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调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10404发布日期:2020-03-17 19:0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调色方法与流程

[关联申请的的相互引用]本申请基于2018年9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68261号说明书(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主张优先权。

本发明涉及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调色方法,所述涂装板具有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由清漆形成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



背景技术:

在涂料销售店、汽车修补厂、调色厂等有制造涂装板并使用测色计对其进行测色的操作步骤。

汽车修补涂装领域中,以调色操作的标准化、操作时间的缩短为目的,采用使用颜色传感器和电脑的电脑调色法(电脑配色;ccm)已越来越普遍。电脑调色法不需要高水平的调色技能,因此是任何人都可以简便快捷地进行调色的方法,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生产率而广泛普及的方法。

电脑调色法(电脑配色;ccm),是将各调色材料的特性值等数据事先输入电脑,然后用颜色传感器对作为修补对象的车体进行测色进而获得各种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用电脑进行调色材料的配合率计算,再基于所得的配合率将1种以上的调色材料称量、混合而制造着色涂料,进而将所得的着色涂料涂装于基材并使其干燥而制造调色试验涂板。

制造的调色试验涂板,用于通过测色计测色及/或与修补部分周围进行比色。结果不佳时,则基于制造的调色试验涂板的测色数据等用电脑重新计算,从而修正调色材料的配合或根据操作者的感觉修正配合进行调色,进而再次制造调色试验涂板,将该调色试验涂板通过测色计进行测色及/或与修补部分周围进行比色,此操作需要反复进行,直到合格为止。

在实际修补涂装现场,例如在汽车外板等的修补涂装时,采用如下方法:用腻子或底漆填埋损伤部位后,将混合1种以上调色材料而向目标色调色的着色涂料以损伤部位周边为中心进行涂装,并在其上涂装清漆。成为该目标色的颜色,是修补部分周围的颜色,有时是受到太阳光等的影响而由新车时的色调变化而来的色调,因此为了做成与修补部位周围的颜色一致而没有违和感的外观,需要制造多个具有复层涂膜的调色试验涂板,对其进行测色并进行比色操作。

因此,为了做成使涂装部位的颜色与周围一致而没有违和感的外观,需要持续进行以下操作,直至获得成为目标色的复层涂膜:以用电脑调色法混合1种以上的调色材料向目标色调色的着色涂料为基础形成着色涂膜,并在其上涂装清漆形成透明涂膜,从而设置复层涂膜来制造调色试验涂板,将得到的调色试验涂板用测色计测色及/或与修补部位周围进行比色。

因此,在汽车修补涂装中,为了通过调色操作的标准化、调色时间的缩短来提高生产率,寻求一种可在更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测色的方法。

关于复层涂膜的调色试验涂板的测色,尤其是在着色涂膜上具有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的调色试验涂板的测色,在没有透明涂膜的状态下进行测色的情况下,或在涂布或贴附与实际使用的透明涂膜不同的材料的情况等下,存在测色值与实际的复层涂膜的颜色有差异的问题。

尤其是在具有由含光亮性颜料的金属涂料等光亮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的复层涂膜的情况下,由于仅着色涂膜作为单膜的色调与形成复层涂膜时的色调差异显著,因此除非在具有实际使用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状态下进行测色,否则难以进行高精度测色。

此外,在修补涂装现场,作为用于获得透明涂膜的清漆,多使用由主剂和硬化剂构成的2液型氨基甲酸酯清漆。

在调整这种2液型氨基甲酸酯清漆时,必需将主剂和硬化剂分别正确计量并混合,并且烧结硬化很耗时,因此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

尤其是在制造多个具有复层涂膜的调色试验涂板时,由于烧结硬化复层涂膜的步骤(以及之后的冷却步骤)需要很多时间,因此为了通过缩短调色时间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考虑省略烧结硬化复层涂膜的步骤。

然而,在具有由含光亮性颜料的金属涂料等光亮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的复层涂膜的情况下,如果透明涂膜的干燥不充分,则会由涂膜中残留的溶剂产生混层,而发生铝颜料等光亮颜料的取向紊乱等回粘不均,可能使做成的外观降低,并且不能得到准确的测色值。

此外,如果在涂装清漆后透明涂膜未干燥的状态下,用接触型测色计对涂装板(调色试验涂板)进行测色,则未干燥的涂料会粘附到测色计上,而需要时间清理被污染的测色计,由于残存于未干燥涂膜上的挥发成分会使测色计的部件等劣化,因此不可能使用接触型测色计稳定地进行连续测色。

可以考虑用非接触型测色计在透明涂膜未干燥的状态下对涂装板(调色试验涂板)进行测色的方法,但需要用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稳定测色的大型装置,并且,在不使用这种装置的情况下,在测定条件为不一定等的测色精度方面具有改良的余地。

