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痰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5446发布日期:2019-12-03 18:4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痰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痰杯。



背景技术:

需要取患者的痰液进行化验时,普遍采用痰杯来存储和运送咳痰标本。临床送检的咳痰标本,通常需要进行痰液洗涤和消化,以达到去除痰液污染菌,并液化痰液,使痰液内的细菌均一化更好,以提高真正致病菌的检出率。现有一种痰杯,包括有塑料制成的杯体和杯盖。这种痰杯仅具有存储和运送功能,如果使用这种痰杯洗涤痰液,加入洗涤液震荡洗涤后,再用管吸出洗涤液,并且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洗涤操作,以去除痰液污染菌,其操作过程极为繁琐。洗涤液、消化液进入杯体及痰液吸出接种,需要反复打开杯盖操作,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痰杯,能够解决使用现有痰杯进行洗涤痰液操作过程繁琐,洗涤液、消化液进入杯体及痰液吸出接种,需要反复打开杯盖操作,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感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痰杯,包括盖体、样本仓、废液仓,所述的样本仓、废液仓均圆筒体结构,所述的盖体设于样本仓的上端;

所述的样本仓的外侧壁的下端设有榫环,所述的榫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废液仓的外侧壁的上端设有与榫环相对应的卯环ⅰ,所述的卯环ⅰ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凸台相对应的环形滑槽,所述的样本仓与废液仓之间通过榫环、环形凸台与卯环ⅰ、环形滑槽进行榫卯连接;所述的样本仓能够基于榫卯连接处,相对于废液仓转动;

所述的样本仓的底板上设有以圆心为顶点的扇形孔区ⅰ和扇形密封区ⅰ,所述的扇形孔区ⅰ和扇形密封区ⅰ大小一致,扇形孔区ⅰ和扇形密封区ⅰ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的废液仓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的顶板位于卯环ⅰ的底部,顶板上对应底板布局和大小设有同样的扇形孔区ⅱ和扇形密封区ⅱ,底板转动,当扇形孔区ⅰ转到扇形孔区ⅱ的正上方时,扇形孔区ⅰ上的通孔ⅰ与扇形孔区ⅱ上的通孔ⅱ连通,形成废液入口,当扇形孔区ⅰ转到扇形密封区ⅱ,底板和顶板共同组成封闭废液仓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盖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所述的下盖板能够整体盖在样本仓顶部,所述的上盖板的下端面上设有柱形榫台,所述的上盖板上设有贯穿上盖板和榫台的进液孔ⅰ和安装孔ⅰ,所述的安装孔ⅰ位于上盖板的中心;所述的下盖板的上端面对应榫台设有卯槽,下盖板上设有与进液孔ⅰ、安装孔ⅰ相对应的进液孔ⅱ、安装孔ⅱ;所述的上盖板、下盖板之间通过榫台与卯槽进行榫卯连接,上盖板能够基于榫卯连接处相对于下盖板旋转;当进液孔ⅰ转到进液孔ⅱ的正上方时,进液孔ⅰ与进液孔ⅱ连通,形成进液入口。

进一步,所述的下盖板的下端面的外沿设有环套,通过环套套在样本仓上端的外壁上。

进一步,还包括吸管,所述的吸管设于安装孔ⅰ和安装孔ⅱ内,吸管的下端伸入样本仓内,上端胶头位于上盖板之上。

进一步,所述的样本仓、废液仓由透明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样本仓可相对于废液仓转动,使得废液入口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上盖板可相对于下盖板转动,使得进液入口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态,痰液洗涤时,使废液入口处于关闭的状态,进液入口处于打开的状态,洗涤液通过进液入口进入样本仓,此时关闭进液口,可进行震荡洗涤;然后打开废液入口,洗涤后的废液从废液入口流入废液仓,痰液与洗涤液能够快速分离;洗涤完成后,关闭废液入口,打开进液入口,从进液入口向样本仓内注入消化液,然后关闭进液入口,可经震荡完成痰液消化处理;吸管可将痰液吸出接种培养基或者涂片;采用本实用新型痰杯可以完成洗涤和消化处理,洗涤和消化处理过程之间不干扰,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痰液检查的工作效率,操作方便快捷;洗涤液、消化液进入样本仓以及将痰液吸出这些操作都不需要打开杯盖操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感染;

2、本实用新型的下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榫卯连接,下盖板通过环套与样本仓固定连接,防止震荡洗涤时,盖体脱落,洗涤液体溅出;样本仓与废液仓之间通过榫卯连接,并通过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相配合,防止震荡洗涤时,样本仓与废液仓脱离;

3、本实用新型底板端面和的顶板端面上分别设有孔区和封闭区,在相对的两个区域设置废液通孔;孔区和封闭区间隔交错设置,只需要转动底板四分之一圈,就可以使废液通孔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态,操作简便;

