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深度可调的液体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3259发布日期:2019-12-21 03:3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样深度可调的液体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处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样深度可调的液体采样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资源和水污染已成为学者高度研究,群众密切注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其中,水样采集是水质检测及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第一环,只有准确无误的取到相应要求的代表性水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后续研究环节。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也规定了一系列的采样要求,注明了根据水深确定采样点深度,且特别要求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采样器由于结构设计问题,没有准确计量采样深度的功能,导致采样深度与需求有所差异。有的液体采样器即使考虑到采样深度的需求,但工作原理较为复杂,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中国专利文献cn106940260a于2017年7月11日公开了一种液体采样器,它包括采样器主体,采样器主体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孔通过下盖封闭,下盖的设有向下凸出的槽体;采样器主体的顶部设有气孔,气孔通过上盖封闭,上盖设有防漂柱,防漂柱穿过气孔进入采样器主体内部,其底端位于槽体的上方。该专利采用压力差原理进行采样,采集水样时,通过向采样器主体内腔施加不同的气压,结合采样器本身的重量,使采样器在指定液位处的主体内部压强小于液体压强,下盖被冲开移向采样器主体内部,通过防漂柱卡住,可以采集所需深度液体样本,防止其它液位液样参入采样器中。其缺点是:该液体采样器的操作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及知识储备能力要求较高,且容易由于理论压强和实际压强的误差而导致取样深度的误差;且一般的液体取样器只能满足较浅深度的取样;或取样器较长,不方便携带;从而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取样深度可调的液体采样器,它在采样时不搅动水底沉积物,且取样深度可调,取样准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助推器,助推器尾部连接第一三通旋塞阀的上管口,第一三通旋塞阀的下管口连接样液储存仓的上管接头,样液储存仓的下管接头连接第二三通旋塞阀的上管口,第二三通旋塞阀的上管口连接采液导管的上端口,采液导管外壁套有深度定位浮标,采液导管的下端口装有圆球体空气塞堵头。

由于助推器结合第一三通旋塞阀的阀开关转位能开启圆球体空气塞堵头;助推器配合第一三通旋塞阀的阀开关转位,实现本发明内部排放气体,从而吸入样液,样液存入样液储存仓内;助推器配合第二三通旋塞阀的阀开关转位,能挤出样液至外接的取样管;另外,深度定位浮标能准确限定采样深度,通过调节深度定位浮标在采液导管的位置,实现采样深度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实现了采样时不搅动水底沉积物,取样深度可调节,取样准确,且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便于生产制造,性价比高,方便携带、放置,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通旋塞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助推器;11、助推器手柄;2、第一三通旋塞阀;21、阀开关;22、上管口;23、下管口;24、侧边管口;3、样液储存仓;4、第二三通旋塞阀;5、采液导管;6、深度定位浮标;7、圆球体空气塞堵头;71、固定座;72、圆球体空气塞;73、细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申请中,为了清楚描述各部件及位置关系,使用了“上”、“下”、“侧边”等方位词,这些方位词是针对以上附图的布设位置来称谓的,在本发明的实际安装位置发生改变,其方位的称谓随之改变,不能视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助推器1,助推器1尾部连接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上管口,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下管口连接样液储存仓3的上管接头,样液储存仓3的下管接头连接第二三通旋塞阀4的上管口,第二三通旋塞阀4的上管口连接采液导管5的上端口,采液导管5外壁套有深度定位浮标6,采液导管5的下端口装有圆球体空气塞堵头7。

助推器相当于医用注射器的助推器,助推器1上带有容量刻度;内部装有助推器手柄11,助推器尾部自带外丝螺口,便于连接第一三通旋塞阀2。第一三通旋塞阀2与第二三通旋塞阀4结构相同,如图2所示,三通旋塞阀具有阀开关21、上管口22、下管口23和侧边管口24,阀开关21为360°旋转开关。样液储存仓3为透明体且内壁自带容量刻度,其上部的管接头弯折成适当的角度,该角度大约为135°,方便推拉助推器手柄11。采液导管5管壁上设有长度刻度,每根长度均为50cm;多根采液导管5串接,根据采样深度决定所需采液导管根数,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

深度定位浮标6选用易浮固体材质,它能浮于水面,根据采样深度将深度定位浮标6固定在采液导管5相应长度位置,以便准确限定圆球体空气塞堵头7落入水下的采样深度。圆球体空气塞堵头7包括固定座71、圆球体空气塞72和细绳73,固定座上端口连接采液导管5末端,圆球体空气塞72封堵在固定座71下端口,细绳73一端连接在固定座71上、另一端连接在圆球体空气塞72上。圆球体空气塞72确保采样时准确采集相应深度样液,避免取样器下放时渗入非采样深度样液;细绳73用于套住圆球体空气塞72,避免圆球体空气塞72掉落。

上述助推器1、第一三通旋塞阀2、样液储存仓3、第二三通旋塞阀4、采液导管5和圆球体空气塞堵头7的连接部位均装有密封胶圈密封,确保本发明内部保持真空环境。

本发明使用方法为:

1、排放内部空气:

11)、旋转第二三通旋塞阀4的阀开关21,关闭侧边管口24,连通上管口22与下管口23;

12)、旋转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阀开关21,关闭侧边管口24,连通上管口22与下管口23;

13)、将圆球体空气塞72塞入固定座71内;

14)、将助推器手柄11拉出至助推器1最顶端位置;

15)、旋转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阀开关21,关闭下管口23,连通上管口22与侧边管口24;

16)、将助推器手柄11推至助推器1最底端,将内部空气从侧边管口24排出。然后按照12)、14)、15)、16)步骤反复操作,直至内部空气全部排出。

2、采样:

21)、将深度定位浮标6按所需采样深度要求固定在采液导管5的相应刻度位置处,然后将采液导管5放入采样液体中,确保深度定位浮标6恰好悬浮于采样液表面;

22)、将助推器手柄11拉出至助推器1最顶端位置,此时旋转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阀开关21,关闭侧边管口24,连通上管口22与下管口23,然后将助推器手柄11推至助推器1最底端,使圆球体空气塞72脱落离开固定座71;

23)、将助推器手柄11拉至助推器1最顶端;

24)、再次旋转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阀开关21,关闭下管口23,连通上管口22与侧边管口24,然后将助推器手柄11推至助推器1最底端,使助推器1内部空气从侧边管口24排出;

25)、旋转第一三通旋塞阀2的阀开关21,关闭侧边管口24,连通上管口22与下管口23,将助推器手柄11拉出至助推器1最顶端位置,采集的样液至样液储存仓3内;然后按照24)、25)步骤反复操作,直至取足所需体积的样液。

3、接取样液:

旋转第二三通旋塞阀4的阀开关21,关闭下管口23,连通上管口22与侧边管口24,将取样管放置第二三通旋塞阀4的侧边管口24处,将助推器手柄11推至助推器1最底端,将样液排出进入取样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