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回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8559发布日期:2020-06-05 23:2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自复位回弹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回弹仪,尤其是一种在弹击后可使弹击锤自动复位的回弹仪。



背景技术:

回弹法是检测建筑材料抗压强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检测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阔,相关的检测标准包括《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和《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jc/t796-2013等。

现有的回弹仪在弹击后,需要将回弹仪头部抵靠在被测物体表面,人工顶压弹击杆,使其向壳体内回缩,此时具有较低势能的弹击锤在弹击杆的顶压作用下同步向回弹仪的尾部滑动,同时带动弹击拉簧拉伸,弹击锤的势能也随之增大,直至导向法兰上挂钩的顶端触及脱钩螺钉时,挂钩发生转动并脱钩,再次触发弹击锤的弹击动作。因弹击拉簧具有较大的刚度,当回弹作业量较多时,对操作人员的体力要求较高;此外,由于回弹操作时要求弹击杆必须垂直于测试面,对于水平高处位置以及垂直顶部位置等非理想作业条件下,在顶压弹击杆的同时往往难以保证弹击杆与测试面的垂直状态,从而导致回弹结果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复位回弹仪,克服手动顶压复位方式的缺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结果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包括壳体、弹击杆、弹击锤,在弹击后,复位装置中的复位滑块可驱动弹击锤复位至具有较高势能的初始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弹击。

优选的,复位装置为齿轮齿条方式。齿轮齿条方式结构紧凑,传动稳定,可靠耐久,是复位装置理想的结构形式之一。

优选的,复位装置为滑轮拉索方式。滑轮拉索方式构造简单,装配灵活,易于维护,是复位装置理想的结构形式之一。

优选的,弹击杆与壳体为一体式。一体式结构可简化仪器组件,避免外部粉尘进入仪器内部,降低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复位装置可在弹击后使弹击锤自动复位至具有较高势能的初始位置,因而免除了人工顶压复位的操作步骤,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非理想作业条件下也易于保持弹击杆与测试面的垂直状态,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弹击杆,3、弹击拉簧,4、弹击锤,5、中心导杆,6、导向法兰,7、定位挂钩,8、挂钩拉簧,9、电磁吸块,10、头盖,11、尾盖,12、复位滑块,13、复位齿轮,14、复位拉簧,15、复位按钮,16、限位开关,17、释放按钮,18、前手柄,19、后手柄,20、电源线,21、续动开关,22、定滑轮,23、复位转轮,24、拉索,25、锁紧螺钉,26、测试按钮,27、滑轮组,2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求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组成和使用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左”“右”“头”“尾”等用语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发明的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部分与传统的回弹仪相似:弹击杆2、弹击拉簧3、弹击锤4和中心导杆5在一条轴线上,弹击锤4可在中心导杆5上滑动;中心导杆5的右端设有导向法兰6,壳体1的两端设有头盖10和尾盖11。壳体1的尾部上侧设有杠杆状的定位挂钩7,定位挂钩7的一端连接有挂钩拉簧8,另一端在壳体1的对应部位设有电磁吸块9。此外,为便于操作,壳体1的下部设有2个手柄,前手柄18上设有复位按钮15和外接电源线20,内部装有调压器,后手柄19内部设有电机和复位齿轮13。壳体1的下部设有带齿条的复位滑块12,复位滑块12与复位齿轮13啮合连接,复位滑块12的左端有钩状凸起且与复位拉簧14相连,右端的位置与尾盖11上的限位开关16相对应。

当弹击锤4完成一次弹击后,受弹击拉簧3的拉力作用,弹击锤4位于中心导杆5的左端。此时复位滑块12受复位拉簧13的拉力作用,位于壳体1的头部。按压前手柄18上的复位按钮15,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复位齿轮13带动复位滑块12由左向右滑动,复位滑块12钩住弹击锤4一同滑动,同时也使复位拉簧14拉伸变形。当弹击锤4的前端触及定位挂钩7时,受挂钩拉簧8的作用,定位挂钩7向下转动,钩住弹击锤4。此时电机继续工作,当复位滑块12滑动到壳体1的尾部并触及限位开关16时,电机停止工作。在复位拉簧14的拉力作用下,复位滑块12由壳体1的尾部滑动到头部。此时,弹击锤4因被定位挂钩7所限,停在中心导杆5的右端,而弹击拉簧3也处于拉伸状态,即弹击锤4处于具有较高势能的初始位置。

