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0445发布日期:2020-01-15 00:1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测试中,在对排线与pcb两者的连接头进行插拔连接时常采用人工一一插拔的方式,而在人工插拔过程中会出现插拔不方便的问题,不能保证插拔的角度和方向处于对齐状态,导致插拔效率低下,不能保证产品测试进度,并且排线的接口小巧,导致经常出现插坏的情况,增加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实现排线与pcb板的快速插拔连接,提高插拔效率,并且排线始终固定在插拔结构上,减少了逐个插拔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安装座、两个相向设置并分别滑动设于安装座左右侧壁上的齿板、设于两齿板上端的插扣手把、上下贯穿设于插扣手把中间的按钮以及设于安装座下方用于固定排线的排线固定板,所述按钮的上端凸出于所述插扣手把,所述按钮与两个齿板之间均设有固定于安装座上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按钮和齿板均啮合连接;所述排线固定板通过贯穿设于安装座上的连接柱与所述齿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按钮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并穿过排线固定板的压柱。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的底部设有连接柱固定板,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柱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柱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等高螺丝与两侧的齿板固定,且所述齿板与连接柱固定板之间设有套装于等高螺丝上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固定板的四角均通过等高螺丝与相应侧处的齿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固定板上方设有压柱固定板,所述压柱的上端依次穿过安装座和连接柱固定板后固定于所述压柱固定板上;所述压柱固定板通过等高螺丝与所述按钮的下端固定,且所述按钮与压柱固定板之间设有套装于等高螺丝上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齿板的内侧和按钮的两侧均套设有竖直设置并与所述齿轮轴啮合的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设于底板前端两侧的侧面板以及设于两个侧面板后端之间的安装板,所述齿板滑动设于所述侧面板的内侧,所述齿轮轴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板的内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所述齿板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卡合排线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供所述连接柱和压柱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设有直线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和压柱均有多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将多个排线均固定在排线固定板的底部,排线与pcb板的压扣(即插合)过程是手抓插扣手把并向下按压从而带动连接柱上的排线固定板向下移动,从而将所有排线的连接头压扣在相应的pcb板连接头上;排线与pcb板的拔离过程为,按下按钮,按钮向下移动带动齿轮轴旋转,利用齿轮轴两侧旋转方向相反的原理,从而带动两侧的齿板和其下方通过连接柱连接的排线固定板同时向上移动,而按钮下方的压柱向下运动,实现下压上拔的结构,使排线固定板和其上的排线上行,而pcb板被下行的压柱压住,这两个反向力使得pcb与排线上的连接头相脱离;实现排线与pcb板的快速插拔连接,提高插拔效率,且排线始终固定在插拔结构上,减少了逐个插拔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并在插拔过程中动作顺畅,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插接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排线固定座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插接去除侧面板后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与排线固定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和排线固定后与pcb未插接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多排线接口插拔机构,包括具有一容腔20的安装座、两个相向设置并分别滑动设于安装座左右侧壁上的齿板1、跨设于两齿板1上端的插扣手把2、上下贯穿设于插扣手把2中间的按钮3以及设于安装座下方用于固定排线10的排线固定板4,按钮3的上端凸出于插扣手把2,用于后期向下按压按钮;在按钮3与两个齿板1之间均设有固定于安装座上的齿轮轴5,齿轮轴5与按钮3和齿板1均啮合连接,实现按钮与齿板上下运动时的方向是相反的;排线固定板4通过贯穿设于安装座上的连接柱41与1齿板的下端连接;按钮3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并穿过排线固定板4的压柱31,在实际运用工程中,压柱31的底端一般不低于排线固定板所固定的排线的连接头底端,避免排线与pcb在插拔过程中受压柱影响,确保插拔连接的可靠性,且通过压柱和连接柱的配合实现下压上拔的目的,使排线与pcb分离;上述结构中,先将多个排线均固定在排线固定板的底部,排线与pcb板的压扣(即插合)过程是手抓插扣手把并向下按压从而带动连接柱上的排线固定板向下移动,从而将所有排线的连接头压扣在相应的pcb板连接头上;排线与pcb板的拔离过程为,按下按钮,按钮向下移动带动齿轮轴旋转,利用齿轮轴两侧旋转方向相反的原理,从而带动两侧的齿板和其下方通过连接柱连接的排线固定板同时向上移动,而按钮下方的压柱向下运动,实现下压上拔的结构,使排线固定板和其上的排线上行,而pcb板被下行的压柱压住,这两个反向力使得pcb与排线上的连接头相脱离;实现排线与pcb板的快速插拔连接,提高插拔效率,且排线是始终固定在插拔结构上,减少了逐个插拔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并在插拔过程中动作顺畅,操作方便。

在容腔20的底部设有连接柱固定板6,连接柱41的上端固定于连接柱固定板6上,连接柱固定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等高螺丝7与两侧的齿板1固定;具体的,连接柱固定板6的四角均通过等高螺丝7与相应侧处的齿板1固定,使下压上拔时的受力均匀,且齿板1与连接柱固定板6之间设有套装于等高螺丝7上的弹簧8,通过连接柱固定板与连接柱固定,可更好的根据连接柱固定板的形状和受力均匀性的特点,设置多根呈前后左右分布的连接柱与连接柱固定板连接,避免连接柱固定板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连接柱固定板6上方设有压柱固定板9,压柱31的上端依次穿过安装座和连接柱固定板6后固定于压柱固定板9上;压柱固定板9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等高螺丝7与按钮3的下端固定,且3按钮与压柱固定板9之间设有套装于等高螺丝7上的弹簧8。

上述中,通过弹簧8和等高螺丝7的配合,使压柱和排线固定板为弹性结构,这样在下压排线固定板使排线与pcb板压接时,排线固定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浮动,可更好的实现排线与pcb板的对位,便于两者的插接;而压柱的弹性结构,使压柱与pcb的接触为软接触,避免pcb受力过大而损坏,且可防止因加工误差使压柱的底端低于排线中连接头的底端而影响插拔的问题。

齿板1的内侧和按钮3的两侧均套设有竖直设置并与齿轮轴5啮合的齿条11。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底板101、设于底板101前端两侧的侧面板102以及设于两个侧面板102后端之间的安装板103,齿板1滑动设于侧面板102的内侧,齿轮轴5垂直固定于安装板103的上端前侧;具体的,侧面板102的内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104,齿板1滑动设于滑槽104中。

具体的,排线固定板6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卡合排线的凹槽61,便于排线的对位安装和拆卸。

具体的,底板101上设有供连接柱41和压柱31穿过的通孔,且通孔内设有直线轴承105,使连接柱41和压柱31上下滑动更顺畅,减小滑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底板的后端延伸出来的部分可固定于自动化设备中(该自动化设备包括前后、左右、上下和/或旋转机构),从而可在各个方向调节整个多排线插拔机构的位置和角度,使排线固定板与pcb板的距离符合插拔要求,以及使排线和pcb板上的连接头对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