此外,仍然存在挥发成分引起的测色计部件劣化的问题,误与未干燥涂膜接触时,部件污染从而产生清理等问题。

在这种状况下,截至目前已提出了如下提案。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调色判断方法:作为调色试验涂板制造所需要的时间的削减方法,将调色后的金属涂装面a与目标色的金属涂装面b进行比较时,事先用有机溶剂使所述涂装面a润湿。根据该调色判断方法,不用花费时间,即可使金属涂装面的光泽成为上涂清漆那样的外观,但根据目标色的不同,由测色计得到的测定值与实际颜色间产生偏差,有时无法得到精度优良的调色涂料配合,此外还担心测色装置的污染和有机溶剂对测色计的影响。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着色涂膜颜色的测定方法,包括在手指触感干燥的着色涂料涂膜上,涂布不溶解该着色涂料涂膜的液体,并在其上放置无色透明的固体形状的清漆隔离涂膜等薄膜,藉由该薄膜进行着色涂料涂膜的测色的方法。然而,如果对金属色的调色涂膜使用这种方法,则可能会在测色计所测的测定值与实际颜色之间产生偏差。此外,由于放置薄膜而不能控制在金属色的调色涂膜产生的“回粘不均”等,存在无法获得准确的测色值的问题。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调色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在测色用基材表面上,用除喷涂以外的涂装方法进行调色用着色液体的涂装,从而形成一定膜厚的调色用着色湿膜的步骤和,(1a)根据需要将所形成的调色用着色湿膜进行干燥,形成调色用着色干膜的步骤和,(2)在所形成的着色湿膜或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形成的着色干膜的表面上,用除喷涂以外的涂装方法进行透明液体的涂装,形成一定膜厚的透明湿膜的步骤和,(2a)根据需要将所形成的透明湿膜进行干燥,制造透明干膜的步骤和,(3)从透明湿膜或透明干膜的表面用测色机进行测色的步骤和,(4)计算通过上述步骤(3)测色的调色用颜色与通过测色机对所要求的色样进行测色的样本颜色之间的差的步骤和,(5)当通过上述步骤(4)而被判断调色用颜色与样本颜色的差小,因此不需要着色液体的调色时,结束调色,此外,当差大而被判断为需要进一步的着色液体的调色时,重复上述步骤(1)~(4)1次或多次,直到判断为调色用颜色与样本颜色的差变小而不需要着色液体调色为止而进行调色的步骤。该调色方法,使用具有所规定的外观粘度范围及所规定的粘性(结构粘性指数)范围的着色液体作为涂装于测色用基材表面的调色用着色液体。

该调色方法,不使用喷涂作为着色涂料的涂装手段,所以在实际涂装手段为喷涂的情况下,存在颜色相关性差,调色困难的问题。此外,由于实质上是涂装清漆后加热(140℃、20分钟),形成透明干膜后测色,因此在包括加热时间及冷却时间等的操作时间缩短等提高生产率方面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液膜用测色装置,该装置是为了进行涂膜材料的色彩管理,对干燥硬化前的液膜进行测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膜形成单元,在液膜形成用基材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液膜,及测色单元,在靠近液膜表面的位置对液膜进行非接触测色,在将它们邻接配置的同时,在它们的下方,具备转移单元,从液膜形成单元向测色单元转移液膜形成用基材,且所述测色单元中,附设了位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测定面与液膜表面之间的间隔,将上述液膜形成用基材保持在上述转移单元上,进行液膜的形成和测色,在上述液膜形成用基材上,具有供给形成涂膜的液体材料的水平配置的平坦表面,作为上述液膜形成单元,设置了沿着液膜形成用基材表面相对移动的刮除构件。

该装置不只是使用非接触型测色计,即便使用接触型测色计,也可针对未干燥的涂膜的液膜进行高精度测色,但装置的构成复杂,测色操作也很繁琐。

此外,没有对具有由含光亮性颜料的金属涂料等光亮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的复层涂膜有效的记载。此外,特别是在由含光亮性颜料的金属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在该着色涂膜上设置了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中,由于在色调、不均匀等方面产生显著差异,因此,如果不是在具有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的状态下进行测色,特别是对于金属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调色试验涂板),有时不能进行高精度的测色。

并且,由于不使用喷涂装置,所以在实际涂装手段为喷涂的情况下,存在颜色相关性差,调色困难的问题。

专利文献5、6中记载了在通过积分球分光测色计进行以测色对象物为对象的测色行为时,将遮罩构件按压在测色对象物上进行测色。该遮罩构件也称为目标遮罩等,在遮罩主体部分设置了规定作为测色对象物中的测色对象的区域(测色对象区域)的尺寸的窗口部,同时设置了安装部,通过该安装部可将遮罩构件装卸在测色计上。

然而,专利文献5、6中记载的积分球分光测色计,通常不用于具有以下着色涂膜的复层涂膜的测色:由光亮材料形成的着色涂膜,该光亮材料为含有由光亮材料引起的因观察角度不同而形成不同色相或明度的汽车的光亮性颜料的金属涂料等。并且,与这种积分球分光测色计相关的技术适用于测色机制不同的多角度方式的多角度分光测色计,在专利文献5、6中没有记载也没有启示,从技术常识来看也很困难。

此外,该遮罩构件的构成材料和厚度等的详细情况尚未明确,残存在未干燥涂膜的挥发成分恐怕会使测色计的构件等劣化,测色计的测定值与实际颜色之间恐怕会产生偏差。

此外,在使该遮罩构件与未干燥涂膜接触进行测色的情况下,存在复杂结构的遮罩构件的清洗需要时间、高价的遮罩构件需要多个而在成本方面不利等问题。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785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69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05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370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6-9053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5-215239号公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提供一种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在具有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由清漆形成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中,可不污染测色计且可简便、用时更短地对与实际修补过程同等的复层涂膜进行精度优良的测色。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过以下构成,可解决上述课题,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如以下所述。

项1:一种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述涂装板具有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由清漆形成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1)涂装着色涂料形成着色涂膜的步骤,

(2)在着色涂膜上涂装清漆形成透明涂膜的步骤,

(3)在所述透明涂膜的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于透明涂膜形成后5分钟内从所述透明涂膜的表面用测色计进行测色的步骤。

项2:一种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述涂装板具有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由清漆形成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1)涂装着色涂料形成着色涂膜的步骤,

(2)在着色涂膜上涂装清漆形成透明涂膜的步骤,

(3)在未完全干燥状态的所述透明涂膜的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从所述透明涂膜的表面用测色计进行测色的步骤。

