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空气释放值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3930发布日期:2019-11-01 19:2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油品空气释放值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油品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品空气释放值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释放性是指润滑油分离雾沫空气的能力。润滑油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渗透进入少量的空气,同时在敞开的环境下油品的呼吸也会吸入微量的空气,且往往以微小气泡或雾沫形式分散在油相中,在没有外来能量的干涉下,常能以相对稳定状态存在于油中。空气释放值的大小对于设备运行的影响:混有空气(无论是大气泡还是微小的空气雾沫)的液压油在工作时会使系统的效果降低,润滑条件恶化。此外,还会造成驱动系统压力不足和传动反应迟缓,严重时会产生异常的噪声、气穴腐蚀、震动,甚至损伤设备,并使油品老化。

目前油品空气释放值的测定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每次测试过程都需要对测试容器进行测试温度环境的设置,且传统装置大多采用每次只能进行单一测试样品的测试,因此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油品空气释放值测定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品空气释放值测定装置,包括:多个测试容器、固定各个所述测试容器的固定机构、与所述测试容器一一对应设置的水浴槽、水箱、密度计、压缩空气发生机构及集成控制系统;每个所述测试容器下方设置所述水浴槽,所述测试容器的中下部可活动地沉浸在所述水浴槽内,每个所述水浴槽与水箱之间设置第一水泵;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操作台、与所述测试容器一一对应设置的夹持架及连接架,所述测试容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夹持架上,各个所述夹持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操作台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向外延伸的l型注入管,所述注入管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所述注入管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部可转动地移动至夹持在所述夹持架上的测试容器的上方;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卡接有可滑移的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上设有l型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所述密度计;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电机、电动滑块及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运行,并接收所述密度计的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架包括夹持套及承托套,所述夹持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端部,所述承托套设置在所述夹持套的下方,所述夹持套与所述承托套靠近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夹持套中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承托套中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测试容器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抵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承托套升降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测试容器之间设置安置架,螺杆竖直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安置架内,所述螺杆靠近所述承托套的一端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安置架底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安置架的顶板外;所述承托套一侧对应所述螺杆设置套筒,所述套筒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伸出所述顶板的端部设有旋转把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套靠近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承托套上;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竖直方向伸缩。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浴槽内壁中部设有一圈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喷头,所述水浴槽内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将所述水浴槽内的水抽吸至所述储水腔内后由所述喷头喷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箱内设有电加热片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加热片加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与所述注入管之间设有空气加热器,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加热后输送至所述注入管内;所述空气加热器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加热温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加热器与所述注入管之间设有电子流量阀,所述电子流量阀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电子流量阀控制压入所述注入管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注入管之间竖直设置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竖直方向伸缩。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各个所述测试容器均匀分布在所述操作台的外围一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品空气释放值测定装置,包括:多个测试容器、固定各个所述测试容器的固定机构、与所述测试容器一一对应设置的水浴槽、水箱、密度计、压缩空气发生机构及集成控制系统;每个所述测试容器下方设置所述水浴槽,所述测试容器的中下部可活动地沉浸在所述水浴槽内,每个所述水浴槽与水箱之间设置第一水泵;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操作台、与所述测试容器一一对应设置的夹持架及连接架,所述测试容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夹持架上,各个所述夹持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操作台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向外延伸的l型注入管,所述注入管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所述注入管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部可转动地移动至夹持在所述夹持架上的测试容器的上方;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卡接有可滑移的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上设有l型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所述密度计;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电机、电动滑块及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运行,并接收所述密度计的信号。

集成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至水浴槽内并在槽内进行循环,实现对部分沉浸在水浴槽内的测试容器的水浴过程;注入管将压缩空气注入测试容器内后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将密度计伸入测试容器内,实现对测试容器内油品的密度的实时测试。集成控制系统从压缩空气注入完毕开始计时,直至测试容器内的油品的密度值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计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架包括夹持套及承托套,所述夹持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端部,所述承托套设置在所述夹持套的下方,所述夹持套与所述承托套靠近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夹持套中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承托套中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测试容器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抵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承托套升降移动。

将测试容器的底部抵接在承托套内,并使得升降机构带动承托套竖直移动,实现测试容器的上下移动,由于注入管为l型,注入管注入压缩空气时,先通过电机旋转将注入管移动至对应测试容器的上方位置,在通过升降机构将测试容器竖直向上托举,以实现将注入管的端部穿过测试容器的端盖伸入测试容器进行压缩空气的注入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测试容器之间设置安置架,螺杆竖直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安置架内,所述螺杆靠近所述承托套的一端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安置架底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安置架的顶板外;所述承托套一侧对应所述螺杆设置套筒,所述套筒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伸出所述顶板的端部设有旋转把手。

旋转螺杆的旋转把手,使得螺杆在安置架内在同一水平面内旋转,带动与螺杆螺纹配合套接的套筒在螺杆上竖直移动,以达到承托套竖直移动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套靠近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承托套上;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竖直方向伸缩。

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竖直方向伸缩,达到带动承托套竖直移动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浴槽内壁中部设有一圈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喷头,所述水浴槽内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将所述水浴槽内的水抽吸至所述储水腔内后由所述喷头喷出。

在水浴槽内设置储水腔并设置一圈喷头,槽内的水均匀的喷洒在测试容器外壁上,使得测试容器均匀受热,有助于对测试容器进行良好效果的水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注入管之间竖直设置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竖直方向伸缩。

