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2130发布日期:2019-11-29 17: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



背景技术:

gis(gas-insulatedmetal-encloseswitchgear)设备,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又称“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它是将密度继电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快速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母线等元件组合并封闭于金属壳体内,并填充sf6(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组成一种组合式高压电器。

密度继电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发生误差,因此,密度继电器需要定期校验。然而,密度继电器的校验,需要将其从设备上整个拆下后再送到实验室进行校验,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而且,密度继电器频繁性的拆装,容易发生拆卸不当,对连接处的法兰结构造成一定的磨损,从而影响密封性,存在sf6气体泄漏的可能性,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拆卸,缩短了检修时间,还可避免拆卸不当带来的损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用于连接密度继电器与校验仪器,以对所述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所述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通槽;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通槽的直径;所述密度继电器通过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校验仪器;

阀芯,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包括安装于所述阀体内的限位块、穿设所述限位块的驱动杆、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的第一活塞部与第二活塞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所述驱动杆穿设所述第一腔体、所述通槽及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活塞部容纳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以封堵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部容纳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二活塞部用于封堵所述通槽,以控制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通断。

上述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阀体内设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第二腔体连接密度继电器与校验仪器,通过第二活塞部来控制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通断,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不连通,校验仪器通过第二腔体连通密度继电器,即可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无需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拆卸,缩短了检修时间,还可避免拆卸不当带来的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通槽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部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所述第二活塞部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通槽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的中心线、所述第二腔体的中心线及所述通槽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驱动杆一端的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限位块背向所述第一活塞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驱动杆穿设所述内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内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气道、及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活塞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气道通过所述第一腔体、所述通槽及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用于连接所述密度继电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部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中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不连通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阀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通槽,14-封闭塞,15-第一气道,16-第二气道,17-插接部;

20-转接座,21-插接孔,22-定位柱;

30-阀芯,31-限位块,32-驱动杆,33-旋钮,34-第一活塞部,35-第二活塞部,36-第一密封圈,37-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包括阀体10、连接阀体10的转接座20、及安装于阀体10内的阀芯30。

所述阀体10内设有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及连通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的通槽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及通槽13均为圆柱体状设置;第一腔体11的直径、第二腔体12的直径均大于通槽13的直径;第一腔体11的中心线、第二腔体12的中心线及通槽13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第二腔体12远离通槽13的一端贯穿阀体10的侧面后连通大气环境,第二腔体12远离通槽13的一端还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塞1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0内还设有连通第一腔体11的第一气道15、及连通第二腔体12的第二气道16;第一气道15通过第一腔体11、通槽13及第二腔体12连通第二气道16。第一气道15背向第一腔体11的一端贯穿阀体10的一端,第二气道16背向第二腔体12的一端贯穿阀体10的另一端。阀体10上对应第一气道15一端的周围凸设有插接部17,插接部17插设于转接座20内。阀体10上对应插接部17的周围还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定位孔(图未示),定位孔用于定位连接转接座20。第二气道16用于连接密度继电器。

所述转接座20的中部设有插接孔21,插接孔21贯穿转接座20的相对两端。转接座20上对应插接孔21的周围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定位柱22。插接孔21对应容纳插接部17,定位柱22插设于定位孔内,实现转接座20与阀体10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接座20用于安装到sf6开关上,插接孔21连通gis设备的内部,进而使得第一气道15连通gis设备的内部。

所述阀芯30包括安装于阀体10内的限位块31、穿设限位块31的驱动杆32、安装于驱动杆32一端的旋钮33、及连接于驱动杆32另一端的第一活塞部34与第二活塞部3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31位于第一腔体11远离通槽13的一端,限位块31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孔(图未示),驱动杆3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图未示),驱动杆32穿设内螺纹孔,以实现驱动杆32与限位块31的螺接。旋钮33固定连接于驱动杆32的一端以控制驱动杆32活动,旋钮33位于限位块31的一侧,第一活塞部34与第二活塞部35位于限位块31的另一侧,第一活塞部34位于限位块31与第二活塞部35之间。

进一步地,驱动杆32的直径小于通槽13的直径,驱动杆32穿设第一腔体11、通槽13及第二腔体12。第一活塞部34容纳于第一腔体11内,且第一活塞部34封堵第一腔体11远离通槽13的一端;第二活塞部35容纳于第二腔体12内,第二活塞部35用于封堵通槽13,以隔离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部34的直径等于第一腔体11的直径,第一活塞部34的侧面抵接第一腔体11的内壁以封堵第一腔体11远离通槽13的一端,第一活塞部34的一端与第一气道15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第一气道15与第一腔体11之间的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活塞部35容纳于第二腔体12内,具体地,第二活塞部35位于通槽13与第二气道16的一端之间,第二活塞部35的直径小于第二腔体12的直径,第二活塞部35的直径大于通槽13的直径,以便于第二活塞部35堵塞通槽13。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活塞部35的直径也可以等于通槽13,第二活塞部35可活动地穿设于通槽13内,即可将通槽13封堵。

使用中,正常工作不需校验时,旋钮33靠近限位块31,第二活塞部35远离通槽13,第一气道15、第一腔体11、通槽13、第二腔体12及第二气道16保持连通,以使得密度继电器与gis设备连通。若需要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旋转旋钮33使得旋转33远离限位块31,驱动杆32带动第一活塞部34与第二活塞部35朝向限位块31方向运动,第二活塞部34堵塞通槽13,使得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之间不连通,此时,取走封闭塞14,通过校验仪器插设于第二腔体12内,校验仪器通过第二腔体12与第二气道16连通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无需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拆卸,使用方便,缩短了检修时间,还可避免拆卸不当带来的损坏。

再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密封性,第一活塞部34还套设有第一密封圈36,第二活塞部35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7。

上述密度继电器校验用控制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阀体10内设有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第二腔体12连接密度继电器与校验仪器,通过第二活塞部35来控制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之间的通断,当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之间不连通,校验仪器通过第二腔体12连通密度继电器,即可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无需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拆卸,缩短了检修时间,还可避免拆卸不当带来的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