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7883发布日期:2020-01-14 23:5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造价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计价的三要素:量、价、费,广义上工程造价涵盖建设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水运工程造价、铁路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电力工程造价,通信工程造价,航空航天工程造价等,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等,在工程造价现场需要用到建筑设备,测绘仪作为测绘设备,被广泛运用于现场测绘。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在使用测绘仪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时,会遇到不同的工作场景,在平整地面可以用三脚架直接进行固定,当遇到泥泞的土壤地面时候,不易进行放置;

2、在使用测绘仪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时,需要现场将测绘仪主体安装在基座上,在将测绘仪和基座的之间的安装孔进行定位校准,耗费时间,降低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具有便于放置和方便安装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包括测绘仪主体,所述测绘仪主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基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座贴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螺栓,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结构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外侧壁固定设有上磁性吸附层,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设有有下磁性吸附层,所述上磁性吸附层与所述下磁性吸附层贴合,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二螺栓,所述定位套筒外侧壁远离所述第二螺栓的一侧固定设有踏板,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位于所述定位套筒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和所述定位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外侧壁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合页,所述合页外侧壁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第一凹槽,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外侧壁固定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靠近所述定位套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套筒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橡胶层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块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凹槽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将所述踏板上表面包覆。

优选的,所述合页沿所述支撑杆的旋转角度为0°至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遇到泥泞的土壤地面时,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转动底座,把底座合上,然后将脚踩在踏板上,通过踏板踩下定位套筒至第一螺孔处,使压缩弹簧收紧,然后旋紧第二螺栓使定位套筒固定,将定位套筒插入到泥泞的土壤中,使支撑杆保持稳定,实现固定,方便人们操作,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2、在用测绘仪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时,需要将测绘仪主体安装在基座上,首先将测绘仪主体放置到基座的上方,第二凸块插入到第二凹槽内,通过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表面的上磁性吸附层和下磁性吸附层的配合,快速实现定位校准,缩短操作人员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和定位套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绘仪主体;2、第三凹槽;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定位套筒;6、支撑杆;7、底座;8、第一螺孔;9、踏板;10、基座;11、固定板;12、压缩弹簧;13、滑槽;14、第一凹槽;15、橡胶层;16、第一凸块;17、合页;18、第二凹槽;19、第二凸块;20、上磁性吸附层;21、下磁性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包括测绘仪主体1,测绘仪主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底部设有基座10,固定板11与基座10贴合,固定板11与基座1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螺栓3,固定板11通过第一螺栓3与基座10固定连接,基座1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基座10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结构的第二凹槽18,第二凹槽18内设有第二凸块19,第二凸块19与固定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凸块19的外侧壁固定设有上磁性吸附层20,第二凹槽18的内壁固定设有有下磁性吸附层21,上磁性吸附层20与下磁性吸附层21贴合,支撑杆6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套筒5,定位套筒5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二螺栓4,定位套筒5外侧壁远离第二螺栓4的一侧固定设有踏板9,支撑杆6的外侧壁位于定位套筒5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设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滑槽13和定位套筒5固定连接,支撑杆6外侧壁远离滑槽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8,支撑杆6底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合页17,合页17外侧壁远离支撑杆6的一侧固定设有底座7,底座7的上表面开设第一凹槽14,支撑杆6的外侧壁位于底座7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凸块16,第一凸块16的外侧壁固定设有橡胶层15。

本实施方案中:当在平整的地面时,取下底座7,将测绘机器固定住,当遇到泥泞的土壤地面时,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转动底座7,把底座7合上,底座7的上方开设第一凹槽14,第一凸块16插入第一凹槽14内,外部的橡胶层15提高了第一凸块16的摩擦系数,使第一凸块16和第一凹槽14卡合更紧密,然后将脚踩在踏板9上,踏板9上方锯齿状的第三凹槽2,提高脚与踏板9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踩踏,通过踏板9踩下定位套筒5至第一螺孔8处,使压缩弹簧12收紧,然后旋紧第二螺栓4使定位套筒5固定,将定位套筒5插入到泥泞的土壤中,实现固定,方便人们操作,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测绘工作结束后,将第二螺栓4旋开,在压缩弹簧12的推动下,定位套筒5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现场测绘时,首先将测绘仪主体1放置到基座10的上方,通过第二凸块19和第二凹槽18表面的上磁性吸附层20和下磁性吸附层21的配合,能够快速实现定位校准工作,缩短操作人员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具体的,第二螺栓4与第一螺孔8相适配;可以使第二螺栓4插入到第一螺孔8进行旋紧,便于第二螺栓4在第一螺孔8固定。

具体的,第二螺栓4靠近定位套筒5的一端贯穿定位套筒5;可以使第二螺栓4穿过定位套筒5旋紧到第一螺孔8,使定位套筒5固定在支撑杆6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凹槽14与橡胶层15相适配;当第一凸块16插入到第一凹槽14内时,外部的橡胶层15提高了第一凸块16的摩擦系数,使第一凸块16和第一凹槽14卡合更紧密。

具体的,第二凸块19外侧壁与第二凹槽18内壁贴合;当工作人员将测绘仪主体1放置在基座10上时,第二凸块19插入可以插入到第二凹槽18内,便于安装。

具体的,第三凹槽2将踏板9上表面包覆;当工作人员踩到踏板9的第三凹槽2上,可以提高脚与踏板9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将踏板9踩下去。

具体的,合页17沿支撑杆6的旋转角度为0°至90°;扳动底座7可以通过合页17实现开合和关闭,方便让定位套筒5的向下滑动,使定位套筒5插入到泥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人员在用测绘仪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时,将测绘仪主体1安置在基座10上,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将仪器定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定水平角和竖直角,在使用前需要将测绘仪主体1安装在基座10上,第二凸块19插入第二凹槽18内,通过第二凸块19和第二凹槽18表面的上磁性吸附层20和下磁性吸附层21的配合,能够快速实现定位校准工作,缩短操作人员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当在平整的地面时,取下底座7,将测绘机器固定住,当遇到泥泞的土壤地面时,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转动底座7,把底座7合上,底座7的上方开设第一凹槽14,第一凸块16插入第一凹槽14内,外部的橡胶层15提高了第一凸块16的摩擦系数,使第一凸块16和第一凹槽14卡合更紧密,然后将脚踩在踏板9上,踏板9上方的锯齿状第三凹槽2,提高脚与踏板9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踩踏,通过踏板9踩下定位套筒5至第一螺孔8处,使压缩弹簧12收紧,然后旋紧第二螺栓4使定位套筒5固定,将定位套筒5插入到泥泞的土壤中,实现固定,方便人们操作,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测绘工作结束后,将第二螺栓4旋开,在压缩弹簧12的推动下,定位套筒5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