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步骤(2)中形成的透明涂膜在15~80℃的温度下放置的步骤。

项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设为40~100质量%的步骤。

项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漆为含有含羟基化合物及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涂料。

项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后的透明涂膜的玻璃化温度为50℃以上。

项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明涂膜的干燥膜厚在10~50μm范围内。

项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着色涂膜的步骤,包括由喷涂形成着色涂膜的步骤、静置着色涂膜的步骤以及对着色涂膜施以预加热的步骤中的至少1个步骤。

项9: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的厚度在10~200μm范围内。

项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片的至少1个面设置有粘合层。

项11:一种调色方法,使用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涂料为混合含有1种以上颜料的材料并调色为目标色的调色涂料,包含通过所述测色方法对涂装了所述调色涂料的调色试验涂板进行测色,进而判断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的步骤。

此外,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的“干燥”不仅包括通过挥发性溶剂的挥发而干燥(没有流动性的状态等),也包括通过硬化反应的进行(完成)而引起的硬化干燥。

根据本发明的测色方法,在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中,能够使用现有的测色计测色,并且能够从挥发成分和未干燥涂料的附着导致的污染等角度保护测色计,任何人都可以简便地使用本测色方法,进而可以缩短调色时间及测色操作时间。另外,本方法中使用的保护片,不是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的辅助构件,而是相对廉价可取换或一次性使用的构件,可简便地保护测色计。

此外,即使所得的涂膜为受到回粘不均等影响的复层涂膜,即含有由含测色数据易偏差的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涂料形成的光亮涂膜的复层涂膜,本方法鉴于此而设计,因此无论是哪种涂色都能在短时间内对与实际修补过程同等的复层涂膜进行精度优良的测色。

特别是在使用颜色传感器和使用电脑的电脑调色法的汽车修补涂装中,为了判断混合包含1种以上着色涂料的材料而调色为目标色的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提供了一种适当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作为调色试验涂板的测色方法。

并且,通过使用这种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测色,由于迅速确定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成为可能,所以调色操作的标准化、尤其是大幅缩短调色时间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保护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例示由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形成的测色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

图3是例示将本发明的保护片安装于测色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述本发明。

<1.测色方法>

[1.1着色涂料;着色涂膜]

作为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使用的着色涂料,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在涂料领域广泛使用的着色涂料,可以是1液型、2液型、水性、非水性、光硬化性、光及热硬化性等任意着色涂料。

例如,可广泛使用在以下制品上形成复层涂膜时所使用的着色涂料,或进行它们的损伤部位修补时所使用的着色涂料等,所述制品如:乘用车、卡车、摩托车、客车等汽车车体的外板部;汽车部件;手机、音响设备等家用电器制品的外板部等。

作为本发明中的着色涂料,例如,可列举纯色涂料、金属涂料及光干涉涂料。

此外,作为这种着色涂料,也可以是混合1种以上着色涂料而调色成目标色的调色涂料。

作为着色涂料中所含的材料,可列举作为组成以下制剂的着色涂料的成分而广为人知的1种以上物质,所述物质为:结合剂、粘合剂(树脂、硬化性化合物等)、着色颜料或其浆料、光亮性颜料或其浆料、光泽调整剂、分散(助)剂等着色剂和添加剂等。

作为这些着色涂料,也可使用关西涂料公司制的“retanpghybrideco”、“retanwbecoev”等各种市售品。

作为着色涂料的颜色,可以是黑、白、红、绿、黄、蓝、紫,也可以将这些颜色任意组合成为所希望的颜色。作为着色涂料,可列举作为着色颜料而含有无机着色颜料、有机着色颜料以及光亮性颜料中的1种以上的涂料。

其中作为光亮性颜料,可使用铝、铜、铬、镍合金、不锈钢等鳞片状金属颜料,表面被覆金属氧化物的鳞片状金属颜料,使表面化学吸附或结合着色颜料的鳞片状金属颜料等光反射性颜料,及/或金属氧化物被覆云母颜料,金属氧化物被覆氧化铝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被覆玻璃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被覆二氧化硅片颜料等光干涉性颜料等光亮性颜料中的1种以上。

[1.2清漆;透明涂膜]

作为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使用的清漆,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涂料领域广泛使用的清漆,可以是1液型、2液型、水性、非水性、光硬化性、光及热硬化性、挥发性涂料(亮漆等)等任意涂料。

此外,作为清漆,可以是最上层使用的顶层清漆,也可以是在透明涂膜之上进一步设置涂膜而形成透明涂膜的清漆。

作为清漆,可以使用完全无色透明的涂料,也可以是使涂膜在能够维持透明状态的范围内被着色的彩色清漆。

其中可广泛使用在以下制品上形成复层涂膜时所使用的清漆,或进行它们的损伤部位修补时所使用的清漆等,所述制品如:乘用车、卡车、摩托车、客车等汽车车体的外板部;汽车部件;手机、音响设备等家用电器制品的外板部等。

作为这种清漆,优选使用通过除去挥发性溶剂可形成干燥涂膜的亮漆型清漆、通过混合主剂和硬化剂可形成干燥涂膜的硬化性清漆等。

通过除去挥发性溶剂可形成干燥涂膜的亮漆型清漆,可以是含有作为挥发性溶剂的水的水性亮漆,也可以是含有作为挥发性溶剂的有机溶剂的非水性亮漆。

通过混合主剂和硬化剂可形成干燥涂膜的硬化性清漆,可以是1液型涂料,也可以是2液型涂料等多液型涂料,还可以是任意水性涂料、非水性涂料、粉末涂料、气溶胶涂料等。

特别优选使用含有含羟基化合物及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涂料。

作为含羟基化合物,只要是含有2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则可以使用任意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四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2-丁二醇、3-甲基-1,2-丁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4-戊二醇、2,4-戊二醇、2,3-二甲基丙二醇、四亚甲基二醇、3-甲基-4,3-戊二醇、3-甲基-4,5-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4-己二醇、2,5-己二醇、新戊二醇等二醇,甘油等三醇等的低分子多元醇化合物;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环氧多元醇等聚合物多元醇等。

