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0354发布日期:2020-04-03 14:0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高效开发,使的住房、商场,地铁等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这些客流量大的建筑都离不开电扶梯。电扶梯数量在逐渐增加的同时,无疑也导致了发生电梯事故的风险逐渐增大。我们研究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安全事故引发条件时发现,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发生事故主要是由;梯级受力不平衡的倾斜、塌陷导致的。梯级发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基本上是由梯级轴和牵引链条上的卡簧脱落所致。卡簧脱落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目前自动电扶梯、自动人行道使用数量巨大,由于一台自动扶梯上使用的卡簧数量很多,截止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卡簧自动实时检测设备,扶梯卡簧状态是靠人工检测,每次维保检查卡簧时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人工检测存在漏检、错检的问题,卡簧漏检无疑增大了梯级塌陷发生伤亡事故的风险,

2.根据有关规定维保时间是每半个月进行一次;两次相邻维保之间存在15天的时间间隔,在这15天间隔内难免存在卡簧脱落发现不及时;增大发生事故的风险。一旦卡簧脱落将会导致;梯级轴由于运动产生晃动而脱离轨道、梯级的承载力不足发生凹陷、左右承载力不平衡出现梯级塌陷等问题。从而发生“电梯吃人”的事故,这轻则擦伤、骨折;重则直接瘫痪、死亡。

3.每次维保扶梯检查卡簧的存在与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次卡簧检查一般需要维保人员花费30到60分钟。并且一个狭小漆黑的扶梯机房工作空间只能蹲下一个维保员,维保员需要歪着脑袋打着手电筒,按一次检修上下行查看一次卡簧的状态,这无疑是降低了工作效率。由于现在维保工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维保公司也是一味追求效率;自然会减少对卡簧检查的时间或者只检查部分卡簧,这降低了维保质量,同时以牺牲扶梯安全为代价,是对扶梯用户的不负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卡簧状态无法实时进行监测,增大发生事故风险,以及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产生漏检错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检测卡簧设备安装固定,不能进行精确调节位置,影响数据采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包括

信号发射端,向卡簧发射激光信号;

信号采集端,采集经过卡簧后反馈的激光信号;

处理端,根据反馈的激光信号判断卡簧状态,并将判断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激光信号照射在卡簧所在位置后反射回来由信号采集端采集,当卡簧脱落时其返回的激光信号与卡簧正常时的激光信号是不同的,处理端比较激光信号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卡簧状态。这里采用的激光检测物体的技术为现有常用技术。

