与支撑杆1垂直设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设于第一检测杆21的一侧,烟尘传感器与噪声传感器设于第一检测杆21的另一侧,从而避免相互发生干扰。

如图1、图2所示,第一检测杆21于检测部2的正下方设有收纳导线的通孔,导线通过导向套5导向进入通孔,并进入第一检测杆21内。导向套5包括固定于第一检测杆21外壁的座体51、开设于座体51且收纳导向导线的限位槽、封闭限位槽一侧且卡接于座体51的封闭板52,在封闭板52封闭后,导线只能沿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座体51上开设有卡槽,封闭板52两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球,通过卡球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封闭板52的卡接。导向套5不仅起到了对导线的导向作用,更主要的是起到了对导线的限位作用,使得导线暴露于第一检测杆21外的部分不会轻易发生断裂。同时,为了防止第一检测杆21内部的导线被损坏,第一检测杆21的两端端口处封闭设置。第一检测杆21内部与同样中空设置的支撑杆1连通,导线从检测部2依次经过导向套5、第一检测杆21、支撑杆1连接入控制装置4。

检测部2的上方设有风向仪6、与风向仪6等高设置的风速仪7,从而与扬尘传感器配合,进行更精确的扬尘检测,当施工现场的扬尘超过施工规定的标准值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风向仪6、风速仪7通过第二检测杆22连接于支撑杆1,第二检测杆22与第一检测杆21相同,同样为中空设置且两端端口封闭。风向仪6、风速仪7与第二检测杆22之间同样设有导向套5。第二检测杆22垂直于支撑杆1设置,风向仪6、风速仪7分别设置与第二检测杆22的一端。

显示屏3向上倾斜设置,支撑杆1于第二检测杆22上方设有摄像机构8,摄像机构8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顶部,从而即能够通过观测显示屏3记录下工地的实时环境情况,也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景观测。同时,在检测部2出现故障时,也可以通过转动摄像机构8进行远程检查。

摄像机构8通过转动杆81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顶部,转动杆81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从而实现转动,同时,支撑杆1顶部与转动杆81连接处为转动段82,转动段82能以支撑杆1的轴线为轴进行自转,转动段82通过连接于支撑杆1内的第二电机驱动。

由于工地较为空旷,而且支撑杆1上的电子元件很多,很容易引来雷击,因此在支撑杆1顶部设有避雷针9,避雷针9通过导电线将雷电引入地下的泄流地网中,实现预防雷击的功能。

为了方便的连接支撑杆1,支撑杆1底部设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膨胀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连接于地面。也可通过螺纹孔连接万向轮,从而实现滑移。

控制装置4包括视频服务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GPRS无线传输单元、电源控制单元、漏电开关等。

工作原理:通过检测部2对施工场所进行多项污染指标实时检测,使得现场工作人员、远程检测人员能够实时得知污染情况,当施工现场的扬尘超过施工规定的标准值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防止施工人员的身体受到损害;

通过支撑杆1、第一检测杆21、第二检测杆22的中空设置,以及导向套5的设计,使得导线能够得以保护,从而降低故障率,延长导向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