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微量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967发布日期:2020-04-24 22:1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粉末微量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称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如电厂、造煤厂或钢厂等对煤的结算方式一般按照去除水分后的煤重量进行结算,使得批次煤的含水量成为影响煤价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煤进行结算前,通常需要对煤的含水量进行检验。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干燥法来检验煤的含水量,该方法包括煤的取样和称量。目前,实验室人员对于煤的取样和称量通常需要准备取样工具、样品容器、称重设备按照化验项目规定人工取样称量,同时,需要人工做好取样记录,操作复杂,浪费人力,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主要目的是使得煤等取样称量的操作简单,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且避免产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包括移动机构、驱动机构、下料机构、称量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移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使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连接;

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坩埚内;

所述称量机构用于称量所述坩埚内粉末的重量;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称量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其各自进行相应动作,并记录所述称量机构的称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座;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用于与所述下料机构连接;

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随着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而带动所述驱动轴进行升降运动,以驱动所述下料机构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所述坩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部包括:

升降套,所述升降套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并套接于所述驱动轴的外部,所述升降套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且依次沿弧线上升的凸沿,两个所述凸沿之间具有相对的平面;

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驱动轴交叉连接,且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平面上;

当所述驱动轴旋转时,所述销轴能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沿所述凸沿上升,以带动所述驱动轴上升,直至所述销轴旋转至凸沿的边缘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加速下降至所述平面,以驱动所述下料机构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所述坩埚。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包括相互连通的下料通道和储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入口连通有瓶盖,所述瓶盖用于连接所述试样瓶,所述试样瓶通过所述下料通道将粉末送至所述储料通道中;

下料部,所述下料部设置于所述储料通道内,所述下料部的一端通过所述储料通道的入口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能伸出所述储料通道的出口,所述下料部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储料通道内的粉末排至所述坩埚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部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通过所述储料通道的入口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下料轴,所述下料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开口且可伸出所述储料通道的出口,所述下料轴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另一端开口连通的下料腔,且所述下料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料腔连通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轴为第一轴体;

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料口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一轴体的外周且均与所述下料腔连通;

所述进料口的内壁由内向外逐渐扩张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轴为第二轴体;

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料口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周且均与所述下料腔连通;

多个所述进料口的中心线沿所述第二轴体的旋转方向依次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摩擦板;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摩擦板,所述第二摩擦板和所述储料通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摩擦板的表面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摩擦板的表面保持摩擦连接。

进一步地,该粉末微量称重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安装架具有与所述储料仓的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容置空间;

所述储料仓用于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地,该粉末微量称重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x、y移动单元,所述x、y移动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y移动单元。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微量称重装置,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驱动机构、下料机构、称量机构和控制器,且移动机构可带动驱动机构移动,以使驱动机构与下料机构连接,使得下料机构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坩埚内,而称量机构可以对坩埚内的粉末重量进行称量,控制器能够控制上述各个机构进行相应动作,并可记录称量机构的称量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实现了煤风粉末样品的自动称量与自动记录工作,操作简单,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产生误差,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由于整个取样称重过程中人工不直接接触煤品,可实现与其它自动化设备配合使用达到无人值守化验煤样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升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第一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第二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驱动机构2、下料机构3、称量机构4和控制器;其中,驱动机构2可设置于移动机构1,用于在移动机构1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使驱动机构2与下料机构3连接;下料机构3用于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坩埚内;称量机构4用于称量坩埚内粉末的重量;控制器分别与移动机构1、驱动机构2、下料机构3和称量机构4电连接,用于控制其各自进行相应动作,并记录称量机构4的称量结果。其中,标号“10”表示试样瓶,标号“20”表示坩埚。

该粉末微量称重装置中,移动机构1可以为由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进行驱动的丝杠机构,而驱动机构2可以设置在该丝杠机构的滑块上,以实现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电机驱动丝杠机构工作,使得滑块带动驱动机构2进行上下移动。而下料机构3可以设置在驱动机构2的下方,称量机构4可以设置在下料机构3的下方且可为电子天平,试验瓶可以安装在下料机构3上,当移动机构1的滑块带动驱动机构2下降并与下料机构3连接时,下料机构3可以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将试样瓶内的粉末试样排至称量机构4上的坩埚内,使称量机构4对坩埚内的样品进行称量,并将称量结果发送至控制器,直到称量的结果达到设定值为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微量称重装置,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驱动机构、下料机构、称量机构和控制器,且移动机构可带动驱动机构移动,以使驱动机构与下料机构连接,使得下料机构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坩埚内,而称量机构可以对坩埚内的粉末重量进行称量,控制器能够控制上述各个机构进行相应动作,并可记录称量机构的称量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微量称重装置,实现了煤风粉末样品的自动称量与自动记录工作,操作简单,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产生误差,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由于整个取样称重过程中人工不直接接触煤品,可实现与其它自动化设备配合使用达到无人值守化验煤样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驱动机构2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可以实现驱动下料机构3将试样瓶内的样品排出至称量机构4上的坩埚内即可。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并结合图1,驱动机构2可以包括固定座21,该固定座21设置于移动机构1;驱动电机22,该驱动电机22可以设置于固定座21;驱动轴23,该驱动轴23的一端可以与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穿过固定座21用于与下料机构3连接;升降部,该升降部可以设置于固定座21,且与驱动轴23连接,用于随着驱动轴23的转动而带动驱动轴23进行升降运动,以驱动下料机构3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坩埚。

