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392发布日期:2019-10-29 20:3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量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能源和环境双重危机的加剧,迫使我国针对能源消耗计量管理陆续出台各项政策,以期达到监测、控制、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的最终目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体能耗的水平已达到30~40%左右,而建筑能耗中空调和采暖能耗的比例达到60~70%之多,因此大力推行空调和采暖系统的热量计量收费制度对于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显而易见。热量表是热量计量系统的关键技术;而电磁电磁热量表因内部中空、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不堵、不腐,特别适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无论是循环水还是热计量循环水都是一个封闭循环系统,水质质量较差,无论是传统的机械转子流量计为基表的热量表还是新式的超声波热量表均容易损坏,且测量精度不高。虽然电磁热量表在能量计量中技术优势明显,但因传统工艺受限,制造成本高,特别是户表对成本比较敏感,无法大批量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成本低的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包括外壳、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塑料导管,所述塑料导管上浇筑有测量电极、接地电极、温度传感器接口螺母;所述塑料导管由五个区间组成:位于所述塑料导管中间的管道变形区一、分别位于所述变形区两侧的相互对称的管道变形区二和信号感应区,位于所述塑料导管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两个传感器螺母区;所述传感器螺母区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道变形区一为柱型结构,所述管道变形区二和信号感应区为内径向所述管道变形区一的方向逐渐变小的椭圆台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变形区二和信号感应区的内径向所述管道变形区一的方向逐渐变小为原内径的0-20%。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相互垂直浇筑且贯穿于所述管道变形区一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螺母浇筑于所述管道变形区二的外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变形区二的外侧表面还浇筑有线圈安装环。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导管外侧还设有外壳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导管材质为尼龙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螺母区为内嵌标准金属螺母,适用口径为DN10、DN15、DN20、DN25、DN32、DN40、DN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通过塑料导管的变形结构设计,使得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可以把原有的感应信号增强2倍以上,一致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2、采用塑料导管,导磁但不导电且耐磨,相比传统工艺的不锈钢材质,不需要加内衬,成本比常规工艺降低80%以上,成本大大降低,生产工期缩短90%以上,在工艺上真正实现了大批量生产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方向的除去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直方向的除去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包括外壳1、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尼龙材质的塑料导管2,所述塑料导管2上浇筑有测量电极3、接地电极4、温度传感器接口螺母5;所述塑料导管2由五个区间组成:位于所述塑料导管中间的管道变形区一c、分别位于所述变形区两侧的相互对称的管道变形区二b和信号感应区d,位于所述塑料导管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两个传感器螺母区a和e;所述传感器螺母区a和e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道变形区一c为柱型结构,所述管道变形区二b和信号感应区d为内径向所述管道变形区一的方向逐渐变小为原内径0-20%的椭圆台体结构。所述测量电极3和所述接地电极相互垂直浇筑且贯穿于所述管道变形区一c的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螺母5浇筑于所述管道变形区二b的外侧表面。所述管道变形区二b的外侧表面还浇筑有线圈安装环6。所述塑料导管2外侧还设有外壳支撑柱7。

塑料导管2的5个区间中,传感器螺母区a和e为内嵌标准金属螺母,适用口径为DN10、DN15、DN20、DN25、DN32、DN40、DN50,用于与测量管段的可靠连接,管道变形区二b和管道变形区一c为管道变形区,用于管道的平缓缩颈,在信号感应区d得到一个流速增加、无旋涡、均匀平稳的流量信号,由于这个区域的横截面积为一个椭圆形区域,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KBVD,式中:E—感应电动势;B—磁感应强度;D—电极间的距离,与测量管内径相等;V—测量管内被测流体的平均流速;K—仪表系数。在D、K不变的情况系,要想得到较大的E,就需要B、V增加,通过上述变径后可以得到120%的V,同时B的强度也可以增加175%,这样在同样的仪表系数下,经过上述方案,电磁热量表传感器装置在相同的仪表系数下可以得到2倍以上的感应信号。通过模具成型后,测量管段的(信号感应区)截面积相同,测量电极3和接地电极4相对于塑料管2的安装位置固定,影响测量测量的因素偏差一致,这样得到的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一致性非常好。模具一次成型后加工工艺简单,没有了焊接和喷漆工序,生产周期短,且精细美观。因塑料导管采用尼龙材料,导磁但不导电且耐磨,相比传统工艺的不锈钢材质,不需要要内衬,这样成本大大降低。因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使得本电磁热量表流量传感器装置可以把原有的感应信号增强2倍以上,成本比常规工艺降低80%以上,一致性和稳定性比原生产工艺大大提高,生产工期缩短90%以上,在工艺上真正实现了大批量生产的可能,为电磁户表走进千家万户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通过上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种改变和变形,其也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