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雷达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0094发布日期:2020-04-17 17: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雷达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载雷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雷达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车辆比例持续增加,道路安全越来越重要,而车载雷达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

车载雷达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上,车载雷达系统包括雷达装置,其中,雷达装置主要安装于汽车的四角,具有测距、测速和测角的功能,为汽车提供盲区检测、变道辅助、倒车预警等汽车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目前,雷达装置通常直接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的方式和汽车车身进行安装,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车载雷达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雷达组件,包括:

安装板,用于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所述安装板设有卡扣部;

雷达装置,设有卡扣槽;

所述卡扣部和所述卡扣槽装配,以此固定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可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汽车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板体和卡扣部;

所述卡扣部自所述板体延伸,并且,所述卡扣部上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具有勾状部;

所述勾状部与所述卡扣槽装配。

可选地,所述板体上与所述卡扣部相对的一面上设有胶贴涂层,所述胶贴涂层用于固定于汽车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还设有限位部和通孔;

其中,所述限位部自所述板体上朝向与所述卡扣部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扣部和所述限位部围绕所述通孔;

所述雷达装置部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卡扣部和所述卡扣槽装配,以此固定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雷达装置。

可选地,所述雷达装置包括壳体和连接器;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装配固定,并且,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形成收容腔;

所述连接器和所述后壳注塑成型一体化,所述连接器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外;

所述后壳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卡扣槽。

可选地,所述前壳包括前壳罩和缓冲部,所述前壳罩和所述缓冲部连接,所述前壳罩、缓冲部和所述后壳之间形成所述收容腔;

所述雷达装置的所述前壳穿过所述通孔,用于使得所述缓冲部和汽车车身接触。

可选地,所述前壳还包括焊接筋,所述焊接筋自所述缓冲部上延伸,并且,所述焊接筋和所述前壳罩分别位于所述缓冲部的两侧;

所述后壳上设有焊接槽;

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装配,所述焊接筋位于所述焊接槽内,并且所述焊接槽和所述焊接筋装配,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

可选地,所述雷达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前壳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后壳上与所述固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柱;

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柱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柱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其中,所述第一柱体自所述后壳上延伸,所述第二柱体自所述第一柱体上延伸,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直径;

所述第二柱体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柱接触;

所述电路板被限制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一柱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针孔;

所述连接器包括插针,所述插针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且,所述插针穿过所述针孔,实现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连接器之间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板上设有卡扣部,雷达装置设有卡扣槽,由于安装板可用于与汽车车身固定,将雷达装置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和安装板固定,就可以实现将雷达装置安装于汽车车身上,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车载雷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载雷达组件的雷达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的车载雷达组件的雷达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300为车载雷达组件,10为安装板,20为雷达装置,11为板体,12为限位部,13为卡扣部,110为通孔,21为壳体,22为前壳,23为后壳,25为连接器,27为电路板,221为前壳罩,222为缓冲部,225为第一凹槽,2213为第一固定柱,2222为焊接筋,231为第二凹槽,232为焊接槽,233为第二固定柱,234为卡扣槽,251为插针,271为固定孔,272为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雷达组件300,应用于汽车上,包括:安装板10和雷达装置20,所述安装板10固定于汽车车身上,并且,所述安装板10用于安装所述雷达装置20,以此将所述雷达装置20安装于汽车车身上。

所述车载雷达组件300可使用于车载雷达系统,所述车载雷达系统包括导航装置、报警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和所述车载雷达组件300。所述导航装置、报警装置和所述中央处理器均安装于汽车上,所述导航装置、报警装置和所述雷达装置20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导航装置、报警装置和所述雷达装置20发送的信号,并且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各个装置之间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10用作过渡连接的作用,通过所述安装板10实现将所述雷达装置20和汽车车身连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10包括板体11、限位部12和卡扣部13。

其中,所述板体11呈方形的板状结构,用于和汽车车身进行装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1的一面上设有胶贴涂层,所述板体11通过黏贴的方式固定于汽车车身上。

可选的,所述板体11和汽车车身之间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此对所述板体11和汽车车身之间的固定方式不做限定。

所述板体11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110,所述通孔110用于供所述雷达装置20穿过。

所述限位部12和所述卡扣部13均自所述板体11上相同的一面上朝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限位部12和所述卡扣部13均沿所述通孔110的边缘设置,围设所述通孔110。

其中,所述卡扣部13为受力可变形并且具有一定硬度的塑胶材质,具体的,所述卡扣部13上远离所述板体11的一端设有勾状部(未标示),所述勾状部朝向所述通孔110的方向弯曲呈勾状,用于限制固定所述雷达装置20。

优选的,所述勾状部做打磨处理,使得所述勾状部的弯曲位置具有圆滑弧度,避免在和所述雷达装置20装配时,刮伤所述雷达装置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1用于和汽车车身装配固定,所述雷达装置20部分穿过所述通孔110,在所述雷达装置20穿过所述通孔110的过程中,会先挤压所述卡扣部13的所述勾状部,所述卡扣部13受力向外撑开,所述雷达装置20穿过所述通孔110后,所述勾状部和所述雷达装置20装配,使得所述卡扣部13不受力作用恢复原形,从而起到限制所述雷达装置20的作用,实现所述雷达装置20和所述安装板10的连接固定,避免震动或者其它外界因素导致所述雷达装置20和所述安装板10脱离,并且,由于所述安装板10固定于汽车车身,进而实现将所述雷达装置20安装于汽车车身上。

