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577发布日期:2019-08-03 16:5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文监测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导流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文监测中会使用到导流罩,但是现有的导流罩为固定结构,在使用时不能调节角度,会造成使用中的不便。且现有导流罩不具备良好的防撞击能力,容易损坏,为使用者增添了维修费用的负担。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抗撞击能力强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换能器安装角度的导流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抗撞击能力强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换能器安装角度的导流罩。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罩,包括半球形底座、圆柱形接头以及角度限位螺栓;在半球形底座的球面上竖向设置有三个贯穿至底部平面的安装孔;在半球形底座的球面上倾斜设置有接头安装圆槽;在接头安装圆槽的圆形槽底部中心处设有线缆安装孔,且线缆安装孔贯穿半球形底座的底部平面;圆柱形接头的一端插装在接头安装圆槽中,圆柱形接头的另一端设置为半球形头;在半球形底座的球面上设有与接头安装圆槽相连通的限位螺纹孔;在圆柱形接头的圆周外壁的同一圆周上间隔设有角度限位孔;角度限位螺栓旋合安装在限位螺纹孔上,且角度限位螺栓的螺杆端部伸入角度限位孔中;在半球形头上设有斜切面,在斜切面上设有换能器安装圆槽;在换能器安装圆槽的圆形槽底部中心处设有与线缆安装孔相连通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换能器安装圆槽的轴心线与圆柱形接头的轴心线夹角为20°~30°。

进一步地,接头安装圆槽的轴心线与半球形底座的底部平面夹角为30°~45°。

进一步地,在圆柱形接头的圆周外壁上至少间隔设置有四个角度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倾斜设置的换能器安装圆槽以及可旋转安装的圆柱形接头能够实现换能器安装角度的调节,满足现场安装需要;利用半球形底座能够具备较好的抗撞击性能,实现有效导流,且在水中阻力较小,对水中流态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球形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导流罩包括:半球形底座1、圆柱形接头7以及角度限位螺栓;在半球形底座1的球面上竖向设置有三个贯穿至底部平面的安装孔2;在半球形底座1的球面上倾斜设置有接头安装圆槽3;在接头安装圆槽3的圆形槽底部中心处设有线缆安装孔4,且线缆安装孔4贯穿半球形底座1的底部平面;圆柱形接头7的一端插装在接头安装圆槽3中,圆柱形接头7的另一端设置为半球形头8;在半球形底座1的球面上设有与接头安装圆槽3相连通的限位螺纹孔5;在圆柱形接头7的圆周外壁的同一圆周上间隔设有角度限位孔10;角度限位螺栓旋合安装在限位螺纹孔5上,且角度限位螺栓的螺杆端部伸入角度限位孔10中;在半球形头8上设有斜切面,在斜切面上设有换能器安装圆槽9;在换能器安装圆槽9的圆形槽底部中心处设有与线缆安装孔4相连通的连通孔11。

进一步地,换能器安装圆槽9的轴心线与圆柱形接头7的轴心线夹角为20°~30°,优选为25°,利用倾斜设置的换能器安装圆槽9,能够使得在旋转圆柱形接头7时实现换能器安装角度的调节,且调节范围为竖向面内的夹角40°~60°,横向面内的夹角40°~60°。接头安装圆槽3的轴心线与半球形底座1的底部平面夹角为30°~45°,优选为40°。在圆柱形接头7的圆周外壁上至少间隔设置有四个角度限位孔10,优选为八个,根据调节需要还可以设计更多个,从而满足小角度的调节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导流罩在安装使用时,首先要在岸边浇筑好混凝土基础,再将换能器安装在圆柱形接头7的换能器安装圆槽9中,在利用固定螺栓通过三个安装孔2将半球形底座1安装到固定支架上,再把固定支架安装到混凝土基础上。在调节角度时,需旋转角度限位螺栓使螺杆端部脱离角度限位孔10,再旋转圆柱形接头7至相应角度,再旋转角度限位螺栓使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角度限位孔10中。换能器的线缆依次通过连通孔11和线缆安装孔4后引出导流罩外进行外部连接。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