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041发布日期:2020-01-07 08:4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高、循环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因此,锂离子电池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以及手提电脑等;而且也被扩展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移动基站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使用不再像手机中那样单独出现,而更多是以串并联的电池组形式出现。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不仅与每一个单体电池有关,更与每个电池之间的一致性有关,一致性差将会极大拖累电池组的表现。自放电的一致性是影响一致性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放电不一致的电池在一段时间的储存之后,其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简称soc)会发生较大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电池组的容量发挥和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中,对于电池自放电的测试,主要是通过搁置一段时间测压降的方法,即k=δv/δt。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搁置的时间要求一般要求很长,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天,此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当电池出现自放电时,直流稳压电源补充电池电量,电流检测装置检测此时的电流从而得到自放电电流值,可高效、便捷的实现电池自放电的测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包括:

电池;

直流稳压电源,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电流检测装置,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或者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通过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通过电流检测装置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或者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通过电流检测装置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当电池出现自放电时,直流稳压电源补充电池电量,电流检测装置检测此时的电流从而得到自放电电流值,可高效、便捷的实现电池自放电的测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为电流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稳定在所述电池的初始电压附近的第一设定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为10微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流检测装置的精度小于设定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定精度为10微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和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之间的连接线束的长度小于设定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定长度为1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自放电过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电池自放电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11内部存在一个自放电回路,从而使得电池电容量损失,电压下降,其中,r自为电池11内阻,i自为自放电电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自放电测试系统包括:

电池11;

直流稳压电源12,直流稳压电源12的正极与电池11的正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12的负极与电池11的负极连接;

电流检测装置13,直流稳压电源12的正极通过电流检测装置13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的测试原理如下:

在环境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将电池11充电或放电至某一soc,并搁置一段时间,经过去极化过程,此时电池11的初始电压为ucell,其中,环境温度的波动应控制在±2摄氏度内。

如图2所示,直流稳压电源12通过电流检测装置13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将直流稳压电源12的电压u稳定在电池11的初始电压ucell附近的第一设定范围内,第一设定范围具体可为10微伏(μv),即ucell-10μv≤u≤ucell+10μv。当电池11出现自放电时,直流稳压电源12会及时为电池11恒压充电,使得电池11电压保持恒定,电池11经过直流稳压电源12补充电量,恢复至初始电压ucell,在此过程中,通过电流检测装置13可以测试出某一时间段内电池11的自放电电流值i自,然后,每隔一定时间,测试一次电池11的自放电电流值i自,直至i自趋于稳定状态,以此即可通过自放电电流i自的大小判断电池11自放电的快慢,从而可便捷、高效的实现电池11自放电的测试。

其中,自放电的测试时间因电池11体系而异,不同的电池11其自放电电流i自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也有可能不同,测试间隔可根据电池11体系进行设置,其范围可为1分钟至1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流检测装置13具体可为如图2所示的电流表a,其精度可小于设定精度,即电流检测装置13的检测电流值i稳定在标准电流值i0附近的第二设定范围内,第二设定范围等于设定精度,设定精度具体可为10微安(μa),即i0-10μa≤i≤i0+10μa;电池11、直流稳压电源12和直流检测装置13三者之间的连接线束的长度小于设定长度,设定长度具体可为1米;电池11具体可为锂离子电池。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流检测装置13还可以如下方式连接:电流检测装置13的负极通过电流检测装置13与电池11的负极连接。其工作原理与图2所示的自放电测试系统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放电测试系统,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通过电流检测装置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或者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通过电流检测装置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当电池出现自放电时,直流稳压电源补充电池电量,电流检测装置检测此时的电流从而得到自放电电流值,可高效、便捷的实现电池自放电的测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