这些含羟基化合物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基于交联密度、耐擦伤性、耐水性、耐酸性、平滑性等观点,含羟基化合物的羟价、聚合物多元醇的重均分子量适当选用即可。

本发明中所用的清漆中优选的含羟基化合物,至少是1种聚合物多元醇,特别优选丙烯酸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以及聚醚多元醇中的1种以上,更优选丙烯酸多元醇。

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只要是在1个分子中至少具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则可以使用任意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氢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环状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三苯甲烷-4,4',4”-三异氰酸酯、1,3,5-三异氰酸根合苯基、2,4,6-三异氰酸根合甲苯、4,4'-二甲基二苯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等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聚氨基甲酸酯聚异氰酸酯、聚醚聚异氰酸酯、聚酯聚异氰酸酯等聚异氰酸酯聚合物;该聚异氰酸酯的衍生物等。

作为所述聚异氰酸酯的衍生物,例如,可列举上述聚异氰酸酯的二聚体、三聚体等多聚体、双缩脲、脲基甲酸酯、脲二酮(uretdione)、脲酮亚胺、异氰脲酸酯、噁二嗪三酮、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天然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rudemdi)、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polymericmdi))、天然甲苯二异氰酸酯(crudetdi)等。

此外,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将上述聚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中的异氰酸酯基用阻断剂阻断的嵌断化合物即嵌断化聚异氰酸酯化合物。

这些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在清漆中,进一步根据需要,可以适当配合水或有机溶剂等溶剂、硬化催化剂、消泡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从提高测色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作为干燥后的透明涂膜的玻璃化温度,优选调整为50℃以上。作为优选的玻璃化温度为60~100℃,更优选为60~80℃。

本发明的透明涂膜的玻璃化温度,例如是使用ft流变光谱“rheogele-400”(ubm株式会社制),以频率110赫兹、升温速度4℃/分钟测定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作为显示tanδ(损耗模量/储能模量)最大值的温度进行测定的动态玻璃化温度。将本发明所使用的透明组合物以干燥膜厚为25μm的形式涂布于聚丙烯板上,通过80℃、20分钟的干燥条件形成干燥涂膜后,将所得的干燥涂膜作为自由涂膜从聚丙烯板剥离,在端部或未缺损等部分以长20mm、宽5mm的短条状裁切为试样。

在本发明中,将含有含羟基化合物和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涂料用作清漆,而制造调色试验涂板的情况下,由于该调色试验涂板能够形成与以实际修补涂装步骤形成的复层涂膜极其接近的特性的复层涂膜,所以特别优选。因为与实际修补涂装后的测色大致相同,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测色,并且所制造的调色试验涂板受到具有氨基甲酸酯交联结合的透明涂膜的保护,耐水性优良,经时引起的变色、劣化(膜变薄等)等变少,也可将涂装板作为颜色样本板进行再利用等。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在透明涂膜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于透明涂膜形成后5分钟内、优选3分钟内、更优选1分钟内,从透明涂膜的表面用测色计进行测色。

因此,即使在通过调整清漆的组成并用这种方式进行测色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具备不产生回粘不均的特性。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在未完全干燥的状态下的透明涂膜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从透明涂膜的表面用测色计进行测色。

因此,即使在通过调整清漆的组成并用这种方式进行测色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具备不产生回粘不均的特性。

在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中,涂装清漆而设置的透明涂膜,从清漆涂装后到测色期间,可以放置在15~80℃的温度下。

此外,涂装清漆而设置的透明涂膜,其测色时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可设为40~100质量%、优选为40~99质量%、更优选为45~90质量%。

涂装清漆而设置的透明涂膜,从清漆涂装后到测色期间,可放置在15~80℃的温度下,测色时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可设为40~100质量%。

作为将测色时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设为40~100质量%的手段,如果有必要,也可采用加热手段等适当的涂膜干燥手段。

在此,作为将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设为40~100质量%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设为于透明涂膜形成后5分钟内、优选3分钟内、更优选1分钟内,通过调整清漆的成分来调整上述时间。

此外,进行清漆涂装,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实施静置及/或加热,将得到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设为40~100质量%,但从节能、低成本、安全性、操作性等观点出发,优选可在更低温、短时间条件下开始测色。

并且,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下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下述问题:发生回粘不均、透明涂膜通过保护片开口部到达测色计而污染测色计、透明涂膜所含的有机溶剂等挥发成分对测色计造成影响等。

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超过90质量%、尤其是超过99质量%的情况下,如果是普通的清漆,则从透明涂膜形成到测色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并且,勉强在高温(例如超过80℃)下加速干燥而得到透明涂膜的情况下,存在发生难以形成具有均匀且颜色稳定性优异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等问题的可能性。

本说明书中,在指定时间点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质量%)通过下述公式求得,也称为涂着于被涂物的涂料的固形成分含有率(涂着nv)。

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m2-m0)/(m1-m0)×100

m0:涂装前的被涂物的质量(g)

m1:在指定时间点的涂装物的质量(g)

m2:具有溶剂完全挥发的干燥涂膜的涂装物的质量(g)

透明涂膜的干燥膜厚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在10~5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20~40μm、更优选为25~35μm。

