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中锰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5232发布日期:2019-11-13 02:03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全血中锰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全血中锰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锰是人体中许多酶的激活剂,与血糖、血脂、血压均有联系,是心血管系统的有益元素,因而锰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人体内若蓄积锰量较高,则会引起锰中毒。锰中毒的早期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酸痛、下肢无力和沉重、多汗、心悸和情绪改变。后期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为主,且有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和精神失常。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出的被测元素特征辐射通过被测样品的原子蒸汽时被其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测定被测样品中含量的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因为具有选择性强,干扰较小,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成为微量、痕量元素经典光谱检测方法之一。在生物材料微量元素检测中,临床上最常见是检测血液微量元素含量,通过对血液中相关元素含量测定,建立起大量的数据基础平台,对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已有文献报道,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一些低温元素如al、pb等进行测定,加入的元素基体改进有氯化钯、mg(no3)2溶液等,能达到很好的改进效果。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测定全血中的锰时,还存在原子化效率较低,线性相关系数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血中锰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原子化效率较高,线性相关系数较高。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血中锰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水中加入曲拉通tritomx-100和质量分数为60%-70%的硝酸,得稀释液,所述稀释液中,所述曲拉通tritomx-100的体积分数为0.05%-1%,所述硝酸的体积分数为0.05%-0.5%;

向锰元素标准溶液中加入所述稀释液,得锰标准工作液。

向全血样品中加入所述稀释液,得待测全血样品;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测定锰标准工作液和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待测全血样品中锰元素的含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液中,所述曲拉通tritomx-100的体积分数为0.05%-0.5%,所述硝酸的体积分数为0.1%-0.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液中,所述曲拉通tritomx-100的体积分数为0.1%-0.3%,所述硝酸的体积分数为0.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6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锰标准工作液时,还向所述锰元素标准溶液中加入全血标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锰标准工作液中,所述全血标本与所述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7-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锰元素标准溶液中加入所述稀释液和全血标本,分别得到锰浓度为0、1±0.5μg/l、2±0.5μg/l、4±0.5μg/l的锰标准工作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全血样品中,所述全血样品与所述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7-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全血样品中,所述全血样品与所述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8-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包括:吸收波长为279.5±5nm;氩气流量为200±10ml/min;工作电流为7.5±5m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数设置还包括: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20s-40s;灰化温度为600±10℃,灰化时间为20±5s;原子化温度:2300±100℃,原子化时间为5±1s;清洁温度:2700±100℃,清洁时间为4±1s;冷却温度:0±2℃,冷却时间为10±2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如下:

吸收波长为:279.5nm;

氩气流量:200ml/min;

工作电流:7.5ma;

干燥温度:50-70℃,干燥时间:20s-40s;

灰化温度:600℃,灰化时间:20s;

原子化温度:2300℃,原子化时间:5s;

清洁温度:2700℃,清洁时间:4s;

冷却温度:0℃,冷却时间10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锰元素的含量。其中,以特定含量的曲拉通tritomx-100和稀硝酸作为稀释液,将上述稀释液加入到锰元素标准溶液中,可分别得到不同浓度的系列锰标准工作液,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系列锰标准工作液后,对应得到不同的吸光度,所述吸光度(abs)值较高,说明上述稀释液有利于提高锰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根据锰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此时,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也较高。然后,根据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的测定值,计算出待测全血样品中锰元素的含量。上述方法准确可靠,满足全血中锰元素含量的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标准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标准曲线图;

图3为对比例1的标准曲线图;

图4为对比例2的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所有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物品均可来源于市售。

优选地,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如下:

吸收波长为:279.5nm;

氩气流量:200ml/min;

工作电流:7.5ma;

干燥温度:50-70℃,干燥时间:20s-40s;

灰化温度:600℃,灰化时间:20s;

原子化温度:2300℃,原子化时间:5s;

清洁温度:2700℃,清洁时间:4s;

冷却温度:0℃,冷却时间10s。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血中锰元素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稀释液的配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ml的曲拉通tritomx-100和2ml质量分数为66%的硝酸,然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得稀释液。

