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采筛齿的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219发布日期:2019-11-08 23:1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矿采筛齿的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筛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矿采筛齿的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筛齿,是矿上采集中常常使用的一种工件。

筛齿在车间的工艺生产线上生产成型后,为确定生产的筛齿是否符合标准规格,我们通常会使用到一种检测工具,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工具夹持在筛齿上,由于筛齿的厚度过大,需要上下平行移动筛齿,以测量筛齿不同高度位置时的精度,在上下滑动筛齿的过程中,检测工具很难做到纵向方向的平移,就不能准确的检测出筛齿整体的精度,存在不易操作、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检测工具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矿采筛齿的检测工具,解决了现有检测工具在使用时,存在不易操作、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矿采筛齿的检测工具,包括形状相同的动检测件和静检测件,且动检测件与静检测件相对设置,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相对的一侧通过轴线伸缩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当轴线伸缩机构处于收缩状态时,本装置处于初始位置,使动检测件、静检测件卡住被检测的筛齿,同时使第二检测位于筛齿的最下侧,进行观察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相对的筛齿是否处于标准规格(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相对的筛齿处于标准规格,即被检测部合格),再拉动动检测件,轴线伸缩杆机构伸长,动检测件朝远离静检测件的一侧,一段位移后,进行观察动检测件相对的筛齿部是否处于标准规格,动检测件、静检测件是否处于同一轴线上(满足两者同一轴线,且动检测件相对的筛齿部处于标准规格,即被检测部合格),重复上述操作,多测量几组数据,直至动检测件、静检测件分别位于筛齿的两端部时,测量完成,在此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的多部位设计,使静检测件作为定点检测部,动检测件作为动点检测部,便于观察筛齿的整体检测,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动检测件、静检测件通过轴线伸缩机构连接,能实现动检测件、静检测件在同一轴线上的平移,使得动检测件能快速准确移动,测量筛齿不同位置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检测工具在使用时,存在不易操作、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检测件或静检测件包括半圆形主体,半圆形主体弧形侧的两端设有卡板,半圆形主体弧形侧的两端部对称设有检测槽,半圆形主体弧形侧的中部设有槽口,静检测件的厚度大于动检测件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检测件远离动检测件的一侧设有把手。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检测件朝向静检测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对接块,静检测件与多个对接块相对的位置上均设有配合的对接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检测件与静检测件相对的一侧设有三组轴线伸缩机构,且三组轴线伸缩机构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伸缩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相背的一端分别与静检测件、动检测件对应连接,第二伸缩杆在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在第二伸缩杆内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一伸缩杆的长度、第三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二伸缩杆的长度,且第一伸缩杆位于静检测件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检测工具在使用时,存在不易操作、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检测件或静检测件包括半圆形主体,半圆形主体弧形侧的两端设有卡板,半圆形主体弧形侧的两端部对称设有检测槽,半圆形主体弧形侧的中部设有槽口,静检测件的厚度大于动检测件的厚度。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的卡板分别夹持住筛齿的两端部,两检测槽分别夹持住筛齿的局部部分,即完成本装置的夹持工作,静检测件的厚度大于动检测件的厚度,便于将轴线伸缩机构设置的静检测件内,实现了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的无缝对接,减少了本装置的整体体积,增加了动检测件在轴线方向的位移。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检测件远离动检测件的一侧设有把手。通过设置把手,一方面在本装置未使用时,通过把手移动本装置,增加了本装置的便携性,另一方面在本装置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把手拉动动检测件,具有着力点,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检测件朝向静检测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对接块,静检测件与多个对接块相对的位置上均设有配合的对接槽。在动检测件与静检测件相接时,对接块与对接槽相重合,在本装置未使用时,避免了动检测件与静检测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防破坏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检测件与静检测件相对的一侧设有三组轴线伸缩机构,且三组轴线伸缩机构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本装置进行使用时,只能通过轴线伸缩机构来实现动检测件、静检测件的相对平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状的轴线伸缩机构能增强动检测件、静检测件之间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相背的一端分别与静检测件、动检测件对应连接,第二伸缩杆在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在第二伸缩杆内滑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内设有圆台状槽,且两个圆台状槽口径小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伸缩杆远离静检测件的一端、第二伸缩杆远离静检测件的一端,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部在第一伸缩杆的圆台状槽内滑动,且第二伸缩杆不能从圆台状槽内脱落,第三伸缩杆的一端部在第二伸缩杆的圆台状槽内滑动,且第三伸缩杆不能从圆台状槽内脱落,此种方式具有快速伸缩的特点。