信号发射端和信号采集端分别安装在位置调节机构上,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滑座和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在滑块上设置有微调模块,微调模块至少包括与滑块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信号发射端或信号采集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有调节部,调节部在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构成的平面内摆动,且调节部绕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轴线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实时检测系统代替人工进行实时不间断监测卡簧状态,消除了维保间隔时间的监测盲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解决了自动扶梯发生卡簧脱落时,无法及时发现并且处理扶梯梯级异常的问题,以及人工维保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发生错检、漏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微调模块具有两个,一个安装信号发射端,一个安装信号采集端,通过调节它们的位置,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采集数据。其中滑块采用一个或两个,采用一个时两个微调模块都设置在滑块上,采用两个时,两个微调模块分别设置在一个滑块上,通过设置两个滑块位置可以对信号发射端和信号采集端之间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微调模块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信号发射端和信号采集端的位置,微调模块为由第一连接部、调节部、第二连接部构成的三段连接结构,调节部与在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构成的平面内摆动,且能绕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轴线进行转动,使得调节位置可控位移更加精准,可以很大限度上实现调节激光与自动扶梯牵引链条运动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部包括两个固定夹板,在固定夹板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圆形的卡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调节部连接的一端上都设置有球形卡头,两个固定夹板分别夹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卡头卡置在两个卡孔之间,在两个固定夹板上相对应分别设置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旋钮,将固定夹板与卡头相紧固。本方案中采用球形卡头与夹板配合结构来实现调节,球形卡头卡置在两块夹板的卡孔之间,形成类似轴承的结构,两块夹板可以绕球形卡头进行360的转动,同时也能在夹板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所在的平面内进行接近360的摆动,这样形成立体的位置调节,使得调节位置可控位移量更加精准。在调节时,松开固定旋钮,实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调节部的位置调节,在调节完毕后,将固定旋钮拧紧,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调节部之间相紧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调模块通过底座设置在滑块上,所述底座碗状结构,底座扣置在滑块表面上,在底座开口上设置有一圈固定边沿,固定边沿通过螺栓与滑块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为螺纹柱,螺纹柱穿入底座内,螺纹柱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底座上。本方案通过底座将滑块与第一连接部形成固定。该底座为带固定边沿的碗状结构,底座扣合在滑块上,固定边沿与滑块表面相贴合,在固定边沿上设置有三个固定用的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将固定边沿与滑块向固定。第一连接部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形成螺纹柱,在底座上设有通孔,螺纹柱由通孔插入底座,在底座内的螺纹柱上拧紧有固定螺母,将螺栓柱与底座相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发射端包括激光头和固定筒,激光头插入在固定筒内,在固定筒侧壁上设置有拧入有激光头固定螺丝,将激光头与固定筒相固定,在固定筒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为螺纹柱,螺纹柱穿入第一连接孔,通过固定筒固定螺母将第二连接部与固定筒相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信号接收感应头、接收板和信号接收盒,接收感应头设置在接收板上,接收板位于在信号接收盒内,且接收感应头露出在信号接收盒表面上,所述信号接收盒底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为螺纹柱,螺纹柱穿入第二连接孔,通过信号接收盒固定螺母将第二连接部与信号接收盒相固定。本方案中采用8个信号接收感应头,信号接收感应头并排焊接在接收板上,使得可以更多更大面积的接收信号。在信号接收感应头上设置信号接收盒,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外界信号干扰,接收板上信号接收处理过程在封闭的信号接收盒内进行,保证了其稳定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滑座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两端的滑动槽,在滑动槽两侧壁上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块在底部上设置有滑轮,滑轮嵌入在滑动槽内,滑轮与滑动导轨相贴合。本方案中滑座为长方体相撞结构,由于自动扶梯桁架相邻角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得滑座更方便于安装。滑座采用复合铝材和不锈钢制成,保证了安装后不会由于外界因素而生锈,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滑座的重量。在滑动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滑座固定孔,通过螺栓将滑座固定在桁架上。滑动槽为贯通结构,滑块安装时可以由一端插入,更方便与滑块的安装和更换。滑轮的轮面为内凹形,滑动导轨为圆柱形,滑轮轮面与滑动导轨相配合连接。设置滑轮使得滑动更加顺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滑块上还设置有滑块锁紧机构,滑块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旋转头、固定卡紧块、设置在滑块侧面的方形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在滑块底面上开口形成一段限位孔,所述固定卡紧块为方形柱体,固定卡紧块一端设置有调节螺纹孔,固定卡紧块另一端上侧面上设置有卡紧槽,固定卡紧块具有调节螺纹孔一端通过限位孔插入调节孔,调节螺纹孔对准调节孔开口,卡紧槽与滑动导轨相接触,所述固定旋转头包括螺杆,螺杆穿入调节孔与固定卡紧块的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位于固定旋转头与滑块侧面之间部位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本方案中通过滑块锁紧机构来对滑块进行锁紧,使得调节位置后的滑块紧紧固定在滑座上,调节孔形状要大于螺杆,使得螺杆能在调节孔内顺畅移动。在安装时,压紧固定旋转头,使得复位弹簧压缩,固定卡紧块的卡紧槽内移,使得滑块方便进入滑槽,在滑块进入滑槽内后松开固定旋转头,复位弹簧恢复原状,带动固定卡紧块的卡紧槽与滑动导轨相贴合。当滑块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旋转固定旋转头,由于调节孔为方孔,固定卡紧块为方形柱体,限制了固定卡紧块的旋转,则固定旋转头的转动带动固定卡紧块的移动,固定旋转头顺时针转动时紧固,将固定卡紧块向外移动,卡紧槽与滑动导轨紧紧相贴,且同时复位弹簧被压缩产生向外的弹力,使得卡紧槽限制了固定卡紧块在滑动导轨上的继续滑动,实现了固定滑块的目的。固定旋转头逆时针转动,则是松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滑动槽底部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磁铁。本方案在滑座内部即在滑动槽底部与滑座底部之间的部分内设置磁铁,可以把滑座牢牢吸附在桁架角钢上防止滑座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滑座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层。由于自动扶梯运动过程中存在震动问题,本方案在滑座的底部上安装橡胶层,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自动扶梯震动对数据采集带来的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代替人工进行实时不间断监测卡簧状态,消除了维保间隔时间的监测盲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自动扶梯发生卡簧脱落时,无法及时发现并且处理扶梯梯级异常的问题。

