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2266发布日期:2020-07-21 12: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燃气表的连接主要是靠进气管和出气管将燃气表本体固定,但是往往出气管直接接有软管,造成燃气表本体单独由进气管固定,因为燃气表本体具有一定的重量,使得燃气表本体连接不稳造成进气连接处出现漏气等危险;且普通的连接装置往往结构复杂,不利于进行连接安装操作,气密性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能解决燃气表连接不稳定,连接气密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包括燃气表本体、进气管、出气管、一号钢弯管、二号钢弯管、气管本体、柔性气管本体,所述燃气表本体上端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燃气表本体上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燃气表本体上的出气口与出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上端设置有一号钢弯管,所述出气管上端设置有二号钢弯管,所述一号钢弯管一端连接有柔性气管本体,所述二号钢弯管一端连接有气管本体,所述气管本体与柔性气管本体间设置有连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底部设置有一号密封胶圈,所述出气管底部设置有二号密封胶圈,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对向交叉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钢弯管底端与进气管通过一号连接件连接,所述一号钢弯管顶端与柔性气管本体通过二号连接件连接,所述二号钢弯管底端与出气管通过四号连接件连接,所述二号钢弯管顶端与气管本体通过三号连接件连接,所述一号连接件、二号连接件、三号连接件、四号连接件上均设置有与管道相适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号连接座、二号连接座、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座与二号连接座均为与柔性气管本体型号相适配的夹座,所述一号连接座与二号连接座呈半圆弧状,所述二号连接座与一号连接座间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一号连接座、二号连接座均固定连接,所述气管本体与柔性气管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气管本体高度高于柔性气管本体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全性能强,连接方便,利于对燃气表本体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燃气表上端进气口与出气口上设置的密封胶圈可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且管道的连接间均通过带有内螺纹的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确保装置连接部件间的气密性良好;而通过连接座将气管本体与柔性气管本体进行连接固定,从而避免了燃气表本体只能与单个气管进行连接的状态,使得燃气表的连接更稳定,进而阻止了燃气泄漏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1、燃气表本体;2、进气管;3、出气管;4、一号连接件;5、一号密封胶圈;6、一号钢弯管;7、二号连接件;8、气管本体;9、柔性气管本体;10、一号连接座;11、二号连接座;12、三号连接件;13、二号钢弯管;14、四号连接件;15、二号密封胶圈;16、连接杆;17、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包括燃气表本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一号钢弯管6、二号钢弯管13、气管本体8、柔性气管本体9,燃气表本体1上端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燃气表本体1上的进气口与进气管2相连接,燃气表本体1上的出气口与出气管3相连接,进气管2上端设置有一号钢弯管6,出气管3上端设置有二号钢弯管13,一号钢弯管6一端连接有柔性气管本体9,二号钢弯管13一端连接有气管本体8,气管本体8与柔性气管本体9间设置有连接装置17。

进气管2底部设置有一号密封胶圈5,出气管3底部设置有二号密封胶圈15,进气管2与出气管3对向交叉设置,密封胶圈防止燃气泄漏,增强气密性。

一号钢弯管6底端与进气管2通过一号连接件4连接,一号钢弯管6顶端与柔性气管本体9通过二号连接件7连接,二号钢弯管13底端与出气管3通过四号连接件14连接,二号钢弯管13顶端与气管本体8通过三号连接件12连接,一号连接件4、二号连接件7、三号连接件12、四号连接件14上均设置有与管道相适配的内螺纹,实现钢弯管与管道的连接。

连接装置17包括一号连接座10、二号连接座11、连接杆16,一号连接座10与二号连接座11均为与柔性气管本体型号相适配的夹座,一号连接座10与二号连接座11呈半圆弧状,二号连接座11与一号连接座10间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16,连接杆16与一号连接座10、二号连接座11均固定连接,气管本体8与柔性气管本体9平行设置,气管本体8高度高于柔性气管本体9高度,将气管本体8与柔性气管本体9进行连接固定。

具体的,本燃气表与柔性气管本体的连接组件装置主要包括燃气表本体、进气管2、出气管3、一号钢弯管6、二号钢弯管13、气管本体8、柔性气管本体9,进气管2设于燃气表本体1上端开设的进气口上,出气管3设置于燃气表本体1上端开设的出气口上,进气管2与出气管3对向交叉设置,进气管2上设置有一号钢弯管6,一号钢弯管6上连接有柔性气管本体,出气管3上设置有二号钢弯管13,二号钢弯管13上连接有气管本体8,钢弯管两端均通过带有内螺纹的连接件与管道连接,从而使得连接更紧密,密封性能更强,而气管本体8与柔性气管本体9间设置有连接装置17,通过连接杆16将带有气管的连接座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了与气管连接的燃气表装置连接更稳定,避免了燃气表装置单独与气管本体8连接的方式,避免了装置因连接不牢,使得发生燃气的泄露;且在燃气表的进气口端与出气口端均设置有密封胶圈,从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包括燃气表本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一号钢弯管(6)、二号钢弯管(13)、气管本体(8)、柔性气管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表本体(1)上端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燃气表本体(1)上的进气口与进气管(2)相连接,所述燃气表本体(1)上的出气口与出气管(3)相连接,所述进气管(2)上端设置有一号钢弯管(6),所述出气管(3)上端设置有二号钢弯管(13),所述一号钢弯管(6)一端连接有柔性气管本体(9),所述二号钢弯管(13)一端连接有气管本体(8),所述气管本体(8)与柔性气管本体(9)间设置有连接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底部设置有一号密封胶圈(5),所述出气管(3)底部设置有二号密封胶圈(15),所述进气管(2)与出气管(3)对向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钢弯管(6)底端与进气管(2)通过一号连接件(4)连接,所述一号钢弯管(6)顶端与柔性气管本体(9)通过二号连接件(7)连接,所述二号钢弯管(13)底端与出气管(3)通过四号连接件(14)连接,所述二号钢弯管(13)顶端与气管本体(8)通过三号连接件(12)连接,所述一号连接件(4)、二号连接件(7)、三号连接件(12)、四号连接件(14)上均设置有与管道相适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7)包括一号连接座(10)、二号连接座(11)、连接杆(16),所述一号连接座(10)与二号连接座(11)均为与柔性气管本体(9)型号相适配的夹座,所述一号连接座(10)与二号连接座(11)呈半圆弧状,所述二号连接座(11)与一号连接座(10)间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与一号连接座(10)、二号连接座(11)均固定连接,所述气管本体(8)与柔性气管本体(9)平行设置,所述气管本体(8)高度高于柔性气管本体(9)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表与柔性气管的连接组件装置,包括燃气表本体、进气管、出气管、一号钢弯管、二号钢弯管、气管本体、柔性气管本体,燃气表本体上端有一号钢弯管、二号钢弯管,一号钢弯管一端连接有柔性气管本体,二号钢弯管一端连接有气管本体,气管本体与柔性气管本体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安全性能强,连接方便,利于对燃气表本体进行连接固定,管道的连接间均通过带有内螺纹的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确保装置连接部件间的气密性良好;而通过连接座将气管本体与柔性气管本体进行连接固定,从而避免了燃气表本体只能与单个气管进行连接的状态,使得燃气表的连接更稳定,进而阻止了燃气泄漏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肖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港华万通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