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设备及用于在核磁共振设备中输送样品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9332发布日期:2020-06-26 2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磁共振设备,所述核磁共振设备包括核磁共振装置(2)、用于储存样品管的储存系统(3)和用于将所述样品管从所述储存系统(3)输送至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以及将所述样品管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输送至所述储存系统(3)的输送系统(6),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系统(3)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机械地断开联接,并且在于,所述输送系统(6)包括:

第一引导元件(30),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机械地联接至所述储存系统(3),

第二引导元件(50),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机械地连接至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以及

样品管承载件(40),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能够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40)之间移动,以将所述样品管从所述储存系统(3)输送至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以及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输送至所述储存系统(3),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用于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引导至相对于所述储存系统(3)限定的第一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用于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引导至相对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限定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能够沿输送方向(td)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td)延伸的平面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和/或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以至少三个自由度移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包括漏斗形状的元件,所述漏斗形状的元件用于接触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的一部分(41)并用于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引导至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状的元件(50)包括入口开口(51)和出口开口(52),所述入口开口(51)具有第一宽度,所述样品管保持器(40)的所述部分(41)能够通过所述入口开口(51)插入到所述漏斗形状的元件(50)中,所述出口开口(52)具有第二宽度,通过所述出口开口(52)能够从所述漏斗形状的元件(50)中取出样品管(7),其中,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并且其中,所述出口开口(52)限定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开口(51)和/或所述出口开口(52)具有矩形的底面。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的用于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接触的部分是沿输送方向(td)延伸的样品管保持器(41),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能够沿所述输送方向(td)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保持器(41)在远离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的主平面(42)的末端部段处包括圆形的定心元件(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的定心元件(45)围绕接纳开口(46),所述样品管(7)能够通过所述接纳开口(46)插入到所述样品保持器(41)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包括第一带槽联接件(31),所述第一带槽联接件(31)用于接合被布置在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上的第三引导元件(43),并且由此用于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d)延伸的平面的第一方向(y)定位,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能够沿所述输送方向(td)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包括第二带槽联接件(32),所述第二带槽联接件(32)用于接合被布置在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上的第四引导元件(44),并且由此用于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沿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td)延伸的所述平面的第二方向(x)定位,其中,所述第二方向(x)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y)延伸。

12.一种用于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共振设备中输送样品管的方法,所述核磁共振设备包括核磁共振装置(2)、用于储存样品管的储存系统(3)和用于将所述样品管从所述储存系统(3)输送至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以及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输送至所述储存系统(3)的输送系统(6),其中,所述储存系统(3)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机械地断开联接,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样品管(7)从储存有多个样品管(7)的所述储存系统(3)转移至样品管承载件(4)中,其中,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借助于与所述储存系统(3)机械地联接的第一引导元件(30)布置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相对于所述储存系统(3)限定的,

使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中的所述样品管(7)沿输送方向(td)朝向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机械地联接的第二引导元件(50)移动,以及

借助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引导至相对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限定的第二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附加的步骤中,在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已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后,通过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的样品管抓持器(53)抓持所述样品管(7),并通过所述样品管抓持器(53)将所述样品管(7)输送至所述核磁共振装置(2)的核磁共振测量位置(2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附加的步骤中,将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中的所述样品管(7)沿所述输送方向(td)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朝向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移动,其中,所述样品管承载件(40)借助于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被引导至所述第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方向(td)是基本竖向的,并且在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0)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元件(30)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NMR设备,其包括NMR装置(2)、用于储存样品管的储存系统(3)和用于将样品管从储存系统(3)输送至NMR装置(2)以及从NMR装置(2)输送至储存系统(3)的输送系统(6)。根据本发明,储存系统(3)与NMR装置(2)机械地断开联接。此外,输送系统(6)包括机械地联接至储存系统(3)的第一引导元件(30);机械地联接至NMR装置(2)的第二引导元件(50);以及样品管承载件(40),该样品管承载件能够在第一引导元件(30)与第二引导元件(40)之间移动,以将样品管从储存系统(3)输送至NMR装置(2)以及从NMR装置(2)输送至储存系统(3);其中,第一引导元件(30)用于将样品管承载件(40)引导至相对于储存系统(3)限定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第二引导元件(50)用于将样品管承载件(40)引导至相对于NMR装置(2)限定的第二位置。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这种NMR设备中输送样品管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里科·班格曼;安德烈亚斯·卡斯特纳;沃尔夫-迪特尔·恩德斯;卢茨·尼格尔;马克西米利安·朱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诺码锐思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6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