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160发布日期:2019-03-30 09:1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物品的安全检查多以辐射成像的原理,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获得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密度等信息,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需要安全检查的场景。基于辐射成像的扫描装置包括两种扫描方式,其中一种以检测设备固定不动,待检查物品运动并通过扫描区域的方式对待检查物品扫描成像;另一种以待检测物品固定不动,检测设备移动,并使扫描区域通过待检查物品的方式对检查物品扫描成像。

其中,使用可移动扫描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能够突破场地限制,并使整个检查系统灵活转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由于对待检测物品扫描成像的过程中,检测设备需要始终保持移动。此时,地面状况会对成像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坑洼不平或具有较多碎石的路面,成像质量往往较差,检查人员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待检测物品的成分。此外,长期在状况不佳的地面进行安全检查,甚至会对扫描设备产生程度不一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移动扫描设备,能够适应不平整的地面状况,保证对待检查物品的成像质量。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扫描装置,包括:门式框架,包括位于顶部的横梁,和位于所述横梁两侧并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两个竖梁;基于辐射成像的物品检测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能够对通过所述门式框架的物品进行检测;轮式地面行走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竖梁的下端,能够通过自身的行走运动使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相对于地面行走和转向;以及连接支架,连接在所述两个竖梁中至少一个的上端,用于支撑连接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支架能够分别与所述两个竖梁和/或所述横梁形成至少一个配合间隙。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固定部,与所述横梁形成固定连接;以及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下端,能够与所述两个竖梁分别形成卡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配合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形成在所述竖梁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合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方向。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在所述卡合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竖梁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通轴,用于在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连接状态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配合间隙包括:第二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通轴的配合面之间。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配合间隙包括:第三间隙,形成在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接口之间的竖直方向。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第三间隙由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的尺寸,以及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所行走的地面状态确定。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在所述卡合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竖梁上端的两个侧面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两个连接短轴,用于在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连接状态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连接至所述两个连接孔之一。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地面行走装置包括:轮架;至少两个车轮,相对于所述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轮架的前侧和后侧;和行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至少两个车轮绕轮轴转动,以实现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的行走,还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相对于所述轮架摆动,以实现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的转向。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物品检测组件包括:射线舱体,设置于所述两个竖梁之一,所述射线舱体包括射线源,能够发射探测射线对通过所述门式框架的物品进行扫描;探测器,设置于所述两个竖梁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横梁,能够探测所述探测射线在所述物品上的透射信号或散射信号,以便进行扫描成像;和防护墙,设置于所述两个竖梁中的另一个。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两个竖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间隙,使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移动扫描装置能够适应不平整的地面状况,保证对待检查物品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移动扫描装置正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移动扫描装置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移动扫描装置连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移动扫描装置连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横梁,2、竖梁,21、第二通孔,3、连接支架,31、固定部,32、卡合部,321、第一通孔,4、物品检测组件,5、轮式地面行走装置,6、通轴,71、第一间隙,72、第二间隙,73、第三间隙,8、连接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框架,包括位于顶部的横梁1,和位于所述横梁1两侧并与所述横梁1连接的两个竖梁2;基于辐射成像的物品检测组件4,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能够对通过所述门式框架的物品进行检测;轮式地面行走装置5,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竖梁2的下端,能够通过自身的行走运动使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相对于地面行走和转向;以及连接支架3,连接在所述两个竖梁中至少一个的上端,用于支撑连接所述横梁1,所述连接支架3能够分别与所述两个竖梁2和/或所述横梁1形成至少一个配合间隙。

所述基于辐射成像的物品检测组件4可以利用射线观察物体内部。所述物品检测组件4可以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获得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密度等信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安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门式框架以及物品检测组件4,形成了对待扫描物品的检测通道,可以被应用于可移动的待检测物品,例如车载货物或待检测测量等,也可以被应用于固定的待检测物品。

针对于不便于移动的待扫描物品,例如码头集装箱等,本发明实施例借助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5可以使所述门式框架行驶通过待扫描物品,并同时进行扫描成像,以判断待扫描物品中是否存在危险物质或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物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梁1由于需要高于待检测物品,而具有较高的高度,距离地面较远,更容易受到地面状况的影响,稍许的地面不平或小体积的碎石都会使横梁产生比较大幅度的晃动或偏斜,对待扫描物品的成像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支架3,分别连接横梁1和竖梁2,并通过连接支架3与所述两个竖梁2和/或所述横梁1形成至少一个配合间隙,改变相关物品检测组件横梁与竖梁刚性连接的方式,通过不止一个间隙吸收由于地面不平或小体积障碍物对于横梁的冲击,使横梁在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5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以保证对待扫描物品的成像质量。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支架3包括:固定部31,与所述横梁1形成固定连接;以及卡合部32,设置于所述固定部31下端,能够与所述两个竖梁2分别形成卡合连接。

所述卡合连接是指将所述竖梁2的上端以插接的方式嵌入所述连接支架3的卡合部32,并且所述卡合部32对所述竖梁2的上端形成包围限位。并且,所述卡合部32对所述竖梁2上端所形成的包围限位可以为水平方向的全包围,也可以是一对侧面之间半包围的限位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支架通过设置固定部31以及卡合部32,将需要支撑的横梁1以固定部31固定连接,将无须支撑的竖梁2以卡合部卡合连接。通过分离支撑功能及减少冲击功能,连接支架3在对横梁1的支撑连接保持稳固的基础上,运用卡合连接的方式与竖梁形成卡合连接关系。