[1.3涂装手段;涂膜的形成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使用的涂装手段及涂膜的形成方法,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涂料领域广泛使用的涂装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使用的着色涂料及/或清漆的涂装手段,例如,可使用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静电喷涂、旋转雾化、刷涂、辊涂、喷墨、气溶胶、浸渍等1种以上手段,可1次涂布,也可多次重复涂布。

作为优选的涂装手段,可采用空气喷雾、无空气喷雾、静电喷雾、旋转雾化等喷涂。

在基材上涂装着色涂料时,当污染物质(油等)污染到基材上时,优选使用酒精等溶剂进行脱脂、清洁化,基材上清洁时,可以不用特别进行脱脂、清洁化。

为了提高基材与涂膜之间的附着性、粘合性,可对基材进行粗面化处理、等离子处理、火焰处理、底漆处理等表面处理。

在涂装着色涂料或清漆后,可实施放置(静置)及/或预加热。放置通常通过在常温下静置来进行,进行预加热时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等可以任意设定。根据情况,也可以使用吹风机等进行强制干燥。

作为涂装板的基材,可使用制造涂装板时通常使用的基材,也可使用各种金属板、玻璃等无机材质的板、各种塑料板、纸板等,优选使用金属板。

这些涂装板的基材,可以是进行了磷酸盐处理、铬酸盐处理、电镀处理、复合氧化物处理、电沉积涂装处理、底漆处理、脱脂处理等表面处理的基材。

[1.4测色计;测色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使用的测色计,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为进行表面有色彩的工业产品的色彩管理及/或色彩测定而广泛使用的测色计。例如,可列举积分球分光测色计、多角度分光测色计等,但没有特别限定。

可优选使用如下多角度分光测色计:为了能够应对光亮性涂膜(金属涂膜)的测色,在1次测定中从一个方向入射光,以3~6个角度的多角度受光(例如25°、45°、75°)。

特别优选使用关西涂料公司制的多角度分光测色计“ai颜色传感器”,bykjapan公司制的多角度分光测色计“tri-color”。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这种测色计,可以得到在lab色彩空间中表示明度的l、表示色相和彩度的色度a及b的值。并且,使用这些值能够迅速测定来自目标色的色差。

在此,lab色彩空间,用于表示物体的颜色,是目前在所有领域最常用的表色系统,于1976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化,日本也在jis(jisz8781-4,z8781-5)中采用。

lab色彩空间中,表示色相和彩度的色度a、b表示颜色的方向,a表示红色方向、-a表示绿色方向,且b表示黄色方向、-b表示蓝色方向,数值的绝对值越大颜色越鲜明,变小则变为暗淡的颜色。表示明度的l取0~100的数值,l=100为白色,l=0为黑色。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在透明涂膜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于透明涂膜形成后5分钟内、优选3分钟内、更优选1分钟内,从透明涂膜的表面用测色计进行测色。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在未完全干燥的状态下的透明涂膜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从透明涂膜表面用测色计进行测色。

在此,涂装清漆而设置的透明涂膜,所谓的“未完全干燥状态”,是指通过长时间加热等未使透明涂膜的干燥完全结束的状态。即,清漆为不含硬化剂的亮漆型清漆的情况下,指清漆中的挥发性溶剂(水、有机溶剂等)未完全挥发的状态;当为主剂与硬化剂混合的硬化性清漆的情况下,指干燥硬化(交联)未完全结束的状态。

一般而言,不是jisk5600-1-1(1999)中所规定的“硬化干燥”状态的状态,是指没有“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夹涂面中央,涂面不会有指纹引起的凹陷,未感觉到涂面的移动,并且用指尖快速重复摩擦涂面中央,涂面上没有磨痕的状态”的状态。

作为这种状态,例如为在jisk5600-1-1(1999)中规定的“指触干燥状态”(用指尖轻触涂面中央,指尖未污染的状态)或“半硬化干燥状态”(用指尖轻轻摩擦涂面中央,涂面上未产生磨痕的状态)即可。

[1.5保护片]

本发明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所使用的保护片,在涂装测色时,存在于涂装板上的透明涂膜的表面与测色计之间,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

作为保护片上所设置的开口部,只要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则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四角形等形状。只要能获得所期望的效果,也可以比测色域大。

保护片的开口部,与设置于测色计主体的测色部(传感器窗口部和开口部等)相对应,由此,使来自测色计的光源的光直接照射到涂装板上成为可能。

保护片存在于上述透明涂膜与测色计之间,具有防止这种透明涂膜附着在测色计上而污染测色计的功能,并具有防止这种透明涂膜中挥发的有机溶剂引起的测色计劣化或损坏的功能。

此外,保护片的污染严重时,因为比较廉价直接将其废弃即可,更换也简便。

并且,由于至少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且该开口部与设置于测色计主体上的测色部(传感器窗口部或开口部等)相适合,因此,具有通过直接照射来自测色计光源的光,可对实际的复层涂膜进行测色的功能。

作为保护片的形状等,只要设置了上述开口部则没有特别限定,在不妨碍预期功能的范围内,也可以具有其他开口部、切口等。此外,也可以通过弯曲或成型加工等,将保护片的至少一部分成型为所期望的形状。考虑到成本等,优选只是涂装板的测色域被打开的平面片状保护片。

尤其是片状物的通用性高,易于根据需要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可简便地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测色计。

