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4681发布日期:2019-10-19 03:5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式各样的具有优秀力学性能薄膜在石油、化工、制药、电子等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薄膜大都是附着在各种基体上,薄膜与基体结合质量的好坏会对薄膜性能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附着性不好的薄膜无法使用。通常来说,高校与相关研究院大多利用机械手段测量薄膜结合力,即在薄膜表面黏上规则金属块,将金属块与拉伸试验机相连接,进行单轴拉伸。利用薄膜完全分离基底时的载荷和接触面积来计算薄膜结合力。但是拉伸试验机通常比较笨重,不能随身携带,并且拉伸试验机操作繁琐,极大的影响试验效率。因此如何精确地、随时随地地、操作简便地测量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已经成为影响薄膜研发领域的关键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以实现随时随地地、高精度地测量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手动操作装置与结合力测定装置,所述手动操作装置包括圆柱形支撑套筒、活动设置在圆柱形支撑套筒上的第一翘杆及活动设置在圆柱形支撑套筒上且与第一翘杆位置相对的第二翘杆;所述薄膜结合力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设置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拉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金属块;所述第一翘杆及第二翘杆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的两侧,并与第一连杆活动配合从而将第一连杆向上提升。

所述的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支撑套筒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小型传感器显示屏。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线与小型传感器显示屏相连。

所述的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翘杆和第二翘杆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防滑橡胶手柄套和第二防滑橡胶手柄套。

所述的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支撑套筒的中部连接有便携式金属手柄,所述便携式金属手柄中部设有防滑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应用本装置测量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大幅简化了测试过程,减少测试时间,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保证了测量的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对薄膜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杆,2-第一翘杆,3-第一防滑橡胶手柄套,4-圆柱形支撑套筒,5-小型传感器显示屏,6-薄膜,7-基体,8-金属粘合剂,9-这拆卸金属块,10-第二连杆,11-便携式金属手柄,12-防滑橡胶套,13-拉力传感器,14-第二防滑橡胶手柄套,15-第二翘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手动测量装置,包括手动操作装置和薄膜结合力测定装置。

手动操作装置包括圆柱形支撑套筒4,圆柱形支撑套筒4的顶端位置铰接设置有第一翘杆2与第二翘杆15,第一翘杆2与第二翘杆15的末端分别套设有第一防滑橡胶手柄套3与第二防滑橡胶手柄套14。在圆柱形支撑套筒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小型传感器显示屏5,另外,在圆柱形支撑套筒4另一侧的中部连接有便携式金属手柄11,在便携式金属手柄11中部套设有防滑橡胶套12。

薄膜结合力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第一翘杆2及第二翘杆15的分别与第一连杆1活动连接,从而在第一翘杆2及第二翘杆15的作用下,对第一连杆1进行提升动作。第一连杆1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13,拉力传感器13的另一端固定皆有第二连杆10,拉力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线与小型传感器显示屏5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拆卸的金属块9。

工作过程:

首先在薄膜6上用金刚石刀划一个与金属块9底面尺寸相同的检测区域,在将可拆卸的金属块9的下表面均匀涂上粘合剂8,之后,将其与已经镀好薄膜的试样(包括基体7与薄膜6)的检测区域粘合在一起,之后利用便携式金属手柄11将圆柱形支撑套筒4放置于薄膜表面上,同时保持圆柱形支撑套筒4与试样上表面的法向方向平行,并且保证测试过程中圆柱形支撑套筒4的稳定。随后双手分别握住第一翘杆2与第二翘杆15的一端,缓慢地向下压第一翘杆2与第二翘杆15,此时,第一翘杆2与第二翘杆15的另一端带动第一连杆1缓慢向上运动,第一连杆1带动第二连杆10向上运动,此时拉力传感器13会将即时的薄膜6与基体7的载荷数值输出到小型传感器显示屏5上。等到检测区域的薄膜6从基体7上脱落的时候,停止向下压第一翘杆2与第二翘杆15,并记录下小型传感器显示屏5显示的载荷。最后,利用记录的薄膜完全分离基底时的载荷和可拆卸金属块9与薄膜6的接触面积来计算薄膜结合性。

结合性可用以上公式计算,其中l为薄膜与基体的结合性指数,F为小型传感器显示屏记录的最大数值,m为拉力传感器下方连杆和规则金属块的总质量,s为检测区域面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