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6854发布日期:2020-03-31 16:4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



背景技术:

声呐是一种声学探测设备,主动式声呐是在英国首先投入使用的,不过英国人把这种设备称为"asdic"(潜艇探测器)。由于电磁波在水中衰减的速率非常的高,无法做为侦测的讯号来源,因此以声波探测水面下的人造物体成为运用最广泛的手段。无论是潜艇或者是水面船只,都利用这项技术的衍生系统,探测水底下的物体,或者是以其作为导航的依据。作远距离传输的能量形式。于是探测水下目标的技术——声呐技术便应运而生。

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1620320539.x提供的一种海底声呐探测设备,该对比文件包括调整机构和声呐探测组件,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基座、外罩、电机、蜗杆、涡轮、转轴、悬臂和伸缩气缸,其中,外罩安装在基座上,外罩和基座之间形成组装内腔,电机、蜗杆和涡轮安装在组装内腔里,涡轮的中心转轴与基座垂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蜗杆连接。能够通过将声呐探测组件安装在悬臂自由端部,进一步提高了声呐探测组件移动自由度。

但是该对比文件中提出的一种海底声呐探测设备是通过将声呐探测组件安装在悬臂的端部来实现更加灵活的调节角度,但是由于在海底常常会有一些杂物漂流,因此当杂物与悬臂端部的声呐探测组件相碰撞时,因悬臂会加大杂物碰撞时的力矩,从而导致悬臂非常容易损坏,需要常常进行维修,导致使用的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解决了悬臂容易被海底杂物冲击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海底的基座、声呐探测组件,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为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二环形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声呐探测组件设置在驱动机构的顶部。

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外壳、电机、驱动齿轮、环形齿条、驱动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部,所述驱动轴铰接在外壳的底部,所述驱动轴为竖直设置,所述电机与驱动轴联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贯穿外壳且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齿条与第一环形导轨为同心设置,且环形齿条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环形齿条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与声呐探测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流线型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数量设置为两块,且两块导流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声呐探测组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声呐换能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通过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和驱动机构的设置,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得声呐探测组件沿着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声呐探测组件外侧的声呐换能器能够灵活的进行全方位的调节,而且因整个声呐探测组件是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上,因此受到杂物的冲击会传递到整个基座上,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抗冲击能力更强,不会轻易因海底杂物冲击而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中:1基座、2第一环形导轨、3环形齿条、4第二环形导轨、5第二滑座、6声呐换能器、7外壳、8声呐探测组件、9导流块、10驱动齿轮、11驱动轴、12蜗杆、13蜗轮、14电机、15第一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固定连接于海底的基座1、声呐探测组件8,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为同心设置,第一环形导轨2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座15,第二环形导轨4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座5,第一滑座15和第二滑座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座15和第二滑座5滑动的驱动机构,声呐探测组件8设置在驱动机构的顶部。

通过第一环形导轨2、第二环形导轨4和驱动机构的设置,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得声呐探测组件8沿着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声呐探测组件8外侧的声呐换能器6能够灵活的进行全方位的调节,而且因整个声呐探测组件8是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上,因此受到杂物的冲击会传递到整个基座1上,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抗冲击能力更强,不会轻易因海底杂物冲击而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便于使用。

驱动机构包括外壳7、电机14、驱动齿轮10、环形齿条3、驱动轴11,电机14固定连接在外壳7的内部,驱动轴11铰接在外壳7的底部,驱动轴11为竖直设置,电机14与驱动轴11联动连接,驱动轴11的底端贯穿外壳7且与驱动齿轮10固定连接,环形齿条3与第一环形导轨2为同心设置,且环形齿条3的底部与基座1固定连接,驱动齿轮10与环形齿条3相互啮合。

驱动机构通过电机14输出轴转动,电机14通过蜗杆12蜗轮13带动驱动轴11转动,驱动轴11带动驱动齿轮10转动,驱动齿轮10又与环形齿条3啮合,使得驱动齿轮10带动整个装置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上进行滑动,从而对声呐探测组件8上声呐换能器6的朝向进行调整,实现声呐探测组件8全角度的调节。

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2,驱动轴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蜗杆12相啮合的蜗轮13。蜗杆12和蜗轮13用于加大电机14的力矩。

外壳7的底部与第一滑座15和第二滑座5固定连接,外壳7的顶部与声呐探测组件8固定连接。

外壳7上固定连接有流线型的导流块9,导流块9的数量设置为两块,且两块导流块9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7的左右两侧。

通过流线型的导流块9的设置,能够在整个装置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上滑动时进行导流,使得整个装置滑动时的阻力更小。

综上所述,该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装置,通过第一环形导轨2、第二环形导轨4和驱动机构的设置,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得声呐探测组件8沿着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声呐探测组件8外侧的声呐换能器6能够灵活的进行全方位的调节,而且因整个声呐探测组件8是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4上,因此受到杂物的冲击会传递到整个基座1上,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抗冲击能力更强,不会轻易因海底杂物冲击而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便于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