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放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907发布日期:2019-10-19 04:0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局放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绝缘处在运行中长期处于工作电压的作用下,特别是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绝缘处承受的电场强度值很高,在绝缘薄弱处很容易产生局部放电。由于局部放电的开始阶段能量小,它的放电并不会立即引起绝缘击穿,电极之间尚未发生放电的完好绝缘处仍可承受住设备的运行电压。但在长时间运行电压下,局部放电所引起的绝缘损坏继续发展,最终导致绝缘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国对110KV及以下变压器损坏情况的统计,50%是在运行电压下局部放电逐渐发展产生的。

目前,高压电力设备用非耐压和耐压测试来检查绝缘情况,预防绝缘击穿事故发生,虽然这种高压耐压测试方法能够间接或直接判断绝缘的可靠性,但对类似局部放电这种潜伏性缺陷是难以发现的,另外高压耐压测试过程中还会损伤绝缘,减少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高压耐压测试方法难以发现局部放电这种潜伏性缺陷、且在高压耐压测试过程中还会损伤绝缘的问题,提供一种局放检测装置。

一种局放检测装置,包括运动控制机构、转动机构及检测机构;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上,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转动臂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本体和声电组合探测器,所述检测本体设置在所述转动臂上,所述声电组合探测器包括磁信号器、超声波信号器及声磁传感器,所述磁信号器、所述超声波信号器及所述声磁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上,所述磁信号器、所述超声波信号器和所述声磁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所述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上,所述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主控制器、运动本体、滑轮组件和运动驱动组件;

所述主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运动本体上,所述运动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转动臂、所述磁信号器、所述超声波信号器和所述声磁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滑轮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运动本体上,所述运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本体上并与所述滑轮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运动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和至少两个万向轮;

各所述驱动轮和各所述万向轮分别活动设置在于所述运动本体上,所述运动驱动组件分别与各所述驱动轮和各所述万向轮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驱动轮和各所述万向轮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和滑动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的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转动臂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或松开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臂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局放检测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所述磁信号器、所述超声波信号器及所述声磁传感器电连接。

上述局放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运动控制机构,并在运动控制机构上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检测机构,使检测机构可以在运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转动机构的转动及运动控制机构的移动在电力隧道里对电缆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巡检,而通过检测机构中磁信号器、超声波信号器及声磁传感器组成的声电组合探测器对故障点进行探测,准确探得局部放电故障点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检测局部放电这种潜伏性缺陷,并且采用运动控制机构自动巡检比人工检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并且检测更加全面,可以全天候不间断进行检测,更好地保证了电缆的安全性,可以随时监控环境变化,然后进行探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放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方”和“下方”仅表示相对位置,并不表示绝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局放检测装置,本申请中,局放检测是指局部放电检测。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局放检测装置10包括:运动控制机构100、转动机构200及检测机构300;所述转动机构200包括支撑组件210和转动臂220,所述转动臂220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10上,所述支撑组件210设置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上,所述支撑组件210和所述转动臂220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300包括检测本体310和声电组合探测器320,所述检测本体310设置在所述转动臂上,所述声电组合探测器包括磁信号器321、超声波信号器322及声磁传感器323,所述磁信号器321、所述超声波信号器322及所述声磁传感器323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310上,所述磁信号器321、所述超声波信号器322和所述声磁传感器323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电连接。

上述局放检测装置10,通过设置运动控制机构100,并在运动控制机构100上通过转动机构200连接检测机构300,使检测机构300可以在运动控制机构100的控制下通过转动机构200的转动及运动控制机构100的移动在电力隧道里对电缆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巡检,而通过检测机构300中磁信号器321、超声波信号器322及声磁传感器323组成的声电组合探测器320对故障点进行探测,准确探得局部放电故障点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检测局部放电这种潜伏性缺陷,并且采用运动控制机构100自动巡检比人工检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并且检测更加全面,可以全天候不间断进行检测,更好地保证了电缆的安全性,可以随时监控环境变化,然后进行探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实用性更强。

本实施例中,局放检测装置10用于对电力隧道输电电缆进行局放检测。具体地,运动控制机构100用于控制转动机构200的移动和检测机构300的转动,从而改变检测机构300在水平面的探测范围,并控制转动机构200和检测机构300的工作。具体地,转动机构200用于带动检测机构300相对运动控制机构100也即相对环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检测机构300的探测范围。具体地,检测机构300用于对发生局部放电的故障点进行探测,准确探得局部放电故障点位置。进一步地,电缆发生局部放电时产生超声波和电磁波,并以故障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当检测机构300检测到超声波和电磁波信号时,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大于超声波,并且通常可以认为电磁波是光速传播的,也就是认为电磁波信号从故障点传播到检测机构300所在的位置所用的时间为0,那么故障点与检测机构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即可表示为:检测到超声波和电磁波信号的时间差乘以超声波传播速度,由于检测机构300运行至何位置已知,根据故障点距离检测机构300的距离即可获得故障点位置。