作为保护片的厚度,可使用任意厚度的保护片,但通常为10~200μm,优选为20~150μm、更优选为30~120μm。

比10μm薄的保护片,会使保护片难以操作或容易损坏,有可能无法防止透明涂膜中的溶剂对测色计的影响等。

比200μm厚的保护片,会从周围吸收光,恐怕无法进行正确的测色,或测色值与实际的复层涂膜的颜色有差异。

作为构成保护片的材料,可列举聚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氟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乙酸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树脂和各种frp等塑料材料;铝箔、不锈钢箔、铜箔等金属材料;洋纸(优质纸、涂工纸、描图纸等)、日本纸(草纸、片纸等)、烹饪纸、玻璃纸等纸材料;纺织布、无纺布、编织物等纤维材料;玻璃、木材等任意材料。

本发明,可以是含有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组合物,也可以是具有含它们中的1种以上的层的层压体。

本发明中,保护片的至少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有粘合层。粘合层可以只存在于单面,也可以存在于两面,但优选存在于单面。粘合层可设置在保护片的至少一个面的整个面上,也可根据所希望的形状等设置在一部分。

作为设置了这种粘合层的保护片,可列举在塑料片(膜)、纸、金属等至少一个面设置了粘合剂层而成为粘合片或粘合带的产品(例如作为聚烯烃类树脂粘合膜、聚酯类树脂粘合膜、纸基材类粘合片的post-it(注册商标)等)。

作为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剂,可使用丙烯酸类、橡胶类、硅类、氨基甲酸酯类等任意粘合剂。这些粘合剂可基于以下观点进行适当选择:准确的固定、对测色计的影响(剥离时的防胶水残留、剥离时的防测色计部件脱离、由粘合剂造成的测色计误动作的预防等)等。

由于存在粘合层,可将保护片确切地固定在测色计及/或涂装板上,从而能够简便、准确地连续进行测色,并且,通过利用粘合剂的再剥离性,可以简便地去除保护片,而不会对测色计或涂装板造成影响。

此外,例如,也可以预先在测色计及/或保护片上贴附双面胶带,通过双面胶带将保护片固定在测色计及/或涂装板上。

本发明中,从对清漆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耐久性、成本、对测色计的影响等观点出发,作为保护片,可优选使用聚酯类树脂膜、聚烯烃类树脂膜、纸、在单面设置粘合层的聚酯类树脂膜、在单面设置粘合层的聚烯烃类树脂膜、在单面设置粘合层的纸(例如post-it(注册商标)等)。

<2.调色方法>

本发明的调色方法,是使用上述1.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的调色方法,所述着色涂料为混合含有1种以上颜料的材料并调色为目标色的调色涂料,包含通过所述测色方法对涂装了所述调色涂料的调色试验涂板进行测色,进而判断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的步骤。

上述1.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不是在形成复层涂膜后进行加热并完全干燥、冷却后再进行测定。因此,在使用电脑调色法的调色方法中,对向目标色调色的多种调色涂料制造的各个涂装板(调色试验涂板)进行连续快速的高精度测色成为可能。

使用上述1.的涂装板的测色方法的本发明的调色方法,可通过构件来保护测色计,该构件不是昂贵且复杂的结构辅助构件,而是比较廉价的构件,可以很简便地更换,也可以一次性使用。此外,该调色方法能够标准化调色操作,缩短调色时间及测色操作时间,不会受到回粘不均等影响,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与实际修补过程同等的复层涂膜以高精度进行测色,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

特别是为了在使用用颜色传感器和电脑的电脑调色法的汽车修补涂装中,判断将含有1种以上着色涂料的材料进行混合而调色为目标色的调色涂料的调色是否合格,因而作为调色试验涂板的测色方法很合适。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调色方法,基于在短时间内的高精度测色,使迅速、准确地判断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成为可能,因此,调色操作的标准化成为可能,特别是在修补1台车辆时调色操作中的将平均调色次数从5次变为2次,大幅缩短了调色时间,例如,将每个月的调色操作时间削减约60%成为可能。

实施例

以下列举具体例子,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例子。

(标准板1的制造)

在10cm×10cm的基材(镀锡板)上,作为着色涂料,通过电脑调色法(电脑配色;ccm),将调色成涂色为银色的涂料sv(关西涂料公司制,含有鳞片状铝颜料的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涂料组合物)用作着色涂料种类,以目标干燥膜厚为约20μm的形式进行喷涂,形成着色涂膜,并在20℃下放置5分钟,使其指触干燥。

在所得的着色涂膜上,将清漆c1(关西涂料公司制商品名“retanpgecohs(高固体)透明(q)”;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清漆组合物,其以nco/oh比为1.2含有含羟基丙烯酸树脂及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其涂膜的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55℃),以目标干燥涂膜为25μm的形式进行喷涂,得到具有复层涂膜的涂装板。

将所得的涂装板在20℃下放置5分钟(静置),其后在60℃温度下加热30分钟,制造标准板1。

(标准板2的制造)

代替上述涂料sv,通过ccm,将调色成涂色为蓝色金属的涂料bm(关西涂料公司制,含鳞片状铝颜料及着色颜料的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涂料组合物)用作着色涂料种类,形成着色涂膜,除此之外,通过与制造标准板1同样的方法制造标准板2。

(标准板3的制造)

代替上述涂料sv,通过ccm,将调色成涂色为灰色固体的涂料gs(关西涂料公司制,含着色颜料的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涂料组合物)用作着色涂料种类,形成着色涂膜,除此之外,通过与制造标准板1同样的方法制造标准板3。

(标准板1~3的测色)

在标准板1~3的透明涂膜表面上,静置测色计(多角度分光测色计;bykjapan公司制、tri-color),分别测定3个角度(25°(高光)、45°(正面)、75°(阴影))分别的lab,将所得的测色数据用作标准值。