(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一伸缩杆的长度、第三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二伸缩杆的长度,且第一伸缩杆位于静检测件的内部。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一伸缩杆的长度、第三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将第三伸缩杆收在第二伸缩杆内,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的整体收缩在第一伸缩杆内,再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组成的整体收纳进静检测件内,便于达到静检测件、动检测件相对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仰视图;

图3是图1静检测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轴线伸缩机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动检测件、101-半圆形主体、102-槽口、103-检测槽、104-卡板、2-把手、3-静检测件、4-轴线伸缩机构、401-第一伸缩杆、402-第二伸缩杆、403-第三伸缩杆、5-对接块、6-对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矿采筛齿的检测工具,包括形状相同的动检测件1和静检测件3,且动检测件1与静检测件3相对设置,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相对的一侧通过轴线伸缩机构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当轴线伸缩机构4处于收缩状态时,本装置处于初始位置,使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卡住被检测的筛齿,同时使第二检测位于筛齿的最下侧,进行观察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相对的筛齿是否处于标准规格(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相对的筛齿处于标准规格,即被检测部合格),再拉动动检测件1,轴线伸缩杆机构伸长,动检测件1朝远离静检测件3的一侧,一段位移后,进行观察动检测件1相对的筛齿部是否处于标准规格,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是否处于同一轴线上(满足两者同一轴线,且动检测件1相对的筛齿部处于标准规格,即被检测部合格),重复上述操作,多测量几组数据,直至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分别位于筛齿的两端部时,测量完成,在此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的多部位设计,使静检测件3作为定点检测部,动检测件1作为动点检测部,便于观察筛齿的整体检测,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通过轴线伸缩机构4连接,能实现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在同一轴线上的平移,使得动检测件1能快速准确移动,测量筛齿不同位置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检测工具在使用时,存在不易操作、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动检测件1或静检测件3包括半圆形主体101,半圆形主体101弧形侧的两端设有卡板104,半圆形主体101弧形侧的两端部对称设有检测槽103,半圆形主体101弧形侧的中部设有槽口102,静检测件3的厚度大于动检测件1的厚度。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的卡板104分别夹持住筛齿的两端部,两检测槽103分别夹持住筛齿的局部部分,即完成本装置的夹持工作,静检测件3的厚度大于动检测件1的厚度,便于将轴线伸缩机构4设置的静检测件3内,实现了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的无缝对接,减少了本装置的整体体积,增加了动检测件1在轴线方向的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检测件1远离动检测件1的一侧设有把手2。通过设置把手2,一方面在本装置未使用时,通过把手2移动本装置,增加了本装置的便携性,另一方面在本装置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把手2拉动动检测件1,具有着力点,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检测件1朝向静检测件3的一侧设有多个对接块5,静检测件3与多个对接块5相对的位置上均设有配合的对接槽6。在动检测件1与静检测件3相接时,对接块5与对接槽6相重合,在本装置未使用时,避免了动检测件1与静检测件3之间的相对滑动,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防破坏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动检测件1与静检测件3相对的一侧设有三组轴线伸缩机构4,且三组轴线伸缩机构4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本装置进行使用时,只能通过轴线伸缩机构4来实现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的相对平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状的轴线伸缩机构4能增强动检测件1、静检测件3之间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伸缩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401、第二伸缩杆402、第三伸缩杆403,第一伸缩杆401、第三伸缩杆403相背的一端分别与静检测件3、动检测件1对应连接,第二伸缩杆402在第一伸缩杆401、第三伸缩杆403在第二伸缩杆402内滑动。第一伸缩杆401、第二伸缩杆402内设有圆台状槽,且两个圆台状槽口102径小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伸缩杆401远离静检测件3的一端、第二伸缩杆402远离静检测件3的一端,第二伸缩杆402的一端部在第一伸缩杆401的圆台状槽内滑动,且第二伸缩杆402不能从圆台状槽内脱落,第三伸缩杆403的一端部在第二伸缩杆402的圆台状槽内滑动,且第三伸缩杆403不能从圆台状槽内脱落,此种方式具有快速伸缩的特点。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二伸缩杆402的长度小于第一伸缩杆401的长度、第三伸缩杆403的长度小于第二伸缩杆402的长度,且第一伸缩杆401位于静检测件3的内部。第二伸缩杆402的长度小于第一伸缩杆401的长度、第三伸缩杆403的长度小于第二伸缩杆402的长度,将第三伸缩杆403收在第二伸缩杆402内,第二伸缩杆402和第三伸缩杆403的整体收缩在第一伸缩杆401内,再将第一伸缩杆401、第二伸缩杆402、第三伸缩杆403组成的整体收纳进静检测件3内,便于达到静检测件3、动检测件1相对接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