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流雾预报系统及预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6629发布日期:2019-06-25 23:27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流雾预报系统及预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气象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流雾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平流雾,是当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平流雾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公路交通、航海等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平流雾预报主要采用激光雷达、能见度传感器等来测量,激光雷达测量距离仅为8-10km,其测量距离短,只能进行近距离观察。而平流雾的覆盖范围可能达到数百公里,按照目前的测量方法则需要布设多个激光雷达、能见度传感器,才能够保证对平流雾的有效测量及预报,但这无疑就增加了平流雾预报的成本,同时在广阔的海域部署激光雷达或能见度传感器也是不现实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平流雾预报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深入构思,进而开发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范围广、测量成本低的平流雾预报系统及预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流雾预报系统,其包括两个以上的lora基站、一用于接入气象数据的气象数据接口和一数据分析服务器;

所述lora基站,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并采集其实际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值rssi1,并将该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该lora基站建立在平流雾预报区域内,且两相邻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为5-100km;

所述气象数据接口用于接收平流雾预报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该气象数据包括湿度、风速和雨量;

所述数据分析服务器,根据获得的气象数据并结合两lora基站之间的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判断两lora基站之间的平流雾情况:当rssi1小于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且无雨时,判断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区域内有平流雾,并获得平流雾浓度w;

计算平流雾的浓度w公式如下:

w=rssi1-rssi0

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α+logbasedd-logbasexx-logbaseyy

其中,α为rssi信号距离调整参数;d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based为平流雾预报区域lora基站距离对数的底数;base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值,base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值。

一种平流雾预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需要进行平流雾预报的区域内建立两个以上的lora基站,且两相邻的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100km;利用气象数据接口获取平流雾预报区域内的气象数据;

步骤2、lora基站采集其实际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以及通过气象数据接口获取湿度、风速、雨量的气象数据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通过30天以上的数据累计,且在30天以上的数据累计中至少要出现5-8次平流雾的天气,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求取模型中的参数α、based、basex、basey,由此确定rssi0的求取模型;

根据rssi1、气象数据以及是否平流雾天气的情况,构建预报阈值rssi0的求取模型,具体如下:

rssi0=α+logbasedd–logbasexx–logbaseyy

其中,α为rssi信号距离调整参数;

d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

based为平流雾预报区域lora基站距离对数的底数;base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

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值;

base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

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值;

步骤3、进行平流雾预报;

lora基站获取其实际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通过气象数据接口获取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风速、雨量,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

根据lora基站实际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气象数据并结合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依照平流雾的浓度公式:

w=rssi1-rssi0,w表示平流雾的浓度;

当rssi1小于rssi0时获得平流雾浓度w,判断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区域内有平流雾,平流雾浓度w为雾浓度。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信号受天气参数影响的原理,采集可能形成雾区的无线电传输信号,无线电信号受雾的影响将产生一定的雾衰减,该衰减值表现在无线电接收信号强度rssi上,如图2所示,从无线电接收信号强度rssi变化曲线同时参照测量区域内的湿度、风速、雨量等天气参数进行平流雾的预报。且在进行平流雾预报时采用传输距离远的lora基站进行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在相同的测量范围内,需要布设的lora基站的数量就会减少,由此降低平流雾预报的成本。总之,本发明能够实现某一区域内的平流雾情况的有效预报,且其范围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流雾预报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rssi变化规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流雾预报系统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流雾预报系统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平流雾预报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平流雾预报系统,其包括两个以上的lora基站、一气象数据接口和一数据分析服务器。

其中,lora基站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并采集其实际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值rssi1,并将该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该lora基站建立在平流雾预报区域内,且两相邻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为5-100km。

气象数据接口用于接收平流雾预报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该气象数据包括湿度、风速和雨量;

数据分析服务器,根据获得的气象数据并结合两lora基站之间的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判断两lora基站之间的平流雾情况:当rssi1小于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且无雨时,判断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区域内有平流雾,并获得平流雾浓度w;

计算平流雾的浓度w公式如下:

w=rssi1-rssi0

上述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α+logbasedd-logbasexx–logbaseyy;

其中,α为rssi信号距离调整参数;d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based为平流雾预报区域lora基站距离对数的底数;base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值,base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值。

基于上述平流雾预报系统,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平流雾预报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需要进行平流雾预报的区域内建立两个以上的lora基站,且两相邻的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100km;利用气象数据接口获取平流雾预报区域内的气象数据;