所述卡合连接关系相对于刚性连接而言,具有较大的连接件间的相对位置余量,即通过设置不同松紧程度地卡合连接,可以使竖梁与连接支架之间具有不同的间隙。例如,对于更多应用于固定待检测物品,且行驶路面状况较差的可移动扫描设备而言,所述卡合连接可以设置较大的间隙,以适应竖梁在行驶过程中更大程度的摇摆与颠簸。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配合间隙包括:第一间隙71,形成在所述竖梁1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合部32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方向。

在通过卡合连接的竖梁与卡合部之间,由于重力作用,竖梁上端将与卡合部紧密贴合,此时竖梁外周面与卡合部的内周面之间就形成了第一间隙71。所述第一间隙71可以在所述竖梁出现摇晃时,使卡合部的内周面与竖梁的上端进行贴合抵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由于竖梁摇晃对横梁所产生的冲击。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在所述卡合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竖梁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通轴,用于在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连接状态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在所述连接支架3与竖梁2之间以卡合部进行卡合连接的基础上,通过通轴6将所述竖梁2与所述连接支架3铰接,为所述连接支架3提供了竖直向下的约束力,使得竖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此外,通过通轴6将竖梁2与连接支架3铰接时,还保留了两者之间垂直于所述门式框架所形成的检查通道平面的转动自由度,即所述竖梁2与所述连接支架3可以在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的前进方向或后退进行摆动。

通过平行与所述横梁1长度方向的通轴6连接所述竖梁与卡合部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在于:使得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遇到地面不平坦状况时,例如遇到小石子将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一侧的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的一角垫高时,同侧的竖梁2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偏转,此时在通轴6的连接作用下,竖梁2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偏转无法通过与所述横梁1长度方寸平行的通轴6传递给横梁1,并使横梁1随之扭转。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配合间隙包括:第二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通轴的配合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72能够有效吸收由于路面不平对横梁1所产生的影响,将由竖梁1所传导的颠簸与振动在所述第二间隙72被吸收,而不对所述横梁1产生影响。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配合间隙包括:第三间隙,形成在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接口之间的竖直方向。

通过通轴6的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不再在所述横梁1的重力作用下与所述竖梁2的上端紧密贴合,而是可以有选择地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第三间隙73能够容纳所述竖梁2在所述连接支架3卡合部32内一定程度的偏转,使得所述横梁1继续保持平稳。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第三间隙73由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5的尺寸,以及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所行走的地面状态确定。以地面行走装置5为例,当所述地面行走装置5尺寸较小时,地面不平使设置在其上的竖梁2具有更大的偏转角度,此时,为了吸收该偏转对于横梁的影响,所述第三间隙73应当被有选择地设置在更大的范围。相应的,当地面状况不佳时,所述第三间隙73也应当被设置地较大,以应对竖梁3频繁的偏转即振动。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在所述卡合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竖梁上端的两个侧面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孔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两个连接短轴8,用于在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连接状态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连接至所述两个连接孔之一。

所述连接短轴8作为所述通轴的替代,可以使得竖梁上端仅需加工一对连接孔,降低了加工难度的同时,也减少了连接轴的成本。除了短轴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想到,所述竖梁与所述卡合部还可以通过其他轴类零件进行铰接,只需继续使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竖梁之间形成相应的间隙,以吸收地面不平对于横梁的冲击,保证横梁的稳定。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地面行走装置包括:轮架;至少两个车轮,相对于所述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轮架的前侧和后侧;和行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至少两个车轮绕轮轴转动,以实现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的行走,还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相对于所述轮架摆动,以实现所述轮式地面行走装置的转向。

所述轮式行走装置5可以被配置为具有自主行走能力的轮体机械,也可以被配置为与预设的滑轨向配套的滑轮机械组件。所述轮式行走装置5可以使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具有移动能力,从而方便所述可移动扫描装置的转场、位置调整以及对静止待检测物品的检测。

所述轮式行走装置5作为所述门式框架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件,应当在检测状态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可以配套以固定支腿或其他部件,以提供所述物品检测装置在静止状态下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配置以缓冲减震部件,例如减震弹簧等,以减少路面状况对所述门式框架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物品检测组件包括:射线舱体,设置于所述两个竖梁之一,所述射线舱体包括射线源,能够发射探测射线对通过所述门式框架的物品进行扫描;探测器,设置于所述两个竖梁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横梁,能够探测所述探测射线在所述物品上的透射信号或散射信号,以便进行扫描成像;和防护墙,设置于所述两个竖梁中的另一个。

所述探测器设置的位置包括与所述射线源所在的竖梁相同、相对的竖梁,以及设置于横梁三种位置。对应的,当所述探测器设置于与所述射线源所在的竖梁相对的竖梁和/或设置于横梁时,所述探测器探测的信号以投射信号为主;而当当所述探测器设置于与所述射线源所在的竖梁相同的竖梁时,所述探测器探测的信号以散射信号为主。所述投射信号与所述散射信号能够反映待检测物品的不同信息,因而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与检测侧重点,可以依据待检测物品的种类或所述物品检测装置的工作场景有选择的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两个竖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间隙,使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移动扫描装置能够适应不平整的地面状况,保证对待检查物品的成像质量。

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使用了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那么上述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机构、部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