根据上述实施例,固定座21可以设置于移动机构1的滑块上,且该固定座21可以为封闭的盒体结构,并将驱动轴23和升降部包裹在其内部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驱动电机22可以位于固定座21的外部,且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23的一端连接。升降部与驱动轴23连接,可以随着驱动轴23的转动而带动驱动轴23进行升降运动,以驱动下料机构3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称量机构4的坩埚中,结构合理,使用可靠。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和图4,前述的升降部可以包括升降套24,该升降套24设置于固定座21,并套接于驱动轴23的外部,升降套24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且依次沿弧线上升的凸沿241,该两个凸沿241之间具有相对的平面242;销轴25,该销轴25可以与驱动轴23交叉连接,且通过第一弹性件26与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销轴2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平面242上。其中,第一弹性件26可以为弹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6可以设置在前述的联轴器和销轴25之间,由于销轴25与驱动轴23交叉连接,具体可以为垂直连接,且销轴25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凸沿241之间的平面242上,从而实现了当驱动机构2的驱动电机22启动时,驱动轴23即可带动销轴25旋转,使得销轴25的两端沿凸沿241运动而上升,从克服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而带动驱动轴23上升,直至销轴25旋转至凸沿241的边缘并在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下加速下降至平面242,再此上升和加速下降的过程中,驱动轴23可通过该升降部给下料机构3一个冲击力,从而使得下料机构3顺利地将试样瓶内的粉末排至坩埚,实现试样粉末的取样和称量,结构简单,实现可靠。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实施例中,升降套24的端面上仅设置了两个相对布置且依次沿弧线上升的凸沿241,且在该两个凸沿241之间具有相对的平面242,驱动机构2的驱动电机22每旋转一周,驱动轴23即可通过升降部实现一个下料周期,即驱动轴23带动下料机构3上升再下降,为下料机构3提供一次冲击力以顺利排出试样粉末。当然,可通过在升降套24的端面设置多对相对布置且依次沿弧线上升的凸沿241,且在每对凸沿241之间均设置相对的平面242,即可实现驱动机构2的驱动电机22每旋转一周,驱动轴23可通过升降部实现多个下料周期,即驱动轴23带动下料机构3进行多次上升再下降动作,为下料机构3提供多次冲击力以多次排除试样粉末,具体设置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下料机构3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可以实现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将试样瓶内的样品排出至称量机构4上的坩埚内即可。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并结合图1,该下料机构3可以包括储料仓31,该储料仓31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下料通道311和储料通道312,其中,下料通道311的入口可以连通有瓶盖3111,该瓶盖3111用于连接试样瓶,使得试样瓶通过下料通道311将粉末送至储料通道312中;下料部,该下料部可以设置于储料通道312内,该下料部的一端通过储料通道312的入口与驱动机构2连接,另一端能伸出所述储料通道312的出口,所述下料部用于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将储料通道312内的粉末排至坩埚内。