步骤2、lora基站采集其实际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以及通过气象数据接口获取湿度、风速、雨量的气象数据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通过30天以上的数据累计,且在30天以上的数据累计中至少要出现5-8次平流雾的天气,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求取模型中的参数α、based、basex、basey,由此确定rssi0的求取模型;

根据rssi1、气象数据以及是否平流雾天气的情况,构建预报阈值rssi0的求取模型,具体如下:

rssi0=α+logbasedd–logbasexx–logbaseyy

其中,α为rssi信号距离调整参数;

d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距离;

based为平流雾预报区域lora基站距离对数的底数;base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

x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值;

base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调整因子对数的底数;

y为平流雾预报区域的风速值;

步骤3、进行平流雾预报;

lora基站获取其实际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通过气象数据接口获取平流雾预报区域的湿度、风速、雨量,并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

根据lora基站实际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气象数据并结合平流雾的预报阈值rssi0,依照平流雾的浓度公式:

w=rssi1-rssi0,w表示平流雾的浓度

当rssi1小于rssi0时获得平流雾浓度w,判断为两lora基站之间的区域内有平流雾,平流雾浓度w为雾浓度。

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信号受天气参数影响的原理,采集可能形成雾区的无线电传输信号,无线电信号受雾的影响将产生一定的雾衰减,该衰减值表现在无线电接收信号强度rssi上,从无线电接收信号强度rssi变化曲线同时参照测量区域内的湿度、风速、雨量等天气参数进行平流雾的预报。且在进行平流雾预报时采用传输距离远的lora基站进行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在相同的测量范围内,需要布设的lora基站的数量就会减少,由此降低平流雾预报的成本。

在实际的平流雾预报时,可以仅布设两个lora基站来预测两个lora基站之间的平流雾情况,也可以布设三个以及三个以上的lara基站来预测更大区域的平流雾情况。以下将列举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平流雾预测区域内布设了五个lora基站。

如图3所示,五个lora基站分别为第一lora基站、第二lora基站、第三lora基站、第四lora基站和第五lora基站,其中,第二lora基站、第三lora基站、第四lora基站、第五lora基站分别布设在第一lora基站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且其与第一lora基站的距离为50km。第二lora基站、第三lora基站、第四lora基站和第五lora基站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而第一lora基站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且第一lora基站连接数据分析服务器,同时该数据分析服务器还连接气象数据接口。

在进行平流雾预报时,第二lora基站、第三lora基站、第四lora基站和第五lora基站发射无线电信号,该无线电信号携带有相应的lora基站id,第一lora基站接收其余四个lora基站的无线电信号并获取相应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2、rssi13、rssi14、rssi15,其中,rssi12为接收到的第二lora基站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3为接收到的第三lora基站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4为接收到的第四lora基站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5为接收到的第五lora基站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第一lora基站将获取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rssi12、rssi13、rssi14、rssi15发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

同时,通过气象数据接口获取平流雾预测区域内的同时段的湿度、风速、雨量等气象观测信息,并将湿度、风速、雨量传送至数据分析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根据这些气象观测信息以及两lora基站之间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值获取出第一lora基站与其余lora基站之间的平流雾预报阈值rssi02、rssi03、rssi04、rssi05。

然后,将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2与平流雾预报阈值rssi02进行比较,即可知第一lora基站与第二lora基站之间是否有雾;将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3与平流雾预报阈值rssi03进行比较,即可知第一lora基站与第三lora基站之间是否有雾;将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4与平流雾预报阈值rssi04进行比较,即可知第一lora基站与第四lora基站之间是否有雾;将无线电信号强度rssi15与平流雾预报阈值rssi05进行比较,即可知第一lora基站与第五lora基站之间是否有雾。若第一lora基站与其余四个lora基站之间均判断为有雾,那么,这五个lora基站所涵盖的区域内就判断为有雾。

上述实施例是将第二至第五lora基站设置为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的,而第一lora基站是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而在具体的平流雾预报过程中,如图4所示,也可以将第二至第五lora基站设置为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而第一lora基站用来发射无线电信号,此时,第二至第五lora基站连接数据分析服务器,通过获取第二至第五lora基站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也可以进行平流雾预测。当然,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第一至第五lora基站均设置为既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也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此时,五个lora基站均连接数据分析服务器,任意两个lora基站之间均可进行平流雾判断,该情况下,平流雾的预报会更加准确一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