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测定粉体流动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7933发布日期:2019-11-05 22:4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测定粉体流动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流动测试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定粉体流动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流动测试装置(即粉末流动测试仪),利用专利的粉末均匀化预处理,通过测量粉末的动力学性质,剪切性质和包含压缩性、透气性和密度在内的粉末整体特性,给出粉末高重复性的流动性质的定量数据。除此以外,一些与加工过程有关的变量,如贮存时间、静电、结团、颗粒偏析、颗粒破碎或湿法制粒时的含水量等也都可以由仪器获得评估,真正实现了粉末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定量表征;

在现有的粉末流动测试装置中,在其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加入蓄电池,来保证在外部电源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进行提供续航能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可以在对蓄电池充电的时候,由于缺少快慢充的调节功能,容易对蓄电池的性能造成影响,降低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测定粉体流动性的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下方设有机座,所述机身的上方设有一个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下方设有一个出料管,所述机座上设有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其中,储料盒中放入待测定粉体,随后通过出料管能够进行出料,同时配合反应容器中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对粉体注入的快慢进行监控,可以对粉体的流动性进行检测。

所述机身的一侧还设有中控面板,所述中控面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三极管和二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MAX846A,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和第一端均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一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且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四电阻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十五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且通过第二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通过第三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和第十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接地。

其中,在充电电路中,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端通过对三极管进行通断控制,能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通断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控制占空比,来实现对蓄电池的快慢控制,能够实现对蓄电池的快充,和再即将充满的时候,进行涓流充电,而且,通过集成电路的第七端和第六端能够对蓄电池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控,起到了对蓄电池充电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充电电路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中控面板上还设有显示屏、指示灯、按键和扬声器,所述显示屏为液晶屏。

其中,显示屏,用来对装置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指示灯,能够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按键,能够对装置进行实施操控;扬声器,可以进行报警提示。

优选的,为了对粉体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显示,所述机身上还设有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的上方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装置的检测信息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所述中控面板的内部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天线和PLC之间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压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压力传感器与PLC之间设有信号采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能够将PLC的无线信号传输给天线,进行信号发送;信号采集模块,能够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给PLC,通过PLC对反应容器内部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与PLC之间设有显示控制模块,指示灯与PLC之间设有状态指示模块,按键与PLC之间设有按键控制模块,扬声器与PLC之间设有语音控制模块。

显示控制模块,能够对PLC的显示控制信号传输给显示屏,进行相应的内容显示;状态指示模块,能够对PLC的状态指示信号传输给指示灯,进行相应的状态指示;按键控制模块,能够对按键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传输给PLC,通过PLC进行采集;语音控制模块,能够将PLC对语音控制信号传输给扬声器,进行相应的语音提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快速测定粉体流动性的装置中,通过充电电路能够实现对蓄电池进行快慢充控制,同时能够对蓄电池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充电电路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机身,2.机座,3.储料盒,4.密封盖,5.出料管,6.反应容器,7.流量计,8.中控面板,9.显示屏,10.指示灯,11.按键,12.扬声器,U1.集成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VT1.三极管,VD1.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快速测定粉体流动性的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下方设有机座2,所述机身1的上方设有一个储料盒3,所述储料盒3的下方设有一个出料管5,所述机座2上设有反应容器6,所述反应容器6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其中,储料盒3中放入待测定粉体,随后通过出料管5能够进行出料,同时配合反应容器6中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对粉体注入的快慢进行监控,可以对粉体的流动性进行检测。

所述机身1的一侧还设有中控面板8,所述中控面板8的内部设有蓄电池BT1,所述蓄电池BT1电连接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三极管VT1和二极管VD1,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MAX846A,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三端和第一端均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一电阻R1与集成电路U1的第十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四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且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阴极与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连接,且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阴极与蓄电池BT1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与第四电阻R4连接,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和第十五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八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且通过第二电容C2与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连接,通过第三电容C3与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R3分别与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和第十端连接,所述蓄电池BT1的负极接地。

其中,在充电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端通过对三极管VT1进行通断控制,能够对蓄电池BT1进行充电通断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控制占空比,来实现对蓄电池BT1的快慢控制,能够实现对蓄电池BT1的快充,和再即将充满的时候,进行涓流充电,而且,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和第六端能够对蓄电池BT1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控,起到了对蓄电池BT1充电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充电电路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中控面板8上还设有显示屏9、指示灯10、按键11和扬声器12,所述显示屏9为液晶屏。

其中,显示屏9,用来对装置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指示灯10,能够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按键11,能够对装置进行实施操控;扬声器12,可以进行报警提示。

优选的,为了对粉体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显示,所述机身1上还设有流量计7。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3的上方设有密封盖4。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装置的检测信息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所述中控面板8的内部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天线和PLC之间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压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压力传感器与PLC之间设有信号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9与PLC之间设有显示控制模块,指示灯10与PLC之间设有状态指示模块,按键11与PLC之间设有按键控制模块,扬声器12与PLC之间设有语音控制模块。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