测色时,即使不使用保护片,涂膜也不会粘合在测色计上,反之涂膜上也不会形成痕迹等,可以稳定地测色。

(实施例1)

在10cm×10cm的基材(镀锡板)上,将用于制造标准板1的涂料sv用作着色涂料种类,以目标干燥膜厚为约20μm的形式进行喷涂,从而形成着色涂膜。在20℃下放置5分钟,使其指触干燥后,在其上将用于制造标准板1的清漆c1,以干燥涂膜为25μm的形式进行喷涂,从而得到具有复层涂膜的涂装板。

具有所获得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不进行静置,将清漆涂装后的温度条件设定为60℃,通过测色计,于清漆涂装结束后经过5分钟的时点进行测色。

此外,在测色时,进行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测定、透明涂膜干燥状态评价、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以及测色操作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记载。

此外,按照以下方法通过测色计进行测色。

将具有复层涂膜的涂装板水平放置,在涂装板的复层涂膜表面,放置多角度分光测色计(bykjapan公司制,tri-color),该测色计通过粘合剂贴附了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的保护片s1,在复层涂膜表面上存在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的保护片的状态下,通过多角度分光测色计分别测定3个角度(25°(高光)、45°(正面)、75°(阴影))的lab的值。

(实施例2~42)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着色涂料种类、清漆种类、透明涂膜的目标干燥膜厚、透明涂膜的涂膜tg(玻璃化温度)、清漆涂装后的温度条件、清漆涂装结束后的经过时间、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量、保护片的种类以及保护片的厚度,分别如表1所记载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指定时间点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测定、透明涂膜干燥状态评价、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以及测色操作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记载。

(对比例1)

在10cm×10cm的基材(镀锡板)上,将用于标准板1制造的涂料sv用作着色涂料种类,以目标干燥膜厚为约20μm的形式进行喷涂,从而形成着色涂膜。在20℃下放置5分钟,使其指触干燥后不涂装清漆,在60℃温度下加热30分钟,从而制造对比例1所涉及的涂装板。

针对所得的涂装板,与实施例1同样通过测色计进行测色,同时进行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以及测色操作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记载。

(对比例2)

实施例1中,除了将清漆涂装后的温度条件及清漆涂装结束后的经过时间,分别如表1所记载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指定时间点的透明涂膜固形成分含有率测定、透明涂膜干燥状态评价、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以及测色操作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记载。

(对比例3)

实施例1中,除了将清漆涂装后的温度条件及清漆涂装结束后的经过时间,分别如表1所记载,通过测色计进行测色时未用保护片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指定时间点的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测定、透明涂膜干燥状态评价、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以及测色操作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记载。

表1

表1中,清漆种类c1~c6以及保护片s1~s5如下。

c1:关西涂料公司制商品名“retanpgecohs(高固体)透明(q)”;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清漆组合物,其以nco/oh比为1.2含有含羟基丙烯酸树脂及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其涂膜的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55℃

c2:速干性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清漆组合物,其涂膜的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70℃

c3: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清漆组合物,其涂膜的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40℃

c4:亮漆清漆组合物,其含有含羟基丙烯酸树脂,不含有硬化剂,其涂膜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55℃

c5:亮漆清漆组合物,其含有含羟基丙烯酸树脂,不含有硬化剂,其涂膜的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70℃

c6:亮漆清漆组合物,其含有含羟基丙烯酸树脂,不含有硬化剂,其涂膜的玻璃化温度(涂膜tg)为40℃

s1:a-one公司制uv防紫外线透明覆膜;厚度70μm;带单面粘合剂

s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透明单面粘合片膜;厚度100μm

s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透明单面粘合片膜;厚度110μm

s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透明单面粘合片膜;厚度150μm

s5:3m公司制,强粘合post-it(尺寸75mm×75mm);厚度110μm;带单面粘合剂

s6:优质纸(尺寸75mm×75mm);厚度110μm

表1中,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测定、透明涂膜干燥状态评价、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以及测色操作性评价,分别如下进行。

(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测定)

指定时间点的透明涂膜固形成分含有率(质量%)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称量100mm×150mm×3.0mm的abs被涂物,得到涂装前的被涂物质量m0(g)。

将清漆以干燥涂膜为表1所记载的膜厚的形式涂装在所述被涂物上,之后称量指定时间点的涂装物,得到指定时间点的涂装物质量m1(g)。

将清漆以干燥涂膜为表1所记载的膜厚的形式涂装在所述被涂物上,其后在常温20℃下,放置5分钟(静置),然后在60℃加热温度下,用干燥炉加热干燥30分钟,得到具有干燥涂膜的涂装物。称量该涂装物,得到溶剂完全挥发的涂装物的质量m2(g)。

用这些m0、m1及m2,通过所述公式计算指定时间点的透明涂膜固形成分含有率(质量%):

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m2-m0)/(m1-m0)×100

m0:涂装前的被涂物质量(g)

m1:指定时间点的涂装物质量(g)

m2:具有溶剂完全挥发的干燥涂膜的涂装物质量(g)

(透明涂膜干燥状态评价)

使用设置了复层涂膜的涂装板,基于jisk5600-1-1(1999)中的规定评价复层涂膜的干燥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中,与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5:硬化干燥状态(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夹住涂面中央,涂面上不会有指纹引起的凹陷,感觉不到涂面的移动,且用指尖快速反复摩擦涂面中央,涂面上没有磨痕的状态。)。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90质量%以上。

4:半硬化干燥状态(用指尖轻轻摩擦涂面中央,涂面上没有磨痕的状态。)。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7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

3:指触干燥状态(用指尖轻触涂面中央,指尖不被污染的状态。)。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60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