将回弹仪垂直抵靠在被测物体表面,按压释放按钮17,电磁吸块9通电,吸引定位挂钩7向上转动,脱钩释放弹击锤4,弹击锤4在弹击拉簧3的拉力作用下沿中心导杆5向弹击杆2撞击。在撞击过程中,弹击锤4的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被测物体,剩余的回弹能量使弹击锤4沿中心导杆5回弹,之后弹击锤4在弹击拉簧3的拉力作用下滑动到中心导杆5的左端。以上即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完整的弹击操作过程。

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图1相比,本实施例的复位装置采用滑轮拉索方式,复位滑块12的左端与复位拉簧14相连,右端与拉索24相连,拉索24经定滑轮22转向后与复位转轮23相连。前手柄18中装有电池,后手柄19中设有电机,电机与复位转轮23相连。在复位过程中,电机通过复位转轮23和拉索24带动复位滑块12由左向右滑动,复位滑块12左端的钩状凸起钩住弹击锤4一同滑动,同时也使复位拉簧14拉伸变形。当复位滑块12滑动到壳体1的尾部并触及限位开关16时,电机停止工作。在复位拉簧14的拉力作用下,复位滑块12由壳体1的尾部滑动到头部。复位滑块12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硬度适中,韧性强,在驱动弹击锤4的移动过程中,可减少对弹击锤4的磨损,保证结果准确,延长仪器寿命。

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图2相比,本实施例的弹击杆2、中心导杆5和壳体1为一个整体,壳体1的头部设有与电机电性连接的续动开关27,尾盖11上设有用于固定中心导杆5的锁紧螺钉25。壳体1的下部设有后手柄19,后手柄19上设有测试按钮26,内部装有电池。

本实施例适用于需要在同一测点不改变弹击杆的位置而弹击多次的场合,如砌筑砂浆的强度测试。按压测试按钮26后,复位滑块12左端的凸起带动弹击锤4沿中心导杆5向右端滑动;当复位滑块12的右端触及限位开关16时,电机停机;在复位拉簧14的拉力作用下,复位滑块12滑动至壳体1的头部,在弹击拉簧3的拉力作用下,弹击锤4沿中心导杆5向壳体1的头部滑动并撞击,完成一次弹击。复位滑块12左端的凸起触及续动开关27时,在测试按钮26处于按压状态下,电机经延时后再次启动,通过复位滑块12带动弹击锤4沿中心导杆5再次向右端滑动,直至完成下一次弹击。当在同一测点的弹击达到规定次数后,松开测试按钮26,电机停机,此时可移位至下一测点进行测试。

本实施例的弹击杆2、中心导杆5和壳体1为一个整体,省去了头盖、导向法兰、定位挂钩、挂钩拉簧、电磁吸块等组件,避免了外部粉尘进入,增大了仪器的整体刚度,简化了内部构造,有利于提高结果精度、降低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图3相比,本实施例在壳体1的尾部临近尾盖11处设有固定板28,中心导杆5的右端在固定板28处由锁紧螺钉25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设有2套呈对称布置的复位滑块12,2条拉索24分别穿过固定板28上的孔洞经定滑轮22转向后汇入滑轮组27,滑轮组27与后手柄19中的复位转轮23相连。

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对称布置的复位滑块12,弹击锤4在复位过程中受力均匀,滑动稳定,既减少弹击锤4与中心导杆5之间的摩擦,也降低对仪器整体刚度的要求。

除了上述实施例和使用方式说明外,本发明的自复位回弹仪还存在其他类似的结构形式和使用方式,同样可以完成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只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变换和替代,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