锰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取250μl的国家标准样品锰元素标准溶液,其中,锰元素的浓度为1000mg/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10mg/l的锰前储备液;取10mg/l的锰前储备液5ml,用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容量瓶,即为终浓度为2mg/l的锰储备液。取浓度为2mg/l锰储备液250μ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20μg/l的锰工作液。

标准曲线制备(标准加入法):全血样品中基体成份比较复杂,为了使标准曲线的溶液与样品溶液相似,有效克服基体成份的干扰,本实施例采用标准加入法制备锰标准工作液时,还加入全血标本。具体方法为:取一次性样品杯5个,对应编号为1-5号,其中5号样品杯加入500μl上述稀释液,放置于样品架60号位置中,作为试剂空白;其中1-4号样品杯放置于样品架51-54号位置,1-4号样品杯分别加入上述稀释液450μl、450μl、450μl、700μl;再吸取200μl的上述20μg/l的锰工作液加入到4号样品杯中,混匀;从4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3号样品杯中,混匀;再从3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2号杯中,混匀;从2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弃去。再在1-4号样品杯中分别加入上述全血标本50μl,混匀。此时,51-54号样品杯的锰标准工作液中锰元素的浓度的理论是依次为0、1μg/l、2μg/l、4μg/l。

其中,全血标本可由1份或多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得,本实施例的全血标本通过将100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备而得。

待测全血样品的制备:取一次性样品杯加入450μl上述稀释液,再分别吸取3份50μl全血样品,用上述稀释液稀释10倍后上机检测。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5号样品杯中不同锰元素浓度的锰标准工作液和3份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abs),如表1所示。根据锰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和对应得到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最后,根据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的值,计算待测全血样品中锰元素的含量。

表1

由表1和图1可知,本实施例锰标准工作液和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值均较高,说明锰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化效率,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3,线性良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血中锰元素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稀释液的配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3ml的曲拉通tritomx-100和2ml质量分数为66%的硝酸,然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得稀释液。

锰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取250μl的国家标准样品锰元素标准溶液,其中,锰元素的浓度为1000mg/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10mg/l的锰前储备液;取10mg/l的锰前储备液5ml,用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容量瓶,即为终浓度为2mg/l的锰储备液。取浓度为2mg/l锰储备液250μ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20μg/l的锰工作液。

标准曲线制备(标准加入法):全血样品中基体成份比较复杂,为了使标准曲线的溶液与样品溶液相似,有效克服基体成份的干扰,本实施例采用标准加入法制备锰标准工作液时,还加入全血标本。具体方法为:取一次性样品杯5个,对应编号为1-5号,其中5号样品杯加入500μl上述稀释液,放置于样品架60号位置中,作为试剂空白;其中1-4号样品杯放置于样品架51-54号位置,1-4号样品杯分别加入上述稀释液450μl、450μl、450μl、700μl;再吸取200μl的上述20μg/l的锰工作液加入到4号样品杯中,混匀;从4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3号样品杯中,混匀;再从3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2号杯中,混匀;从2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弃去。再在1-4号样品杯中分别加入上述全血标本50μl,混匀。此时,51-54号样品杯的锰标准工作液中锰元素的浓度的理论是依次为0、1μg/l、2μg/l、4μg/l。

其中,全血标本可由1份或多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得,本实施例的全血标本通过将100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备而得。

待测全血样品的制备:取一次性样品杯加入450μl上述稀释液,再分别吸取3份50μl全血样品,用上述稀释液稀释10倍后上机检测。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5号样品杯中不同锰元素浓度的锰标准工作液和3份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abs),如表2所示。根据锰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和对应得到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最后,根据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的值,计算待测全血样品中锰元素的含量。

表2

由表2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锰标准工作液和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值均较高,说明锰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化效率,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良好。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全血中锰元素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稀释液的配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2ml质量分数为66%的硝酸,然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得稀释液。

锰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取250μl的国家标准样品锰元素标准溶液,其中,锰元素的浓度为1000mg/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10mg/l的锰前储备液;取10mg/l的锰前储备液5ml,用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容量瓶,即为终浓度为2mg/l的锰储备液。取浓度为2mg/l锰储备液250μ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20μg/l的锰工作液。

