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145发布日期:2019-10-19 03:5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双相钢换热器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属于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双相钢是指由马氏体、奥氏体或贝氏体与铁素体基体两相组织构成的钢。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使双相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近些年双相钢在换热器管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原有涡流检测技术可对铁磁性材料和非铁磁性材料进行有效检测,对双相钢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弱磁性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存在信号强度低,缺陷信号识别不灵敏等问题,导致在涡流检测过程中漏检、错检情况的发生,影响换热器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出现非正常停工现象,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进行有效检测,使用户对换热器整体壁厚损失及缺陷部位有清晰把握,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有磁化线圈、检测发射线圈、检测接收线圈、退磁线圈、磁化线圈导线、退磁线圈导线、发射线圈导线、接收线圈导线、控制装置、双掷开关、电源,其中磁化线圈通过磁化线圈导线与双掷开关的a端连接,检测发射线圈通过发射线圈导线与双掷开关的b端连接,且检测发射线圈与控制装置连接,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接收线圈导线传至控制装置,退磁线圈通过退磁线圈导线与双掷开关的b端连接,控制装置与双掷开关连接,双掷开关的a端及b端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通过磁化线圈外加磁场的磁化作用,调整双相钢材料的磁导特性。当外加磁场时,材料内部的无数磁畴由于受到外磁场影响,方向变得统一。外磁场越强,材料内部被统一方向的磁畴越多,此时材料的磁化强度越强。双相钢磁化后,既消除了磁导率不均匀的现象,也使涡流的透入深度大大增大。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进行有效检测,使用户对换热器整体壁厚损失及缺陷部位有清晰把握,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工艺调整,优化防腐等措施,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用户节约大量的设备更换费用和非正常停工损失。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磁化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检测和退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相钢管束腐蚀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有磁化线圈1、检测发射线圈2、检测接收线圈3、退磁线圈4、磁化线圈导线7、退磁线圈导线8、发射线圈导线9、接收线圈导线10、控制装置11、双掷开关12、电源13,其中磁化线圈1通过磁化线圈导线7与双掷开关12的a端连接,检测发射线圈2通过发射线圈导线9与双掷开关12的b端连接,且检测发射线圈2与控制装置11连接,接收线圈3接收发射线圈2发射的电磁场,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接收线圈导线10传至控制装置11,退磁线圈4通过退磁线圈导线8与双掷开关12的b端连接,控制装置11与双掷开关12连接,双掷开关12的a端及b端与电源13连接。上述控制装置11自带电源。

本实施例中,上述磁化线圈1、检测发射线圈2、检测接收线圈3、退磁线圈4通过树脂5填充固定形成检测探头。上述检测探头的外侧设有保护层6。

本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层6是碳钢保护层。上述电源13是220V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检测时,准备与所检双相钢相同规格、材质的样管,根据NB/T47013.6-2015所规定要求制作标准样管。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原理是:检测发射线圈2产生电磁场,穿过换热管的管壁,沿着换热管的轴向,最后再穿过换热管的管壁返回到检测接收线圈3。当探头移动到换热管的壁厚减薄的区域,此时,在线圈之间所需穿行时间减少,并且衰减减少。因此在换热管的壁厚减薄处,信号相位、振幅(信号强度)出现增强。控制装置11通过对增强信号相位和振幅的分析来确定换热管的壁厚减薄量和周向范围。

图3是换热管磁化过程,在检测探头进入换热管过程中,双掷开关12掷于a端,磁化线圈1连通,磁化线圈1产生磁场,在检测探头进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对换热管进行磁化处理,视检测信号情况,该磁化过程可多次进行,如发现存在检测信号不理想的情况,可以多次反复磁化,以加磁化效果。

图4是换热管检测和退磁过程,图中换热管表面缺陷14、换热管15;当检测探头到达换热管的另一端口时,即检测探头退出换热管过程中,双掷开关12掷于b端,磁化线圈1断开,检测发射线圈2、检测接收线圈3和退磁线圈4处于连通状态,检测发射线圈2在前部检测,退磁线圈4在后部进行退磁。

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可以在探头进入双相钢管时连通磁化线圈,通过磁化线圈产生得到电磁场对双相钢进行磁饱和处理,磁饱和后进行涡流检测和退磁处理,在检测探头的一次进出作业过程中即对换热管依次完成磁化→缺陷检测→退磁操作,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检测探头对双相钢材质的换热管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识别换热管的穿孔等缺陷,使用户对换热器整体壁厚损失及缺陷部位有清晰把握,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工艺调整,优化防腐等措施,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用户节约大量的设备更换费用和非正常停工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