2.解决了人工维保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发生错检、漏检的问题。

3.通过微调模块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信号发射端和信号采集端的位置,使得调节位置可控位移更加精准,可以很大限度上实现调节激光与自动扶梯牵引链条运动方向垂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框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微调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一种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信号发射端2-信号接收端3-处理端4-滑座5-滑块6-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调节部9-固定夹板10-卡孔11-螺纹孔12-卡头13-固定旋钮14-底座15-固定边沿16-激光头17-固定筒18-激光头固定螺丝19-第一连接孔20-固定筒螺母21-信号接收感应头22-信号接收盒23-第二连接孔24-信号接收盒固定螺母27-出线孔28-滑动槽29-滑动导轨30-滑轮31-固定旋转头32-固定卡紧块33-调节孔34-限位孔35-卡紧槽36-螺杆37-复位弹簧38-挡板39-磁铁40-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电梯卡簧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信号发射端1,向卡簧发射激光信号;

信号采集端2,采集经过卡簧后反馈的激光信号;

处理端3,根据反馈的激光信号判断卡簧状态,并将判断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处理端为32位单片机,相应的配套指示灯,特殊电源稳压器,并且配备有相应的编程口。编程口采用的是microusb接口,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处理分析板的通用性,编程口同时还是电源输入口,在读写数据的同时为单片机进行供电,编程口后部接有相应指示灯;有电源供给时就会亮起更加方便直观的观察板子状态,这样的设计大大减小了板子的体积,使得板子安装更加方便。检测数据由后台发送模块包括xpicowi-fi嵌入式无线设备发送给服务器。实现了实时监测卡簧状态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维保效率,保障了扶梯使用安全,减少了扶梯因卡簧脱落发生故障的问题。

具体处理过程为,激光信号照射在卡簧所在位置后反射回来由信号采集端采集,当卡簧脱落时其返回的激光信号与卡簧正常时的激光信号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处理端通过比较存储的参考数据和采集到的激光信号是否存在差异即可判断卡簧状态。

信号发射端和信号采集端分别安装在位置调节机构上,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滑座4和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5,滑块具有两个,在每个滑块上都设置有微调模块。如图4所示,微调模块至少包括与滑块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与信号发射端或信号采集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有调节部8,调节部在其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构成的平面内摆动,且调节部绕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轴线进行转动。

如图2所示,滑座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两端的滑动槽28,在滑动槽两侧壁上设置有滑动导轨29,滑动导轨采用光滑圆柱。滑座采用复合铝材和不锈钢制成,保证了安装后不会由于外界因素而生锈,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滑座的重量。如图11和图12所示,滑块在底部上设置有滑轮30,滑轮嵌入在滑动槽内,滑轮与滑动导轨相贴合。并且在滑块两侧设置有t形挡板,对滑块底部结构起到隐藏作用,挡板为t形,与滑动槽结构相匹配,且在挡板插入滑动槽部分两侧上设有与滑动导轨相配合的圆形凹槽,使得挡板能在滑动槽内顺畅移动。为了把滑座牢牢吸附在桁架角钢上防止滑座移动,在滑动槽底部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磁铁39。另外为了减少自动扶梯震动对数据采集带来的影响,滑座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层40。