4、采用本实用新型痰杯可以完成洗涤和消化处理,并通过独特设计,使得洗涤和消化处理过程之间不干扰,无需打开杯盖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痰液检查的工作效率,操作方便快捷,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样本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样本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废液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废液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盖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下盖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进液入口、废液入口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及名称如下:

1-盖体;2-样本仓;3-废液仓;4-榫环;5-环形凸台;6-卯环ⅰ;7-环形滑槽;8-底板;9-扇形孔区ⅰ;10-扇形密封区ⅰ;11-顶板;12-扇形孔区ⅱ;13-扇形密封区ⅱ;14-通孔ⅰ;15-通孔ⅱ;16-上盖板;17-下盖板;18-榫台;19-进液孔ⅰ;20-安装孔ⅰ;21-卯槽;22-进液孔ⅱ;23-安装孔ⅱ;24-环套;25-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申请的痰杯,包括盖体1、样本仓2、废液仓3,所述的样本仓2、废液仓3均圆筒体结构,所述的盖体1设于样本仓2的上端;

所述的样本仓2的外侧壁的下端设有榫环4,所述的榫环4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5;所述的废液仓3的外侧壁的上端设有与榫环4相对应的卯环ⅰ6,所述的卯环ⅰ6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凸台5相对应的环形滑槽7,所述的样本仓2与废液仓3之间通过榫环4、环形凸台5与卯环ⅰ6、环形滑槽7进行榫卯连接;所述的样本仓2能够基于榫卯连接处,相对于废液仓3转动;

所述的样本仓2的底板8上设有以圆心为顶点的扇形孔区ⅰ9和扇形密封区ⅰ10,所述的扇形孔区ⅰ9和扇形密封区ⅰ10大小一致,扇形孔区ⅰ9和扇形密封区ⅰ10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的废液仓3的顶部设有顶板11,所述的顶板11位于卯环ⅰ6的底部,顶板11上对应底板8布局和大小设有同样的扇形孔区ⅱ12和扇形密封区ⅱ13,底板8转动,当扇形孔区ⅰ9转到扇形孔区ⅱ12的正上方时,扇形孔区ⅰ9上的通孔ⅰ14与扇形孔区ⅱ12上的通孔ⅱ15连通,形成废液入口,当扇形孔区ⅰ9转到扇形密封区ⅱ13,底板8和顶板11共同组成封闭废液仓3的结构。

如图7-8所示,所述的盖体1包括上盖板16、下盖板17,所述的下盖板17能够整体盖在样本仓2顶部,所述的上盖板16的下端面上设有柱形榫台18,所述的上盖板16上设有贯穿上盖板16和榫台18的进液孔ⅰ19和安装孔ⅰ20,所述的安装孔ⅰ20位于上盖板16的中心;所述的下盖板17的上端面对应榫台18设有卯槽21,下盖板17上设有与进液孔ⅰ19、安装孔ⅰ20相对应的进液孔ⅱ22、安装孔ⅱ23;所述的上盖板16、下盖板17之间通过榫台18与卯槽21进行榫卯连接,上盖板16能够基于榫卯连接处相对于下盖板17旋转;当进液孔ⅰ19转到进液孔ⅱ22的正上方时,进液孔ⅰ19与进液孔ⅱ22连通,形成进液入口。

所述的下盖板17的下端面的外沿设有环套24,通过环套24套在样本仓2上端的外壁上。

还包括吸管25,所述的吸管25设于安装孔ⅰ20和安装孔ⅱ23内,吸管25的下端伸入样本仓2内,上端胶头位于上盖板16之上。

所述的样本仓2、废液仓3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痰杯进行痰液洗涤时,转动样本仓2,使扇形密封区ⅰ10覆盖在扇形孔区ⅱ12的上方,废液入口处于如图9所示的关闭的状态;转动上盖板16,使进液孔ⅰ19与进液孔ⅱ22连通,进液入口处于打开的状态;洗涤液从进液入口进入样本仓2,转动上盖板16,使进液孔ⅰ19与进液孔ⅱ22分离,如图5所示,进液入口关闭,进行震荡洗涤;然后转动样本仓2,使扇形孔区ⅰ10转到扇形孔区ⅱ12的正上方,使通孔ⅰ14和通孔ⅱ15连通,废液入口处于如图2所示的打开的状态,洗涤后的废液从废液入口流入废液仓3,由于通孔ⅰ14和通孔ⅱ15孔径较小,粘稠的痰液无法通过,洗涤液可以通过,使得痰液与洗涤液快速分离;洗涤完成后,再次转动样本仓2,关闭废液入口,转动上盖板16打开进液入口,从进液入口向样本仓2内注入消化液,然后关闭进液入口,经震荡完成痰液消化处理;再通过吸管25将痰液吸出接种培养基或者涂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