2:指触干燥状态以下(用指尖轻触涂面中央,指尖被污染的状态,但安置测色计时未发生移动,可测色的状态。)。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5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

1:指触干燥状态以下(用指尖轻触涂面中央,指尖被污染的状态,且安置测色计时发生移动而难以测色的状态。)。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4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0:指触干燥状态以下(刚涂装后的未硬化状态。)。透明涂膜的固形成分含有率:40质量%以下。

(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

针对具有实施例1~42及对比例2、3所涉及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或具有对比例1所涉及的着色涂膜的涂装板,通过多角度分光测色计从复层涂膜或着色涂膜表面分别测定3个角度(25°(高光)、45°(正面)、75°(阴影))的lab值。

由各涂装板的测色值与使用相同着色涂料制造的对应标准板的测色值,分别求出在各个角度下(25°(高光)、45°(正面)、75°(阴影))各涂装板与标准板之间的色差δe,并基于下述标准进行测色值评价。

◎:所有δe值在0.8以下

〇:所有δe值超过0.8并在1以下

〇-:至少1种△e在1以下,至少1种δe超过1

△:所有δe值超过1并在2以下

×:至少1种δe值超过2

(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

将具有实施例1~42及对比例2、3所涉及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或具有对比例1所涉及的着色涂膜的涂装板与使用相同着色涂料制造的对应标准板并排放置,用目视对色调、光泽、不均匀进行观察、对比,并根据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色调及光泽良好与标准板一致,未发生不均匀。

〇:针对色调及/或光泽确认为与标准板稍有差异及/或稍微发生不均匀,但实际上可以判断为相同的水平。

〇-:针对色调及/或光泽确认为与标准板稍有差异及/或发生不均匀,但在实用上没问题的水平。

△:针对色调及/或光泽确认为与标准板有差异及/或发生不均匀。

×:针对色调及/或光泽确认为与标准板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及/或发生极显著的不均匀。

(测色操作性评价)

将实施例1~42及对比例2所涉及的具有复层涂膜的涂装板或将对比例1所涉及的具有着色涂膜的涂装板水平放置,在各涂装板的复层涂膜或着色涂膜表面,设置多角度分光测色计(bykjapan公司制,tri-color),该多角度分光测色计通过所述粘合剂贴附了表1所记载的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的保护片,在复层涂膜或着色涂膜表面上存在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的保护片的状态下,通过多角度分光测色计分别测定3个角度(25°(高光)、45°(正面)、75°(阴影))的lab,并根据下述标准对进行复层涂膜或着色涂膜测色时的操作性进行评价。

将具有对比例3所涉及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水平放置,在涂装板的复层涂膜表面,设置多角度分光测色计(bykjapan公司制,tri-color),该多角度分光测色计未贴附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的保护片,通过多角度分光测色计分别测定3个角度(25°(高光)、45°(正面)、75°(阴影))的lab,并根据下述标准对进行复层涂膜测色时的操作性进行评价。

◎:可不发生移动等地稳定地设置测色计。且透明涂膜或着色涂膜与测色计或保护片没有贴附。

〇:可不发生移动等地设置测色计并进行测色。透明涂膜与保护片发生些许贴附,但透明涂膜与保护片可以简便地剥离,即使保护片有污损也是轻微的,可再利用保护片。

〇-:可不发生移动等地设置测色计并进行测色。透明涂膜与保护片发生贴附,透明涂膜与保护片不能剥离,或即使能剥离保护片也不能再利用。

△:如果不小心地设置测色计就会发生移动及/或发生透明涂膜与保护片的贴附,保护片的污损严重不能再利用。

×:进行测色明显困难,设置测色计时发生明显移动,不能设置测色计或发生透明涂膜引起的测色计污损。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具有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由清漆形成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的测色中,在透明涂膜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规定的保护片的状态下,于清漆涂装结束后5分钟内,使用测色计从透明涂膜表面进行测色的情况下,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及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都变得非常优良,测色操作性评价也良好,可得到与标准板相同的测色数据。

因此,对于与实际修补过程同等的复层涂膜,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测色开始成为可能。

此外,在具有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和由清漆形成的透明涂膜的复层涂膜的涂装板的测色中,在未完全干燥状态的透明涂膜表面与测色计之间存在规定的保护片的状态下,在使用测色计从透明涂膜表面进行测色的情况下,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及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都变得非常优良,测色操作性评价也良好,可得到与标准板相同的测色数据。

因此,对于与实际修补过程同等的复层涂膜,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测色开始成为可能。

因此,使用在实际修补操作中所用的清漆(氨基甲酸酯固化型清漆组合物),制造用于调色的调色试验涂板并对其进行测色的情况下,对于与实际修补过程同等的复层涂膜,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测色开始成为可能。

特别是在使用调色试验涂板的制造次数及测色次数多的电脑调色法的修补涂料调整时,能够快速且准确判断调色涂料的调色配合是否合格,从而可使调色操作标准化,且可使调色操作时间大幅缩短。

对比例1是没有透明涂膜的例子,不能评价涂装实际修补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漆而形成复层涂膜时的色调、光泽、回粘不均是否发生等,实际上通过测色计的测色值评价及通过目视的外观评价变差。

对比例2中,由于具有复层涂膜的涂装板的复层涂膜(透明涂膜)实质上处于硬化干燥状态,因此试验片外观的测色值评价及目视评价都没有问题,不贴附保护片操作性也很好,但并没有通过缩短操作时间而提高生产率。

对比例3是未使用保护片的例子,将测色计放置在涂膜上时,发生移动,同时清漆附着于测色计上,因此测色操作性不佳。

符号说明

1保护片

1-a开口部

1-b粘合层

2测色计

3涂装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