如图6所示,调节部包括两个固定夹板9,在固定夹板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圆形的卡孔10,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调节部连接的一端上都设置有球形卡头12,两个固定夹板分别夹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卡头卡置在两个卡孔之间,在两个固定夹板上相对应分别设置有螺纹孔11,两个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旋钮13,将固定夹板与卡头相紧固。在调节时,松开固定旋钮,实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调节部的位置调节,在调节完毕后,将固定旋钮拧紧,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调节部之间相紧固。微调模块使得调节位置可控位移更加精准,可以很大限度上实现调节激光与自动扶梯牵引链条运动方向垂直,可以最大限度增大检测卡簧面积。

如图9所示,微调模块通过底座14设置在滑块上,底座为碗状结构,底座扣置在滑块表面上,在底座开口上设置有一圈固定边沿15,固定边沿通过螺栓与滑块相固定,第一连接部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为螺纹柱,螺纹柱穿入底座内,螺纹柱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底座上。

如图8所示,信号发射端包括激光头16和固定筒17,激光头插入在固定筒内,在固定筒侧壁上设置有拧入有激光头固定螺丝18,将激光头与固定筒相固定,在固定筒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9,第二连接部7与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为螺纹柱,螺纹柱穿入第一连接孔,通过固定筒固定螺母20将第二连接部与固定筒相固定。

如图7和图10所示,信号接收端包括信号接收感应头21、接收板和信号接收盒22,接收感应头设置在接收板上,本实施例采用8个信号接收感应头,接收板位于在信号接收盒内,且接收感应头露出在信号接收盒表面上,信号接收盒底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3,第二连接部远离调节部的一端为螺纹柱,螺纹柱穿入第二连接孔,通过信号接收盒固定螺母24将第二连接部与信号接收盒相固定。在信号接收盒的一侧上还设置有供走线的出线孔27。

在滑块上还设置有滑块锁紧机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滑块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旋转头31、固定卡紧块32、设置在滑块侧面的方形的调节孔33。固定旋转头上有多条凹槽设计,用于增加旋转时手动摩擦力。调节孔在滑块底面上开口形成一段限位孔34,固定卡紧块为方形柱体,固定卡紧块一端设置有调节螺纹孔,固定卡紧块另一端上侧面上设置有卡紧槽35,固定卡紧块具有调节螺纹孔一端通过限位孔插入调节孔,调节螺纹孔对准调节孔开口,卡紧槽与滑动导轨相接触,固定旋转头包括螺杆36,螺杆穿入调节孔与固定卡紧块的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位于固定旋转头与滑块侧面之间部位上设置有复位弹簧37。在安装时,压紧固定旋转头,使得复位弹簧压缩,固定卡紧块的卡紧槽内移,使得滑块方便进入滑槽,在滑块进入滑槽内后松开固定旋转头,复位弹簧恢复原状,带动固定卡紧块的卡紧槽与滑动导轨相贴合。当滑块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旋转固定旋转头,由于调节孔为方孔,固定卡紧块为方形柱体,限制了固定卡紧块的旋转,则固定旋转头的转动带动固定卡紧块的移动,固定旋转头顺时针转动时紧固,将固定卡紧块向外移动,卡紧槽与滑动导轨紧紧相贴,且同时复位弹簧被压缩产生向外的弹力,使得卡紧槽限制了固定卡紧块在滑动导轨上的继续滑动,实现了固定滑块的目的。固定旋转头逆时针转动,则是松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处理端、滑座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