上述实施例中,参见图1,储料仓31可以呈y型,并形成相互连通的下料通道311和储料通道312,且在取样称量前,可以将试样瓶倒插在下料通道311的瓶盖3111上,从而使得试样瓶内的粉末通过瓶盖3111和下料通道311进入到储料通道312中,并由设置在储料通道312内,且与驱动机构2连接的下料部将储料通道312内的粉末排至称量机构4上的坩埚内进行称量,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此外,所述的储料通道312的出口可以设置在封堵于储料通道312出口端的封板3121上,且在该出口与下料轴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以密封粉末试样,且在未下料时,下料轴的出口可以与该封板3121齐平,下料时,下料轴可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伸出该出口。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并结合图1,前述的下料部可以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通过储料通道312的入口与驱动机构2连接;下料轴32,该下料轴32的一端可以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可以开口且可伸出储料通道312的出口,下料轴32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另一端开口连通的下料腔322,且该下料轴32上具体可以为下料轴32的侧壁上可设置有与下料腔322连通的进料口321。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下料轴32设置在储料通道312中,因此,粉末会填充在下料轴32的周围,且在下料轴3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321,当下料轴32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旋转时,其周围的粉末会通过进料口321被纳入其下料腔322内,在驱动轴23通过升降部给下料机构3冲击力的过程中,下料轴32即可做向下的加速运动,直到升降部的销轴25旋转至升降套24的凸沿241边缘并在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下加速下降至平面242时,下料轴32的下料腔322内的粉末即会顺利地在冲击力作用下排出至坩埚内,同时,随着下料轴32的转动,其周围的其余粉末会在其的搅拌作用下重新填充在其周围,以备进行下一个下料周期。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并结合图5,前述的下料轴32可以为第一轴体;该第一轴体的一端用于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开口且可伸出储料通道312的出口;而前述的下料腔322可以设置于该第一轴体的内部且与其另一端开口连通;前述的进料口321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进料口321可以间隔排布于第一轴体的外周且均与下料腔322连通;且进料口321的内壁由内向外逐渐扩张布置。具体地,每个进料口321可以呈d字形,其内壁逐渐向外扩张,当第一轴体随着驱动机构2转动时,储料通道312内位于第一轴体周围的粉末会通过该d字形进料口321而被纳入下料腔322,并从其另一端排出。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粉末试样的粘度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粉末试样的粘度设计该第一轴体上d字形进料口321的大小,例如,粉末试样比较黏时,可将进料口321的口径加大。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并结合图5,前述的下料轴32还可以为第二轴体;该第二轴体的一端用于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开口且可伸出储料通道312的出口;前述下料腔322可以设置于该第二轴体的内部且与其另一端开口连通;而进料口321的数量亦可以为多个,该多个进料口321可以间隔排布于第二轴体的外周且均与下料腔322连通;且该多个进料口321的中心线沿第二轴体的旋转方向依次倾斜布置。具体地,每个进料口321可以呈扁平状,并从下料腔322的中心向外延伸布置,且其中心线可沿第二轴体的旋转方向依次倾斜布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粘度较大的粉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顺利通过各个倾斜布置的进料口321进入下料腔322排出,粉末的通过性较佳。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下料轴32可以至少为两种轴体,即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在具体使用时,操作者可以根据粉末试样具体的粘度大小来选择相应轴体进行排料,例如,对于粘度较高的粉末试样,可以选择具有大小不同进料口321的第一轴体,对于粘度更高的粉末试样,可以选择第二轴体,以便于粉末试样顺利通过下料机构3排出至坩埚。

为了便于一个下料周期结束后,下料轴32周围的其余粉末能够顺利地重新填充在其周围,以备下一个下料周期的下料工作,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轴体或第二轴体的外壁曾设多个搅拌叶片,以通过搅拌叶片随着第一轴体或第二轴体的旋转实现粉末的搅拌和疏松,以便于所述其余粉末能够顺利地重新填充在下料轴32的周围,以备下一个下料周期的下料工作。

为了便于试验时更换下料轴3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前述连接件可以包括转接轴33,该转接轴33的一端可以设置带有内螺纹的插接孔,且在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的一端外壁可以设置与该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使得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均可以与转接轴33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根据粉末试样的粘度选择相应轴体进行使用,使用方便。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并结合图1,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轴23另一端可以连接有第一摩擦板27;且连接件还可以包括第二摩擦板34,该第二摩擦板34和储料通道312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5;第一摩擦板27的表面用于通过第二弹性件35与第二摩擦板34的表面保持摩擦连接。其中,第二弹性件35可以为弹簧。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摩擦板27和第二摩擦板34的设置,可以使得驱动机构2和下料机构3进行摩擦连接,即通过第一摩擦板27和第二摩擦板34的表面进行摩擦连接,通过该摩擦连接传递转矩,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下料机构3与驱动机构2的分离,以便更换下料轴32和试样瓶。

