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0654发布日期:2019-11-06 01:44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禽类粪便尿酸含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制品、奶类、蛋类的需求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使得畜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何处理畜禽粪便成为各大养殖场面临的一大难题。

研究表明,禽类粪便蛋白质含量为24%-30%,有资料显示,因禽类动物的肠子短,食物在其肠道中消化吸收时间短,禽类饲料养分的60.0%以上都通过肠道直接排出体外,粪便中含粗蛋白21.8%-28.0%,总氨基酸含量约为8.0%,所以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再生为饲料,进而节约粮食、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尿酸是禽类生物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在体内主要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禽类粪便中尿酸的含量间接反应了其对氮代谢的能力。禽类动物摄取的蛋白质过多时,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使得肾脏负担加重,导致尿酸排泄受阻,在软骨组织中沉积,对机体造成潜在风险并易引起痛风及其并发症。因此,测定禽粪中尿酸含量可以用于判断禽类是否出现疾病,禽类肉质中尿酸含量是否超标以及粪便可否作为再生饲料的重要指标。

目前,尿酸的检测分析方法有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方法和电化学方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尿酸检测的最基本的方法,分离效果好,所用流动相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比较复杂、费时、且成本较高,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提取方法繁琐,色谱峰不够理想,流动相大多使用磷酸盐,对色谱柱损害较大。因此,提出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酸样品,提取方法繁琐,色谱峰不够理想,流动相大多使用磷酸盐,对色谱柱损害较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固定质量的粪便原料样品,进行晒干、除杂、粉碎,再利用过筛网进行过滤;

s2、在粪便原料中加入定量的甘氨酸缓冲液,组成试验用混合样品;

s3、将样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加热20min,进行水解;

s4、将水解后的样品,以7.35%pca稀释至15倍的体积,再用pca:水=1:1进行调零;

s5、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调零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测定吸光值。

优选的,所述过筛网的目数为35目-45目,优选为40目。

优选的,甘氨酸缓冲液的ph值为8.3,投入量为90ml-110ml,优选为100ml。

优选的,水浴加热温度为50℃。

优选的,设定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85nm波长下测定样品吸光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酸样品,提取方法繁琐,色谱峰不够理想,流动相大多使用磷酸盐,对色谱柱损害较大的问题,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设备和检测人员素质要求较低且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故可用于一线生产中的定性测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250mg的粪便原料样品,进行晒干、除杂、粉碎,再利用40目的过筛网进行过滤;

s2、在粪便原料中加入100mlph值为8.3的甘氨酸缓冲液,组成试验用混合样品;

s3、将样品在50℃的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加热20min,进行水解;

s4、将水解后的样品,以7.35%pca稀释至15倍的体积,再用pca:水=1:1进行调零;

s5、设定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85nm的波长下对调零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测定吸光值。

作为对比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用agilentxbridgewatersc18色谱柱(4.6*100nm,3.5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为甲酸-甲醇(95:5),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5nm,进样量20μl,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250mg的粪便原料样品,进行晒干、除杂、粉碎,再利用40目的过筛网进行过滤;

s2、在粪便原料中加入100mlph值为8.3的甘氨酸缓冲液,组成试验用混合样品;

s3、将样品在50℃的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加热20min,进行水解;

s4、将水解后的样品,以7.35%pca稀释至8倍的体积,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2以上;

s5、以纯水将调ph值后的样品定容至25ml,用0.2μm针头过滤器过滤,进样分析测定吸光值。

样品的测定结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样品中的尿酸含量从而进行比较,本次对比实验设计20个样品,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见表1。经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所测定的样品尿酸含量组间cv值(%)分别为6.72、7.51,均小于10%,即这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验还对其中一个样品平行取20份进行重复实验,通过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见表2,数据分析得组内cv值(%)分别为3.50、5.68,表明两种方法重复性良好。

表1尿酸含量测定实验结果

表2尿酸含量测定结果

本实验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差异,对紫外分光光度法进一步优化,形成一种快速简便测定禽类粪便中尿酸含量的方法。通过对20个样品以及对其中一个样品平行取20份进行重复实验的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所测定的样品尿酸含量组间cv值(%)分别为6.72、7.51,组内cv值(%)分别为3.50、5.68,均小于10%,即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稳定和重复性。这两种方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尿酸含量明显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配置的紫外检测器要精密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样品不经过分离直接检测,测得的是相同波长条件下多组分的总含量,故所测浓度高于液相色谱法。

综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设备和检测人员素质要求较低且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故可用于一线生产中的定性测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