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4262发布日期:2019-09-12 08:4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人们会定期观测工程建筑物地基、围岩、边坡工况和有关不良地质现象变化过程的工作,从而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装置的创新来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地质检测和勘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市场上的地质检测用采样装置在对泥土收集和采样过程中无法对泥土进行分类,从而容易出现泥土样品混乱的情况,进而会影响泥土的分析,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地质检测用采样装置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地质检测用采样装置在对泥土收集和采样过程中无法对泥土进行分类,从而容易出现泥土样品混乱的情况,进而会影响泥土的分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连接有移动万向轮、并且固定底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柱、并且第二固定柱的另一端固定有收集分类台,所述收集分类台上开设有固定通孔、并且固定通孔的内壁固定有连接卡扣,其中,

靠近第一固定柱的所述固定底座上开设有2个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部连接有连接固定桶和取样铲;

所述固定通孔内部设有取样管、并且取样管的一端卡合有封闭盖,所述取样管外壁开设有连接凹槽

优选的,所述收集分类台为长方体结构,且收集分类台通过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与固定底座构成“工”字形结构。

优选的,靠近第一固定柱的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长宽小于其另一端的长宽,且第二固定柱的竖截面为“H”字形结构,并且第一固定柱为中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其长宽较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固定柱的长宽等于第二固定柱较宽一端的长宽。

优选的,所述固定通孔共设置有十五个,且15个固定通孔均匀分布在收集分类台上,并且固定通孔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卡扣。

优选的,连接卡扣的外部形状与连接凹槽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且取样管通过连接凹槽与固定通孔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取样管的一端外部直径大于固定通孔的内部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

1.设置有第二固定柱的一端长宽小于其另一端的长宽,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第二固定柱较窄的一端固定在中空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固定柱内,从而方便第二固定柱带动收集分类台在第一固定柱内上下移动,进而方便使用者可以将收集分类台向上提,方便连接固定桶放置在固定凹槽内;

2.设置有连接卡扣的外部形状与连接凹槽的内部形状相吻合,这样的设计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取样管通过其外壁设有的连接凹槽插入固定通孔内,并且连接卡扣可以将取样管固定住,避免该装置通过移动万向轮在地面上移动过程中,取样管会在固定通孔内因为颠簸出现破损的情况,

3.设置有取样管上端的外部直径大于固定通孔的内部孔径,方便取样管插入固定通孔内被固定在收集分类台上,并且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取样管上端从固定通孔内取出,从而方便使用者通过取样铲将泥土装入取样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通孔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取样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分类台,2、取样管,3、连接固定桶,4、固定底座,5、移动万向轮,6、固定凹槽,7、取样铲,8、第一固定柱,9、第二固定柱,10、固定通孔,11、连接卡扣,12、封闭盖,13、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包括收集分类台1、取样管2、连接固定桶3、固定底座4、移动万向轮5、固定凹槽6、取样铲7、第一固定柱8、第二固定柱9、固定通孔10、连接卡扣11、封闭盖12和连接凹槽13,所述固定底座4的一端连接有移动万向轮5、并且固定底座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柱8,靠近第一固定柱8的所述第二固定柱9的一端长宽小于其另一端的长宽,且第二固定柱9的竖截面为“H”字形结构,并且第一固定柱8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此结构能够使“H”字形结构的第二固定柱9带动收集分类台1固定在中空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固定柱8内,并且使第二固定柱9带动收集分类台1通过第一固定柱8与固定底座4相连接,保证固定底座4带动该装置通过移动万向轮5在地面上移动,所述第一固定柱8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柱9、并且第二固定柱9的另一端固定有收集分类台1,所述收集分类台1为长方体结构,且收集分类台1通过第一固定柱8和第二固定柱9与固定底座4构成“工”字形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长方体结构的收集分类台1与固定底座4通过第一固定柱8和第二固定柱9构成“工”字形结构,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第一固定柱8与第二固定柱9构成伸缩结构的过程中,方便收集分类台1与固定底座4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从而方便使用者可以将连接固定桶3放置在固定底座4上的固定凹槽6内,并且“工”字形结构可以将连接固定桶3固定在固定凹槽6内,避免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出现连接固定桶3因为颠簸掉落的情况,所述第二固定柱9通过其长宽较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8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固定柱8的长宽等于第二固定柱9较宽一端的长宽,此结构能够使第二固定柱9通过其一端固定在中空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固定柱8内,从而第一固定柱8与第二固定柱9缩短至一定位置时,第一固定柱8和第二固定柱9构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柱体,进而连接固定桶3从固定凹槽6内拿出,所述收集分类台1上开设有固定通孔10、并且固定通孔10的内壁固定有连接卡扣11,所述固定通孔10共设置有十五个,且15个固定通孔10均匀分布在收集分类台1上,并且固定通孔10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卡扣11,这样的设计可以使15个取样管2放置在15个固定通孔10内,并且被四个连接卡扣11固定住,避免该装置通过移动万向轮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颠簸的情况,从而可以使该该装置使泥土被分类收集,连接卡扣11的外部形状与连接凹槽13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且取样管2通过连接凹槽13与固定通孔10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取样管2的一端外部直径大于固定通孔10的内部孔径,此结构能够使取样管2插入固定通孔10内被固定在收集分类台1上的同时,使用者可以将取样管2通过其上端较宽的设计从固定通孔10内取出,以此达到该装置收集泥土的工作,并且可以使取样铲7将泥土装入取样管2内,其中,

靠近第一固定柱8的所述固定底座4上开设有2个固定凹槽6,所述固定凹槽6内部连接有连接固定桶3和取样铲7;

所述固定通孔10内部设有取样管2、并且取样管2的一端卡合有封闭盖12,所述取样管2外壁开设有连接凹槽13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地质检测用采样泥土收集分类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可以将该装置通过移动万向轮5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并且使用者可以依次将15个取样管2通过其上端设有的较宽的直径从固定通孔10内取出,同时使用者可以将封闭盖12从取样管2取出,随后使用者可以使用取样铲7将泥土装入取样管2内,并且使用者可以将收集分类台1通过“H”字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柱8从中空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固定柱8内向上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可以将连接固定桶3从固定底座4上设有的固定凹槽6内取出,并且使用者可以将连接固定桶3内装满水,然后使用者可以将连接固定桶3再次放置在固定凹槽6内,并且方便使用者将取样铲7放置在连接固定桶3进行清洗,以便于该取样铲7多次取样收集,同时因为取样管2的外壁设有的连接凹槽13在固定通孔10内通过连接卡扣11上下移动,并且保证取样管2在该装置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颠簸的情况,同时使用者可以将不同的泥土放置在15个取样管2,从而完成收集分类的工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