具体地,第一摩擦板27可以为套接在驱动轴23端部的圆形板,第二摩擦板34可以为通过限位轴与转接轴33连接的圆形板,而第二弹性件35可以套接在限位轴的外部,其两端抵接在第二摩擦板34和储料通道312内壁的凸沿241上。具体在实施时,移动机构1带动驱动机构2下降,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相接触,直到将第二弹性件35压缩至预设值(可为有效行程的1/2),再停止工作。而驱动机构2带动下料机构3下料时,下料轴32跟着驱动轴23转动,第一轴体或第二轴体通过旋转将其周围粉末纳入下料腔322,驱动机构2的升降部带动驱动轴23向上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件35复位并可保持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的连接,直到达到最高点,在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驱动轴23和下料轴32向下加速运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下料轴32的下料腔322内的粉末排出。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设值,应保证驱动机构2的升降部带动驱动轴23向上运动时,复位后的第二弹性件35仍能够保持第一摩擦板27和第二摩擦板34之间的连接,以便于驱动机构2为下料机构3提供冲击力。具体地,该预设值与升降套24的凸沿241的最大高度相关,即第二弹性件35的有效行程应可以等于或大于升降套24凸沿241最大高度的2倍,以便驱动轴23的销轴25沿升降套24的凸沿241向上运动并达到最高点时,第二弹性件35复位可保持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之间的可靠连接。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或图2,该粉末微量称重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架5,该安装架5设置于移动机构1上,具体可以设置在丝杠机构的底部,该安装架5具有与储料仓31的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容置空间;储料仓31用于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具体地,该安装架5的容置空间可以为轮廓形状与储料仓31相适配且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从而实现当进行试验时,可以将储料仓31整个插设在容置空间内,或者容置空间内拔出,从而实现下料机构3的安装或拆卸,使用更方便。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或图5,该粉末微量称重装置还可以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x、y移动单元6,该x、y移动单元6与控制器电连接;移动机构1设置于该x、y移动单元6。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传感器和x、y移动单元6,且移动机构1设置在该x、y移动单元6上,实现了当坩埚放置在天平托盘上时,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摄像头等)即可检测坩埚的位置状态,并通过x、y移动单元6带动移动机构1动作,以将下料机构3的下料轴32出口移动到坩埚口正上方,以便粉末试样排出至坩埚内;而且,当坩埚为圆形时,在下料时x、y移动单元6可带动移动机构1走圆弧轨迹,当坩埚为异形时,在下料时x、y移动单元6可带动移动机构1走异形轨迹,从而使得排出的粉末不会在坩埚内堆尖,而是形成一平面242,以满足试验要求。其中,如图2或图5所示,x、y移动单元6包括x方向移动部61和y方向移动部62,因其是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使用时可以在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故此处不进行详述。

该粉末微量称重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将下料机构3固定在安装架5上后,试样瓶内的粉末(0.2mm)即可通过下料通道311进入储料通道312内,且粉末填充在下料轴32的周围。当坩埚放置在天平托盘上,传感器检测坩埚位置状态,通过x、y移动单元6带动移动机构1动作,以将下料机构3的下料轴32出口移动到坩埚口的正上方。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去皮工作,输入需称量粉末的重量,并选择坩埚的型号。

当坩埚的形状为圆形时,移动机构1的电机启动,并带动驱动机构2下降,当驱动机构2的第一摩擦板27和下料机构3的第二摩擦板34接触时,可以触发设置的相应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摄像头等)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使得控制器记录此时第一摩擦板27的位置状态,移动机构1继续工作,直到第二弹性件35压缩至其长度的1/2,此时,下料轴32的出口由储料仓31的封板3121露出,移动机构1停止动作。

驱动机构2的驱动电机22启动并带动驱动轴23旋转,在第一摩擦板27的带动下,下料机构3的第二摩擦板34和下料轴32进行旋转,下料轴32通过旋转将其周围粉末通过进料口321纳入其下料腔322内。此时,驱动机构2上安装在驱动轴23上的销轴25在升降套24的凸沿241的导向作用下向上运动,第二弹性件35复位并保持第一摩擦板27和第二摩擦板34之间的连接,待销轴25到达升降套24凸沿241的最高点后,在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下,驱动轴23和下料轴32做向下加速运动,直到销轴25下降至升降套24的平面242后产生冲击将下料轴32的下料腔322内的粉末排出至坩埚内,同时,下料轴32继续旋转并搅拌储料通道312中的其余粉末,使之重新填充在下料轴32的周围,至此,一个下料周期完成。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驱动机构2的驱动电机22每旋转一周,可通过升降套24结构的改变实现多个下料周期,且每一个下料周期输出零点及毫克的粉末试样,称量机构4实时记录称量数据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系统),控制器根据称重速度曲线条状驱动机构2的驱动电机22的转速,即当称量机构4反馈的数据即将接近目标数据时,可降低驱动电机22的转速,使得粉末通过下料机构3缓慢排出至坩埚,直到反馈的数据到达目标数据,最终达到所设定的需称量竖直,以提高称量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