可选的,在所述板体11上与所述限位部12和所述卡扣部13相反的一面上设置胶贴涂层,所述板体11通过黏贴的方式固定于汽车车身上。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12上还设有加强筋(未标示),用于加强所述限位部12的硬度。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雷达装置20包括壳体21、连接器25和电路板27,其中,所述壳体21包括前壳22和后壳23。

所述雷达装置20和所述安装板10之间装配固定,是通过所述壳体21和所述卡扣部13之间进行装配固定实现的,具体的,是通过所述后壳23和所述卡扣部13之间装配固定实现的,所述后壳23和所述卡扣部13进行装配时,所述卡扣部13难免会和所述后壳23的外表面有摩擦,在所述后壳23的外表面上设置防刮伤薄膜(图未示),防止所述后壳23在和所述卡扣部13装配时,造成刮伤,保证所述后壳23的外表面的美观。

所述防刮伤薄膜可由类钻碳膜和多晶钻石烧结体等物质组成,具有防刮伤、增加硬度和美观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22和所述后壳23之间装配连接,内部形成收容腔(未标示),所述收容腔用于安装收容所述电路板27和部分的所述连接器25。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22包括前壳罩221和缓冲部222,所述前壳罩221和所述缓冲部222在加工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化,使得所述前壳罩221盖设于所述缓冲部222的一面上,所述前壳罩221和所述缓冲部222均呈方形,并且,四个角均倒圆角设置,可选的,所述缓冲部222四边均突出于所述前壳罩221。

注塑成型一体化后的所述前壳罩221和所述缓冲部222上设有一个第一凹槽225,所述第一凹槽225是所述收容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凹槽225自所述缓冲部222上与所述前壳罩221相对的一面上朝向所述前壳罩221的方向延伸。

所述缓冲部222上延伸有焊接筋2222,并且,所述焊接筋2222和所述前壳罩221分别位于所述缓冲部222的两相对面上,所述焊接筋2222围绕所述第一凹槽225,用于和所述后壳23进行装配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筋2222用于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和所述后壳23固定,以此使得所述前壳22和所述后壳23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前壳罩221设置有第一固定柱2213,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自所述第一凹槽225底部朝向与所述焊接筋2222相同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用于和所述后壳23共同限制所述电路板27的位置。

所述后壳23大致呈方形,并且四个角均倒圆角设置,和所述连接器25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化,并且所述连接器25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用于和所述电路板27实现电连接,同时,所述电路板27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器25和外部电路实现电连接。

所述后壳23上设有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二凹槽231自所述后壳23的一面上朝向相对的另一面延伸,所述第二凹槽231也为所述收容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凹槽225和所述第二凹槽231形成所述收容腔。

所述后壳23上还设有焊接槽232,所述焊接槽232和所述第二凹槽231的延伸方向相同,围绕所述第二凹槽231,并且,所述焊接槽232和所述第二凹槽231之间非接触设置,所述焊接槽232用于和所述焊接筋2222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槽232和所述焊接筋2222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熔合一体化,以此固定所述前壳22和所述后壳23。

所述后壳23还设有第二固定柱233,所述第二固定柱233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柱233的数量和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的数量对应,均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柱233包括一个第一柱体(未标示)和一个第二柱体(未标示),所述第一柱体自所述第二凹槽231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二柱体自所述第一柱体上延伸,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用于穿过所述电路板27,使得所述电路板27被限制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和所述第一柱体之间。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上与所述第二柱体相对的位置设置盲孔,所述第二柱体穿过所述电路板27后和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的所述盲孔紧密装配,以此限制所述第二柱体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33之间的装配更加稳定,同时,使得所述电路板27的安装更加稳定。

所述后壳23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个卡扣槽234,若干个所述卡扣槽234均自所述后壳23的边缘延伸,并且间距设置,若干个所述卡扣槽234的设定位置和数量分别与所述安装板10上的若干个所述卡扣部13对应,在安装时,一个所述卡扣部13的所述勾状部和一个所述卡扣槽234相应,并且相互配合。

所述连接器25用于和所述电路板27进行电连接,并且和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以此实现所述电路板27和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连接器25和所述壳体21成型一体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25采用侧出线的方式和所述后壳23之间注塑成型一体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25可以采用后出线的方式和所述后壳23注塑成型一体化。

所述连接器25上设有插针251,所述插针251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且被所述后壳23固定位置。

所述电路板27上设有若干个电路功能模块,用于实现所述雷达装置20的各个预设的功能,例如,判断识别障碍物、检测障碍物和汽车车身之间的距离等。

所述电路板27上设有固定孔271和针孔272,所述固定孔2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孔27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233位于相对的位置,所述针孔27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针孔272和若干个所述插针251位于相对位置,一个所述针孔272对应一个所述插针251。

安装时,将所述电路板27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使得若干个所述插针251穿过若干个所述针孔272,并且,使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233的所述第二柱体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固定孔271,和所述第一固定柱2213接触,限制所述电路板27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安装方式为,将所述安装板10固定于汽车车身,再将所述雷达装置20和所述安装板10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装配固定。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壳22上设有缓冲部222,所述后壳23上设有卡扣槽234,所述雷达装置20的所述前壳22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10,并且,若干个所述卡扣部13分别和若干个所述卡扣槽234装配,以此固定所述雷达装置20和所述安装板10,即把所述雷达装置20安装于汽车车身上,安装方便。并且,由于所述缓冲部222对汽车车身和所述雷达装置20之间具有缓冲的作用,可以使得所述雷达装置20更加稳定,减小外力对所述雷达装置20的影响,保证所述雷达装置20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