为了准确地测量出局部放电的电量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机构300还包括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330,所述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330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310上,所述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330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电连接。通过设置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使得局放检测装置在巡检的过程中探测到有局部放电的情况时可通过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准确的测量出局部放电的电量值。这样,通过脉冲电流局放检测器和声电组合探测器的共同作用,能够同时检测出局部放电的位置和电量值,得到局部放电的具体情况。

为了方便局放检测装置在电力隧道内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包括主控制器、运动本体110、滑轮组件120和运动驱动组件;所述主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运动本体110上,所述运动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210、所述转动臂220、所述磁信号器321、所述超声波信号器322和所述声磁传感器323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滑轮组件120活动设置于所述运动本体110上,所述运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本体110上并与所述滑轮组件120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10设置于所述运动本体11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运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本体110内。运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滑轮组件运动,轮滑组件用于在运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电力隧道内运动以带动检测机构进行对电力隧道进行探测。这样,通过设置运动驱动组件和滑轮组件,使得局放检测装置能够在电力隧道内移动以对电力隧道进行局放检测。

为了方便控制局放检测装置的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和至少两个万向轮;各所述驱动轮和各所述万向轮分别活动设置在于所述运动本体上,所述运动驱动组件分别与各所述驱动轮和各所述万向轮驱动连接。这样,通过设置驱动轮和万向轮,可以方便控制局放检测装置往各个方向转动,使得局放检测装置的探测范围更广。

为了防止局放检测装置在电力隧道巡检的过程中失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驱动轮和各所述万向轮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在驱动轮和万向轮中设置防滑纹,避免局放检测装置在形式过程中打滑,防止局放检测装置在电力隧道巡检的过程中失控。

为了方便调节检测机构的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组件210包括支架211和滑动件212,所述支架211设置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上,所述支架211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的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滑动件212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动件212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100电连接,所述转动臂220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动件212上。

为了固定滑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或松开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支架。通过设定锁紧件,在滑动件调整到合适位置时能够将滑动件固定。

为了带动检测机构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臂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

为了适应电力隧道内的黑暗环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通过在局放检测装置上设置照明装置,局放检测装置在电力隧道上巡检时,能够给电力隧道内部提供照明,适应电力隧道内的黑暗环境。

为了在检测到发生局部放电故障时的信息发送给后台,以使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局放检测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所述磁信号器、所述超声波信号器及所述声磁传感器电连接。这样,通过设置通信模块,运动控制机构可通过通信模块将所述磁信号器、所述超声波信号器及所述声磁传感器探测的信号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获得发生故障的信息并及时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为3G/4G无线通信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为WIFI(WIreless-FIdelity)通信模块,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为无线模块,这样,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接入网络,从而实现与后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为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局部放电故障,在一个实施例中,局放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设置在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上且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运动控制机构还用于在探测到发生局部放电故障时控制报警机构启动工作,即运动控制机构还用于在在探测到发生局部放电故障时控制报警机构发出警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机构为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为蜂鸣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机构为发光报警器,所述发光报警器为LED指示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机构为声光报警器。

为了使局放检测装置可以断电工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局放检测装置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上,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蓄电池用于给局放检测装置供电。这样,通过蓄电池给局放检测装置供电,使红外检测机器人不用插电也能正常使用,从而使得红外检测机器人不需要插拔,移动范围也不受线缆和插座的限制,增加了红外检测机器人使用的灵活性。

为了更加全面的探测电力隧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臂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动轴和转动件,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臂与所述转动件连接。这样,转动电机通过转动轴驱动转动件转动,使得与转动件连接的转动臂能够在电力隧道内进行转动,对电力隧道进行360度更加全面的探测。

为了控制转动组件的速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齿轮组,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动件背向所述转动臂的一面上的第二转动齿轮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啮合的第三转动齿轮,即所述第一转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三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转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转动齿轮的直径,这样,由于第二转动齿轮的直径较大,第一转动齿轮的直径较小,第二转动齿轮的转速小于第一转动齿轮的转速,第三转动齿轮又进一步使得第二转动齿轮速度减小,控制了转动组件的速度,而转动电机通过转动轴驱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的转动又带动转动件的转动,转动件带动转动臂转动,进而限制了转动臂的转动速度,使得检测机构更准确地检测到各个位置是否有发生局部放电故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