标准曲线制备(标准加入法):全血样品中基体成份比较复杂,为了使标准曲线的溶液与样品溶液相似,有效克服基体成份的干扰,本实施例采用标准加入法制备锰标准工作液时,还加入全血标本。具体方法为:取一次性样品杯5个,对应编号为1-5号,其中5号样品杯加入500μl上述稀释液,放置于样品架60号位置中,作为试剂空白;其中1-4号样品杯放置于样品架51-54号位置,1-4号样品杯分别加入上述稀释液450μl、450μl、450μl、700μl;再吸取200μl的上述20μg/l的锰工作液加入到4号样品杯中,混匀;从4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3号样品杯中,混匀;再从3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2号杯中,混匀;从2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弃去。再在1-4号样品杯中分别加入上述全血标本50μl,混匀。此时,51-54号样品杯的锰标准工作液中锰元素的浓度的理论是依次为0、1μg/l、2μg/l、4μg/l。

其中,全血标本可由1份或多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得,本实施例的全血标本通过将100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备而得。

待测全血样品的制备:取一次性样品杯加入450μl上述稀释液,再分别吸取3份50μl全血样品,用上述稀释液稀释10倍后上机检测。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5号样品杯中不同锰元素浓度的锰标准工作液和3份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abs),如表3所示。根据锰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和对应得到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最后,根据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的值,计算待测全血样品中锰元素的含量。

表3

由表3和图3可知,本对比例锰标准工作液和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值比对应浓度的实施例1的吸光度值低18-37%,说明锰元素具有相对较低的原子化效率,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6387,线性也不如实施例1和2。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全血中锰元素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稀释液的配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0.3g氯化钯和2ml质量分数为66%的硝酸,然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得稀释液。

锰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取250μl的国家标准样品锰元素标准溶液,其中,锰元素的浓度为1000mg/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10mg/l的锰前储备液;取10mg/l的锰前储备液5ml,用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容量瓶,即为终浓度为2mg/l的锰储备液。取浓度为2mg/l锰储备液250μl,将其加入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上述稀释液定容至25ml,配制成锰元素浓度为20μg/l的锰工作液。

标准曲线制备(标准加入法):全血样品中基体成份比较复杂,为了使标准曲线的溶液与样品溶液相似,有效克服基体成份的干扰,本实施例采用标准加入法制备锰标准工作液时,还加入全血标本。具体方法为:取一次性样品杯5个,对应编号为1-5号,其中5号样品杯加入500μl上述稀释液,放置于样品架60号位置中,作为试剂空白;其中1-4号样品杯放置于样品架51-54号位置,1-4号样品杯分别加入上述稀释液450μl、450μl、450μl、700μl;再吸取200μl的上述20μg/l的锰工作液加入到4号样品杯中,混匀;从4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3号样品杯中,混匀;再从3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溶液,加入到2号杯中,混匀;从2号样品杯中吸取450μl,弃去。再在1-4号样品杯中分别加入上述全血标本50μl,混匀。此时,51-54号样品杯的锰标准工作液中锰元素的浓度的理论是依次为0、1μg/l、2μg/l、4μg/l。

其中,全血标本可由1份或多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得,本实施例的全血标本通过将100份血液标本混合制备而得。

待测全血样品的制备:取一次性样品杯加入450μl上述稀释液,再分别吸取3份50μl全血样品,用上述稀释液稀释10倍后上机检测。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5号样品杯中不同锰元素浓度的锰标准工作液和3份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abs),如表4所示。根据锰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和对应得到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最后,根据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的值,计算待测全血样品中锰元素的含量。

表4

由表4和图4可知,相比于实施例1和2,本对比例锰标准工作液和待测全血样品的吸光度值均较低,说明锰元素具有相对较低的原子化效率,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443,线性也不如实施例1和2。

以上数据表明:以特定体积的曲拉通tritomx-100和稀硝酸作为稀释液,可提高全血中锰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并可提高标准曲线的相关线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