测试容器在夹持架竖直方向上不移动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可以实现注入管在测试容器上方的竖直移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螺杆与套筒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电动伸缩杆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0、测试容器;200、水浴槽;210、储水腔;220、第二水泵;230、喷头;300、水箱;310、第一水泵;320、电加热片;330、第一温度传感器;400、密度计;500、压缩空气发生机构;510、注入管;520、空气加热器;530、第二温度传感器;540、电子流量阀;610、操作台;620、夹持架;621、夹持套;622、承托套;630、连接架;631、电动滑块;632、支撑杆;633、第一电动伸缩杆;640、支撑台;650、安置架;660、螺杆;661、旋转把手;670、套筒;680、第二电动伸缩杆;690、第三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多个测试容器100、固定各个所述测试容器100的固定机构、与所述测试容器100一一对应设置的水浴槽200、水箱300、密度计400、压缩空气发生机构500及集成控制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四个测试容器100,对称分布在固定机构的外围四角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容器100的数量还可以是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机构外围一周的其他任意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测试容器100可以实现在同一测试环境下多个测试样品的测试。

由于测试过程要求油品在设定温度下进行,所以对盛放油品的每个测试容器100下方对应设置水浴槽200。所述测试容器100的中下部可活动地沉浸在所述水浴槽200内,每个所述水浴槽200与水箱300之间设置第一水泵310,所述水浴槽200通过所述第一水泵310抽取所述水箱300内的水。水浴槽200包括位于顶端的入水口以及位于底端的出水口,水箱300内的水经第一水泵310后由入水口进入水浴槽200,水浴槽200内的水循环过后经过出水口流回水箱300内。

优选地,为使得水浴槽200内的水达到测试要求,对水箱300内的水预先进行加热。所述水箱300内设有电加热片320及第一温度传感器330,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30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加热片320加热。

优选地,为使得测试容器100均匀受热,有助于对测试容器100进行良好效果的水浴过程:所述水浴槽200内壁中部设有一圈储水腔210,所述储水腔210上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喷头230,所述水浴槽200内设有第二水泵220,所述第二水泵220将所述水浴槽200内的水抽吸至所述储水腔210内后由所述喷头230喷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操作台610、与所述测试容器100一一对应设置的夹持架620及连接架630,所述测试容器10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夹持架620上,各个所述夹持架620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架630连接在所述操作台610上;所述操作台610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支撑台640,所述支撑台640上设有向外延伸的l型注入管510,所述注入管510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500,所述注入管510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部可转动地移动至夹持在所述夹持架620上的测试容器100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500与所述注入管510之间设有空气加热器520,所述压缩空气发生机构500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空气加热器520的加热后输送至所述注入管510内;所述空气加热器520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530,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30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空气加热器520的加热温度。优选地,所述空气加热器520与所述注入管510之间设有电子流量阀540,所述电子流量阀540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电子流量阀540控制压入所述注入管510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所述连接架630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卡接有可滑移的电动滑块631,所述电动滑块631上设有l型支撑杆632,所述支撑杆632的端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63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633远离所述支撑杆632的端部设有所述密度计400;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水泵310、电机、电动滑块631及第一电动伸缩杆633的运行,并接收所述密度计400的信号。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对水箱300内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各个第一水泵310将水箱300内的水输送至各个水浴槽200内;在本实施例中,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水箱300内的水加热至50℃并进行恒温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箱300内的水温还可以控制在25℃或者75℃。

将测试容器100安装在夹持架620上,将油品注入测试容器100内,并将测试容器100的中下部浸没在水浴槽200的水中并保持至少30分钟。

通过空气加热器520将压缩空气发生机构500产生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以使得注入到测试容器100内的压缩空气达到设定标准,经过加热的压缩空气通过管路输送至注入管510,注入管510的端部伸入测试容器100内后将压缩空气注入到测试容器100内。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流量阀540控制压缩空气以19.6kpa的压力注入测试容器100内,注入时间为(420±1)s。

集成控制系统启动计时。

集成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633伸长将密度计400伸入测试容器100内对注入压缩空气后的雾沫空气进行测试,当密度计400的测试值变化到空气体积减少至0.2%时,集成控制系统停止计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注入管510为l型,注入管510注入压缩空气时,先通过电机旋转将注入管510移动至对应测试容器100的上方位置,需要竖直向上托举测试容器100以使得注入管510的端部穿过测试容器100的端盖伸入测试容器100内进行压缩空气的注入操作。所述夹持架620包括夹持套621及承托套622,所述夹持套6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630的端部,所述承托套622设置在所述夹持套621的下方,所述夹持套621与所述承托套622靠近所述连接架630的一侧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夹持套621中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承托套622中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测试容器100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抵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承托套622升降移动。

优选地,如图2所示,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610与所述测试容器100之间设置安置架650,螺杆660竖直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安置架650内,所述螺杆660靠近所述承托套622的一端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安置架650底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安置架650的顶板外;所述承托套622一侧对应所述螺杆660设置套筒670,所述套筒670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螺杆660上;所述螺杆660伸出所述顶板的端部设有旋转把手661。旋转螺杆660的旋转把手661,使得螺杆660在安置架650内在同一水平面内旋转,带动与螺杆660螺纹配合套接的套筒670在螺杆660上竖直移动,以达到承托套622竖直移动的目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套筒670是通过l型连接杆连接到承托套622上的。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套621靠近所述连接架630的一侧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68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680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承托套622上;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680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680竖直方向伸缩。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80的竖直方向伸缩,达到带动承托套622竖直移动的目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台640与所述注入管510之间竖直设置第三电动伸缩杆690,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690与所述集成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690竖直方向伸缩。

测试容器100在夹持架620竖直方向上不移动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690的伸缩可以实现注入管510在测试容器100上方的竖直移动过程。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申请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